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高素质工匠型会计人才培养方法
2020-12-24代美侠
代美侠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 安徽马鞍山 243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视角下,人才强国战略部署日臻深化,并取得了非凡成效,对工匠精神的弘扬与践行,是当代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会计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对高素质工匠型会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强,导引着高职院校教育新发展。
1 工匠型人才概述
在当今的社会,很多企业过度追求“短、平、快”的利益,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浪潮中迷失自我,切断了自身可持续发展道路,企业对于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用户至上的“工匠精神”培植与发展至关重要。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在这样的战略精神指引下,工匠型人才培育引发了学术界及各类高校的广泛关注。冯国权认为,工匠型人才指具备较高技能的人才,学历上包括大专、本科、研究生的人才,职称上包括了高级别的技术员、技师以及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从业者。根据百度百科的相关释义,专注于某一领域,并针对这一领域的产品研发或加工过程全身心投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地完成整个工序的每一个环节,可称为工匠,而“型”则是指人才培养所具备的某种规格、模型。工匠型人才应当作为一个复合性概念,既要求传承专业专注、严谨细致、创新创造、爱岗敬业等工匠精神,又强调技术技能培养,以迎合现代经济市场主流需求。
2 高职院校高素质工匠型会计人才培养方法
高职院校高素质工匠型会计人才培养,由党的战略意志决定,更是教育发展适应市场经济改革需求的必然选择,其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对各环节设计提出了要求。基于上述认知,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高职院校高素质工匠型会计人才培养方法,以供参考和借鉴。
2.1 明确目标导向
根据人社部最新颁发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应党中央十九大“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要求,将工匠精神和敬业精神内涵融入到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高职院校应紧密遵循党的系列战略精神指引,深刻了解工匠型人才培养的核心价值意蕴,并注重加大相关方面的建设支持,严谨落实各项工作规划,实现最大育人价值产出。以高素质工匠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导向的会计专业教学系统设计,要着重解决“培养什么人才”和“如何培养人才”的核心问题,并就具体目标定位进行细化、量化,以保证后续工作正常开展。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体现,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品质的聚合,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基于此,要结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的特点,完善高素质工匠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同时,高职院校还需将职业标准纳入到高素质工匠型会计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当中。鉴于我国职业教育的职业标准多且繁杂的现状,高职院校应就此进行规范化整理,主次分明,着重突出工匠精神内涵,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从而保证该项工程工作质量,制定科学的计划方案,积极导入多方力量参与,形成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生态,并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他们根据自身发展优势及偏好做好职业规划,引导他们主动建构完整的知识技能结构体系。
2.2 扎实师资基础
宏观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作为教学主导,是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的主要载体,并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对学生成长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其综合素质素养水平表现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职院校高素质工匠型会计人才培养实效。因此,“工匠型”教师建设对该项工程发展至关重要。所谓“工匠型”教师是一批来自生产实践一线的能工巧匠,不仅具有精湛的工艺水平,还具有高超的执教能力,堪称经验丰富、品格高尚的大师典范。高职院校应树立正确的师资战略意识,精准定位他们在高素质工匠型会计人才培养中的职能优势,结合实际情况,细化和量化对其岗位素质能力要求,并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教研活动。广泛邀请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强化会计专业教师工匠意识,弘扬优良工匠精神,不断更新他们的思想理念,充实其学识结构,鼓励创新创造,共享有效实践工作经验,提升整体师资队伍素质素养水平,为高素质工匠型会计人才培养提供扎实的智力支持。同时,充分依托校企合作机制,搭建良好的会计专业教师职业发展平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各类实践工作当中去,了解先进工艺及技术,保证教学科学性、先进性以及实效性。另外,以专兼相合的方式,拓展师资来源通道,吸引企业优秀职工就业,与本校专业教师形成优势互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使之产出更大的育人价值,并且有利于本校专业教师再发展,使之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从事教研工作,从而积累更加丰硕的成果。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发展人才,高职院校还需制定科学的教学考评机制,树立榜样典范,奖励优秀作为,激发教师自我发展活性,提高他们的职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维持其自主学习积极性,并为之提供必要的支持。
2.3 重构课程生态
课程建设是培养育人的基础,是高职院校高素质工匠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关重环节。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计,要遵循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以经济市场需求为导向,遵循实践性和实用性的原则,有机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并合理安排两者之间的比重配置,引导学生全面发展。重构高职院校会计课程结构体系,从文化课、专业课以及实践课三个板块环节出发,有所侧重的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素养水平。在文化课程板块,要强调“工匠精神”的植入渗透,并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切入点,适当关联一些经典案例,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的认知结构,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在专业课方面,要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内容,合理穿插一些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怀等方面的内容,深化他们专业认知的同时,形成其正确的发展追求。实践课程建设上,要分阶段、突出重点地进行课程安排,营造良好的语境环境,提升学生精益求精的能力和创新创造思维。在上述宏观框架结构下,高职院校应注重多渠道开发会计课程资源,发动企业、社会的力量支持,丰富数据库资源,包括慕课、微课等,并加强与兄弟院校之间的共享,为高素质工匠型会计人才输出奠定基础。完善的课程生态重构还应是一个不断反思总结的过程,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此才能有效保证最终工作成果,这也是教学评价的核心价值所在。因此,依据高素质工匠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导向工程,设计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各项标准的有效汇入,有机地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并强调多元化主体协同参与,包括学校、教师、学生以及企业等,全面审查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反思课程建设方面的不足,针对性地予以改进或修缮,为后续系列工作实践铺筑基础。
2.4 创新教学组织
在新的历史阶段,高素质工匠型会计人才培养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组织创新提供了更为紧迫的要求。高职院校及相关专业教师要善于解放思想,跳出传统应试教育固有思维模式,以发展学生为轴心,结合他们的主观个性差异,选择恰当的引导方式,实现工匠精神的有机渗透,并锻炼他们良好的技能素养。有实践经验表明,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对情景教学、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等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并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方法的科学选择要与会计教学课程目标、内容等相适应,并善于把握学生心理动态,及时进行调整,保证最终工作价值产出。例如,教师首先基于讲授的方式,对会计专业所关联到的知识概念进行详述,形成学生宏观认知结构,为之后续操作实践奠定基础。教师要深入研析会计专业教学教材,结合学生既有水平,明确其中重难点部分,并组织微课程开发,结合实际案例,运用多媒体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方式呈现出来,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之后,可采取情景教学的方式,营造虚拟真实的环境场景,并提出难易适中的、富有探究性趣味的课题,组织学生协作讨论,由此碰撞出更多创意的火花,得出最佳解决方案,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合作素养、精益精神等。同时,教师作为教学主导,应实时参与到学生学习动态活动中,善于发现他们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做好相关记录工作,针对性地予以引导或帮助,促进其健康成长。信息化时代,计算机、互联网等科技应用,为高职院校高素质工匠型会计人才培养创新提供了利好条件,亦是对相关专业教师的全新挑战,要加强其相关方面的素质建设。
2.5 深化校企合作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应全面展开,与企业紧密联系,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生产实习以及社会实践,转变职业学校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高素质工匠型会计人才培养作为一项浩伟的工程,对高职院校各方面建设提出了高要求、新挑战,在企业的合作助力下,势必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对于企业而言,面对经济市场激烈的竞争挑战,工匠型会计人才输入,有助于提升其综合实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基础。在实际践行过程中,应以高素质工匠型会计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导向,充分整合校企双方优势资源,明确各自工作重点,建立科学的合作运行机制,规范双方行为,以保证最佳效果产出。利用企业经济市场中的主体地位,帮助高职院校明确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求,深化高素质工匠型会计人才培养内涵,调整课程结构,提升教学针对性、实效性。同时,紧紧依托企业文化优势,将之作为高职院校弘扬“工匠精神”的基点,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提升自身职业品质。另外,在高职院校大力推进“现代学徒制”建设,并配置相应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实现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的新格局,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为之未来成功就业奠定基础。会计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专业性,以“第二课堂阵地”为依托,稳固了“工匠精神”植入基础,符合学生认知成长规律。高素质工匠型会计人才培养视角下,校企合作应是一个不断深化建设的过程,应全面关联到课程开发、师资发展以及教学创新等各个方面,实现全过程育人,从而保证最终育人效果,促进双方互利共赢。对此,政府层面亦需给予足够的支持,加大政策方面的布控,主导教学研一体化建设。
3 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高素质工匠型会计人才培养十分重要和必要,作为一项庞杂的系统化工程,首要明确科学的目标导向,依托扎实的师资队伍智力支持,不断创新课程结构和教学组织,并加强校企合作建设深化,从而保证高质量的人才输出,使之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做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