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
2020-12-23杨洋
杨洋
摘 要:利用SWOT分析法得出榆林市经济转型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从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与分析,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为当地经济转型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煤炭资源型经济;经济转型;可持续发展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16-0136-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1 榆林市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的SWOT分析
1.1 榆林市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优势分析(S)
1.1.1 交通优势
目前,榆林市域高速公路交通网已建成连接山西、关中、内蒙古、宁夏和甘肃的“三横两纵”的交通网路,高速公路总里程逐年递增。全市现有神朔、神延和包神3条对外铁路干线,加上即将建成的太中银铁路,同时还计划修建郑银高铁、兰太高铁和延榆高铁,未来铁路运输网将继续完善。
1.1.2 资源优势
榆林市被誉为“中国科威特”,可见其资源的丰富程度。目前,全市已发现包括煤炭、天然气、石油等8大类48种矿产资源,资源品种众多且品质好。
1.1.3 旅游资源优势
榆林市境内拥有丰富的沙漠景观、古长城遗址、天然淡水湖等。此外,还有西部最大淡水湖红碱淖、榆林沙漠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景观。
1.2 榆林市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劣势分析(W)
1.2.1 区位劣势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西北部内陆,较为封闭,距离较大的经济带动点远,无法享受辐射带动作用[1]。
1.2.2 环境脆弱
榆林市处于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的交接处,地貌多山地和黄土丘陵。当地环境极其脆弱,环境自然恢复力差,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煤炭资源型经济发展方式势必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生态环境逐渐成为制约榆林经济发展的劣势。
1.2.3 自然资源劣势
自然资源都有一个共性问题,那就是总有资源枯竭的一天。榆林市煤炭资源型经济也面临着煤炭资源枯竭的一天。“因煤而兴,因煤而亡”是所有煤炭资源型城市的难题,也是榆林市煤炭资源的劣势所在。
1.2.4 企业规模化程度低
榆林市煤炭业中存在大量中小型民营煤炭企业,大型规模化企业数量较少。没有形成大型产业链,企业之间的合作较少,恶性竞争较多,企业发展环境差,不利于规模化生产。
1.2.5 技术劣势
榆林市煤炭经济发展缺乏大量高精尖人才和行业专业人才。榆林地处陕西最北部,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常有风沙天气,对人才的吸引力低,留不住人才。同时企业生产设备、生产技术落后,存在较大的技术劣势。
1.3 榆林市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机遇分析(O)
1.3.1 政府支持
榆林市政府积极引导煤炭企业升级改造,鼓励各种低能耗和新能源企业落地,高新区为大量企业转型提供了平台和政策支持[2]。
1.3.2 呼包银榆经济区
榆林市属于呼包银榆经济区经济圈中的重要一环,凭借着呼包银榆经济区经济圈优势和便利,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并借此机会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和资源型产业转型。
1.4 榆林市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威胁分析(T)
1.4.1 绿色发展要求
煤炭产业是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型产业,所以绿色发展趋势下对煤炭企业的要求更多。榆林市作为以煤炭资源产业为支柱产业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是唯一出路,但同时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威胁。
1.4.2 产业竞争大
榆林市煤炭企业众多,竞争较强。煤炭市场不景气,许多抗风险能力低的小企业都已经破产、停产,煤炭产业发展“寒冬期”还在继续。面对激烈的产业竞争,榆林市煤炭经济转型发展面临严重威胁。
2 榆林市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战略
通过对榆林市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的SWOT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榆林市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优势和劣势。必须利用好外部机遇,迎接挑战,才能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
2.1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改造
现阶段,榆林市经济发展模式還属于煤炭资源初级加工及利用的阶段,下游延伸力度较小。该阶段属于粗放式的生产模式,在短期内可以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但以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不是长远之计。要往煤炭资源产业的下游拓展延伸,大力发展煤炭资源深加工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煤化工企业,形成完整配套的煤炭产业体系。
2.2 积极倡导绿色发展
煤炭产业是一个高污染行业,短期经济利益较高,但长期来说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榆林市经济转型发展必须要走绿色发展之路。要为煤炭企业制定关于环境、能耗、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统一标准,针对不同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提供技术指导。此外,还应该积极引进各种高素质人才,汲取国内外关于煤炭企业降能耗和降污染方面的经验,大力进行传统型煤炭产业的升级改造,走上一条属于榆林市煤炭经济转型发展的绿色大道。
2.3 大力发展旅游业
榆林市位于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交接处,境内拥有丰富的沙漠景观、古长城遗址、天然淡水湖及丹霞地貌。榆林市有万里长城第一台的镇北台遗址,有人文景观红石峡、统万城遗址、白云山、青云寺、二郎山、高家堡古城、西峰寺等各大古建筑遗址景点,还有全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和独特自然景观红碱淖及丹霞地貌,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2.4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2.4.1 积极发展打造“榆林大红枣”品牌
枣树是一种耐旱性果树。榆林地区多山地,气候较干旱且太阳光照足,光照条件适宜红枣生长,为红枣生长提供了必要的光照、热量条件。榆林大红枣主产于清涧、绥德、神木、吴堡、佳县等有黄河或洛河流经的县区。榆林市应利用好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大力发展红枣树种植,利用“榆林大红枣”品牌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2.4.2 打造“洋芋”生产基地
陕北洋芋品质较佳,在全国市场上都享誉盛名。榆林市是著名的“洋芋之乡”,榆林市境内多个县区都种植洋芋。佳县、清涧等地是规模最大、种植历史最悠久的种植地。榆林市应利用好“洋芋之乡”的优势,整合土地资源,进行规模化种植,利用便利的公路和铁路运输进行跨市场销售。
3 结束语
榆林市现阶段经济发展以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为主,但是煤炭资源型经济的局限性正在逐渐制约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走出困境,榆林市必须进行经济转型,走上可持续、绿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吴刚,谢和平,刘虹.煤炭生产的制约瓶颈及变革的方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8(3):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