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现实 深入质疑 个性定义
2020-12-24浙江省长兴中学
◎ 浙江省长兴中学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文: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习近平
在全人类之中,凡是坚强、正直、勇敢、仁慈的人,都是英雄!
——贝多芬
“如果英雄意味着个人主义,那么我认为不需要。如果英雄意味着觉醒,意味着伟大,那么我认为迫切需要。”网友在“知乎”上如是说。
读了以上三句话,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题目分析】
就方式而言,本题为多则素材名言、说法比对式;就内容而言,本题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材料一以习主席的号召引发学生对民族和英雄之间关系的思考;材料二以贝多芬的名言提出英雄该如何定义的问题;材料三以网友的说法将现代社会中误将“个人主义”视为“英雄”的个别观点引入,实质则是引领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即所见所闻所行,进而将时代弊病纳入思考的范畴,有鲜明的针对性,即时代呼唤怎样的英雄。
综合分析,不难发现,本题具有现实性、开放性、思辨性的特点。学生只要针对“英雄”这一核心概念,谈及什么是英雄、时代需要什么样的英雄、英雄与民族的关系等,都是合乎题意的。但要谈好这一命题,则需要开阔的视野与切实的观点支撑文章,前者提供具体而翔实的论据——事实或人物、个体或群体;后者深入思索个体选择与民族、时代乃至历史的关系。
【立意指导】
浅层立意:
英雄可分为两大类:本领高强、勇武过人的人;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敬的人。考生明确题中英雄含义倾向于后者,头脑中会马上浮现一些常见的事例,如革命烈士;或影视中宣扬的救世主,如超人等;或课文中的常见人物,如《五人墓碑记》中的五人、马丁·路德·金、司马迁等。这也意味着思维往往停留在浅表,急于为英雄唱赞歌或浮浅地谈民族需要英雄。
基准立意常表现为:
常规意义英雄:有家国情怀、能兼济天下、可以牺牲小我奉献大我的人;面对灾难和不平,挺身而出、英勇献身的人;舍己为人、不谋私利的人……
英雄的意义: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中流砥柱;是时代的楷模,是人们心中的模范和标杆。
深入立意:
时代环境不同了,奋勇杀敌、保家卫国,誓死捍卫民族、集体、他人利益的场合少了,是不是我们的英雄梦就无处安放了?
当我们在呼唤英雄时,更需反思为什么英雄渐少。民族需要英雄,而英雄也需要民族的文化土壤。可惜思考并写到这一层次的作品几乎绝迹。
立意1:现代文明社会——重新定义英雄
(1)在灾难面前挺身而出,不辞辛劳,奔波劳碌,甚至毁家纾难的人。
如:韩红、诸多抗疫医务人员。
(2)理性发声、匡扶社会正义的人,营造良好社会风气的人。
如:理性发声的医务人员;理性反思的作家、知识分子及众多有良知的人。
(3)每一个有担当、有胸襟、有正义感、有实际行动的人,都可以成为新时代的英雄。
立意2:民族、时代需要英雄,英雄也需要成长的土壤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
立意3:个人与国家关系辩证思考
民族呼唤需要英雄,而个人的“英雄主义”成就邦国民族的精神。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
【佳作赏析】
平凡亦可成英雄
◎潘彦哲浙江省长兴中学高一(10)班
茨威格有言:“世界上最幸运的事,莫过于一个人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这些幸运之人,即便身为布衣,只要矢志不渝并能对周身环境作出些许积极贡献,皆可成为“英雄”。
何谓英雄?“运伟大之思者,必行伟大之迷途。”只有轰轰烈烈改变历史,成为所谓“伟人”,才可被称为“英雄”?只有如那些电影中拥有超能力之超级英雄一般行侠仗义,才能称为“英雄”?只有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的“救世主”才是英雄?非也,英雄们身上具有全人类都敬仰的美好品质,坚守、正直、勇敢,但平凡人拥有其一,也可成英雄。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出身平民的五个人,坚守内心的正义,慷慨赴死,他们是百姓心目中的英雄。“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将大半生投入大漠之中,重视西域魅力,她是敦煌的英雄。毛乌素沙漠、塞罕坝林场恢复生机,那一位位林场人朴实无华,虽如此平凡,却都是英雄。
一个人对于社会的影响可能十分渺小,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指点千军万马的将军。诚然,我们需要大义凛然的英雄,但更需要未被生活琐碎埋没光芒的普通人中的英雄。疫情之下,千千万万逆行的医务工作者前去支援武汉,舍小家为大家;无数平凡的“外卖小哥”为许多家庭在隔离期间解决生活物资问题,风雨无阻;社区工作者奋斗在疫情防控的第一关,保障居民的健康安全。我们需要这些平凡而又普通的英雄,因为他们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温暖光辉,更激励我们更好地生活,并渴望像他们一样,尽自己的力量,为社会作出一点贡献。
总而言之,“英雄”并非达官显贵们的专属,平凡如你我,亦可成英雄。然而,首先要一个平凡之人“幸运地”发现自己的使命,矢志不渝地朝着使命的方向前进,不论现实多么危险黑暗,也不放弃内心坚守的美好品质。那么人人皆可为自己的人生、为他人的生活,甚至为社会、国家、世界作出贡献,皆可成平凡而不平庸的英雄。
【简评】开篇以茨威格的名言引入个体对英雄的独特解读:即便身为布衣,只要矢志不渝并能对周身环境作出积极贡献,皆可成为英雄。进而展开阐述过程,使文章结构层层深入。文章整体显示了清晰的思维深入过程:什么是英雄;时代需要怎样的英雄;他们对社会的意义。首尾两段呼应,结构严谨。就论证方法来说,作者擅长运用多种事例归纳演绎的方法:《五人墓碑记》、“敦煌的女儿”樊锦诗、林场绿化人,由古至今,有个体有群体,展现了丰富而跳跃的思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还将眼光聚焦到现世生活,如医务工作者、外卖小哥、社区工作者等群体,恰当明确地证明了自己的主观点——平凡亦可成英雄。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周妍浙江省长兴中学高一(1)班
何谓英雄?私以为,凡正直勇敢者,凡负重前行者,凡唤醒民族者,凡挺身而出者,皆为英雄。
英雄者,必先修养自身。罗曼·罗兰有言:“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为官者,倘一遇左迁便自怨自艾,整日写文章抒其郁郁不得志,或饮酒作乐暂时麻醉自己,即使有所作为,也称不上英雄。处世时,倘斤斤计较,睚眦必报,或常逃避困难,躲在他人的荫蔽之下,也不能称之为英雄。只有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接受天将降之大任者,庶几可称英雄。
英雄者,还需竭诚以待人。因为英雄主义不是个人主义,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发光发热。只有保持一颗宽容友善的仁义之心,才能有所作为。君不见刘邦礼贤下士,收服民心,终赢得楚汉之争;君不见项羽高傲自负,民心不服,终自刎乌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此言得之。
英雄者,当在民族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溯古源,斯巴达三百战士凭微弱之力抵抗数十万波斯大军,只为保卫家园希腊半岛;忆往昔,西南联大师生“奔赴战场,如同奔赴一场盛宴”,只为保卫中华民族的尊严和自由;看如今,千千万万医务人员奔赴前线,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只为保护更多中国人的健康和安全……他们都是勇敢的、伟大的、值得尊敬的。他们毅然舍弃了个人利益,为他人、为民族、为国家奉献自己的汗水、泪水与血水。他们的人格熠熠闪光,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时代需要英雄,我们这个时代尤其需要英雄。这里的英雄并不是指一定要献出自己的生命,而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我们背负责任与道义,用批判的眼光看这个社会,用实干的精神奉献这个社会,不怕流言蜚语,不怕吃苦受累,每个人发一分光,发一分热,即使小如萤火,也可在茫茫黑暗中为路人照明。
我们“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我们努力发光发热。
我们不惧失败困难。
我们砥砺前行。
我们争做英雄。
【简评】此文可取之处在于:以丰沛的情感输出感染打动读者,以并列式结构清晰地呈现鲜明的观点,以翔实生动的事例证明观点。
情感的丰沛体现在行文的斩钉截铁与收尾的呼告强烈。语言流畅毫不拖沓,起句即点明观点,而在尾段,更连用五个独立成段的小段落方式来传递对青年争做英雄的呼告,因其情真意切,足以打动读者。
并列式结构非常清晰,“英雄者,必先修养自身”“英雄者,还需竭诚以待人”“英雄者,当在民族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时代需要英雄,我们这个时代尤其需要英雄”,这四个段落分别从自身、待人、处世、时代四个角度阐释。
事例翔实而生动,一方面展现了丰富的素材积累量,一方面也展现了语言的熟练运用技巧,这是值得借鉴的。
英雄之名,时代之幸
◎张舒羽浙江省长兴中学高一( 11)班
经此疫情,“英雄”这个本应端坐在教科书上慈悲地俯视着我们的词语,以一种平和的姿态响彻耳鬓,流进心房;以一种缓慢但坚定的节奏,和生活共振,与时代齐歌。我们不免去探寻,什么是英雄?
我说,以岁月作为答案,将工作写成一首诗的人,是英雄。不曾忘却凉山的救火烈士,感恩战疫中的逆行者们。他们或毅然寻找死的荣光,或不悔前往和平年代的战场。他们也都是普通人啊,在人世间有着柔软的牵绊和记挂,但是当普通人穿上戎装,当普通人穿上白衣,拾起这份责任,肩上扛着的,就是一个天下。是担当,是信仰,超越生死与阴阳,丢弃小我,成就大国与希望。英雄之名,他们自可承受。
我说,用坚强、正直、勇敢、仁慈融化平凡生活的人,是英雄。不必横亘在生与死之间,英雄与伟大也在寻常小事中。熙攘的小巷中那种追捕盗贼的速度,穿行的人群中那个扶起老人的身影,都与英雄有关。在艰辛的生活中保护棱角,记住为什么出发,做出于本心之事,申合于道德之义,就算没有抵达,也是另一种无瑕。英雄之名,他们受之无愧。
我说,你我的萤烛之光,也能汇聚成朝阳。中华民族,是英雄的民族。身为千禧一代,肩负振兴中华之责,成为英雄,理应成为你我的航向。不需要高邈的鸿鹄之志,只需将理想之锚与社会、国家、人类相连,怀着一丝改变世界的愿望,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从此与我有关,一腔孤勇,能否拼凑出一个光芒万丈?我们将以毕生热血、满腔豪情作为回答,期冀未来,我们的生命,能与伟大有关。英雄之名,我们志在必得。
英雄不是故纸堆尘封的冷漠而高不可攀的雕像,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有喜,有怒,有哀,有惧。作为英雄,他们只是在责任面前斩断私欲,他们只是在万马齐喑时永不黯淡,他们只是在平凡生活中坚持初心。他们是时代的群像、民族的符号。承时代之命,担复兴之责,我们也一定能在往后的时间中,定义我们的英雄之名。
【简评】英雄的再定义过程不但包含着个体对自身价值的追求,也包含着思考自身处于社会、集体中所应寻觅的价值与意义。作者思想的深入层进,就在于俯视“英雄”这一核心概念以及老到成熟的语言背后所体现出的思维的深入。
起笔即以时代背景开篇,疫情之下对概念再思索——什么是英雄?使一切思考都是有根之木、有源之水。继而以三个“我说”句式来加以概括,而这种概括背后又有逐层深入之意:每一个以岁月作为答案认真工作生活的人,用坚强、正直、勇敢、仁慈融化平凡生活的人,每一个“你”“我”。
语言的老到和熟练则体现在大量整句句式的运用上,并在诗词歌赋、典故人物、时事史实的选用、化用中得以彰显。思想的成熟性、深邃性则表现为不唱假大空的赞歌,认识到英雄也是平凡人,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同时回归于对英雄本质的探寻:“他们只是在责任面前斩断私欲,他们只是在万马齐喑时永不黯淡,他们只是在平凡生活中坚持初心。他们是时代的群像、民族的符号。”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本色表达,方可有理有力地传递、有节有序地阐述,大家可用心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