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模式下林业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途径
2020-12-23王丽敏
王丽敏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这对林业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林业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是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病虫害防治效果会直接影响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在生态模式下,探讨林业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途径,以期实现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模式;林业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725;S763 [文献标识碼]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30-79-2
林业产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力发展林业经济能为附近居民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但在多种因素交叉影响下,我国林业病虫害问题频发,严重影响了林业进一步发展,导致林业产业经济效益大幅降低。针对这种现象,各个地区林业部门以及有关单位应加大力度研究各种林业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特点,并在此基础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消除和控制危害林业生产的各种病虫害,从而使林业产业整体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1 林业栽培技术概述及病虫害防治现状
现阶段,我国采用统一量产方法进行栽植的林木占林木栽植总量的1/2以上,分布广且种植面积大。采用机械化方法虽能大幅提高栽植效率,但林木成活率普遍较低。近年来,我国林业栽植技术发展迅速,相关行业和领域的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多,大幅提高了机械化栽植成活率。但是,目前各地林木病虫害发生比较严重;病虫害分布范围较广,因此在预防和治理病虫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1]。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很多新型病虫害,大幅提升了病虫害的防治难度。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日益密切,导致其他国家的物种趁机侵入我国造成严重危害。另外,我国部分地区栽植树种过于单一,导致病虫害极易进行传播,且随着病虫害的发生往往很难对其进行有效控制[2]。
2 林业栽培及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2.1 工作人员缺乏较高的专业素质
现阶段,我国林业栽培技术发展缓慢以及病虫害防治难以取得良好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林业领域的工作人员缺乏较高的专业素质。另外,部分工作人员对林业方面的新技术缺乏全面了解,所采用的管理手段过于落后;部分林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及水平已无法充分满足现代林业的发展需求,这对我国林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2.2 资金投入不足
林业部门的运营资金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资金规模比较有限,因此很多地区的林业基础设施均难以得到有效维护,设备老化现象比较严重,导致林业相关方面的工作难以高效开展,且相关部门间的沟通协作也因此受到严重影响,难以充分完成相应的任务和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地方政府不重视林业产业,投入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不足。另外,相关工作人员缺乏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也是影响林业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2.3 林业部门管理观念陈旧、落后
目前,我国林业部门在开展林业种植以及病虫害管理工作过程中,缺乏一套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难以有效监督和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另外,部分地区林业部门领导人员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导致林业相关方面的评价机制陈旧落后,难以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工作人员不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难以充分保证林业工作质量。
3 生态模式下林业栽培技术
3.1 林牧复合型栽培技术
在进行林业生产时,采用林牧复合型生态模式,能对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自然条件进行合理利用,可在此基础上使用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栽植类型。在栽植过程中,要注意对种植密度的合理控制,从而为林木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林木快速健康生长。如果种植密度过大,会使苗木生长过程中由于无法吸收足够的养分及光照而影响其生长,甚至造成生长停滞。栽培林木时,应按照相应的步骤有序进行,及时开展灌溉和施肥工作,为林木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以满足其正常生长。需要注意的是,要按照时间顺序开展浇水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在进行第1次浇水的同时开展涂白作业,这样能有效减少树木病虫害问题;第2次浇水作业要在15 d后进行;第3次浇水作业则在夏季来临前进行。林场工作人员要定期处理林木间杂草,防止养分流失,从而有效提高森林土壤中养分的利用率。此外,在种植牧草的过程中,要注意施加底肥,且每年秋季要及时翻耕种植牧草的土地,在此过程中要适当添加底肥。需要注意的是,林木和牧草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0.5 m,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障林木和牧草生长环境良好[3]。
3.2 林禽复合型栽培技术
在林业生产过程中,采用林禽复合型模式时,应采用集约经营林的管理方法。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充分、合理利用当地林业资源,可将一些雏鸡、鸭就地养殖在林间,从很大程度上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就目前已经应用林禽复合型生态林业栽培管理技术的地区实际情况来看,该模式能使林业树木种植生产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并能使林木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大幅降低。这是因为鸡鸭等家禽主要以各种害虫和杂草为食,从而使林木间的害虫密度降低。另外,鸡鸭粪便对林木来说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有机肥料,能促进林木健康生长。
4 生态模式下林业病虫害防治途径
4.1 化学防治
目前,在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化学防技术应用最为广泛,主要是采用一些化学药剂杀灭病虫害,各地区由于林木品种不同,因此易出现的病虫害也不相同,所使用的化学药剂也存在一定差异。市场上比较常用的林木病虫害化学药剂有很多,如石硫合剂、代森锰锌、多菌灵、百菌清、三唑酮、溴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氟鼠灵、溴敌隆及不育剂等。化学防治技术优势明显,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易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如果使用不科学、不合理,甚至会造成严重破坏,还有可能对附近居民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因此,林业部门以及林场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方面的规定,科学、合理使用低毒、高效,对生态环境无影响的化学药剂。
4.2 生物防治
与其他防治技术相比,生物防治技术最大的特点即是环保。生物防治技术基于生物学原理,不会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具有良好的效果,目前,有2种生物防治技术比较常见。一是微生物防治。部分微生物能有效克制特定的病虫害,因此在数量有限的特定病虫害泛滥期间可使用相应的微生物进行防治。但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要求较高,因此目前仍无法大规模应用,比较常用的微生物主要有苏云金杆菌等。二是生物天敌。使用生物天敌能快速有效地杀灭相应病虫害,目前我国使用的生物天敌有很大一部分從国外引进。采用生物天敌能有效清除相应病虫害,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目前,在防治林业病虫害过程中,经常使用的生物天敌有肿腿蜂、赤眼蜂、周氏啮小蜂、花角蚜小蜂和瓢虫等[4]。
4.3 做好林业植被检疫及监测预报
林业部门要重点监控可能发生植物检疫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立即进行封锁,并严格按照相关方面的规定进行种子和苗木繁殖工作。另外,在苗木生长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对病虫害检测防御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与此同时,还要定期进行相应病虫害检查工作,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病虫害迹象要及时上报林业部,采取针对性措施。此外,要定期开展林业相关方面的业务培训,使林场工作人员能充分了解有关病虫害的知识,进而有效把握病虫害发生规律,从而确保监测预报工作顺利开展。
5 结语
在林木栽培过程中易发生各种病虫害,针对这种情况,林业部门及林场工作人员除了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化学和生物防治技术灭杀病虫害外,还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林业相关方面的管理制度,确保监测预报等工作顺利开展,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促进林业产业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春莲.基于生态模式下林业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J].花卉,2019(6):244-245.
[2]喻国胜.基于生态模式下林业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研究[J].农业科学,2019(2):64-65.
[3]董吉庭.林业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管理措施探析[J].绿色科技,2016(13):101-102.
[4]黄万萍.林业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管理措施的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18(4):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