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阅读教学的必经之路
2020-12-23赵美芬陈红徐晓燕
赵美芬 陈红 徐晓燕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然而,大多数教师对朗读不够重视或训练难以到位,导致学生的朗读准确率低、流利程度差、缺乏表情,甚至有畏难情绪、不喜欢朗读等状况。现实问题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采取切实有效的训练方法,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从而提高农村小学生的整体朗读水平。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必经之路,离开了朗读,阅读教学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是,大多数学生不爱开口朗读、不愿表现自己,教师对朗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对朗读的技巧指导匮乏,给学生的朗读时间不足,加之朗读的目的性不强,学生的朗读面太窄,学生不敢或不愿朗读。很多学生由于性格内向,在课堂上他们能全神贯注地听讲,即使他们具有朗读能力也不愿朗读,缺乏朗读的勇气。有的学生觉得课文看懂了就行,不必非得出声朗读,而且缺乏主人翁意识,觉得课堂上朗读展示和他没有关系,他永远在扮演一个旁观者的身份。
一、在阅读中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1.教师做好朗读的示范者,用自己声情并茂的有感情朗读去全情诠释文本,用生动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引领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想要张口朗读的迫切愿望。
2.积极有效地使用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进入文本情境,为身临其境的角色朗读做好准备。
3.结合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通过指名读、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更加认真地投入到朗读中去。
4.在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导入,往往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观潮》一课时,教师导入:北宋诗人苏东坡说过“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说的就是钱塘江大潮,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目睹它的风采,学生一听马上就激发了求知欲和朗读欲望。
5.在朗讀教学中配以适当的背景音乐,也可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匆匆》这篇课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尤其第一段运用了排比的句式,这些文字节奏感很强,在教学时我为学生配以轻柔的背景音乐和直观形象的课件演示,学生很自然地把时间匆匆流逝的感情读了出来。
二、注重学生多方位朗读的训练
1.表演朗读,感悟理解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分角色表演朗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朗读方式。分角色表演朗读能激发孩子们的朗读兴趣,通过进入角色,使他们把心中的情与文中的人和事融为一体,读出各种人物的喜怒、凶善,读者绘声绘色,听者身临其境。如教学《荷叶圆圆》一课,我让孩子们分角色充当小水滴、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上台进行朗读表演,让学生仿佛走进了文本。扮演小水滴的同学读出了可爱的语气,扮演小蜻蜓的同学读出了喜爱的语气,扮演小青蛙的同学读出了开心的语气,扮演小鱼儿的同学读出了快乐的语气,同学们被小动物们的话语感染着,在表演朗读中,他们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了语言文字之美。可见分角色表演朗读不仅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也能收到教师讲解所达不到的教学效果。
2.自悟自得,读中领悟
读书不仅要做到“读进去”,还要“读出来”。“读进去”就是读中有思考,“读出来”就是读中有感悟。如教学《桥》中的一段:“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阅读的体验:文中的“揪”字能不能换成“拉”?为什么?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这句话,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是“揪”字,更能体现出老汉不徇私情的高贵品质。在精读课文时适时地转移到“点”上去读,反复朗读,进行领悟。这种自悟自得的阅读体验,增强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3.激励机制,促进朗读
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教师应该多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学生爱读、乐读、敢读。评价朗读还要注意以事实为依据,充分肯定读得好的地方,巧妙地指出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让评价真正起到激励与导向的作用。
评价时除了经常爱说的是“你读得非常好”“你读得真不错”“很有进步”之类的话,还应用心聆听学生的朗读,切实发现他们朗读中的优点,例如:读得较好时可说:“你是用心在读,你的朗读让我们大家都感动了。”“‘美滋滋这个词读得真好,瞧你读的那表情,我们就明白这个词的意思了。”读得不太好时可以说:“从你的朗读中老师感觉到了一点兴奋,如果把‘兴高采烈这个词读好些,就更形象了。”“老师给你一个小小的建议,你拍一下胸脯,一定能把主人公胸有成竹的样子读得更传神。”学生不敢读,读得不好时更要鼓励,可以说:“别着急,老师和你一起读!”“有进步,每个字你都读正确了,老师向你表示祝贺。”等。教师恰当的富有鼓励性的评价能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不断提高学生朗读的能力。
在语文课堂当中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有很多方法,我们主要是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朗读能力,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朗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并不能一蹴而就,教师和学生必须不断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完善和改进其教学方法,以收到更好的成效。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