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陈:村民眼中“宪法” 风行三十余载
2020-12-23景斌薛丽娟
景斌 薛丽娟
家家青砖碧瓦、高门大户,户户排列整齐、宛如棋盘;八条大巷通南北,三条街道贯东西,道路两旁绿树如荫,满村壁画墙报似锦……走进南陈村,一幅美丽乡村的景象映入眼帘,让人惊叹,这里如何建设得这么好?
而随处可见的“讲政治的村庄,有规矩的南陈”标语,更是让人不禁要问,这其中有什么含义呢?
听说村里还有份村规民约,风行三十余载,人人奉为圭臬。何也?
村规民约:一把尺子量到底
“南风惠我,凡二百年方成千口;陈训教民,虽两三纸亦护一村。”在南陈村的村规馆上有这样一副对联,向每一位前来的人讲述着这个小村庄如何靠着一个“规”字一路蜕变。
时光还要回溯到上世纪80年代。1984年,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牲畜、农具等分配给了农户。然而,南陈村的宅基地小、巷道窄,牛马车不能进巷,牲畜没有办法在家中饲养,人们的生产、生活极度不便,矛盾纠纷也随之不断。
彼时,重新规划建设新农村的呼声此起彼伏,经过群众和党支部的多次讨论,1986年形成的《新农村建房须知》对新村规划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是全县在宅基规划方面的第一份村规民约,同时也是早期南陈村‘规字治理的雏形,至今起草手稿仍被完好地保存在村规馆。”南陈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振武说。
时代在变,“规矩”不变。南陈村的“村规民约”也在不断延续、不断修正、不断丰富。2001年,南陈村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村规民约”出台,不仅对村庄建设作出要求,也涉及乡村村民自治的各个方面;2009年,新的《南陈村村规民约》出炉,完善了很多详细的操作方法;2015年,在之前的村规民约基础上,增加了《环境卫生治理条例》《绿化公约》《红白喜事章程》等。
如今,《南陈村村民自治章程》5大章节、77条,内容更加全面,涉及红白事如何操办、门前街道何时清扫、路边绿植谁来维护、车辆回村怎么停放……这份延续下来的村规民约已逐渐成为南陈村民眼中的“宪法”,它不断地为南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驾护航。李振武自豪地说,在南陈,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大伙都是参与者和建设者。
美丽乡村:一张蓝图绘到底
有多少耕耘就有多少收获,在南陈人的努力下,他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一天天变美——巷道干净整洁、绿植清爽宜人,墙体绘画主题鲜明、村民谈吐文明礼貌,到处洋溢着美丽乡村的文明气息。
说到南陈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不得不提村东北角的怡乐园。据李振武介绍,怡乐园是围绕村中池泊修建的小游园。过去池泊有蓄水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池泊原来的功能已不明显,而且渐渐污水横流、蚊蝇肆虐,成了村里人人嫌弃的地方。
美丽乡村建设的号角吹响后,南陈村“两委”因地制宜,投入巨资,将池泊改造一新,依旧命名“友谊池”。为何名为“友谊池”,这中间还有个小故事。李振武说,旧池泊始建于1970年,那个年代,因村子小、村民少,又沒有那么多畜力,人们只能在冬天农闲时挖池。鉴于这种情况,邻近7个村的人力、畜力前来相助,才修成池泊。为铭记这份援助,故命名为“友谊池”。
如今,以改造后的友谊池为主体的怡乐园已成为南陈村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置身此地,绿树成荫、流水潺潺,令人心旷神怡。
池泊的华丽转身只是南陈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南陈村“两委”还在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上下了很大力气。
在绿化工作上,南陈村完成了全村3条大巷道、8条小巷道以及进村小游园等的绿化,栽植各类苗木30余种;在亮化工作上,南陈村完成了村委会、怡乐园等重要建筑的亮化工作,安装太阳能仿古灯、节能路灯90盏,彩色灯带300余米,彻底亮化了南陈村的夜景。
在美化工作上,南陈村完成了村南大道北墙的仿古重修,修整路沿石,铺设渗水砖。同时,精心打造了1500平方米的文化墙,内容包括党建文化、法治文化、农耕文化、德孝文化等,这些主题鲜明、形式各异的文化墙,不仅成为南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潜移默化影响着村民的言行举止。
一张蓝图绘到底,美丽乡村入画来。“美丽乡村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为老百姓提供了和谐优美的生活环境。”李振武说,接下来,村“两委”将引领村民在有机农业、现代农业等方面寻求突破,为把南陈村建设成为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美丽乡村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