综合物资智能化管理研究
2020-12-24李成毅
解决当前储备仓库特别是综合物资仓库设施设备陈旧老化、机械化水平不高、管理模式落后等较为突出的问题,必须打破固有思维,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加强对综合物资智能化管理的研究和规划设计,进一步实现物资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提升综合物资仓储整体效能,提高国家储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一、综合仓库物资管理现状
(一)数量管控方面。综合物资储备仓库在日常盘点和出入库作业时,多采用人工清点、手工记账等方式,费时费力且容易出错。物资倒垛、垛位布置局限于人工作业方式,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日常管理难度很大。
(二)质量管控方面。目前综合物资仓库质量管控大多采用温湿度控制方式,主要通过使用温度表、毛发湿度表、双金属式测量计等传统测试器材进行人工检测,时效性差、费力费时,无法真实反映并实时监测统计物资垛内温湿度及不同时段数据变化情况。由于缺乏通风除湿设备,库内温湿度超过标准值将对物资质量管控产生风险隐患。
(三)信息化管理方面。目前,综合物资仓库的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尚未构建,盘点记账仍采用人工方式和纸制报表,数据量大,统计繁琐,人为出错率较高,系统缺乏统一的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四)技术装备使用方面。大多综合物资仓库装卸工艺及设备应用相对落后,机械化、自动化设备缺失,现代物流技术应用较少,库容利用率较低,垛型、垛位、仓容未进行科学规划。以标准橡胶为例,多储存在综合物资仓库,码垛主要采用拉板、垫板、石墩、枕木等苫垫材料进行衬垫式作业的人工传统作业方式,耗时耗力,人工成本、苫垫材料费用较高。
二、综合物资智能化管理相关技术设备
通过借鉴先进仓储企业经验,咨询行业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在物资数量、质量、码垛、仓库安防、能耗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等方面,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及相关设备。
(一)RFID 射频扫描技术。包括阅读器与电子标签两部分。电子标签能接收阅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并凭借感应电流得到能量,从而发送存储信息,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进行解码,然后将有关数据发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处理。该技术能较大提升物资盘点、计件等自动化管理效率,实现物资信息远距离自动采集、处理和信息汇总等功能,极大提高信息采集速度,降低人工成本和错误概率。
(二)物资质量智能化管控。温度和湿度是影响物资质量安全储存的主要参数,防霉、防潮、防腐是衡量综合仓库管理质量的三个重要指标。为保证日常物资质量安全,应加强仓库的温湿度监测。自动化通风与温湿度控制设施能将采集的库内温湿度实时数据传输到计算机终端或手机平台,前端设备可与相关设备联动达到自动调控效果,实现质量安全管控的智能化管理。
(三)仓储智能化管理系统。仓储智能化管理系统由客户端管理子系统、WEB 端管理子系统、移动终端管理子系统组成。以基本信息、入库、在库、盘点、移库、出库等为基本管理单元,对仓库布局、垛位规划、仓容使用、空间利用、设备使用以及动态线路等进行优化规范,对库存信息、出入库记录、维护保养情况等进行汇总,并通过系统生成报表实现直接查询统计。该系统能在物资轮换、紧急出库等环节提供准确数据和供应链信息,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为全系统资源配备和调用提供数据支撑。
(四)能耗监测系统。可对单仓能耗、综合库能耗及办公能耗等耗能用电量实时检测,通过安装于各个仓库及重要耗能设备配电箱内的智能电表,采集用电数据上传至系统终端形成检测结果,并与自动化通风和温湿度系统联动,采用智能分析、错峰用电等方式,达到最佳低耗能运行目的,实现库区能耗管理自动化、信息化。
(五)仓库智能化安防系统。一般运用信息控制与处理、人工智能和多媒体技术等,通过定位管控、电子巡查、无人机巡查、入侵报警、身份识别、电子地图等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满足仓库安防需求。
三、相关措施建议
(一)分阶段对仓库实施智能化升级改造。结合目前综合仓库现状,分两步实施升级改造。第一步,采用分地区建立样板库、分期推广的办法,通过系统集成、平台整合,配以GPS 监控、RFID 射频扫描、无线数据传输、一卡通服务等技术,对具备条件的仓库实行智能化管理升级改造,实现仓库区域和控制点信息化管理全覆盖,加大监管力度、提升管理效率、节约成本。第二步,利用3~5 年时间,按照智能化管理需要,对不具备智能化管理升级改造的仓库进行维修改造,提升功能。
(二)分条块建立仓库态势管控平台。建立以仓储智能化管理、智能化安防系统、智能仓储网络化管理、耗能监测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仓库态势管控平台。仓储智能化管理应通过数据、报表、单据管理以实现集接卸、入库、存储、出库一体化的全流程监控管理;智能化安防系统应通过设备监控实时了解仓库内各类物资储存、人员身份和进出车辆识别、预警反馈和处置等情况;智能仓储网络化管理应实现仓储远程调度与控制、仓储安全预警管理、平台仓储可视化管理等功能;耗能监测管理应实现对整个仓库能耗的监测和管理功能。
(三)分功能提升储备仓库储存能力。中转类仓库应通过配置专用物流装备,采用集装单元化装载、智能标签、跟踪追溯以及路径优化等技术,进一步增强快进快出功能,实现资源统一调配;储存类仓库应增设读写器、温湿度传感器、信息网络设备、除湿机、通风设备等,进一步增强实时质量管控功能,有条件的可采用恒温设备实现对物资存储环境自动控制;分拣类仓库应采用条形码、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等自动识别、标识技术,进一步增强快速分拣功能,有效提升快速分拣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