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牧野钢琴专辑《灵感的刻录——舒伯特即兴曲全集》中的歌唱性与沙龙性

2020-12-23陈良钰宋永莉

美与时代·下 2020年6期

陈良钰 宋永莉

摘  要:舒伯特即兴曲以其短小、灵动的创作特点成为浪漫主义时期钢琴创作曲的典范,而后二度创作者的差异化表达让其焕发了新的艺术活力。通过对青年钢琴家吴牧野钢琴专辑《灵感的刻录——舒伯特即兴曲全集》的诗性韵律、情感意象、技术手法等方面的艺术分析,结合演奏者自身的艺术表演风格,探讨歌唱性及沙龙性在现代钢琴技巧上的艺术表达特征,为进一步挖掘现代钢琴表演的人文内涵提供参考,为钢琴创作中表现技法的艺术特点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吴牧野;舒伯特即兴曲;歌唱性;沙龙性

即兴曲出现于19世纪之初,是一种具有即兴创作性质的乐曲。而舒伯特即兴曲是该时期即兴乐曲的集大成之作,他的作品深受浪漫主义歌曲艺术的影响,具有古典诗歌的典型韵律性与歌唱性,深刻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浪漫主义钢琴表演家与创作者。之后的艺术家针对该曲所表达的浪漫主义追求与其所倡导的自由与个性精神进行了大量的二次创作,众多研究者也投入舒伯特浪漫主义风格与即兴钢琴曲的研究中。Crystal(2002)在德奥浪漫主义时期对舒伯特的个人事迹及音乐作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叙述;孙敏(2002)就舒伯特浪漫主义时期的风格曲目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讨;姬永利(2005)对舒伯特钢琴即兴曲的演奏要点和艺术特色进行了详细讨论与分析。然而,尽管众多学者对舒伯特即兴曲开展了大量有针对性的研究与工作,但对浪漫主义曲目与当代艺术表现手法相结合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对音乐表达中的歌唱性与沙龙性研究还略显不足。为此,本文以当代典型青年钢琴家吴牧野音乐专辑《灵感的刻录——舒伯特即兴曲全集》为例,从多个维度探讨作品中所表达出的歌唱性与沙龙性特征,以期进一步挖掘现代钢琴表演的人文内涵,同时也为钢琴创作中表现技法及艺术特点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一、吴牧野钢琴专辑《灵感的刻录

——舒伯特即兴曲全集》音乐分析

即兴曲是由舒伯特首创的曲式,也是一种抒情性乐曲。即兴曲本质是一种没有固定的乐句及规则,通过“心之所向,素履也往”的情感手法,表现出带有歌唱性的乐曲。在形式上,即兴曲常采用变奏曲、三段式、复三段式等规范化的形式,用以表达作者当下的情感时刻。作品也往往采用如歌的形式,例如F.Schubert的Op90、D142等作品,其乐曲中具有大量如歌作品的典型特征。吴牧野作为中国新生代钢琴演奏家,对舒伯特即兴曲进行了个性化的演绎。以下为吴牧野《灵感的刻录——舒伯特即兴曲全集》所有作品中的曲式结构和技术难点分析:

结合表1可以看出,《灵感的刻录——舒伯特即兴曲全集》专辑中各曲时长皆控制在十分钟左右,结构上多采用复三部式的曲调样式,如降E小调D946、Op90:降E大调即兴曲D899,No.2以及Op90:降A大调即兴曲D899,No.4等,而穿插其中的边缘及回旋变奏的曲式,让整个专辑的整体结构统一而不单一,让听众的耳朵感到丰富的变化而不是乐音单纯的堆砌。技巧上,专辑内各曲目的高难度性实质上相当考验演奏者在连奏、手指跑动、手臂耐力的技术与手法水平,如Op90:降A大調即兴曲D899, No.4内多个连续十六分音符的短琶音,Op142:降B大调即兴曲D935,No.3中大量的声部多层次变化以及和弦和八度连奏等对演奏者的手指强度与耐力有相当要求,尤其注重奏者的跑动技巧及水平。

在这样的基础上,奏者相当完美地完成了整个专辑的11首即兴曲目,在具有高完成度的基础上,又明显带有舒伯特作品的典型抒情性及吴牧野个人沙龙特质,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二、吴牧野专辑《灵感的刻录

——舒伯特即兴曲全集》歌唱性分析

舒伯特作为艺术歌曲之王,他的器乐创作也具有典型的歌唱性,这种歌唱性深受德奥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同德奥文学,尤其是德国诗歌文学一起,表现出浪漫主义风格下强烈的个人情感与自由气息。

(一)德语诗与歌唱性

德国文学发展历史源远流长,舒伯特所在的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期欧洲浪漫主义运动方兴未艾,在此期间,德语诗歌其形式可分为叙事诗、哀歌、格言诗、颂歌及十四行诗等。在诗歌的创作方面,作家们越来越倾向于表达自身的真实感情,将高度真实的情感表达用以反映大众生活,将诗歌作为道德教育工具不再是艺术创作的最初目的。德语诗歌作为诗歌文学的一大门类,其押韵及格律特征在诗歌表现形式上最为突出,反映出德语诗歌韵律完整性的一大特征。德语诗歌由于这些特点,能极大发挥语言的音响效果,进一步丰富了带有语言音乐性及歌唱性的诗歌类型。

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歌唱性多选用德语诗作为歌词,其歌唱性不仅体现在声乐创作当中,也体现在钢琴即兴曲的创作中,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使诗变成音乐,而他的钢琴曲则使音乐变成诗。

(二)舒伯特作品中的“诗”意象

舒伯特作品中的诗意具有较为多变的时代风格特征,深受同时期“舒伯特小组”的影响。舒伯特小组是以舒伯特为核心的艺术活动组织,开展了舒伯特时期集音乐、文学、绘画等领域一大批艺术工作及爱好者的私人性沙龙活动,对舒伯特的艺术生涯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其诗歌小组成员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自由风格,为舒伯特打下了良好的文学基础与风格烙印,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舒伯特最初的灵感来源。小组中文学造诣极高的朔贝尔常为舒伯特推荐诗歌、乐曲选词,让舒伯特的选词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例如,舒伯特的歌曲常采用歌德、席勒、海涅、缪勒等人的诗作为歌词,为自己的艺术创作注入新鲜血液,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其代表作《魔王》《野玫瑰》《春之信念》《流浪者》《圣母颂》《摇篮曲》等,包含了自由、四季、风、圣调、母亲、花朵等诸多意象,极具诗意。

(三)诗性表达在《灵感的刻录——舒伯特即兴曲全集》中的运用

即兴曲的特点是带有很强的旋律性和歌唱性,这跟舒伯特音乐诗意的表现有关。舒伯特作为“歌曲之王”,其诗意特征贯穿整个乐曲的始终。吴牧野对乐曲中表现出的意象在多个维度进行了独到的阐述,通过旋律速度、音程结构、调性及乐句长短等歌曲元素综合运用加入了自己的思考与想象,营造出了包含军马、风、泉水、叹息等诸多情感意象。

如《四首即兴曲90号作品》第三首《op.90 no.2》,以高声部的空灵旋律为主导,表现出一种似有似无的风声,而低声部的伴奏旋律又仿佛诉说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忧愁情绪。而《四首即兴曲90号作品》中的第二首《op.90 no.3》,乐曲开始以急促的三连音在旋律中起伏,像一条欢快流畅的小溪顺着绵延的山坡顺流而下,带着奏者心中的情绪刻画出小溪山谷的艺术景象。《四首即兴曲142号作品》第一首《F小调即兴曲第1号》,则充分展现了演奏者对于自由的热爱与向往,仿佛游走于山水之间,洒脱狂放,笑骂自如,又似沉醉于天地之广,随兴所至,无拘无束。

吴牧野在专辑中的演奏没有通过过度炫技来博取眼球,而是将舒伯特即兴曲的创作风格一脉相承,细腻地把自身的经历和情感融入作品中,加上对音乐风格的把握能力,把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结合,散发出了特有的味道和价值。

三、《灵感的刻录——舒伯特

即兴曲全集》中的沙龙性分析

吴牧野作为“中国印象”和“法国风格”相融合的杰出音乐家,其作品不可避免地带有强烈的中国诗意与法国浪漫主义风格。在作品《灵感的刻录——舒伯特即兴曲全集》中,法国浪漫主义音乐文化的沙龙特点更是在作品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沙龙性所包含的诸如典雅音色、自由随性等风格特征也在该作品里得到了完美的外在表达。

(一)典雅的音色

17世纪早期的法国沙龙文化,要求钢琴演奏者更为强调触键音色的干净自然,颗粒分明。同时也要求触键深度敏捷而有弹性,由此表现出优美典雅的音色特征。吴牧野在《灵感的刻录——舒伯特即兴曲全集》中严格地规范手指的触键方式、触键力度、触键深度、触键角度,其演奏时音色干净空灵,触键时清晰准确,让听众感受晶莹透彻的颗粒感。以專辑中Op.90 No.3中的1-10小节为例(如图1),吴牧野通过对右手指尖深浅和触键力量的把控,将连续的三连音跑动演奏得清晰准确,颗粒感分明。同时根据和声的上下行分别在力度上有着更加丰富的层次变化,更凸显了奏者演奏时音色沙龙性的典型特点。

(二)克制的表达

在17世纪早期的沙龙活动中,谈话多为沙龙的主题,音乐作为社交背景而存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求沙龙演奏者不可“喧宾夺主”,演奏者必须对音乐有整体的宏观把握。吴牧野在专辑《灵感的刻录——舒伯特即兴曲全集》中尝试用最细致、最微小的音乐起伏带动最强大、最有力量的感情,有意识地运用自身的表达能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传统理念深深扎根于法国学派的底蕴之中。例如,吴牧野在专辑OP.90 NO.4的弹奏中,使用延音踏板将第一个乐句连接到下一个乐句,采用半踩踏板的方式表现出一种若隐若现的感觉,声音浅而速度快,灵活且不繁琐,其弹奏的风格轻快优雅,表现了音乐沙龙性内省且华丽的根本特点(如图2)。

(三)自由的沉醉

法国沙龙文化历时三百多年,真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需求。其中沙龙性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出色的演奏技巧,即“炫技”。演奏者常常把观众的掌声与喝彩视为沙龙演出中的第一要素。吴牧野在专辑《灵感的刻录——舒伯特即兴曲全集》中将自己的自身经历和情感融入于作品之中,散发出中国诗意与法国浪漫的完美结合。同时,作品的再次演奏是一门二度创作的艺术,一位优秀的演奏者面对已经创作完成的钢琴作品时都会怀有一种敬畏之心。吴牧野对专辑中的作品进行了全面而又细致的分析和处理,抓住了舒伯特即兴曲中每一首想要表达的心境和情感,利用自己的所学所想对作品的时代环境进行重构,将自己代入为创作者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渗透。吴牧野本人也曾多次前往德国奥地利等地,希望能旧地重拾舒伯特当时的心境,结合自己所学所想进行新的感悟和理解。只有尊重作者的创作精神,对作品怀有敬畏之心,体会当时的时代背景,才能为自己的个性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舒伯特即兴曲作为即兴曲中的集大成之作,具有即兴曲所富含的典型歌唱性特征,其乐曲歌唱性的外显是曲与歌的一脉相承,其内涵是德语诗与曲的同一而源,而吴牧野音乐专辑《灵感的刻录——舒伯特即兴曲全集》在此基础上又带有法国沙龙文化的典型特点,技巧及手法上更为突出典雅的风格,内涵上更为注重隐忍的表达,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烙印和极高的音乐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润生.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舒伯特艺术歌曲研究状况的研究[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3):75-82+5.

[2]黄键.关于舒伯特小组与舒伯特的关系探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4):103-107.

[3]张倩.舒伯特《即兴曲》D.935与舒曼《幻想小品集》Op.12的比较分析[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12.

[4]冯晓春.中国现代女作家与德语文学[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5]郑宝渊.舒伯特歌曲中的德奥民间音乐特点[D].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13.

[6]Christopher H.Gibbs,MortenSolvik. Franz Schubert and His World[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4.

[7]谭克新.德语诗歌文体特征及其翻译策略[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4(4):46-51.

[8]陶英.法国沙龙音乐管窥[J].当代音乐,2016(10):97-98.

[9]蒋聪.舒伯特的“朋友圈”——致敬舒伯特220周年诞辰[J].歌唱艺术,2017(11):25-28.

[10]王琳.论路易斯·迪梅在传统法国钢琴学派中的地位及贡献[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17.

作者简介:陈良钰,郑州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

宋永莉,郑州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