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2020-12-23刘娅
刘娅
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学目标不断更新,单元整合更符合阅读教学的要求,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文内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应借助群文阅读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锻炼学生思维,以满足时代发展需要。
一、课前预习,奠定群文阅读基础
课前预习能让学生提前了解文章内容,带着问题去阅读新课文,这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也能促进师生互动,是开展群文阅读的重要基础。教师要根据高中生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制定适宜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梳理,总结每段要表达的内容。教学一个单元内的多篇文章时,学生必须提前阅读课文,要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开展群文阅读,教师制定的预习任务必须具有思考价值。
如在教学必修1高一第二单元知识前,教师先给学生下发学案,要求完成预习任务。①根据注释自学课文,理解课文含义,总结每段文字大意;②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文言文的断句方法读出抑扬顿挫的美感;③试着分析人物性格特点;④谈谈令你印象最深刻的语句,说出原因。下发学案后,学生有相同的预习目标,可以带着问题去思考,有助于他们对同一类问题的系统性解读,能为后期群文阅读打下良好基础。
启发学生对单元课文展开思考时,教师也可以从作者和写作背景的角度进行提问。比如在教学必修2第一单元知识时,就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本单元课文,了解写作的背景,尝试去总结作者所处的年代与当下有何区别,如果让你写这些景色,你会有怎样的心境?学案能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预习,可以边阅读边记录,能有效提高预习质量。为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重视程度,教师可以在学案中布置习题,比如读准字音、解释虚词含义、总结某个字在不同语句中的多个含义等。以这类具体的习题锻炼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预习。
二、科学选文,分析课文内在关联
首先,教师要从教学的实际需求考虑。分析主题、作者、题材、表现手法等多种因素,通过整合课文资源促进群文阅读,实现单元知识整合。其次,教师要从教学时间考虑。由于教学时间有限,要提高效率就必须抓住重点,对重点内容进行互动教学,简单内容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如对必修1第三单元知识进行整合教学时,教师要挖掘课文《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一单元的知识不同以往的课文,前两篇文章让人压抑、憋闷,唤醒人们对生命的重视,最后一篇文章让人充满希望,仿佛能看到期盼已久的黎明。组织群文阅读时,教师要以前两篇课文为铺垫,让学生透过课文分析特殊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无奈、生活的悲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是非观,正视世间的美好和丑恶。教学到第三篇课文时,学生可以把情感带入到课文中,体会作者所处的年代青年人推崇的精神,感悟时代变幻对人们思想的影响。
在古诗词教学时,为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对比作者的写作手法,分析作者想表达的内涵。教学必修2第二单元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将这几首古诗词对比阅读,学生能体会到古诗词的优美,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更加深刻。群文阅读中必定要突出重点内容,因此,教师要提前制定預习任务,合理安排时间,用1课时的时间完成单元知识的整合。制定的教学目标要突出重点,主要围绕时代、精神、生命的内容展开,因此,教师要将这三点内容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对最后一篇课文进行重点分析。
三、整合群文,拓宽学生思维
整合群文不只限于教材内某一单元的知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引入课外资源或选修教材资源,通过重新组合创造性地利用教材,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开展教学之前,教师首先要确立教学目标,即课文能传递什么内容、什么精神、什么写作方法,随后思考要如何开展群文阅读。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要突出的重点内容重新组合文章,构建新的阅读顺序。整合课文后,教师要突出阅读的重点知识,帮助学生拓宽思维,从新的角度感悟内容、分析课文,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例如,教学必修1第二单元时,要求学生总结这三篇文言文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通读课文后学生能得出结论:三篇文言文都是描写人物的,每个主人公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才华,是十分有能力的人,他们都有自己的人生信条,十分重视“忠义”二字。同时,这些人的立场和结局各不相同,他们考虑事情的角度有明显的区别。回答这两点问题后,学生对本单元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可以从文言文中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懂得处理危机必备的条件。由于单元主题不同,教学的侧重点也不同,教师必须提前深挖课文,找出几篇课文的内在联系和闪光点,以提高阅读效率,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四、分解群文,提高阅读效率
分解群文就是对某一单元内的知识进行合理分解,避免使课文中的重复或相似内容占据过多教学时间,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单元内的知识具有极强的相似性,或是题材相同,或是内涵、时代背景相同,教师要善于剖析课文特点,用突出课文本身特点的方式分解群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问题,挖掘同一单元中不同课文的特点,让学生学会归纳、整理阅读资料。
例如,在教学高一必修2第一单元时,要求学生对比分析三篇课文的写景手法,不仅要圈画出课文中描写精妙的地方,也要分析作者的写作顺序,最后探究作者的人生态度。《荷塘月色》描绘的是幽静、安逸的氛围,可以从中看出作者十分喜爱荷花,同时也看出作者当时的心境是渴望自由、安宁的生活。对这篇文章进行剖析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品读余下两篇课文,逐段分析所描写的景物、作者的心境,并在阅读的同时做好笔记。《故都的秋》体现了作者担忧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怀,《囚绿记》抒发了作者对顽强生命力的赞叹之情。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是以景物描写为切入口,从此处入手分析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借景抒情时想表达的情感,能让学生感悟出不同的情怀。分解群文可以帮助学生确立学习方向,让学生根据不同的线索有针对性地学习,通过阅读训练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将多篇课文对比阅读后,学生能直观感受到不同的写作手法、不同情境下的情感差异,对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有积极帮助。
总之,群文阅读是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策略,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品味文章,分析内涵,学习文化。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通过群文阅读锻炼学生,强化其自学能力,拓宽其知识范围,从而促进高中生素质全面发展。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规划课题“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9}GHB0504)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第二中学(73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