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备课,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2020-12-23罗力
罗力
一次语文课上,有一个学生不听课,找来谈话后,他的一句话让我反思了很久:老师,我最近不大喜欢你了,所以有时也不想听课了。是啊,连老师都不喜欢,怎么能让他对那门课程产生持久的兴趣呢?如果你是一个很有魅力的语文教师,我想学生一定会喜欢上你并爱屋及乌地喜欢上语文的。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语文教师呢?我做了以下尝试和探索。
一、凭借语言魅力吸引学生
语文教材中的佳作感染力强,容易吸引学生。如果教师的课堂语言冗长贫乏,会导致语文课堂枯燥无味。我必须挑战自己,带给学生更多的精彩。
首先,我从语言的“精”下功夫。这个课堂用语的“精”,包括语言上的精练、讲授上的精当、知识上的精要。如在教学《湖心亭看雪》时,抓住表现雪景的几个画面,突出重点进行讲解,使同学们深刻领会主题,既见全篇,又领悟到细节刻画的功用,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其次,我从语言的“变化”下功夫。对不同教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避开千篇一律的模式,而采用多样化的语言风格。如讲鲁迅《阿长与〈山海经〉》,用细致入微的语言;讲朱自清的《背影》,则用犹如耳边絮语的语言。
二、用丰富的知识引导学生
在备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教材本身的魅力,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课堂充满魅力的方法有很多,我认为最为持久的,是教师必须善于发掘语文教材本身的魅力。
1.钻研教材内容的自然美。作者在文藝作品中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不仅再现了客观存在的自然美,而且也表达了作者的审美观点,如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郦道元的《三峡》等,犹如一幅幅色彩绚丽的画卷,生动地再现了祖国河山的壮美,这类写景作品易于理解,学生也十分爱读。
2.钻研教材内容的社会美。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人类的伟大品格、崇高的思想感情,最容易激发读者的美感和兴趣。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通过写“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桃花源,表达自己对理想世界的追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用月下散步的悠闲表明了他自我排遣的达观境界。他们的见解和胸怀是美好思想的结晶,因而是美的。对优美的事物和思想感情加以挖掘阐释,学生自会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
3.钻研教材内容的艺术美。作者在描写自然、反映社会生活时,往往采用他认为最美的艺术形式塑造艺术形象,把客观存在的美和作者的审美情趣融为一体,所以艺术美最容易唤起读者的美感。这类文学作品在语文教材中也很多。如孙犁的《芦花荡》,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冀中白洋淀的故事,作者简直把那个勇敢聪明的老英雄写活了,真是情态毕现,细致入微。作品充满诗情画意,像一首散文诗,既写出了战争的残酷和紧张,也写出了人民群众的革命乐观主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的魅力,调动学生的感情因素,学生被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健康美好的感情所激荡,那么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三、用人格魅力征服学生
古人讲,“亲其师则信其道。”就是说,学生首先是喜欢上了他们的老师,然后才喜欢上了老师所教的课程。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能激发起学生对他们的崇拜心理,能够在师生之间架起一道心灵沟通、情感融汇的桥梁。
勾画理想是浪漫的,使理想转化为现实是艰难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艰难就不行动,使理想成为幻想。我们也不能因为理想与现实有太大差距就裹足不前,使理想成为永远的伤痛。语文教育需要的是一种百折不挠的意志,是一种义无反顾的勇气,是一种视死如归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