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咱俩去看看
2020-12-23陈牧
陈牧
开一辆车龄超过10年的捷达轿车,日均行驶三四百公里,最长连续9个月在路上,8年“打卡”50多个国家……一般人很难把这些描述与两位年近七十的老人联系在一起,但这些就在他们身上发生了。这对合肥老夫妻在西藏旅行的视频片段被传到网上后,网友的评论旋即刷屏:“自驾界的祖师爷爷和祖师奶奶”“这才是人生”……“不过是一只想蹦跶蹦跶、必须抓紧时间蹦跶的‘老螞蚱。”68岁的吴宝霖大爷开心地回应。
2020年10月5日,吴宝霖夫妇结束了43天的西藏之旅,风尘仆仆地回到了合肥。因为想看西藏的崇山峻岭,2020年8月23日,他们从北京出发,一路开到林芝,之后又在云南、四川兜了个大圈才回到家中。
网上流传的那段视频是他们启程不久后拍的。在去西藏的路上,走到219国道丙察察公路时,山路崎岖险峻,吴大爷开得比较慢。有个车友驾车跟他们时前时后,当看到车里是一对老夫妇时,对方很吃惊,于是主动打招呼和他们停下聊了一会儿。
两位头发花白、衣着朴素的老人站在车旁,侃侃而谈。短短几分钟的视频里,吴大爷不断抛出自己令人惊艳的出行履历。“这是一辆环球自驾车。”聊得开心,吴大爷情不自禁地介绍起自己和老伴的旅行经历。
“开车去了这么多国家?那你们是自驾游的老前辈了。”车友连声感慨。这段视频引来无数艳羡和赞叹。有网友感慨,原来,发现美好什么时候都不晚。
退休之前,吴大爷是做建筑设计和软件编程的,在合肥、北京两地都工作过,老伴则是安徽一所大学的老师。年轻的时候他们工作都很忙。“2012年,我们俩都退休了,一下子闲了下来。想着老夫妻在家也不能整天大眼瞪小眼吧,于是就出发了。”
第一站是新疆。“哎呀,兴奋得不得了!”经过敦煌和戈壁滩上的胡杨林时,书本上看到的东西真真切切地出现在眼前,对他们来说,“行万里路”第一次有了具体的体现。
起初吴宝霖夫妇一直在国内自驾游,2014年,两人决定先去国外。“我们听人说,在国外自驾游难度大,所以决定70岁之前先去国外,70岁之后再在国内转。”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他们的足迹遍布50多个国家:2014年第一次到美国; 2015年去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2016年跑了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保加利亚等二十来个国家;2017年去了老挝、泰国……每次旅行的时间从几十天到几个月不等。
吴大爷夫妇采取的是“穷游”的方式。绝大多数时候,他们都会选择便宜的旅馆,把费用控制在两三百块钱一晚。遇到住宿价格比较贵的,或者开到类似无人区的地方,两个人就睡在车上。
在吃的方面两个人也不太讲究,很少下饭馆。“我老伴就拿高压锅,把米饭、香肠、菜一锅炖。”一段长达一两个月的旅行,老两口总能把费用控制在两三万块钱。“我们都有退休金,还是够的。”
2018年,吴大爷夫妇“奢侈”了一把:吴大爷决定把跟着自己跑了二三十万公里的“老爷车”运到美国去,开启一段长达9个月的自驾之旅。
车从宁波运到美国旧金山,海运费用花了16000元。一个月之后,老两口从美国的海关领到了车。在接下来的9个月里,他们驾驶着这辆“老爷车”游览了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最后在巴西花26000元把车运回了中国。
那一趟,他们一共花费了20多万元,也收获了难忘的旅途体验。“其实我们做过比较,按照租车一天400元来算,9个月下来要10多万元,而且跨国租车也不方便。”虽然运车、买保险、做公证……每一件事都很麻烦,但吴大爷觉得他们还是挺幸运的。
有一次在土耳其,吴大爷的车坏了,后面的车轮老是咕咚咕咚响。“当时我们找了家修车店,让试车员上车。我和试车员轮流开一段,听到声音了,互相点点头,就知道有什么问题了。”吴大爷说。虽然夫妻俩英语都不怎么样,但沟通并不太困难,有什么事情先蹦几个单词,然后比画比画,再不行就用手机翻译软件,毕竟现在科技这么发达。
早几年去国外自驾旅行前,吴大爷总会做周全的准备。“去俄罗斯,路书我做了100多页,标注旅馆和好看的风景在哪里,地址都标上了经纬度。”现在科技发展迅速,吴大爷觉得省心多了,出发前只会做大概的规划。
旅行过程中,老两口有时候也会跟车友结伴。“去西藏是四辆车结伴,在美国是两辆车结伴,去俄罗斯是六辆车结伴。”车友都是路上认识的,有的后来还成了关系很好的朋友。“大家信息共享,互相帮助。有一次车坏了,就是车友帮忙拖去修车店的。”
吴大爷车上的副驾驶座始终留给老伴。“结婚的时候,我是骑自行车把她从合肥城西驮到城东的,没想到退休了,我还能开车把她从世界的东方带到西方。”回望这些年车轮上的精彩生活,吴大爷深情地说。未来,夫妇俩还将一路向前。
(摘自《新安晚报》2020年10月13日,章道银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