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仁爱思想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

2020-12-23于文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亲亲仁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容提要]仁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包括亲亲、仁民、爱物、自爱等基本内涵,体现了儒家以孝悌为本、以他人为重、以自然为伴、以修养为要的价值取向。深入挖掘和阐发儒家仁爱思想的精髓要义,可以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从家庭做起、对他人友善、与自然和谐、自修养入手等重要启示。

[关键词]仁爱;亲亲;仁民;爱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简介]于文博,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孕育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滋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仁爱是儒家的核心思想,是激励古人成圣成贤的精神力量,也是日用不离的行为规范,代表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偏好,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鲜明特色。在历史上,仁爱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为典型的思想理念,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今天,挖掘阐发儒家仁爱思想的价值内涵,可以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益启示。

一、 儒家仁爱思想的历史传承脉络

仁爱被置于儒家价值体系和道德体系的首位。从字义训诂上看,历史上关于“仁”的解释,主要涉及内涵和条件两个方面。在内涵上,“仁,亲也。从人二”[2],其基本意思是亲爱。在条件上,“言仁必及人”(《国语·周语下》)。“仁”字左边是人、右边是二,表示二人之间的关系。综合来看,“仁”指人与人之间的亲爱关系,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交互性特质。

先秦时期,人们对“仁”的理解已经达成一定共识。“仁,文之爱也”(《国语·周语下》),“爱人能仁”(《国语·周语下》),“为仁者,爱亲之谓仁”(《国语·晋语一》),等等,皆以“仁”为亲、爱。孔子、孟子都将“仁”解释为“爱人”。荀子亦讲“仁,爱也,故亲”(《荀子·大略》)。除儒家外,其他各家也在这个意义上使用“仁”,如“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庄子·在宥》)、“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韩非子·解老》),等等。可见,在先秦时期,解“仁”为亲、爱是通行用法,“仁”之亲爱又以爱亲为基础。以仁为爱、以爱解仁,基本上被后世继承,成为思想史上的主流解释。尽管有儒者强调“仁”与“爱”的区分强调“仁”与“爱”的区分,主要集中于宋明时期,如程颐认为:“爱自是情,仁自是性,岂可专以爱为仁?孟子言恻隐为仁,盖为前已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既曰仁之端,则不可便谓之仁。”(参见: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82.)这一观点主要从理学心性论出发,强调仁为体、爱为用,但实际上并没有否认仁与爱的紧密关系。,但总体上看,“仁”与“爱”含义相通。在现代汉语语境中,基本上是将“仁”“爱”连用的,“仁”与“仁爱”并无明显区别。

从传承谱系上看,尽管“仁”在先秦时期多有使用,并已经具备共识性理解,但仍然被视为一种普通的德性,列为诸种德目之一。仁的重要性的提升肇始于孔子,孔子以仁为全德,“以为统摄诸德完成人格之名”[3],将其视为最高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和人格境界。孔子在与弟子的对话中,阐释了仁的基础、含义、表现、践行、境界等,凸显了孝悌、爱人、忠恕与仁的密切关系,奠定了仁在儒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孟子对孔子的仁论进行了普遍化、内在化和政治化的发展,强调真正的仁要爱一切人和一切物,将仁看作人的心性本质,并将其落实于政治实践。荀子亦关注仁,认为必须重视礼的教化作用和修身的涵养作用,从外在和内在的双重维度,强调在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仁心的“养”和“积”。此后,汉儒根据现实需要将先秦仁说抽象化为政治原则。宋明理学在宇宙论层面发展出了“生生之仁”,在心性论层面把仁视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为细致的工夫论,以回应佛教的挑战。近代以来,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仁不断被激活和转化,如谭嗣同以“通”解仁,尝试将仁置于现代社会语境之中,赋予其平等开放的特质。可见,不同时期的思想家对仁爱的解释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问题意识,展现出丰富的诠释可能性。

二、 儒家仁爱思想的价值内涵

仁爱是情感认同、道德理性、价值选择、行为规范的综合。尽管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仁爱总是被赋予新的诠释角度,但其含义仍然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后世的阐发往往离不开孔子、孟子等先秦儒家的原初解释。仁者“爱人”(《论语·颜渊》),“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仁的基本意思是爱,以爱亲为基础,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儒家仁爱思想的主题。孟子将“爱人”扩充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这成为儒家仁爱思想一以贯之的传承线索。亲亲、仁民、爱物体现了仁爱的扩展性,贯穿于家庭、社会、自然的道德要求之中,内在贯穿着“自爱”的自我修养维度,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偏好和价值取向。

1. 亲亲之仁:以孝悌为本

仁爱的第一重内涵是亲亲,即爱自己的亲人。儒家对此最著名的表述莫过于“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这句话虽出自有子之口,但显然受到了孔子的肯定。关于“孝悌为仁之本”,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根本说”,“为”是系词,孝悌是仁的根本;一种是“行仁说”,“为”是动词,孝悌是行仁的根本。

按照“根本说”,孝悌之所以能够成为仁的根本,关键在于理解家庭之爱、亲子之情的重要性。在个人意义上,儒家认为,人一出生就生活在家庭之中,体验到真挚温暖的亲亲之情。每个人都要在家庭血缘关系中认识自己的角色,承担责任和义务,履行规范和要求。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是从天然的血缘、情感到自觉的责任、行为的转化和提升。孝悌是安顿血缘亲情的方式,不行孝悌、不求心安,则是取消了仁的自然基础。因此,孔子在三年之丧的讨论中评价宰予“不仁”。在社会意义上,家庭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孔子及其弟子洞察到孝悌对家庭成员的教化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效应,因而强调孝悌是仁的根本。

按照“行仁说”,孝悌是行仁之本,行仁的实践以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为根本。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先关心自己的亲人,然后及于他人;先着眼于一人一家之孝悌,再遍及家国天下之泛爱。“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孟子·尽心上》)从生活经验和人之常情出发,仁者固然无所不爱,但是当务之急是爱亲。亲亲是仁爱的根本和基础,孝悌是行仁的起点和关键。儒家并不反对爱一切人,但“泛爱众”并非脱离自然基础,而是对血缘亲情的拓展。差等之爱不等于偏私,只是在践行的方式上有差异。“孔子言仁,实已冶道德、人伦、政治于一炉,致人、己、家、国于一贯。物我有远近先后之分,无内外轻重之别。”[4]仁爱固然是普遍的,但孝悌在实践上具有优先性,因此孝悌是行仁之本。

实际上,上述两种理解并不是截然相反的,而是相互联系和补充的,都体现了亲亲之仁的基础性和关键性意义。儒家基于对家庭血缘的珍视,将亲亲视为仁爱的第一层含义,仁之基础、仁之根本、仁之起点在亲亲、在孝悌。但是,儒家既充分肯定亲亲之仁的重要性,又强调对亲亲之仁的扩展和超越。亲亲是仁爱的基础,但不是仁爱的全部;孝悌是行仁的根本,但不是行仁的全部实践。孔子答樊迟问仁为“爱人”(《论语·颜渊》),孟子讲“仁者无不爱”(《孟子·尽心上》),都已经将仁从亲亲之爱扩展为普遍意义上的爱。“大仁者恩及四海,小仁者止于妻子。”[5]亲亲只是“小仁”,超越血缘而推展出的大爱则是“大仁”。就如树木有根基,又要生长出枝叶一样。始于亲亲,但不终于亲亲,仁爱得以成为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方为“大仁”。“心兼爱人谓之仁,反仁为戾。”[6]如果不能将亲亲之仁扩而充之,就不是真正的仁爱,甚至会走向暴戾。

2. 仁民之仁:以他人为重

仁爱的第二重内涵是仁民,即所谓“大仁”。仁民之仁突破了宗族血缘,指向普遍意义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自觉互助、对等互尊之爱。在仁民的意义上,仁爱从家庭伦理和规范扩展为普遍的社会伦理和规范。

仁民之仁得以实现的前提,是对人的价值的关注。一方面,仁爱是不同主体间的交往原则,肯定他人的尊严,是爱人、立人、达人的前提。“承认人人都有独立的人格,这是孔子仁说的核心含义。”[7]另一方面,“性相近也”(《论语·阳货》),作为同类,人们对美好价值的向往和追求是相通的。人与人之间能够感同身受,仁民的实践才可能推己及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仁爱具有交互性特点,体现了社会交往过程中以对方为重、以他人为重的价值取向。基于此,梁漱溟将中国文化的伦理特点概括为:“就是要人认清楚人生相关系之理,而于彼此相关系中,互以对方为重而已。”[8]

在儒家思想体系中,与仁民之仁密不可分的是“忠恕”。忠恕是仁爱的具体方法,其要义在推己及人。“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9]“忠”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意思是我希望实现自己的愿望,同时我也尊重并创造条件帮助他人实现他人的愿望。“恕”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凡是我不愿意别人强加于我的,我也不强加给别人。一般认为,忠是从积极的方面讲,恕是從消极的方面讲。实际上,将忠恕看作一体,可以避免落于偏颇。“忠”强调的是换位思考的原则,并不必然意味着己欲立与人欲立的内容是相同的。“恕”强调的是尊重对方,而不是单方面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忠恕是仁民之仁的一体两面,“无忠无以落实仁爱,无恕则仁爱滑向偏执”[10]。忠恕充分承认具体社会关系中人的差异性,强调换位思考、相互尊重的普遍原则和以他人为重的价值取向,以实现人与人和而不同、和谐相处,避免“己所欲,施于人”带来的困境。忠恕是不离日用常行、能够实践、切己可为的。

仁民之仁在政治领域的体现就是仁政,孟子对仁政进行了系统阐述。在他看来,施政行为反映了统治者的价值选择。仁政要求保障人民的基本物质生活,摆脱死亡和苛政。同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梁惠王上》),教化民众、移风易俗,实现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在政治语境中,仁民之仁是以民为本、发政施仁、保民而王的王道之行,代表了国家的政治理念和价值取向。

3. 爱物之仁:以自然为伴

仁爱的第三重内涵是爱物。仁爱不仅是成己、成人之学,亦是成物之学。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爱物之仁要求把自然看作与人类休戚相关的生命共同体,以自然为伴,并充分地加以尊重和爱护。

在儒家看来,天地自有其运行法则。“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人与自然密切相关,甚至其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需要树立和谐共存的价值观,顺应规律而为,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论语》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大戴礼记》载曾子引孔子之言:“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大戴礼记·曾子大孝》)孟子提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人作为天地之间最灵秀的存在,在面对自然时拥有主体性和主动性。正因如此,人类更不可以肆无忌惮地伤害自然万物,反而更应该承担起爱惜万物、珍视自然的责任。即使是为了获取生存资料,也要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取之有度、用之有节,不可以破坏式地开发。人可以赞天地化育,协助、帮助自然运行,而不是加以干预和扰乱。掠夺自然的行为破坏了祖先留下的美好家园,是不孝;没能给子孙后代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是不慈。不孝不慈,就是不仁。

爱物之仁在宋明儒学中得到了更充分的讨论。在宋明儒者看来,人与万物一气贯通、痛痒相关,须对万物关切关爱。程颢说:“医书言手足痿痹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诸己,自不与己相干。如手足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11]15人与天地万物就像是人体的各个部位和器官构成的有机整体,如果只顾自己,而不关爱万物甚至伤害万物,就好像手足麻痹而感受不到手足的存在一样,这就是医者所说的麻木不仁的病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11]16仁爱是感受到万物与自己一体共存、痛痒相关。真正的仁者并不是把天地万物看作外在于自身的,而是都看成和自己有密切关联的整体,对万物怀抱仁的态度。这样一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不是“我与它”,而是“我与你”甚至“我与己”的关系。宋代儒者有“观天地之生意”的传统。对爱物之仁的强调,将自然从单纯的审美对象发展成道德对象。仁爱不仅与人类自身相关,也包括如何对待自然。在道德上,爱物之仁要求人对自然承担起责任义务;在价值上,要求人以自然为伴、与自然共存共荣;在行为上,要求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自觉顺应、尊重、保护自然。

4. 自爱之仁:以修养为要

亲亲、仁民、爱物作为儒家仁爱思想的基本内涵,构成了既相互区别又一以贯之的价值体系。实际上,对仁爱的理解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维度,就是“自爱”。“仁者自爱”见于《荀子》:“颜渊入,子曰:‘回!知者若何?仁者若何?颜渊对曰:‘知者自知,仁者自爱。孔子曰:‘可谓明君子矣。”(《荀子·子道》)仁者自爱,讲的是在亲亲、仁民、爱物的过程中,人如何看待自身的问题。真正的仁者要具备自我意识,注重修养实践,自爱之仁以修养为要。

自爱的对象、修养的对象是“己”。在推己及人、成己成物的过程中,己是关键所在。己既是行仁的主体,又是修、治、克的对象。推己及人的前提是正己、克己,修己才能安人,立己才能立人。“仁的伦理意义和修身意义是不同的,伦理的仁指向他人,修身的仁指向自我。”[12]“克己复礼为仁”的“己”是主观意志和利益欲望的综合,是克治省察的对象。但克己不是封闭的,而是根据他人的回应来确定自省的方向。孟子将其比喻为射箭:“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上》)“为仁由己”的“己”是行仁的主体,代表了自我提升的愿望和意志。“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仁是可以通过修养和实践功夫达到的,要能近取譬、能行忠恕、小处入手、坚持不懈。

通过持续不断的克己和行仁的修养功夫,自爱之仁可以达到“民胞物与”的理想境界。“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正蒙·乾称》)宋代思想家张载认为,民众都是我的同胞,万物都是我的朋友。天下所有衰老多病、孤苦伶仃的人,都是我遭受了困顿苦难、没有依靠的兄弟姐妹,像照顾自己家的老人和孩子一样去照顾他们,是我应尽的义务。超越个体的自我和家庭,置身于更为广阔的世界,人可以对自己的义务有更深的了解,对个人的利害穷达持一种超越的态度。张载强调用胸怀天下的视野,认识到所有人、所有物与自己的紧密关系,自觉承担起自我责任,做到仁爱他人与万物。“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横渠语录》),就是仁者的胸怀与担当。仁者必有勇,杀身以成仁,仁者认为价值理想的追求比生命更重要。仁者境界蕴含的浓厚家国情怀和强烈社会责任感,激励着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赴火蹈刃、死不旋踵,凝聚成中华民族的深沉价值追求。

三、 儒家仁爱思想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

亲亲、仁民、爱物、自爱展现了儒家仁爱思想的基本内涵和逻辑理路。仁爱以修养为要务,以亲亲为起点,推己及人、层层拓展。仁爱始于家庭,但不止于家庭;同类为先,但不限于同类,遍及他人与万物,最终实现和而不同、民胞物与的境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仁爱就是其重要的思想源泉。挖掘儒家仁爱思想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深耕厚培、延伸拓展,可以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厚的思想资源。

1. 从家庭做起

以家庭作为文明基点。今天,传统的封建宗法社会基础已经不复存在,但亲亲之仁仍然启示我们要充分重视家庭的重要作用。“天下之本在家”,習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家庭是隐含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家庭做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使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个人成长的重要基点。

以家教引导价值选择。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现代社会,虽然家庭教育基于成员之间的血缘亲情和平等关系,但传统儒家倡导的孝悌仍有其价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家庭美德,就是孝悌的现代传承和转化。家教还包括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是非善恶的明辨。“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14]在家庭中倡导忠诚、责任、亲情、学习、公益的理念,使家庭成员在互尊互敬的氛围中相互影响、共同提高。

以家风涵养社会风气。亲亲之仁既重视家庭血缘关系,也注重对一家之爱的扩充和超越。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涵育家国情怀,是传统家训的重要内容,是良好家风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涵养良好家风,增强家庭成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家庭之爱升华为社会国家之爱,超越小家、融入大家,升华小爱、凝结大爱,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新风尚,更好地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对他人友善

培养体谅他人的共情能力。仁民之仁提倡以忠恕之道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敬业、诚信、友善等范畴,也都涉及人际交往的价值理念与规范。当然,在社会主义中国,人与人之间不再是封建等级关系,而是具有平等地位的独立主体,但我们仍要重视仁民之仁所包含的尊重、宽容、互助等内涵的转化。拥有体谅他人的共情能力,是当今时代设身处地、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得以实现的前提。要将心比心、为他人着想,对老人、幼者、弱者怀有同情心,在充分尊重的同时给予帮助和照顾,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而不同、和谐相处。

树立立己达人的责任意识。仁爱不是孤立的自说自话,而是一种交互责任,是在己与人的双向互动中相互影响、立己达人、共同进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注重培养个体在交往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和自律精神,与他人和衷共济、共建共享。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仁爱所强调的爱人、忠恕、克己,可以转化为尊德守法、理性表达、文明互动的公民网络素养,成为网络时代的行为指导和交往准则。

倡导忘我奉献的高尚追求。儒家仁爱思想指向了痛痒相关、民胞物与的崇高境界。在现代语境中,仁爱既是职业精神的诠释,又是心怀大我的追求。教师要有“仁爱之心”为教育无悔奉献,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怀仁心、行仁术,雷锋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传承了仁爱的精髓,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广大医务人员、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置于首位,义无反顾、挺身而出、日夜奋战,用行动彰显了大公无私、忘我奉献的精神境界,为他人服务、为社会奉献,体现了仁爱精神的现代传承,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力量。

3. 与自然和谐

确立休戚与共的生态观念。爱物之仁要求把人与自然视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将自然万物作为珍视关爱的对象,蕴含着人与自然共荣共损的生态价值观。今天,生态文明关系国家的科学治理、社会的持续发展、个人的生活幸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面向。历史和现实证明,发展生产力与保护生态环境并不矛盾。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之间的关系,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在现代工业文明背景下,古老的仁爱精神启示我们尊重自然、順应自然、保护自然。

涵育共建共享的主体自觉。爱物之仁要求激发每个人爱护自然的主体性。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同样也要涵育人人相关、人人参与的公民主体意识,不做局外人、旁观者。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需要长期坚持、不断投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每个公民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共同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正是仁爱这一传统美德的延续。这启示我们,在今天的世界,在中国高速发展的进程中,需要我们付出仁爱的,不仅有他人,还有自然。

提倡爱护自然的实际行动。儒家传统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行为要有一定限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关注自然、爱护自然,要从一草一木、一花一树做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美丽中国建设落实为实际行动,增强人民群众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鼓励广大群众参与植树造林等志愿行动,做好垃圾分类等身边小事,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共建生态文明。

4. 自修养入手

注重自我反省。在人己关系中,自爱之仁强调己的作用。己既是价值选择的主体,也是反省提升的对象。反身而求、反躬自省都出于人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克己复礼一方面强调自我反省,另一方面强调遵守规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激发主体的价值追求,提高自我反省的热情,发掘价值主体的内在潜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

不离点滴日常。《论语》中孔子指点弟子仁爱,多从生活实例入手,从切近之处讲起。行远自迩、登高自卑,仁者胸怀和境界离不开人伦日用的化育和点滴日常的积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需要注重生活化、日常化、细节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和践行,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与日常生活水乳交融。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管好小事、守好小节,积小善为大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落小、落细,做在日常、行在经常、化于平常。

坚持事上磨炼。“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林鸿:《饮酒》)践行仁爱,要在日常生活中磨炼,在待人接物中成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实在行动中。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国家认同感、民族归属感、时代使命感,使优秀传统价值观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光大。对青少年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更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仅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还要扣好人生的所有扣子。传承仁爱精神,用展现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情感认同、价值选择和行为习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好地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价值观自信,向世界展现中国智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4.

[2]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365.

[3]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5.

[4]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41-42.

[5]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99.

[6]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303.

[7]张岱年.仁爱学说评析[J].孔子研究,1986(2):18.

[8]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81.

[9]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72.

[10]牟钟鉴.新仁学构想:爱的追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79.

[11]王孝鱼,点校.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2]陈来.儒学美德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330.

[13]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16(2).

(编辑:吴俊)

猜你喜欢

亲亲仁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亲亲你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仁爱来到我身边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Unit 2 Topic 3 of Book 3 (仁爱版)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