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剧目创作构建艺术类院校“大思政”实践育人体系研究
2020-12-23刘国辉
摘要:艺术类院校特别是其表演类专业,以剧目创作为平台,在创作过程中积极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强化课程思政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阐述通过剧目创作的整体过程,构建艺术类院校特别是表演类专业“大思政”实践育人体系的意义、内容,以及在此过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几个重点问题。
关键词:剧目创作;大思政;实践育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对于艺术类院校特别是其表演类专业而言,如何践行这种大思政理念,培养合格的表演类艺术人才,成为此类艺术院校可持续发展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而以剧目创作为平台,构建艺术类院校特别是表演类专业“大思政”实践育人体系,不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以剧目创作构建艺术类院校特别是表演类专业“大思政”实践育人体系的重要意义
(一)以剧目创作构建表演艺术专业“大思政”实践育人体系,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践“守渠守责”、“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育人行动。艺术教育必须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确保用科学理论培养人、用正确思想引导人,履行培养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艺术院校培养的是未来从事艺术创新创造的人才,他们的思想根基决定于影响着在艺术作品下人们的思想和价值取向。需要艺术院校坚持把思政铸魂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以剧目创作为平台构建“大思政”实践育人体系,是指表演类专业在其实践教学过程中,以剧目创作为载体,将专业表演技能的教学培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相结合,形成专业表演实践教学与思政课实践一体化思考,将剧目创作既立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立足于创作艺术精品,同时又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将艺术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相知相融,形成立体培养。这是艺术类院校思政课程教学艺术化和艺术专业课程思政化的综合和升华。这种将思政铸魂和艺术专业培养进有机统一的思考与做为,是一种新形势下的“大思政”观,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所强调的,在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同时,还要发挥和利用好各门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功能,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这一思想的贯彻落实。以这种大思政观所全面创新的育人体系,必将突破以往思政课和艺术专业课单一育人的困境,努力营造出一种全方位的课程体系,通过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持续性渗透或融合教学内容,拓宽思政教育传播渠道和专业技能养成过程中,在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价值引领的统一中让思政教育更有力度,也使专业技能更有灵魂。
(二)以剧目创作构建表演艺术专业“大思政”实践育人体系,体现了高校担当艺术教育思政铸魂、以文化人、以艺育人的教育职责。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培养人才。而在当今风云变幻错综复杂国际形势背景下,高等學校更要葆有清晰敏锐的政治思维和坚韧顽强的斗争精神,把思政铸魂育人放在教育的首位,在人才培养当中应该具有明确的政治意识、站位意识,责任意识,担负起培养人才、办人民满意的大学目标。思政课突出价值引领,突出理想信念;表演专业课在实践过程中将思政课中的内容以艺术表演的形式加以展现,在剧目创作过程巩固并深化理解思政课的内容,挖掘职业素养和科学精神。深入挖掘艺术教育育人要素,统筹艺术院校育人资源,完善艺术实践育人模式研究和探索,通过“思政+艺术”形成同向同行、互联互通、协同协作联动育人机制与模式,体现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中艺术院校追求卓越发展目标的文化自信。
(三)艺术院校与所有高等学校一样,是党和人民的大学,需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政教育贯穿于艺术教育的全过程。突出人文情怀,实现专业培养中以德育人,以文化人,构建起思政教育与艺术教育相融合的育人体系,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表演艺术专业这种“大思政”实践育人模式是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深入实践。在满足知识上的“学以致用”的同时,将思政元素融入艺术作品创作之中,融入艺术专业课程之中,融入艺术实践之中,体现以社会需求导向、人才培养导向的创新路径。
二、以剧目创作与思政课相融合的“大思政”实践育人体系的基本内容
(一)融思。即在剧目创作及其表演实践整个过程中,都要去不断思考如何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贯穿并融汇其中,如何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成为剧目创作的灵魂支撑和思想牵引,如何使广大师生都始终葆有清晰敏锐的政治思维和坚韧顽强的斗争精神。在从剧目创作的整从选题、排练、表演等所有环节中,所有参与的师生始终都要牢记和体现政治意识、站位意识,责任意识,将思政铸魂育人放在剧目创作的首位,真正担负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议培养优质人才的重大责任。
(二)融心。即在剧目创作过程中,通过将思政课内容与剧目创作相结合的方式,在培养其专业技能的同时,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内容以其剧目形式所呈现的感染力去触动并走进学生的心灵。教育的对象是人,好的思政课,必须要有“直抵人心”的力量。因为心灵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在当今时代,思政课的内容要想进入学生心灵,的确很难。一边是成长在互联网时代、视野开阔的新新人类;一边是板起面孔、照本宣科的思政课老师。以剧目创作为载体融入思政课内容,就是要将思政课较为抽象的内容,以生动而鲜活的艺术表达方式,去撼动学生的心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内容形成生命的呼唤与呐喊,在学生们练就表演才能的同时,养成坚定的正确信念。通过这种实践教学形式,让中国精神所包括的爱国情怀、文化自信等厚植于每个人的心中。
(三)融课。即在以剧目创作过程中体现思政课程和表演相融合的内容与形式进入到规范的思想政治理课和表演艺术课的课程体系之中,并以此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全面改革与创新。这一过程的重点,是要研究与思考如何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所需要的典型案例,以怎样的剧目形式,才能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效能最大化,如何能使表达于舞厅上灯光下的教学内容与过程能够合理并科学地纳入到思政课和表演类专业课的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实施方案等体系之中,逐渐形成相关课程的常态化内容。
(四)融育。把剧目创作为载体的思政与艺术相结合的教育落实在学校综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仅要整合各级各类学校师资力量,打破学段区隔,而且要统筹好党委、学生处、教务处等领导和机关职能部门,解决好思政德育和专业培养等目标一致和内容梯度衔接的关系,积极探索教育主体的整体性和不同学段的教学规律,扎实推进课程思政教育人体系。
(五)融创。用创新创业思维引入剧目创作载体下的大思政课程体系之中。将思政课的创新理论和理论创新、表演专业的艺术实践创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创业进行综合性通盘思考,并以剧目创作与演出过程将这一系列创新思考与创新实践活动整合起来,着力解决以剧目创作为载体的人才培养中将艺术技能与先进文化相统一的创新性思维的养成问题。
(六)融实。将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与表演类专业实践教学通盘考虑,融合进行。思政课的教学实践是要通过实践过程将思政方面的内容更好地由学生理解和掌握,而表演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是要通过实践过程将一定的思想内容以其专业形式较为充分的呈现于舞厅上灯光下。毫无疑问,思政课实践教学借助了艺术专业的技能,而表演专业的实践借助了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二者互补,相得益彰,以此完美展现二者的成果。
(七)融才。把剧目创作为载体的思政与艺术相结合的教育体系融入整体人才培养方案。学校要坚持党对思政教育的全面领导,坚持全体教师、教育管理和服务人员以育人为己任,坚持思政育人贯穿于学校全部工作,把“思政课程”的深化改革放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持久常抓的重要位置,把“课程思政”的深化改革,落实在学科专业的教学计划与实施体系建设中,落实在每个专业教育的过程中,体现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紧密结合,体现在推进学校文化建設和教育教学具体环节及督导评价中。
三、正确处理好在剧目创作过程中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学之间的几个关系
一是文化主旋律和艺术多样化的关系。在剧目创作过程中体现大思政观念要求在剧目创作的整个过程中,都要以思政课同行同行,注重弘扬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以解决好大学生深层次的价值取向问题,以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此,剧目创作过程中需要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这些思政课所规范的内容、思想和精神,是剧目创作的内容主体与思想核心。在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弘扬主旋律的同时,还必须提倡艺术形式的多样化。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师生以及整个社会对艺术文化不断产生了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不提倡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就会失去师生和广大群众,就必然削弱艺术的影响力。只要是有益于师生身心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艺术文化,不管何种剧目创作形式,都应允许存在,让人们在比较中选择,在选择中提高。要改变曲高和寡的单一艺术形式和状况,推出师生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产品,推动师生群众文化艺术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是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越是传统的才可能越是世界的,越是时代的才可能越是历史的。在剧目创业中,要使表演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保持同向同行,就必须始终坚持把保护和发展思政课内容所包含的科学理论和先进文化放在重要位置,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保护,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继承中与时俱进。要从思政教学艺术化和艺术课教学思政化的实践中去寻找并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探索和把握好表演类专业的课程思政形式,探索表演类专业课和思政课内容相融合、相协调的规律,更为科学地将其融入课程长远规划之中,要把表演艺术风格的保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要充分挖掘高校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不断进行创新,拓展市场,使之成为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是借鉴与反渗透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国与外国文化的交流将会越来越直接,越来越密切;互联网及其相关产业发展迅速,也使大学生所受到的冲击和影响日益加大和直接。这种形势对于我们加强表演专业课和思政课相融合这一大的工程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剧目创作过程中要保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融合,并保持同向同行,就要积极主动地以国际视野放眼全球,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扩大选择题材,借鉴相关做法与经验,整合文化资源等,以此提高剧目创作水平与层次,扩大规模与影响。在剧目创作过程中,不仅要“引进来”,即把更为宏观的思政课内容如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引入到剧目创作之中,不回避问题,而且要积极地“走出去”,即能够把思政课的科学理论以艺术化的形式准备地传达出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道路、文化等,在崭新的表演艺术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通过高水平剧目创作及其高水平艺术表演以树立中国的良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西方敌对势力将会借我国扩大开放之机,千方百计地将他们的意识形态包括大量的文化垃圾通过互联网等形式塞进我国。对此,我们在剧目创作的整体结构和各个运行环节中,必须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注意把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摆到突出重要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做好防范和抵御腐朽文化渗透的工作。参与剧目创作的所有师生,都要认真学好思政课的基本理论,站稳立场,学校要切实抓紧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注重剧目过程中反渗中的主动性、前瞻性和整体性;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促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过程中的健康发展;要特别注重和充分认识互联网上思想文化渗透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进一步加强管理,在剧目创作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占领这一新的阵地,牢牢掌握网上斗争的主动机。
*本文系2020年度大连艺术学院重点立项课题《以原创剧目为载体的“思政+艺术”实践育人模式研究》(项目编号DYZ2020001)、2019年度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新业态、新媒体、新情况中的意识形态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9DY11)、2020年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大思政”理念下的艺术实践铸魂育人机制探索》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国辉(1962、1——),男,黑龙江省牡丹江人,硕士,大连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教学与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