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产教融合:政策推进、实践探索与行动反思
——基于全国地方政府、部分高校振兴本科教育行动情况的调查

2020-12-24雷金火

关键词:科教产教校企

雷金火

(安徽工业大学 发展规划处(高教研究所),安徽 马鞍山 243002)

加强协同育人是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组成。产教融合是促进校企合作、科研院所合作、医教融合、农教融合,实现多主体协同育人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方法,也是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重要举措。随着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产教融合的内涵不断拓展,协同育人的重要性更加凸显。2018年成都会议后,教育部印发了系列文件对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

为及时了解、准确把握各地各高校贯彻落实新时代本科教育会议精神和具体要求有关情况,进一步将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工作推向深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19年9月向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央直属高校发出了《关于报送振兴本科教育工作情况有关材料的通知》,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和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对各地各高校报送的材料分专题逐一进行条分缕析,深入研讨。

材料调查显示,近几年,特别是2015年以来,各地各高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要求,树立大产业观、大协同观,统筹谋划,部署行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社会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关键,聚焦多主体协同,围绕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稳步推进产教融合的改革实践,致力探索产教融合的中国经验,促进产教科教协同逐步走向深度融合。

一、政策推进:方向和任务

深化产教融合已成为我国推进协同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对此,国家先后制定了系列政策,不断明确新时代深化产教科教融合的重要性、重点任务和基本遵循。

1.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国家战略任务,是实现高校内涵发展、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由此,深化产教融合,成为实施“双一流”建设、实现高校内涵发展的战略举措。

2.深化产教融合,必须强化多主体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推进协同育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指出:深化产教融合,要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2018年《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进一步明确:要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建立与社会用人部门合作更加紧密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实践育人平台建设,综合运用校内外资源,建设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实验实习实训平台。深化协同育人重点领域改革。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工科”,探索以推动创新与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工程教育新模式。

3.深化产教融合,必须打破壁垒,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多主体协同的深度、广度和效度。《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进一步明确:要建立与社会用人部门合作更加紧密的人才培养机制。2017年教育部新工科建设“北京指南”提出:要突破社会参与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入推进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建立多层次、多领域的校企联盟,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4.深化产教融合,必须提升服务支撑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度。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4号)提出:要促进高校学科、人才、科研与产业互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与产业化链条,推动健全市场导向、社会资本参与、多要素深度融合的成果应用转化机制。强化科技与经济、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力、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推动重大科学创新、关键技术突破转变为先进生产力,增强高校创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二、实践探索:举措与经验

全国各地各高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要求,立足校情、省情和国情,坚持立德树人、服务社会,创新体制机制,聚力推进多主体深度融合,围绕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统筹谋划,创新举措,稳步推进深化产教融合的改革实践,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顶层设计,统筹谋划改革行动。各地各高校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深化产教融合的目标、任务、举措。一是产教融合在人才培养中地位进一步凸显。教育部直属高校、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全覆盖制定了“贯彻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施方案”、“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实施方案”、“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或“本科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等顶层性文件,确立了产教融合在人才培养、学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尤其行业特色院校,把产教融合作为办学优势和特色进行传承、培育和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得到高度重视。二是产教融合行动和措施更加务实。各地各高校结合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改革、“四新”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重要方面,制定专项行动计划和相关政策,确保产教融合结合实际落地生根。如北京科技大学提出深入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建立钢铁行业课程群,开设与企业生产联系紧密的“专题课”,邀请企业参与本科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拓宽“学科交叉、产教融合”路径,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广东省教育厅出台了《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推进本科高校产业学院建设的若干意见》(粤教高函〔2018〕102号),发布2018、2019年《广东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分析报告》,引导高校对接重点产业和领域需求设置或调整专业,完善专业结构布局,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改革。

2.依托项目,产教融合落地遂行。一是以项目为载体,整体推进产教融合。各地各高校把产教融合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整体推进,有计划地立项不同级别项目,构建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级项目相互融合的实施体系,配套专项经费,加强绩效考核,确保产教融合结合实际落到实处。二是以国家级项目为牵引,重点推进产教融合。2017、2018年以来教育部先后立项了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和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各高校以获准的项目为牵引,聚焦重点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改革研究与实践。

3.创新载体,产教融合模式更加多元。各地各高校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立足办学实际,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个性化地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模式,各具特色地推进协同育人,拓展产教融合内涵,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提高人才培养供给和产业发展需求在结构、质量与水平上的契合度。一是凸显多主体、综合化。打破组织壁垒、创新载体,加强跨界,建设一批新平台、生态圈、研究中心、现代产业学院、共性技术学院等平台载体,依托平台、基地,构建多主体、综合化、多样化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如河海大学实施“深化三个结合、构建三类基地、实施三重保障、促进三个联动、推动三重开放、取得三赢成效”的人才培养改革举措,构建“知识构建+专业实践、校内培养+基地培养、校内导师+基地导师”三维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以新理念重构新模式。医教协同是产教融合发展的新形式,医科大学树立大健康理念,探索建立协同合作新模式,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机衔接。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形成中医药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将中医药文化纳入文化产业发展,推出中医药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推进中医药文化研究、建设对外交流合作基地。

4.创新机制,产教融合合力更加强劲。各地各高校破除“体制机制”顽瘴痼疾,打破体制壁垒,探索共建共管的组织架构和治理模式,构建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激发多主体共同发力。一是立足长远,实施战略合作。与科研院所、企业围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开展战略性合作,从组织架构、运行机制等方面实现深度融合。如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施战略协同育人计划,强化校所合作联合培养人才,建立招生新机制;实现资源共享,推动学校积极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探索科研合作新机制。二是政府主导,促进多方共融。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政府、高校、行业、企业等综合化、整体化的协同机制,探索教育资源、科研资源、产业资源、人才资源有效衔接、共融共享机制。如安徽省教育厅,与省旅游局、商务厅、省政法委等多部门联动,共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制,共搭校企合作平台,共同倡导通过校企合作引入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核心技术标准、行业企业专家,建立校企合作“双元制”;依托应用型本科七大高校联盟,引导联盟高校按照“抱团发展、集约办学”思路共建学科专业,共享优质资源,共商办学标准,推进联盟高校在招生考试、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合作育人机制、师生互访等方面加强深入合作。三是围绕“五共”,建立共同体。合作主体围绕“五共”(利益共生、情感共鸣、价值共识、责任共担、发展共赢),建立发展共同体,促进产教融合持续发展。如:河海大学以用人单位需求为牵引,构建企业“全程参与”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双向投入为驱动,构建“校企共担”的人才培养保障体系。以多方共赢为目标,搭建“长效运行”的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安徽工业大学创新合作机制,巩固长期合作基地,提升合作内涵,建立战略性、综合性的协同育人共同体。四是融合“四链”,创建合作新机制。以教育链、产业链、知识链和人才链有机衔接为主线,加强“四链融合”,改造和提升传统合作机制。如中国药科大学构建“教育·人才--产业·创新”产教协同育人机制,学校和行业实现“企业进高校”和“服务入企业”的“零距离”对话,将“健康产业”理念、“新工科智造”技术、优势资源融入专业课程、实践实训和双师型师资建设中,同时将培养的学生、科研成果以及双创成果带给产业。

5.立足根本,打牢人才培养底层架构。支撑人才培养、服务本科教育是产教融合的根本。各地各高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汇聚社会、企业、科研院所等优质资源,校企共建实践平台、基地,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教育教学资源等人才培养重要方面底层架构,夯实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基础。一是保障实践教育有效实施。通过“校企”“校地”“校所”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现代产业学院等,发挥各主体优势,搭建人才培养实践教育平台,解决实践教学难的问题,为实践育人提供有力保障。例如:广东省教育厅出台了《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推进本科高校产业学院建设的若干意见》(粤教高函〔2018〕102号),在全省57个产业学院中遴选示范性产业学院,打造广东新工科建设品牌,建设新型教学组织,加强实践育人。二是支撑创新创业教育。主动对接行业产业需求,汇聚校内外要素资源,深化校企合作,共建创业街、创业园、创客空间等一批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如北京市教委大力建设中关村大学生创业一条街、良乡高教园区、中关村软件园、北京理工大学创业园等“一街三园”,为大学生成果孵化和创业奠定坚实基础。三是促进教学资源形态转化。在推进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建设新形态下新兴专业、交叉融合专业,推进新形态下教学资源的应用与实践,探索传统优势专业、新兴交叉专业等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模式与路径,促进教育资源形态转化,为学科专业建设、“四新”建设和“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如重庆市教委紧跟新科技、新业态、新产业、新岗位,推动现有专业更新和集群发展,设置和发展一批面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技术和新产业的新兴工科专业和专业群。

6.聚焦需求,服务经济发展更加精准。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内容,各地各高校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主动融合行业企业,优化专业结构,开展科技攻关,服务产业结构调整,更加精准地支撑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一是专业发展小逻辑服从经济社会发展大逻辑。主动对接国家产业布局和区域支柱产业发展,采取优化、调整、升级、换代和新建等方式,战略布局新兴专业,强化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联动。如浙江省教育厅鼓励高校发展和拓展新的学科专业,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服务浙江省数字经济、生命健康和“八大万亿”产业相关的学科专业建设。河南省教育厅积极做好存量调整和增量优化,优先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重点发展与省域支柱产业密切相关、社会民生急需的专业。二是专业集群、学科融合对接重大产业需求和产业群。面向未来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需求,加强专业集群建设,强化多学科交叉融合,以专业群对接产业群,以学科交叉支撑重大产业技术创新。如:东北农业大学围绕黑龙江五大产业,整合37个优势专业,构建重点专业群。吉林大学围绕“中国制造2025”、航天强国、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战略,以智能制造研究院、汽车研究院为平台,促进“理-工-农-医”多学科交叉融合,共建国防特色学科。三是协同攻关,供给智力支撑。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成立联盟、智库,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共性技术等难题开展协同攻关,针对发展战略、发展瓶颈等开展决策咨询。如中山大学倡议成立粤港澳高校联盟,推动粤港澳三地教育、人才、科技和产业深度合作,打造珠三角的人才高地、教育高地,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献计献策。

7.跨境合作,产教融合路径更加拓宽。树立开放意识,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优质教育资源是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途径。各地各高校积极开展跨境合作,不断拓展产教融合之路,引资引智,赋能学校建设,推进协同育人,加快振兴本科教育。一是打造国际化协同育人平台。不少地方政府和高校采取“走出去、引进来”措施,发挥自身优势,坚持中国特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广泛与境外高校、企业交流合作。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打造全方位的“行业、校企、校地、校所、国际”多元共建格局,积极推进国际共建,促成世界气象组织和教育部签署《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协议》,先后与耶鲁大学合作成立大气环境中心、与哈佛大学合作建市“空气质量和气候联合实验室”。二是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积极与国外知名企业和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形成跨境院校联盟或校企联盟,探索产教科教融合国际合作新范式。如:甘肃省教育厅借外力、用外脑,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形成了省政府与国家部委、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相互补充、融合并行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教育协作体系。成立了“一带一路”高校合作联盟,联盟成员总数达173个,涵盖了亚、欧、非、北美等27个国家和地区,依托平台,围绕学生培养交流、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科研与平台建设等方面,不断深化协同育人。

三、行动反思:问题与策略

(一)推进产教融合再深化面临的问题

产教融合正由观念逐步转变到行动实施的转型升级,由认识的不断深化到实践的不断创新,由传统的内容单一的校企合作到现代的内涵多维、主体多元的融合、从过去分散探索的阶段推进到由政府主导推动的大规模综合性改革阶段,由改革的“破冰期”向“深水区”迈进,然而,推进产教融合再深化,在思想认识、制度保障、政策支撑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1.思想认识尚有不足。部分高校和企业对产教融合内涵认识存在偏差,需要纠偏,主要有:“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等同化,淡化了产教融合的双向性、共融性,导致“产教融合”依然存在“单边效应”现象,与双边自觉、互动互融的深度融合还存在一定差距;“产教融合”涵盖范围认识的局限化。由于传统思维惯性,不少人习惯认为产教融合与职业教育的天然关系,固化了产教融合“职业化”倾向,窄化了产教融合的认知,从而局限了产教融合持续推进了视野和思路;制约产教深度融合原因认识的片面化。“产”与“教”能否深度融合受外部原因和内部因素制约,但长期以来,人们习惯认为“只要政府主导,产教就能合一”,然而,在实践中过分依赖政策、强调外部因素,忽略内部潜能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阻滞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探索的不利因素。

2.高校服务能力有待提高。深化产教融合,切实开展协同育人,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是基础。调研显示,高校尤其地方高校还需产出和转化更高质量成果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人才培养还显不足,全科医生、健康保健等民生急需专业人才的培养也需大力跟进等。

3.政府统筹力度需要加强。政府统筹推动是产教科教融合可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对深化产教科教融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调研显示,地方政府重视程度各有不同、推动产教科教融合的力度大小不一,产教科教融合发展不平衡。浙江、江苏、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有实招,效果显著;部分边远省(市、自治区)有政策,但在落实措施和效果等方面尚不突出。

4.产教融合整体联动有待推进。新经济促使产业日益综合化,产教融合面临着新的挑战,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整体性的有机衔接,必须树立大协同观,从更广阔的领域深化产教科教融合,加强资源、信息等综合利用。调研显示,尽管近几年产教科教融合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产教科教融合体系还处于局部、分散的发展阶段,尚未及时迭代升级,加强规模性的综合化发展。

(二)实现产教融合再深化的策略

1.建立健全产教融合机制。强化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主体地位,建立产教科教融合的企业制度和激励政策体系,进一步激发多主体共同发力,推进产教科教融合从分散探索转向政府驱动,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产业系统性变革和创新。结合“四新”建设,启动实施一批如教师和行业专家“双向互聘”、拔尖创新人才进入百强行业企业实习实践等产教协同育人项目,完善利益共享机制,进一步优化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更好实现不同利益主体的各自诉求。

2.统筹推进产教融合评估。加强分类指导,实施分层建设,引导不同层次高校错位发展。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针对科研成果转化教学内容、校企参与人才培养程度等方面分类设计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评价指标,将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纳入学科评估、本科教育工作水平评估,促进各地方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具体制定建设指标和具体方案,构建科研引导教学、产业融入教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产业行业发展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把科研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推进科教、产教、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

3.加强产教融合文化建设。强化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意识,倡导“跨界融合”和“利他惠人”理念,形成价值共识、感情共融、利益共赢的协同生态,促使产教科教融合从行动、到制度,最终走向文化,努力实现产教科教文化融合、共同实现文化协同育人。

4.加强产教融合的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产教科教融合的社会地位,以法律形式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和高校在产教科教融合的责任、权力和义务,使产教科教融合成为国家法律要求,保障产教科教融合持续发展。

5.加强产教融合的示范建设。打造精品,挖掘一批可在全国大多数本科高校推广的先进典型、具体经验,通过座谈会、实地观摩等多种形式互相交流学习,互学互鉴,以典型引路,进一步提高产教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能力。

猜你喜欢

科教产教校企
《科教导刊》征稿函
《科教导刊》征稿函
《科教导刊》征稿函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创新之核”常州科教城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