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粘度、超融合、轻便型智慧校园建设模式探讨

2020-12-23陈刚

软件 2020年10期
关键词:高粘度智慧校园

摘  要: 本文以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校园建设为研究对象,提出高粘度、超融合、轻便型智慧校园建设模式。课题提出构建以物联网为引领的基础网络平台、以云技术为支撑的智能融合应用平台、以移动端为重点的智能服务平台及以大数据为依托的科学决策平台,整合形成了满足智能教学、智能管理、智能生活、智能科研、智能服务五大功能的典型应用。本文以高粘度、超融合、轻便型三大特征来检验智慧校园建设成果,对智慧校园建设模式普及推广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粘度;超融合;轻便型;智慧校园

中图分类号: G717;G43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20.10.070

本文著录格式:陈刚. 高粘度、超融合、轻便型智慧校园建设模式探讨[J]. 软件,2020,41(10):273274+285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intelligent campus construction of Changd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mode of high viscosity, super integration and light intelligent campus. The subject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pos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campus, proposes to build a basic network platform led by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n intelligent integration application platform supported by cloud technology, an intelligent service platform focused on the mobile end and a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platform based on big data, and reflects on various application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college, the integration has formed a platform that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intelligent teaching and intelligence Typical application with five functions of management, intelligent life, intelligent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telligent servi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campus, and tests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campus with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viscosity, super integration and portability, which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populariza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mode of smart campus.

【Key words】: High viscosity; Super fusion; Portable; Smart campus

0  引言

隨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国内许多高校在进行智慧校园建设的积极探索,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发展水平逐步提升,各类应用系统如办公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等逐步完善,改变了原有的工作、生活、学习习惯,为师生提供了诸多便利,但在百家争鸣的智慧校园建设浪潮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1]。本课题以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校园建设为研究实施载体,提出高粘度、超融合、轻便型智慧校园建设模型[2]。

1  智慧校园建设的问题

各地各高校对智慧校园建设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投入也越来越多,全国上下可谓是百家争鸣,亮点频出,但也暴露出若干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倾力重点内容,忽视智能生态。热衷于建设教学、管理、生活、科研等各类应用建设的多,而将这些应用融入到整个智能环境中同步发展的少,孤岛问题未有效进行解决[3]。

(2)注重亮点打造,忽视现实条件。斥重资打造示范性的智慧教室、智慧基地的多,而考虑广泛推广的少。一部分智慧校园的建设仅停留于形式展现与相关研究,未考虑其应用实效,未考虑大面积应用的可操作性[4]。

(3)误建数据牢笼,忽视受众粘合。部分学校为体现信息化、大数据的应用实力,强制、逼迫师生使用各类应用,上传各类数据,不仅未实现智能服务,反而加大了师生沉重的负担,师生与智慧校园未形成有效的粘合。

基于以上问题,高粘度、超融合、轻便型智慧校园建设模型探讨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5]。

2  高粘度、超融合、轻便型智慧校园建设模式分析

2.1  立足智能,构建四大平台

(1)建设以物联网为引领的基础网络平台。在已有的有线与无线双网覆盖的网络环境基础之上,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智慧化的校园服务和管理,通过物联网将校园内的人、物、信息载体、时间、地点互联互通,聚合后产生新的信息,从而给广大师生提供更为智慧化的服务。逐步将物联网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食堂、教室、图书馆、供水供电系统、实验室等各种物体中形成“物联网”,并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从而实现各种校园资源的有效管控与综合利用。

(2)建设以云技术为支撑的智能融合应用平台。在统一数据标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云技术打通各应用系统之间的障碍,实现所有应用数据的互联互通、智能融合,建成真正意义上校园云数据中心,并通过云平台为师生提供更为优质的云服务。逐步将各类应用进行碎片化整理,充分满足师生个性化需求,建设功能齐全、方便快捷的校园网上办事大厅,从而充分发挥智慧校园的整体效能。

(3)建设以移动端为重点的智能服务平台。以移动端无线互联和人性化服务作为智能化服务的两大着力点,力争使智慧校园为广大师生普遍接受和认同,以真正达到服务于科学管理、服务于教育教学、服务于师生生活、服务于社会服务的目的。

(4)建设以大数据为依托的科学决策平台。在校园云数据中心基础上,充分利用深度大数据分析,实现从基于理论推演和实践经验的主观决策,向基于事实和大数据运算的客观分析、理性研判、科学决策的方向性转变,通过诊断与改进,逐步推进在教育资源投入与均衡、师资综合建设、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专业建设等多个方面的改革与科学评估,使学院真正步入科学管理与决策的良性轨道。

2.2  反思应用,满足五大功能

建设超融合的教学、管理、生活、科研、服务一体化智慧校园生态环境是智慧校园建设健康运行、持续发展的关键,满足五大功能是我们追求的永恒主题,所有院校都有若干相应应用,但我们不能因强调这些功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忽视其内部的关联性、统一性,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高度融合、构建生态[6]。

(1)智慧教学。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不重点服务于教学的智慧校园是空洞的,教学始终是构建智慧校园生态环境的内核,应在此基础上实现现代大学治理体制的创新、教学基础支撑环境的创新、教学互动方式的创新、教学数据的发掘再利用的创新。一是要考虑整体布局与广泛应用,应集中资源,去粗取精,重点建设,达到真正的教学环境智能化,教学管理一体化。二是要实现云课堂的移动端教学和互动,拉近教学距离,使教学过程更加直接、有效。三是要汇聚众多校内教学资源以及各类资源库现有建设成果,在掌上进行呈现,使学习能延伸覆盖学生的碎片时间,让学生学习更有趣,获取资源更便捷[7]。

(2)智慧管理。建设智慧物联提升管理效率,建设智慧校园办事大厅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建设大数据平台提升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实现智慧管理的目的。一是通过智慧物联,实现安防交通、明厨亮灶、教学及考场等各类监控调度一体化智能园区管理,实现园区有线无线网络、广播电力等实时巡查式维护管理,实现智慧教室等场所一键管控、数据采集、设备异常和防盗告警智能统一保障式管理。二是通过办事大厅,梳理业务流程,加强统一监管,使各项管理流程化、数据化,大力削减办事壁垒,主动实现透明监督。三是通过大数据平台,挖掘数据资源,用数据说话,全面实现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工作的诊断与改进,让建设与改革思路更加清晰和明确[8]。

(3)智慧生活。教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智慧生活是构建智慧校园生态环境的调节器,让师生切身感受到智慧校园中的轻松愉悦是对教学最好的助力,建设超融合、高粘度的掌上云推平台,可以让师生主动融入到掌上生活之中,既能了解到最近的资讯,进行最便捷的事务查询,又能轻松实现掌上消费及相关业务办理,还能掌上资源实时点播、参与各类投票评选,更能失物招领、跳蚤市场、投诉建议、故障报修等等,以广覆盖、高使用率和智能服务为目标,可以将智慧校园的成果通过移动终端辐射整个校园,服务于广大师生[9]。

(4)智慧科研。无论是科研教研,还是创新创业探索,都是构建智慧校园生态环境的补给站,一是要建设开放、有序的智慧科研资源平台与交流平台,让各类研究尤其是产学研项目在此得以更加轻松地健康成长、开花结果,二是建设科学、高效的智能科研管理与服务平台,对科研工作进行智能管理,实现科研项目申报、中期检查、结题流程化,科研事务管理便利化,提供更加智能的科研管理服务。

(5)智慧服务。智慧服务是构建智慧校园生态环境的最终体现,用服务的理念才能构建出真正的智慧校园生态环境,无论是面对师生、家长,还是行业企业、社会各界,无论是面对教学、管理,还是生活、科研,不仅要建设一站式服务办事大厅,实现统一窗口办事,一站式服务以及各种便民服务,更要将服务的理念贯穿于各类业务系统的建设、校园文化的构建之中。

2.3  成果检验,符合三大特征

(1)高粘度:学校、老师、学生广泛乐意使用,享受服务,积极参与,高度粘合,是智慧校园健康良性运行的前提条件。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应充分考虑师生使用习惯和个性需求,使学校师生广泛参与。对于学生,应满足其入学、融入校园直至离校的各个阶段需求,提供每位学生不同需求的校园服务,如自学、图书资源、成绩、缴费、社团活动等。对于教师,满足其工作、继续教育、生活等各方面,通过智慧校园建设,使其能够直接完成日常工作,对于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可以一次性协同完成,不需要多次协调沟通。对于管理者,能够从智慧校园建设中获取所需信息,使高校成为一个高度统一的整体,使教学、管理、生活、科研、服务等各个领域均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并为实现科学决策创造条件[10]。

(2)超融合:在進行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各类业务系统、数据资源的充分融合应用,会产生比其自身设计更大的价值,其功能及数据意义必定会外延和拓展,教学应用不再只是为了教学,教学、管理、生活、科研、服务五方面将相互影响、相互支撑、相互作用,将单一的工作变为系统工作,将点、线变成面,对学校、老师、学生、专业、课程全过程、全方位画像,从而形成持续稳定健康的智能生态圈。

(3)轻便型:智慧校园建设是所有学校的一致追求,但是其高昂的建设经费、高速的更新换代、高深的建设策略又让大家望洋兴叹、望而却步,尤其是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建设必须十分慎重,不少学校斥重资打造示范性智慧教室、智慧基地等亮点,更让大家产生了向往与错觉,让决策者们对于智慧校园应如何建设产生了迷茫。智慧校园建设是一项整体工程、系统工程,一些所谓的亮点仅能展现其皮毛,广泛应用与推广才是王道,应着力于教学这一服务与建设重点,优先解决师生在教学中普遍反映的痛点难点,让智慧校园建设在有限的资金投入中轻装上阵。

3  结语

本文分析了智慧校园建设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智慧校园建设特征,以高粘度、超融合、轻便型三大特征来检验智慧校园建设成果,对智慧校园建设模式普及推广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需要立足于教育教学实际需求,聚焦课堂教学应用,加强信息化与教学深度融合,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以更好的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超, 唐子蛟.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智慧校园平台建设研究[J]. 软件, 2018, 39(5): 27-30.

[2]睢贵芳. 智慧校园基础信息平台建设的若干问题[J/OL].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7(15): 258-259[2018-01-24].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0.1108.TP.20170803.1503.410.html.

[3]许艳春, 马玉英. 互联网+时代智慧校园建设探索[J]. 山东工业技术, 2016(15): 126+122.

[4]王燕. 智慧校园建设总体架构模型及典型应用分析[J]. 中国电化教育, 2014(9): 88-92+99.

[5]陆栋. 关于高校智慧校园业务流程优化再造的研究[J]. 软件, 2018, 39(8): 210-214.

[6]蒋东兴, 付小龙, 袁芳, 吴海燕, 刘启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探讨[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S1): 119-125+131.

[7]张沫.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智慧课堂实践——以“C程序设计”课程为例[J]. 软件, 2018, 39(11): 253-255.

[8]闫实, 付佳, 石莉.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智慧校园的教学改革[J]. 软件, 2018, 39(2): 208-211.

[9]周天墨. 智慧化工园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平台设计与研究[J]. 軟件, 2018, 39(12): 40-43.

[10]王云. 互联网+时代泰州智慧城市创新发展探讨[J]. 软件, 2015, 36(11): 09-11.

猜你喜欢

高粘度智慧校园
欢127块水平井管理方法探索
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页岩油勘探开发浅析
高粘、高含蜡稠油井管理对策探讨
高粘度羟丙基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