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尚志”教育:论理想与意志协同培养的学理根据

2020-12-23胡学浩

美与时代·下 2020年6期
关键词:意志理想

胡学浩

摘  要:在人格成长过程中,理想教育和意志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许多家长和教师在教育青少年时都有需要将二者结合起来的切身体会。遗憾的是,当前的思想教育课程缺少相应的学理阐述。事实上,华夏先哲往往通过“尚志”兼顾二者而言之,留下丰厚的可资借鉴的教育思想遗产,它们完全应该融入现代教育理论。因为其中蕴涵珍贵的科学价值,揭示了古往今来人才培养和人格造就的客观规律,并且切合现代科学的相关成果。从心理动力学角度考察,高远的理想蓄积势能,坚毅的意志携载动能,从根本上保证成长中的人格“天天向上”;同时这一学理根据也吻合古今中外无数事实验证了的“有志者,事竟成”的古训。

关键词:理想;意志;协同培养;尚志;人格成长

在人格成长的过程中,理想教育和意志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二者协同培养才能有效地促进人格的健康成长和不断完善。这对于每一个家长和教师往往都有切身体会。遗憾的是,当代的相关理论研究严重滞后,是教育学一个相对薄弱的领域,呼唤人们在学理上深入探究,予以合理的阐释。

一、学术前沿的难题

目前我国的心理学和教育学教科书,一般都以引进西方的实验心理学为基础。实验心理学讲求立论的客观性、精确性等,固然可嘉,不过对于整体把握人自身无疑是不完全适宜的。因为人格是一个有机而灵动的精神性系统,并非一些简单要素的总和。无怪乎连身处西方文化氛围中的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也曾感叹:“在科学知识的所有比较重要的学科中,心理学是最落后的。”[1]

检阅我国当代心理学教科书,普遍以意志为与认识、情感并列的“心理过程”①,更鲜见设置独立章节讨论理想。如果说“意志是心理学研究中相对薄弱的领域”[2]155,那么理想可以说是心理学研究中几乎空白的地带。这是一种必须正视的事实。马斯洛指出:“如果不考虑到人生最远大的抱负,便永远不会理解人生本身。成长,自我实现,追求健康,寻找自我和独立,渴望达到尽善尽美(以及对“向上”努力的其它说法),这一切现在都应该被当做一种广泛的,也许还是普遍的人类趋势而毫无疑问地接受下来。”[3]前言5基于上述情况,对于理想与意志的关联问题的研究自然不可能有效展开和深入进行。

由于教育学通常要以心理学为基础,所以我国当代的教育学研究也存在类似情况。检索从1995年到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中心各专题收录的论文,从学理上探究理想与意志协同培养的论文完全阙如。这反映出我国教育界对此缺少认真的思考或一时未能找到学理的支撑。当然,不能排除在实际教育工作中经常对学生进行过理想教育和意志培养的训导,并且对二者的关联有某些切身的了解或体会。

笔者曾在武汉市两所高级中学进行过调查,有53%的学生表示对理想与意志的协同培养完全“不了解”,另有40%的学生选择“很少”,只有7%的学生表示了解“很多”。采访一些“表示了解”的学生,他们坦承在校内外曾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教导,老师和家长在不同场合中常将理想和意志二者关联起来,教育他们不仅要有人生追求,还要培养实现这种追求的毅力。例如有的曾这样教育他们:“想做”与“在做”是两回事,需要由“行动”联结起来;而“在做”与“做成”又是两回事,需要用“坚持”才能统一起来。“想做”还当付诸“行动”,并且要持之以恒(坚持),这种教导正是关注理想与意志的协同培养。

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广泛确认的教育经验却在学校的思想教育课中没有得到应有的讲述呢?原因应该是承担教师培养的教科书在这方面内容尚不完善;与之关联的中学思想教育课本也遗忘或不敢触及这一领域。例如一本较为“权威”的“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就是这样阐述“意志”的:“意志总是和行动联系在一起……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叫作意志行动,意志和意志行动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意志又必须通过意志行动表现出来,没有意志行动的意志不是意志,只是一种空想。”[2]156从最后一句话可以看出,作者是将意志看作是意识的一部分,“空想”表述为“意图”或许更确切一些,这里为了表示否定,用了一个贬义词;无论是“空想”还是“意图”,都当归属于意识范畴。无怪乎作者轻易否定诺贝尔奖获得者、澳大利亚神经生理学家艾尔克斯的研究成果。艾尔克斯与另一诺贝尔奖获得者斯佩里一样,主张将意识与意志区分开来,认定它们是人的两种最为基本的精神因素②。意志是一种力量,一端联系着大脑的意识,另一端联系着身体的行为。完全归入意识是违反常识的。艾尔克斯的研究其实聚焦于揭示意识(意念)如何能支配人体的活动,他甚至曾用计算机的软件与硬件的区别和关联进行类比说明[4]。

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充分注意到理想的教育,广大教育工作者也非常重视学生意志的培养,但是在二者的关联上却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状态,一个基本的原因是不能从学理上将二者统一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久前召开的学校思政教师座谈会上要求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强调要做到“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确系有的放矢。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有必要转向中国古代文化寻找思想资源,同时努力结合现代科学的相关成果予以学理的阐发。

二、中国哲学的资源

比较而言,当代学界对中国文化蕴含的丰厚教育资源开掘不够。冯友兰先生曾指出:“中国文化讲的是‘人学,着重的是人。中国哲学的特点就是发挥人学,着重讲人。”[5]作为港台新儒家代表人物的徐复观先生更进一层,指出“中国文化最基本的特性可以说是‘心的文化”[6]。康德有句名言:“人惟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7]树“人”和立“心”,无疑是教育之本。从这一角度看,中国传统哲学甚至可以说是育人之学。

教育活动对于个体来说包括自我修養和外部灌输,从内外两种角度看,都需要启发或领悟人格系统的核心因素,使之居于统帅地位。华夏先哲基于生活实验和切身体认,形成“尚志”③的教育传统。

汉语的“志”具有多重含义,“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心之所之、心之所期以外,还被规定为天之所授、性所自含、道的体现、人心之主等”,概而言之,“一般是指人精神上趋向于一较恒定的、具有正价值的目标”[8]16。若以西方人文学科惯用的语词比照,汉语的“志”兼指“理想(Ideal)”和“意志(Will)”,正是在这两重意义上,先哲建立了悠久而牢固的尚志传统。

孔子最先揭示志在个体人格系统中的核心和统帅地位,曾指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他认为砺志是人格修养的基础,倡导说:“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论语·季氏》)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这一思想,并且将志与气联系起来考察,进一步揭示了其作用机制:“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孟子·公孙丑上》)如果说“志”为纯粹的精神因素,那么“气”则延伸于人的生理层面(体之充),是支配主体付诸行动的心理-生理因素,二者约略相当于现代所谓的理想与意志。在论及人格修养时,孟子对此相关的两项均非常强调:他称之为“尚志”和“养气”。前者是指“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孟子·滕文公下》)的兼济天下的抱负;后者是指与之匹配的“至大至刚”的胸襟和力量(反之为“馁”)。

当然,本着对思想史的忠实态度,我们并不能说,将理想与意志联结在一起的传统始于孟子,其实要早得多。孔子描述自己“十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当含有兼指理想与意志之意;墨子崇尚“天志”,它既是人类的理想祈求,也表达了对一种对超自然力量(上天意志)的渴望。

魏晋时期,尚志直接落实于青年一代的教育。诸葛亮语重心长地告诫晚辈:“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诫外甥书》)显而易见,这段话中可用“高远”形容的“志”是指理想,而可用“强毅”形容的“志”是意志。诸葛亮首先强调理想的指引,然后又要求意志的保证,意识到理想与意志需要协同培养。这是一份宝贵的教育思想遗产。

到宋明时期,儒家学者办学,更为明确地以立志或励志为教育的纲领。张载晚年回乡办学,撰写了《正蒙》。在《中正》篇提出育人的纲领:“志者,教之大伦而言也。”所谓“大伦”,即大纲,或者说统帅——“可以统领众事者”[9]162。按张载的理解,从宇宙角度看,通天下都是一气之所化;但对于人类来说又具有主观能动性,这能动性的因素就是志;天以气化过程而产生人类,人类则通过志的活动反作用于天。所以,“气与志,天与人,有交胜之理”[9]99。其次,并非所有的精神因素都是志,志只是其中自律的、自由的因素,与之相对的“意”则是他律——服从于他者、被他者所决定的因素。现代所讲的“意-志”与“情-性”,严格说来都是有表里之分的两种精神因素的合成词,今天人们已习惯于囫囵联用,在先哲看来应该严加区分:“盖志、意两言,则志公而意私尔。”[9]163这是对传统观念的继承和发展,《周易》称“唯君子能通天下之志”(《周易·系辞传》),亦为此义。

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格。在张载看来都可由尚志得以统领:“志大则才大事业大,故曰‘可大,又曰‘富有;志久则气久德性久,故曰‘可久,又曰‘日新。”[9]172在《周易·系辞传》中,“可久”与“日新”是对“乾”德的描述,“可大”与“富有”是对“坤”德的形容。落实于个体人的造就,张载认为通过正其志可以将德与才的培养统一起来,实乃提纲挈领之举。可见其教育思想的深刻和全面。

王阳明在贵州龙场办学,列出四条校训,而将“立志”置于首位并予以阐释:“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教条示龙场诸生》)王阳明本人是一个德才兼备、德业双高的自我实现者。这条校训不限于立德,也涉及长才;不限于精神陶冶,也涉及实践作为(成事)。其所谓“立志”,无疑兼有要求弟子理想高远和意志强毅双重含义。

关于德才兼备和德业双高的人才培养目标,王夫之在张载和王阳明的基础上也有深入的阐发。孟子认为志为气之帅,气为体之充,张载继承这一思想以解释宇宙和人生,“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9]231。王夫之更为明确地指出:“塞者,气也,气以成形;帅者,志也,所谓天地之心也。天地之心,性所自出也。”[9]231在此语境中,“志”指纯精神的理想,“气”指与人体相关的意志。对于前述张载关于德与才、德与业的观点,王夫之阐释道:“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盖言学者德业之始终,一以志之大小久暂之区量,故《大学》教人,必以知止为始,孔子之圣,唯志学之异于人也。”[9]172我们不难看出,志之“大小”指的是理想或抱负的高远程度,志之“久暂”关涉意志或毅力的坚韧程度。

先哲关于理想与意志的一体化培养的精彩论述还有很多,限于篇幅,兹不一一列举。

三、现代阐释的尝试

古代先哲对于人格造就有着深切的体认,现代人绝不可藐视。他们一般来说都是在历史上德业双高的人,马斯洛创立积极的人格心理学,主要是着眼于这一类人。所以他们的宝贵思想应当为现代教育心理学所接纳和吸收。

遗憾的是,对于先哲宝贵的思想遗产,现代并没有很好地理解和繼承。我国当代有一个旨在弘扬中华文化、口碑甚佳的“汉典网”,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在做有益的贡献,其权威性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同。即使如此,它在解释“有志者,事竟成”这一成语时也出现了尴尬情形:首先解释为“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难题最终都会迎刃而解。语出《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是也。”大约有读者反馈不同意见,如此仅作“意志”解不够全面,于是后又补释道:“有志向的人,做事终究会成功。告诉我们人生要去拼搏、去奋斗,在风雨中百折不挠。”其实如此阐释也许更为恰当:“有理想且有毅力的人,做事终究会成功。‘志兼指现代所讲的‘理想和‘意志。”

的确,“考古代用法,‘志多达十几种涵义”[10]。但其最常用的基本义为相关的两项:一是指理想;一是指意志。前述诸葛亮《诫外甥书》就兼有这两种含义。

古人的这种慧见在现代教育活动中仍有指导意义,因为它合乎人格成长和完善的客观规律。他们对“志”这一心性因素的尊崇不仅抓住了个体修养的趋向目标,而且开掘出人格成长和完善的动力源泉。今天,学界普遍认同马斯洛的这一观点:“如果不考虑到人生最远大的抱负,便永远不会理解人生本身。”[3]前言5我国先哲不仅要求理想高远,而且要求意志强毅,将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心理动力学角度看,这是一种令国人自豪的全面揭示和把握。心理动力学与更普遍的物理动力学潜在相通,存在“势能”与“动能”之分。前者是由事物所处的位置而具有的能,如水力发电便是利用水的落差;后者是运动着的物体所具有的能量(惯性),其大小可以物体的大小和速度衡量。比较而言,倡导“志当存高远”可形成进步的“势能”,有利于能量的积聚;要求“志须强毅”是关注实践过程中的“动能”,在克服困难或排除障碍的大小与快慢中反映出来;前者是平素的能量积蓄(王夫之称志“恒存恒持”),后者是临事的能量迸发。二者兼之,决定了“事竟成”。社会教育或个体修养若以“尚志”为纲领,便从根本上保证能不断促进人格的成长和完善。其逻辑关系可表示如下:

猜你喜欢

意志理想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意志
About the bug of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一星期没换水的梦境
观点集萃
龙龙的理想
理想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