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蕊:要做就做世界级难题

2020-12-23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46期
关键词:施一公世界级清华大学

2020年2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奖”,全球范围内仅颁给15人,白蕊便是其中之一。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女科学家多半是不苟言笑、神情严肃的老太太,可白蕊是个典型的“90后”,年仅27岁的她个性阳光、积极向上,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韧劲,常常把恩师说过的一句话挂在嘴边,那就是“要做就做世界级难题”。

倔强:我就是要选择生物!

在高中课堂听完老师讲解母代基因和子代基因后,白蕊便对生物学萌生了兴趣。高考填报志愿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个专业。

高考后,白蕊如愿被武汉大学录取,就读于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基地班。可2014年7月她没有通过清华大学暑期夏令营的研究生选拔。情急之下,她冲到时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的办公室毛遂自荐,但施教授仍然沒有同意。之后,白蕊把自己“埋”进书本和实验室里,最终在2014年9月以武汉大学生物学基地班专业排名第一的成绩,通过了清华大学直博生面试。

无畏:世界级难题来了!

进入施一公实验室后,白蕊结识了一群优秀的同门,也接触到了最棘手的难题——剪接体的三维结构与RNA(核糖核酸)剪接的分子机理。该项研究被认为是当今世界富有挑战性且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施一公实验室率先解析了八种主要剪接状态中的一种,但八种状态之间差距甚大,想要逐个攻克绝非易事。面对空前的压力,白蕊说:“要做就做世界级难题!”通过反复研究,她发现在细胞内改造某些RNA剪接过程中的关键蛋白,使得剪接体在细胞内被阻隔在某些特定状态,可以突破剪接体领域的瓶颈。由于这方面几乎没有相关文献和专著可以参考,她只能一边摸索,一边前进。

白蕊每天早上五六点起床去实验室,凌晨十二点才收工返回宿舍,期间她不断优化实验。2016年,白蕊终于找到了最佳的实验方案,首次成功解析了世界上被认为难以捕捉的瞬变状态剪接体(催化后剪接体),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美国《细胞》杂志上发表了该重大成果。

坚持:再憋个大招!

在施一公的支持下,白蕊又着手研究分子量最大的剪接体pre-B complex近原子分辨率的三维结构。这项研究的难度较之前上升了很多个层次,世界上还没有哪位专家或者研究小组能够捕获并解析这个状态下的剪接体,但白蕊知难而进、迎难而上。

白蕊又“憋”在了实验室中,一“憋”就是7个月。2018年1月,白蕊终于成功地解析了这个世界最大、最复杂、最难获得样品的三维结构。这项重大成果最终发表在了美国权威期刊《科学》上,相关领域的科学家都十分惊讶并赞叹白蕊所做出的成就,很多专家学者纷纷发来祝贺。 (摘自《知识窗》 2020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施一公世界级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世界级服装产业集群先行区”虎门镇:从全国优秀向世界领先迈进
科学为梦,一心为公
河池娃问鼎世界级机器人大赛 等
关注学科热点事件培养生物科学素养
施一公:父亲的教诲是我前进的动力
一道2009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数学试题的思考
清华大学的学生们在课余愉快地进行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