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情境,为智力障碍学生打通识字的通道

2020-12-23张琛

课外语文·上 2020年12期
关键词:智力障碍识字情境

【摘要】识字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智力障碍学生将来适应生活、融入社会的一项基本能力。在教学实践中,遵循智力障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通过游戏活动、多媒体演示、实物呈现、生活情境再现等方式,为学生构建直观的识字感受,激发智力障碍学生识字兴趣、降低识字难度、提高识字能力。

【关键词】情境;识字;智力障碍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2-0490(2020)34-0011-02

【本文著录格式】张琛.创设情境,为智力障碍学生打通识字的通道[J].课外语文,2020,19(34):11-12.

智力障碍儿童由于脑部发育迟缓或大脑损伤,对周围的事物缺乏长时间的兴趣,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识记速度缓慢、保持差。因而,识字对于智力障碍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困难,对识字过程中的枯燥呆板的教学方法容易产生厌倦心理。那么,怎样调动智力障碍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呢?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中提出:“倡导感知、体验、参与的学习方式。”情境教学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创设生动、具体、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多感官体验,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学生可以看到、摸到、听到、感受到的事物和场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把学生带入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有形的情境世界,符合智力障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特点,激活学生识字效率。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培智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对较弱,对于识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而且注意力很难集中,传统的机械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枯燥无味,收效甚微。而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智障学生跟健全儿童一样具有好奇心、进取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设计不同的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无意的游戏中快乐识字,在玩中识字,使枯燥的识字变得生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游戏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着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都积极参与其中,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让教师的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让孩子在游戏的欢乐氛围中积极思考,激发识字的乐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游戏的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例如:“魔术袋”——将生字卡片放入袋子中,学生摸一摸,摸到后读一读卡片上的生字;“摘苹果”——将生字写在苹果卡片上,请学生摘苹果,学生准确认读后摘下苹果,最后比一比谁摘得多;“击鼓传花”——击鼓传递生字卡片,鼓声停,学生读生字,读对给予奖励,读错表演节目;“掷骰子”——将生字写在骰子的六个面上,学生掷骰子,掷到哪个面就读一读上面的生字;“找朋友”——把学过的生字拆分,将部件发给学生,两两组合找朋友,组成生字,再读一读。积累一段时间,班级里面还可以评选“识字小能手”“识字大王”等等。通过这些有趣的游戏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巩固了所学。

二、采用媒体情境,多感官参与识字

多媒体教学工具在课堂中已被广泛运用。识字教学中,积极创设图文并茂的媒体情境,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通过声音、视频、图片、动画等,让学生充分感知,将抽象的生字形象化,把原本枯燥无味的识字变得生动有趣。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感官系统参与学习,促进大脑思维的发展,多维度加深学生的记忆力。同时,音诗画的媒体情境发展了智障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识字,也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如教学汉字“笔”时,根据这个字是会意字的特点,运用多媒体先让学生理解再记忆。古时候的笔都是毛笔,根据笔的形态,上面是竹子作笔杆,此时利用多媒体呈现竹子的图片,下面是动物的毛,再呈现毛的图片,合在一起才组成了毛笔,呈现毛笔的图片,进而出示生字“笔”。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字形,同时也理解了字义,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也活跃了思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教学汉字“九”时,笔顺容易出错,第二笔横折弯钩较难掌握。可以制作一个flash动画,分步演示汉字“九”的笔顺,学生跟着书空,从而掌握笔顺。在演示笔画横折弯钩时,速度要放缓,同时还可以利用媒体的互动功能进行描红,反复练习。另外,教学生字时还可以利用媒体将重点的笔画、部首加粗、变换颜色等,以加深学生的记忆;通过圈一圈、连一连、找一找等形式进行巩固练习。采用多媒体教学,智力障碍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三、链接生活情境,在生活中识字

生活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教学要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识字情景、生活环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和主动性。识字教学要贴近生活需要,注意在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主动识字。”

教师除了利用课堂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进行识字教学之外,还要充分挖掘家庭、班级、校园、社区等生活中与识字相关的资源,有意识地将识字学习引入到广阔的生活情境中去,巧妙搭建生活与识字的桥梁。学生不用机械地记忆“点横撇捺”,而是欣然地在生活情境中进行识字,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增强学生感性认识,从而获得生动的发展。

(一)实物呈现,在联结中识字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小学教师提出建议:“你们要到思维的源泉那里去,到自然界和劳动中去教儿童思维,要让词在进入儿童意识的时候带着鲜明的情绪色彩。”智力障碍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缺乏抽象逻辑思维,而汉字却是抽象的符号。将汉字与实物建立链接,解决了学生思维的局限性与文字抽象性之间的矛盾,使实物成为抽象转化为形象的媒介,从而成为学生识字的好帮手。如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蔬菜、水果、餐具、工具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时,教师可以直接将实物带入课堂,引导学生先观察,说一说特点,记一记名称,进而再学习对应的汉字。又比如创设生活化的环境帮助学生识字,在教室里、家里,各类物品上可以贴上生字卡片,让学生看到什么就能认识表示该实物的汉字,所见即所得。这时,学生的识字学习不再是枯燥机械的符号记忆,而是生动、有趣的观察、交流、感受,他们积极动用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味觉来感知事物的颜色、形态、味道进而识字,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且加强了学生对生字的感知、记忆、理解。

(二)再现生活,在活动中识字

教学中,可创设动态多感官的生活情境,将生活情境引入课堂,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会更乐于识字。课堂中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情境中识字,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认识辨析汉字“买”和“卖”,学生容易发生混淆。可以模拟超市购物的情境,当对话中出现“买”“卖”这两个字的时候,立即出示生字卡片巩固辨析字形。将生活情境再现课堂,使静态的文字呈现鲜活的状态,易于学生掌握,教学过程也变得生动、活泼、有效。

(三)走出课堂,在生活中识字

识字教学中,无须学生每天一板一眼、横平竖直地端坐在课堂之中学习汉字,教师要指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大胆实践,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带孩子购物时认一认商品名称;乘坐公交车、地铁时认一认站牌;逛街时认一认各个商铺的名称;散步时认一认路牌等。还有对于课堂中学过的汉字,例如汉字“电”,可让学生运用到生活中,在生活中找出汉字“电”,如在“五星电器”“有电危险”“中国电信”这些标牌中找一找,再完整地读一读。这些生活中随处随时可见的场景,反复呈现,多次巩固,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很多汉字。再比如,看电视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读节目名称、字幕,引导孩子形成主动识字的愿望,让学生在生活娱乐中识字。这些方法,有效地增加了学生的识字量,又进一步巩固了学生的识字成果。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培智语文识字教学中,创设形式多样、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符合智力障碍学生的学习特点,降低了学习汉字的难度,提高了智障学生识字效率,为智力障碍学生打通了识字的通道。

参考文献

[1]蒋凯.智力落后儿童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何金娣.实用语文[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3]谈慧.情境教学法在培智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特殊教育,2015(24).

猜你喜欢

智力障碍识字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识字
识字儿歌
试论提高智力障碍儿童语言沟通能力的措施
护患情境会话
识字谜语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研究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智力障碍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艺术治疗在智力障碍、自闭症人群艺术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