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0-12-23徐屹晖

乡村科技 2020年30期
关键词:科技创新河南省

徐屹晖

[摘 要] 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背景下,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治理农业生态环境以及提高农业竞争力意义重大。目前,河南省循环农业发展存在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土地污染治理不足、科技创新人才缺乏、经济社会效益失衡以及市场竞争力薄弱等突出问题。对此,应立足河南省现状,借鉴国际经验,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土地污染治理、强化科技人才培养以及加大宣传力度等举措,助推河南省循环农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循环农业;土地污染;科技创新;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 F3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30-56-3

2006年以来,为大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了“加快发展循环农业”的目标要求。2015年,原农业部相继提出《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等意见规划,部署循环农业发展[1]。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全面实施,原农业部又相继提出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2014—2018年)》《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指引(2017—2020年)》等规划,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我国循环农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作为全国农业大省,河南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地理环境优越,在传统农业发展方面成效显著,但是循环农业发展仍存在诸多不足和短板。为此,河南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加强农業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绿色循环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在深入分析河南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明制约河南省循环农业发展的因素,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深入推进河南省循环农业发展。

1 河南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

河南省是全国粮食主战区,也是畜牧业大省,利用国家对农业大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战略定位出台的相关补贴政策及河南本省的农业科技补贴政策,力推秸秆焚烧后的氨转化技术,积极推广秸秆腐熟剂、酵母菌等将秸秆高温腐解发酵,以及利用当地养殖产生的牲畜粪便通过发酵脱水制成有机肥,实现农作物秸秆还田,增加农地肥力,打造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促进河南省循环农业发展[2]。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河南省循环农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效,形成了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的现代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1.1 河南省循环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

一是滑县废弃物再生利用模式,即“种植—秸秆—食用菌—沼—肥”,围绕种植业废弃物开展食用菌栽培,秸秆的沼气化利用有效解决了作物秸秆处理难题,实现了变废为宝,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是孟津县“家畜—沼气—蔬菜”种养生态链连接模式。其将家禽粪便作为原料通过发酵产生的甲烷气体用于发电,剩余的固态部分用于堆肥,液态部分处理后再次利用或者排放,降低了养殖成本,并降低了粪、尿及污水处理成本,实现了秸秆、畜禽养殖粪便等农业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再利用。

三是禹州市推广有机农业。其具体做法是自然留种,在种植管理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合成农药、化肥、杀虫剂和生长调节剂等,充分借助土壤自身肥力,增强农作物的抵抗力,保证农作物的质量和品质。所以,土壤培肥和肥力诊断十分重要。通过发展有机农业,提高了人们对农业多功能性的认知,有效提升了农产品质量,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增加了农民收入。

四是民权县将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结合为一体,形成乡村休闲旅游循环农业模式,建立了农业循环生态园,以葡萄、草莓种植和葡萄酒酿造系统、生态化肥和环境保护处理系统为框架,集草莓栽培采摘、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旅游观光农业等功能于一体,形成了完整紧密的产业供应链。其中,草莓、葡萄等的废弃物经过生物发酵处理后,制成有机肥料再深耕还田,可提高土壤肥力。

1.2 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1.2.1 提高农民技术水平,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4年,河南省为新型职业农民重点培育示范区投入补助资金1.2亿元,重点打造兰考县等13个国家级示范市和孟津县等14个省级示范县,以家族农场主、专业农业大户、农民合作社骨干为重点,培育有文化、既懂农业专业技术又会农业经营的复合型专业农民队伍。

1.2.2 发展规模经济,促进循环农业发展。河南省通过走集约型农业发展道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外向型农业的比重,逐步确定了农业多元化发展结构[3]。

1.2.3 大力开展科技创新,适应循环农业发展要求。随着河南省循环农业走向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近年来河南省政府牵头先后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南农科院等科研结构进行产研合作,促使科技成果转化[4]。

1.3 河南省循环农业发展成效

一是通过种养结合,有效提高了土壤肥力,提升了农地等级,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的外部环境。

二是2018年河南省粮食质量位居全国前列,绿色有机农产品增长率达12%,提高了人们对发展现代绿色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知,人们开始追求绿色无公害食品。

三是近年来河南省助推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强品牌农业、观光农业开发,形成了一批生态循环农业观光项目,振兴了乡村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

四是不断加快标准化养殖模式建设,使传统的散养模式转向无害化、减量化、集约化养殖模式。

2 国外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2.1 废弃物循环利用型

图1为日本宫崎县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其重点强调畜牧养殖、农业生产及林业生产中废物的循环利用,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与生态污染最小化。从左向右看,牲畜粪尿与居民的生活废弃物结合可以作为生物燃料实现循环利用[5]。该循环模式很少使用外部资源,在减少成本的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

2.2 减量型模式

美国精准农业的核心思想是按田间每一操作单元的具体条件,精准地管理土壤和各项作物,最大限度地优化使用农业投入,以获取最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同时,减少使用化学物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2.3 资源化模式

日本菱镇由自治体及地方农业协作共同组负责收集周边乡镇及农村下水道污泥、家禽粪便及有机废弃物作为原料进行发酵,产生的甲烷气体用于发电后提供给当地农户使用,剩余的废渣通过再次固液分离,固态部分用于堆肥,液态成分过滤处理后再次利用或者排放,实现了有机废弃物的高效回收利用,节省资源,并实现排放无害化[6]。此外,菱镇政府有关部门通过对家庭生活垃圾进行统一回收处理,制成有机肥免费提供给农民使用,形成了“取自哪里回归哪里”的自然农业循环体系。

3 河南省循环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体制机制不健全

首先,农业管理存在多头管理的弊端,不利于激励农业创新动力,影响资源优化配置,严重制约了循环农业的发展。许多农民与企业考虑成本价格后,便会失去发展循环农业的积极性。其次,河南省自然资源整体价格不高,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不合理,也制约了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最后,农业机构重复设置、分工不明确,导致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3.2 农业面源污染严重,耕地污染治理不足

为了追求产量不重质,农民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工厂的生产废水排放不规范等,造成水和空气污染、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已成为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短短几十年来耕地肥力明显下降。

3.3 科技创新人才缺乏

从政府主管部门到农村基层干部、农业劳动者,对循环农业的认识不足,导致许多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成果不能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严重制约了河南省循环农業发展。有技术、有文化的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农业技术人才大量流失。

3.4 宣传力度不够,农民环保减排意识较差

对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力度弱,导致农民了解少、参与度不高。由于农民受教育水平低,思想相对落后,生态意识较差,“小农意识”导致只看到利用身边的资源追求眼前的利益,对于发展循环农业有抵触,致使环保减排、培肥地力等技术不易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和运用。

3.5 市场竞争力较弱,仓储物流技术不高

从循环农业生产过程来看,农民基本都是靠天吃饭,农作物产量十分不稳定;因为科技含量低、生产规模小,造成农产品的产量不高、品质参差不齐,因此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而且无法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农产品仓储保鲜及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设备不完善,导致农产品销量难以突破新高等。

3.6 循环农业绩效评价体系滞后

因为没有定量化的效果评价,无法科学地判断现代绿色农业发展过程中建立的循环体系是否适合当地农业发展需要、是否具有可持续的发展能力。

4 促进河南省循环农业发展的对策

4.1 健全体制机制,落实政府主导作用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规划,继续激发农民对发展循环农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乡村百姓分享产业发展的红利;建立政府采购、消费带动、生产激励相融合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生态循环农业补偿机制[7];构建信息、技术、金融、管理等一站式循环农业服务网络平台,结合市场机制创建以政府监管为主导的完善的生态环保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助推循环农业发展。

4.2 提高农田土壤肥力,改善农业外部环境

采用科学有效的轮作、间作等耕作方式,全面推进土地资源保护工作,彻底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并完善农地保护利益补偿机制,改善农业外部环境。使用化学肥料时,可以借鉴减量型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其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可以借鉴资源化模式制成有机肥,实现废物的高度资源化和无害化,改善农业生态环境[8]

4.3 加强科技创新,培育复合型人才

大力开发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导的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切实制定适合本地的循环农业发展策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强培养农业复合型人才,让具有不同特长的人才管理不同的部门,做到分工明确。建立农业培训学校或者组织培训活动,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将其培育成新型职业农业。

4.4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户环保减排意识

首先,通过各种媒体加强宣传,普及循环农业的重要性和前瞻性,提升基层干部和农民的环保减排意识,使其真正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形成良好的循环农业发展氛围。其次,树立循环农业典型示范,建立辐射带动机制[9]。最后,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力度,推广和普及循环农业技术,提高农民参与循环农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5 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加大科技含量才能使农业生产链条不断拉长,才能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才能凸显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由此而生产的农产品才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例如,可以通过选择优良品种、扩大生产规模,进行文化包装和推广,充分体现农产品独特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10]。另外,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深入挖掘客户的需求,并提高农产品的仓储保鲜技术,改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设备,解决农产品销量难以突破新高等市场发展问题。

4.6 建立循环农业绩效评价体系

循环农业发展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予以保障,避免盲目发展而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此,需要从农业生态经济角度引入或建立更有效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合理地反映各地的循环农业发展效果,以助于促进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德畅,房志强,杨浩放.发展河南省特色农业经济的思考[J].创新科技,2009(12):28-29.

[2]王长宇.中国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机遇与挑战[J].创新科技,2012(7):20-21.

[3]楚云菲,李娜.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探析[J].创新科技,2015(3):20-22.

[4]李文君.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J].湖北农机化,2019(18):46.

[5]李娜.日本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及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世界农业,2015(8):162-166.

[6]余霜,李光.国外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J].广东农业科学,2016(4):183-184.

[7]李晓俐,陈阳.借鉴国外循环农业模式,促进我国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J].经济导刊,2015(21):31-32.

[8]薛允达,罗丽丽.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河南科学,2017(5):865-868.

[9]朱薇.国外循环农业模式及其对中国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7(6):158-160.

[10]刘丽达.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途径分析[J].环球市场,2019(22):19.

猜你喜欢

科技创新河南省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周口市检察院依法对王宏景涉嫌受贿案移送审查起诉
河南省周口市检察院依法对鲁轶涉嫌受贿、滥用职权案移送审查起诉
论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要素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试论棋例裁决难点
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