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汉字教学,凸显中国意趣
2020-12-23李梅花
李梅花
摘 要: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蕴含有丰富的文化信息,汉字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文化学习的过程。但是汉字结构是多变的,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要准确地掌握汉字的形、音、义难度是极大的。如何做好小学低年级的汉字教学工作是当前广大教师高度关注的问题,其也是文章探究的焦点所在。将结合教学经验,探究做好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汉字;部编教材;识字教学
一、运用“形、音、义”教学法,提高识字效率
汉字知识学习的关键就在于掌握“形、音、义”,在具体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以将阅读作为教学媒介,在学生初读课文时,以掌握字音为主,然后渗透字义和字形;而在理解课文阶段则主要是了解字义,巩固字音,继续深入渗透字形;最后学生学懂课文之后,则需要以识字记形为中心。在完成上述教学工作之后,教师再次巩固字音、字义,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就在于可以避免孤立识字的现象出现,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字词知识。
二、运用多种识字法,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汉字属于表意性语言文字,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汉字数量极为庞杂,音义多样,因此教师在教学识字知识时,就应当学会结合小学生以及汉字的特点,逐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在此过程中,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逐步陶冶学生的审美能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识字量的积累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其需要多次重复,强化记忆,教学中这个过程虽然不是十分的复杂,但是却显得比较枯燥,小学生很容易因此而产生厌烦的情绪,这样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是极为不利的,而兴趣则是学生学习和探索知识的基础所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提升识字教学的效果。
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一是儿歌识字。儿歌具有朗朗上口、生动有趣的特点,而且一旦记住便很难忘记,同时儿歌在小学生群体中也比较受欢迎。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结合汉字的特点,编写一些比较通俗易懂的儿歌。比如说,在教学“碧”这个字时,笔者就临时编了这样一首儿歌,“王大娘,白大娘,一起坐在石头上拉家常。”
二是字谜识字。小学生的好奇心重,大部分学生都喜欢猜谜语,成功猜出谜语之后能够促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其中字谜就是谜语中一种比较常见的形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自编的简单字谜引导学生认识汉字,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告)”“人有它大,天无它大(一)”“有人不是你,有土种庄稼,有水养鱼虾(也)”等,这些谜语灵活多变,趣味十足,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汉字知识的兴趣。
三是形象识字。汉字是表意的文字,汉字中蕴含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其中的许多文化知识,学生都充满了兴趣。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借助这些元素来讲解汉字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山”这个字时候,教师就可以画出山的形状和轮廓,然后让他们看看这种形状与轮廓和“山”字是否有相似之处,借此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促使他们自主地学习和探究汉字知识。
四是游戏识字。对于任何一个小学生来说,游戏都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游戏与识字教学融合在一起,能够赋予识字教学全新的生命力。如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实施组字游戏、改错游戏等,这样学生能够在玩中学、学中玩,切实感受到识字的魅力所在。
五是辨析识字。汉字的字音或者是字形相似的情况不胜枚举,而在刚刚接触汉字时,许多学生遇到字音或者是字形相似的字词时,往往容易混淆,所以说,教学中教师還需做好辨析识字工作。比如说,在学习《乌鸦喝水》这一课中的“渴”和“喝”两个字形相似的汉字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们知道,正是因为口渴了,乌鸦才会想要喝水。借助多种比较,加深学生对相关字形的理解和认识。
2.从生活入手做好识字教学
实际生活中的汉字可谓是无处不在的,从生活入手做好识字教学,不仅能够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同时还能丰富学生的识字途径和方法,进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书、看电视、读报识字,借助多种途径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良好习惯。
总之,汉字是贯穿于学生学习始终的知识,在教学汉字知识时,教师要学会结合汉字特点以及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然后有针对性地讲解汉字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感受到汉字知识学习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郭勇.部编本《语文》一年级下册随文识字教学例谈[J].教学与管理,2018(11):36-37.
[2]覃勤.五维随文识字法巧妙渗透汉文化: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教学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10):121.
[3]张加萍.基于部编版低年级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9(2):98.
[4]朱秀丽.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策略探析:以部编版三年级教材为例[J].语文课内外,2020(1):314.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