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精神健康问题与应对
2020-12-23肖巍马晓霖
肖巍 马晓霖
[内容提要]大学新生处在作为青少年从家庭进入社会的过渡时期,是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困惑与烦恼相对集中、精神问题激增的关键时期。如何正确有效地教育引导大学新生,帮助其正确认识和处理转型期所面临的现实困惑与精神压力,对于塑造其健全人格,保障其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其成长成才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某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调研显示:学业竞争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对人生感到迷茫、对未来发展的焦虑、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影响大学新生精神健康的主要因素,其成因在于自我认识和定位不清、学习生活环境的急剧变化导致的心理恐慌、对精神健康重视程度不够以及当下社会多元多样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与冲击等。
[关键词]大学新生;精神健康;影响因素;成因;建议
[作者简介]肖巍,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马晓霖,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世界卫生组织(WHO,以下简称“世卫组织”)将“精神健康”定义为每个人都能实现其潜能的一种生活状态,能够处理正常范围内的压力,进行富有创造性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并能够对社会作出贡献。由此可见,精神健康不仅指未患精神疾病,还包括一个人思考、学习和理解自身情感及对他人反应的能力,是指个体内部以及个体与外界环境的一种平衡状态。[1]参照《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版修订本)的标准,精神疾病是指一系列的精神和行为障碍,如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焦虑症、痴呆症、物质使用性疾患、智力障碍以及通常在儿童期和青春期开始出现的发育和行为障碍,包括自闭症。[2]其中,抑郁症和焦虑症已成为中国最常见的两种精神疾病。目前,中国约有5400万抑郁症患者和4100万焦虑症患者[3],成为世界范围内精神健康问题突出的国家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时期是出现精神问题的高发期,有将近一半的精神疾病患者从14岁开始患病,但大多数病例没有被发现和治疗。2017年世卫组织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有1/4的大学生承认自己有过抑郁症状,抑郁导致的自杀每年夺走近80万人的生命,已成为15~29岁年龄段个体的第二大死因。[3]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的精神状态实际上是一种介乎于精神健康与精神疾病的中间状态,是既非真正精神健康而又没有明显精神疾患之间的临界状态,被称为“第三状态”。“第三状态”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苏联学者N.布赫曼提出的,他认为在疾病与健康之间存在一种中间状态,它是健康向疾病转化的过渡形式,也是人们最容易忽视和不易察觉的过渡阶段,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亚健康”状态。处于精神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临床上不存在明显的体征或器官上的器质性病变,但在生理功能上却有许多不适症状,如精神乏力、易感疲倦、记忆衰退、心烦意乱、食欲不振、体力不支、睡眠障碍等,影响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学习工作效率,因此“第三状态”又被叫作潜病状态、亚临床期。“第三状态”是一种介于“病”与“非病”之间的“灰色地带”,当处在“第三状态”时,如果应对得当,则可以促使人们向健康状态转化,反之则易发展为患病状态。
在大学校园生活中,面对沉重的课业压力、激烈的朋辈竞争和其他棘手的人际关系、愈发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不少大学生感受到较大的精神压力。如果缺乏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不能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就容易引发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失眠症状,导致学习效率下降、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长此以往,就会损害精神感知系统,诱发精神疾病。因此,做好早期预防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引导教育学生,防止其精神状态上的“第三状态”的出现,或阻止“第三状态”向精神疾病的转变,是维持大学生精神健康的关键所在,亦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与目标。
因此,本研究基于国内某著名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通过综合课堂调研、个别访谈、课程作业反馈情况等对该校347名大学新生进行了调研,分析影响该校大学新生精神健康的主要因素,探讨了问题成因与对策建议。
一、 影响大学新生精神健康的因素
作为青少年从家庭进入社会的过渡时期,新生阶段是大学生涯的初始阶段,也是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大学生的困惑与烦恼相对集中,是容易出现精神亚健康状态的关键时期。因此,关注大学新生的精神健康问题,做好积极的教育防范工作,帮助大学新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学习生活转型期所面临的现实困惑与精神压力,对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为深入了解大学新生的精神健康情况和影响因素,本研究对国内某著名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进行了调研,以来自该校15个学院、38个系的347名大学新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234名,女生113名),对其精神状态进行调研。结果显示:93.37%的新生曾感到精神疲劳,73.78%的新生感到自身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沮丧等负面情绪,85.87%的新生认为需要精神健康方面的指导和帮助,22.48%的新生表示曾向学校心理辅导机构求助。本研究综合课堂调研、个别访谈以及课程作业反馈情况,梳理了影响该校大学新生精神健康的主要因素,详见图1。
如图1所示,在诸多影响新生精神健康的因素中,位列前五的依次为学业竞争压力(86.7%)、人际交往压力(68.6%)、对人生感到迷茫(58.5%)、对未来发展的焦虑(51.0%)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45.5%)。其中,学业竞争压力尤为突出。为了更加客观深入地理解上述因素对该校新生精神健康产生的具体影响,本研究在获得全体调研对象知情同意的基础上,援引被采访对象的口述和笔记原文,对五方面因素的影响展开具体分析。
1. 学业竞争压力
调研中,学业竞争压力成为影响该校大学新生精神健康的首要因素。有新生表示:“自进入大学以来,自己一直处于一种被焦虑环绕的状态中,深刻感受到学业竞争压力的碾压所带来的焦虑情绪。”面对全然陌生的专业领域、丰富且颇具难度的课程内容以及巨大的朋辈压力,有新生表示:“自己的学习压力比从前的任何时候都要大。”也有新生指出:“学校的‘学霸时间安排表在网上疯传。细到分钟的安排,每天五个小时的睡眠,让人不得不怀疑自己配得上‘名校这两个字吗?一年一度的特獎答辩,连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都惊呼:神仙打架!看着学习、社工、体育、文艺样样精通的学长学姐,难道自己真的是来这里充数的?”
尽管该校为减轻学生因学业竞争导致的心理压力,采取对考试成绩不进行公开的做法,但由于分数的高低直接与各种奖学金评选、出国交流机会及保研、保博等一系列办法相挂钩,因此学生的学业竞争压力并不会因为成绩的不公开而得到有效缓解。只要与成绩相挂钩的评价体系存在,分数就是悬在学生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仅考试失利的学生会因为在竞争中落后而感到焦虑不安,成绩优异的学生同样也会因为担忧自己能否继续保持学业的领先而焦虑。此外,该校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鼓励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也令新生倍感压力。有新生坦言:“学校在无形之中将学生之间的竞争压力延伸至学业以外的各个领域。”体育成绩、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在丰富大学生活的同时,也使新生感到“各方面的压力铺天盖地”。
正是这种高标准的价值宣传导向和严要求的培养方式以及巨大的朋辈竞争压力,让新生一入校就感到较大的精神压力,造成了心理上的沉重负担,使新生在持久高强度压力之下更容易滋生负面情绪,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学习效率,还会损害新生的精神健康。
2. 人际交往压力
不少新生表示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前自己“长期过着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考取理想大学就是自己生活的中心任务和唯一目标”。生活环境单一、人际关系简单、涉世不深是大学新生的普遍状态。进入大学彻底告别原有的生活环境和模式,离开父母的庇护,进入全然陌生的环境,面对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背景、性格迥异的同学,新生容易因思想准备不充分和本领恐慌而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正如某位学生所言:“第一次远离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周围同学来自天南海北,操着风格各异的方言。地区偏见带来沉重的精神包袱,来自落后地区的同学可能过度自卑,来自发达地区的同学可能过于自傲,如何才能客观地对待自身与他人?成长环境的差异带来生活习惯的不同,住在同一个宿舍,作息时间却不同,宿舍卫生又该怎么打扫?公共空间如何使用?这些都成了问题。”
调研结果显示:半数以上新生面临着人际关系压力的困扰。有的新生因为生活习惯和地域文化的不同,与同寝室室友长期处于紧张的关系之中;有的新生因性格内向或受自卑心理影响,不愿主动与人交往,也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而选择宅在宿舍,性格变得沉默自闭;更有的新生将社交活动视作负担,主动将自己与他人隔离开来,借沉浸于虚幻网络世界以逃避现实。这些人际关系问题在生活上和心理上对新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处于青春期末期和成人期初期的新生,又渴望了解异性,希望与异性相处,于是不少新生将目光转向“找个喜欢的人谈恋爱”,企图寻找一个“精神寄托”,但不少新生因为不懂得如何与异性相处,不懂得正确处理与异性之间的关系,面对谈恋爱过程中的吵架、冷战、失恋以及性等一系列问题而不知所措,在情绪上产生波动和影响,造成更多的精神负担和压力。
3. 对人生感到迷茫
“迷茫”一词是本次调研中新生提及的高频词。不少新生表示:在大学以前,考取理想大学这个单一目标就能够为自己提供强大的学习动力,自己的学习活动也受到家长、老师和学校的监督和管理。但进入大学之后,感到缺乏学习动力,不知道继续努力学习的意义何在,而相对自由自主的学习氛围也使得自己在自律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方面的不足显露无遗,有一种“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的感觉。有新生形容“每天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课上感觉什么都没有学到”;也有新生表示“自己一天没有做什么,时间就悄悄流逝了”。
大部分新生感到迷茫正是因为“迷失在人生目标这个问题里”,“不知道未来在哪里”,“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和努力的动力”,感到“活着缺乏意义”。在迷茫之中,对学习和生活失去了努力拼搏奋进的动力,容易感到无聊、空虚、厌倦,引发持续性的情绪低落,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由此可见,对自我认知的不足,缺乏清晰的人生目标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大学新生感到迷茫的重要原因。
4. 对未来发展的焦虑
调研中有超过半数的新生表示对自己目前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感到担忧。有新生坦言:“在当前的社会舆论之下,很多专业都被打上了‘挣钱少‘夕阳西下‘毕业即失业‘天坑等种种标签,而少数的专业则被人们近乎疯狂地推崇。在知乎上就有‘生化环材,四大天坑之说,网上也经常出现你怎么看待如今大学选专业‘万般皆下品,唯有贵系高这种风潮。很多大学生在刚进入校园的时候对未来是比较迷茫的,又被包裹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之下,很容易产生自己的专业‘没前途‘不如别人等担忧。这些看法引发了对于未来的焦虑,让大学生的精神变得充满压力。”
也有不少新生表示入校以来,感受到院系与院系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无形的“鄙视链”,使得专业在无形中就被“贴上标签”,形成“三六九等”的划分。尽管自己并不甘心所学专业如此“被分类”,却又感到“无可奈何”,而社会舆论又加剧了新生对此种歧视的不满和忧虑情绪。对此,不少新生表示:入学时并不比别人差,如果因为专业方向的差异使得未来需要面临更窄的就业机会和更低的收入,那么自身努力的意义又在哪里?这种不公平和失落感,使得新生心理失衡,产生不满、焦虑等负面情绪。
5. 不良的生活习惯
调研中,有近半数的新生认为个人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已经影响到自身的精神健康,包括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和沉溺网络游戏等。其中,作息不规律问题尤为突出。近一半的新生表示自己作息长期不规律,已经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有的新生因为时间管理能力不足,需要熬夜完成各科作业,影响了睡眠;有的新生因为与寝室室友作息不同步,受到影响而导致失眠;还有的新生感到白天压力大,精神紧张,想要获得精神放松,于是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通过刷朋友圈、打游戏、追剧、网购等方式来释放压力。一位新生说:“尽管我知道早睡早起和晚睡晚起相比,只不过是把可利用的时间移到了早上,但我还是无法控制自己晚上不想睡觉的冲动。在我心里面,是有一种焦虑感的,晚上的时间会给我一种安全感,可能是因为它还不是第二天,我不用面对明天可能发生的烦心事。另外,我想,沉迷手机以及早上不愿意起床,也是与精神焦虑相关的。手机的世界就像一个避风港,躲在里面就可以不用管现实世界的苦痛,可以獲得一些慰藉。这恰恰反映了我们的精神焦虑感。早上不愿意起床,也说明了在床上,在睡梦的世界中,我们可以逃避现实世界的不愉快。”
现代医学表明:睡眠不足是引发抑郁、焦虑等情绪的重要原因,而精神上的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又会导致失眠,形成恶性循环。无论是因为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导致的熬夜,还是精神压力过大导致的失眠,抑或是受他人影响而引发的失眠,都会对人的精神健康产生不可逆的损害。
二、 大学新生精神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由此可见,持续性的外部竞争压力、自我认知不清、价值导向不明、理想信念缺乏以及应对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生活习惯不良等是影响新生精神健康的重要因素。世卫组织相关研究指出:精神健康和精神疾病的决定因素不仅包括个人特征,如是否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思想、情感、行为以及与他人的交往,而且包括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环境因素,如国家政策、社会保护、生活水平、工作条件以及社区的社会支持。[2]因此,針对大学新生精神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需要从新生自身的思想、情感、行为及外部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1. 心理发展不成熟导致对自我认识和定位不清
大学新生的心理发展程度是影响其精神健康水平的重要内在因素。大学新生普遍处于青春期向成人期的过渡阶段,其独立人格与自我意识尚在形成之中,心理处于快速发展期,思想尚不成熟,自我认识和定位尚不清晰。在调研中有新生表示:“在大学中难以找到准确的自我定位。”不少学生习惯将学习成绩作为个人价值的衡量指标和成就感的来源,并表示:“人都需要一个标准来评判自我,在大学里,尤其如此。大多数学生在中学阶段习惯了站在金字塔塔尖俯瞰他人,通过超过、碾压其他学生来获得自我认同,但当来到这里,过去的‘学霸‘学神都有可能变成‘学渣,一刻高山一刻深渊的巨大落差让习惯了用成绩寻找认同感、满足感的同学难以承受。”这种通过成绩“碾压”他人来获得自我认同的方式,不仅不能使新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而且容易使其产生极端和偏激情绪。
事实上,精神健康首先需要建立在“健全的自我”基础上,“健全的自我”需要有能力从不同维度和层面对自我、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进行完整和客观的观察和评价,并在这一评价的基础上监督、完善和接纳自我。进入大学后,同学们都渴望得到新环境的接纳和肯定,以此来证明自己,这本来是没有错的,但如果仅仅盲目追求成绩和排名,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实际情况,不能理性认识自身,不能客观看待自己与周围同学存在的差距,就无法为自己设立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更难以将注意力转向自我的成长上,反而会因为盲目攀比产生过大的精神压力,甚至导致心理失衡,影响健全自我的形成。
2. 学习生活环境的急剧变化导致心理恐慌
对于新生而言,大学是一个全新而陌生的环境,学习生活环境的急剧变化对于每名新生而言都是极大的挑战。但大多数新生都缺乏独立生活的经历和能力,容易产生恐慌心理。有学生形容自己从前的生活好像“处于温室中,未曾经历风雨,在大学初期感到无助和恐惧,以前生活上的事情都由父母全权代劳,如今什么事都要靠自己解决”;学业上,大学的课业难度较高中有大幅度提升,教师对学生的直接指导却大大减少,学校也不再对学生进行封闭或半封闭式的管理,这种松散自由的学习模式对学生的自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时间管理能力都提出较高的要求;生活上,相比中学明确的班级概念,不少新生认为大学“集体的凝聚力下降,个体的差异性凸显”,同学之间“小到课程、社团选择的不同,大到工作偏好和人生方向选择的不同”,相处模式也由中学时的同步调、亲密型转变为大学时代的个性化和疏离型,在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下,新生表示“自己身心曾用惯的‘机制似乎不再适用”,这种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新的生活模式、学习模式和相处模式的改变,令不少新生感到手足无措,坦言“大一是对自己独立生活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全方面考验的时期”。
3. 外界对精神健康重视程度不高,有效辅导和帮助不到位
长期以来,学生、家长、高校乃至全社会对精神健康的了解和重视程度还不够,存在精神健康教育形式化、边缘化的问题。近半数新生表示:自己在参与此次调研前从未正视过自己的精神健康问题,反而认为“影响不是很大”,“大可不必在意”;也有新生表示正是由于自己身处的环境较少正面谈及精神健康问题,因此“喜欢用看起来更委婉的词汇,如‘状态不佳等”来回避问题,“即使偶尔支撑不住了想要倾诉一下,也只是浅尝辄止”;更有新生表示,曾吐露自己的焦虑情绪却被身边同学称作“无病呻吟”,或被家长视为“大惊小怪”。不少新生表示:自己曾向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进行预约,但因排队人数过多、等待时间过长而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和治疗。也有接受过学校心理辅导的新生表示: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存在针对性不强、专业性不足等问题,无法及时有效解决自身存在的精神问题。因此,不少新生在面临精神健康问题困扰时既感到无助,也深感无奈。
4. 当下社会文化和价值导向的影响与冲击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使得新生更容易受到网络多元多样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和影响。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如“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充斥着年轻人的思想,“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在青年中大行其道;浮躁功利的社会风气也刮入了大学这一象牙塔中,这些使得本来就是非辨别能力不强的新生更容易受到错误舆论的蛊惑和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困惑,对学习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清,迷失在错误的认知中自怨自艾,陷入消极负面的情绪中难以自拔。由于新生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人生目标,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因此容易受到负面的社会风气和舆论的影响,不少新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市场经济思维方式的影响,对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力倡导的主导价值观,如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价值导向认识不清、认识不深,仅从眼前利益出发考虑自身行为的价值,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个人发展患得患失,自身道德修养不足,心理素质欠佳,导致精神失衡。
三、 应对大学新生精神健康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精神健康并非一个单纯的私人领域的问题,它受到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校园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新生精神健康问题的有效应对,离不开学校、家庭、新生个人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及帮助有助于遏制新生精神健康问题的发生和发展,而新生自身的积极预防和调节是保持精神健康的关键,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谐的家庭氛围可以大大降低新生的精神压力。
1. 注重发挥学校的教育引导作用
其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精神健康教育相结合,构建精神“缓冲带”。高校应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引导大学新生度过心理危机期的核心举措。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精神健康教育具有内在统一性,在实际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培育,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占领意识形态主陣地。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新生所处阶段的特殊性,主动关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价值困惑,适当设置精神健康教育内容,注重从价值观层面引导新生保持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加强对新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新生正确认识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人际交往能力。此外,还应注重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指导性和趣味性,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价值判断能力,启发新生在深入思考和反思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价值层面帮助学生摆脱焦虑和迷茫,获得前进的动力。
同时,应当注重加强对大学新生的适应能力教育。在入学教育中,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就校园环境、专业学习、生活技能、课外活动和安全知识等相关内容对新生进行全面深入的指导,注重入学教育的实效性,适当延长适应能力教育周期,将其贯穿于大学新生的整个适应期。尤其要注重引导新生树立独立自主意识,指导新生掌握正确的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能力,消除因本领恐慌产生的畏惧心理,使新生形成对大学生活的正确认知,培养其良好的学习、生活和社交技能,为新生保持精神健康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现实准备。鼓励经验丰富的教师与学生建立一对一辅导关系,加强对新生的了解与关怀。教师要定期与学生进行深入谈话,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及时掌握新生的思想动态和现实困惑,并给予有效的帮助和指导;一旦发现学生存在精神健康困扰,要及时联系学校相关部门并通知学生家长,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对于程度严重者要负责协助其进行校外就医,在第一时间发现病情、最大程度提供帮助,力求将新生精神健康的危害和损失降到最低。
其二,加强精神健康教育及相关支持,为学生提供“疏通剂”。高校应进一步加强针对新生的精神健康教育,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健全校设相关机构的部门分类和人员配备,安排具备专业资质、训练有素且熟悉大学生心理的医疗人员上岗,完善岗位流程、标准和具体措施,有效解决学校心理卫生机构预约难、等待时间长、治疗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同时,积极借鉴国外大学在预防学生精神问题方面的做法,如设立“猫头鹰热线”(心理咨询热线)英国埃塞克斯大学有学生自发组织的“猫头鹰热线”,24小时为有精神健康问题的学生提供帮助,对于促进该校学生的精神健康起到重要作用,这一方式也在英国其他大学得到推广。国内大学在心理咨询服务人员不足、无法满足学生所需要的精神健康服务时,也可招募学生志愿者,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为学生提供24小时心理咨询服务,以更加快捷有效的方式将精神干预关口前移,防止精神问题的加重和恶化。建立心理危机转介诊疗机制,畅通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到校医院、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心理危机转介绿色通道,及时转介疑似患有严重心理或精神疾病的学生到专业机构接受诊断和治疗。
其三,注重实践交流对促进精神健康的积极作用,为学生打造“磨砺场”。实践交流对于促进新生精神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社会实践活动是新生认识自我、接触社会的一个重要渠道,通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参观走访、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岗位实践、勤工俭学等,帮助大学新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培养新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帮助他们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长见闻,增强其对人民群众、对社会的责任感,使新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形成健全人格。通过社会实践也可以使新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情况,对所学专业形成感性的理解和认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更好地结合社会需求来完成自身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此外,新生在实践交流中还能够更好地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集体协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全方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效应对过渡期的各种问题,保持精神健康。因此,应当积极主动地为新生搭建实践交流的平台,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增加见闻、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在实践中培养其健全的人格、成熟的心智和健康的精神状态。
2. 尊重新生的主体地位
新生对于保持自身的精神健康具有无可替代的主体性作用,因此要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自主自助维护精神健康的意识和能力。
其一,学习掌握精神健康知识,切实提高自身精神健康素养。新生应该自觉利用多种渠道和途径,自觉学习和掌握正确的精神健康知识和基本的自我调节方法,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精神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精神健康素养。要注重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睡前不做剧烈运动、不沉溺于电子产品,白天进行适度运动以促进夜晚睡眠。平时应注重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膳食,保持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的能量供应,摒弃不良的饮食习惯。培养科学的运动习惯对保持精神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临床医学表明:运动分泌的多巴胺有助于缓解精神焦虑和抑郁情绪,每周保证2~3次的运动频率,每次运动半小时以上,做到劳逸结合,缓解精神压力。此外,还要注重构建自身的人际支持体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消除抑郁、焦虑、孤独等消极情绪的有效方法,应定期与家人、好友进行情感交流,遇到烦恼和困惑及时向家人和朋友倾诉,以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和心理上的安慰。要学会正确地思考和处理问题,注重培养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遇到问题矛盾,学会冷静思考和分析,采取科学方法进行有效应对。一旦发现自身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要积极反思并及时进行自我调节,在自我调节无效的情况下,及时向专业人员求助,主动前往学校精神卫生服务中心或校外专业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切实为自身的精神健康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