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赜

2020-12-23徐晓舟杨帆

成才之路 2020年34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徐晓舟 杨帆

摘 要:现代学徒制在招生、标准体系建设、双导师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培养模式改革以及管理机制建设等方面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文章针对相关问题,分析商科类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实践的动能与路径,并给出相应的建议,认为基于综合管理流程的现代学徒制实践,应包含制定目标、制定制度、寻找试点、合理评价等步骤。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商科類高职院校;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34-0006-02

一、背景

现代学徒制是教育部2014年提出的一项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能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模式。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与普通大专班和以往的订单班、冠名班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现代学徒制更加注重技能的传承,由校企共同主导人才培养,设立规范化的企业课程标准、考核方案等,体现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2019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要求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按照《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部署工作,并提出“总结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全面推广现代学徒制”的要求。在文件中,教育部明确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和多方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的目标。可以看出,现代学徒制是实现高职教育现代化的切入点,是培养德技双馨的优秀人才的重要模式。本文针对相关问题,分析商科类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实践的动能与路径,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二、商科类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实践面临的主要问题

商科类高职院校是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传统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高等职业院校,商科类高职院校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为本地区第三产业培养复合型的职业化高级应用型人才。调研发现,商科类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实践面临以下一些主要问题。(1)企业缺乏动力,校企合作缺乏长效机制。按照教育部提出的现代学徒制工作重点,高职院校与企业需要共同制定和实施招生招工方案,共同录取和培养。但考虑到成本和时间,企业并没有足够的动力与学校进行合作。商科类专业的特色往往并不明显,对口就业岗位较为庞杂,企业缺乏建立长期合作机制的意愿与动力。(2)标准体系建设困难。合作企业并非产业或行业龙头,缺乏统一的标准。如最新的“1+X”证书试点单位推出的标准往往仅仅应用于某一行业,无法推广到整个社会。(3)导师团队建设滞后。双导师制度是现代学徒制的重要特征之一,即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组成教学团队,承担教学任务,学校与企业也可以开展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和横向联合技术研发等合作。但目前导师团队建设滞后,面临一些实际困难。(4)培养模式与管理机制的变革仍然是关键。现代学徒制要求按照企业生产和学徒工作实际,实施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比如采用广泛推行的“3+2”模式,即3天在学校,2天在企业。在管理机制上,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健全与现代学徒制相配套的教学管理与运营机制。

三、商科类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实践的动能与路径

现代学徒制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和主导模式,思路明确、科学合理、应用高效的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实践,既能为商科类高职院校未来的人才培养指明方向,也能保证高职院校的长期稳定发展。因此,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商科类高职院校大可不必采用统一的学徒制模板,而要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发展程度,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稳步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和试点。对此,本文认为主要动能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1)自下而上而非自上而下的改革思维。传统高职院校的改革往往是采用自上而下的形式,通过政策解读、文件学习、系统匹配、院系配合等流程进行新模式的适应。自上而下的方式在外部环境权变和管理方面显得较为滞后,因此高职院校完全可以根据专业特色,主动寻找合适的突破口,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自身的教育教学结构,联系合适的企业进行对接,然后带动专业群学徒制培养模式建设,以推进整体改革。高职院校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将专业学徒制的选择权和决定权下放到具体的专业,可以进一步调动各个专业的积极性,也可以扩大校企合作的范围,使校企合作纽带具有更强的稳固性和可持续性。(2)差异化与聚焦运营。现代学徒制倡导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并不局限于制造业,德日两国工匠精神的形成根源主要来自两国的历史传统的延续和改革,学徒制是工匠精神形成和作用的根本载体。区域化既然是广大高职院校办学的主要特色,那么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也应该紧紧围绕区域化和特色化,注重符合地区和学校特色的差异化学徒制实践。调研发现,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的学徒制试点,大部分具有自身的特色和口号。例如,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提出“能财会商、负责任、讲诚信、有爱心”的理念,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提出“面向国际、依托行业”的理念,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确立了“为周边区域提供服务管理一线的高技术人才”的目标。因此,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应该立足于区域特色和专业特色,不能照搬模仿,而应综合分析本身的优势与劣势,找到专业的核心与特色,进行聚焦或差异化运营,形成本身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推进校企合作也更为容易。(3)制度化形态匹配学徒制培养。制度化形态既指现代学徒制的相关政策和规范应该形成完善而统一的制度,也指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标准、考核标准、校企双方权利义务以及职责都应该提前以制度化的形式确定下来。因此,完善的劳动共同体建设,可以成功摆脱传统校企合作的弊端,为现代学徒制的正式推进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建议

基于综合管理流程的现代学徒制实践,应该包含制定目标、制定制度、寻找试点、合理评价四个步骤。首先,高职院校需要根据现代学徒制实践的具体要求,制定合理的差异化的现代学徒制实践目标。其次,要制定现代学徒制实践的政策和方案,以制度的形式保障试点流程的正常运行。再次,自下而上,根据专业的特征和发展现状,积极寻找合适的试点企业进行合作。最后,形成完善的评价系统,择优选择良好的企业进行下一步推广。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调研,将区域、产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市场调研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尤其是商科类高职院校更要重视人才需求调研。商科类专业自身的特色决定了学生就业面较窄,如果不能准确探测市场和产业的具体需求,难以形成对口的专业课程体系,也就难以培养出适合市场和企业需求的人才。(2)加强过程控制与质量管理。校企合作实际上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但很多校企合作仍然属于低水平和低层次的合作,企业缺乏热情和动力,学校则往往满足于完成相关的任务和指标,导致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因此,在现代学徒制试点中,高职院校要加入过程控制和质量管理,将试点过程分为不同阶段,确立每一个阶段的考核指标点,并给参与试点的专业教师分配具体的考核点,确保事前、事中和事后考核点的落实。(3)加强专业群学徒制对接与合作。国家要求各学院建设高水平的专业群,因此,针对商科类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一大出路就是改变传统校企合作方式,通过专业群共享合作单位进行现代学徒制实践,以更好地培养市场和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曹迪.商科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18所商科类高职院校的调查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7(07).

[2]范生万,微商文化下高职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模型研究与实践[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5).

[3]王建新.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创业”一站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05).

[4]王志伟.高职商科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4(23).

Exploration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Xu Xiaozhou, Yang Fan

(Chengdu Polytechnic, Chengdu 610041, China)

Abstract: Modern Apprenticeship poses great challenges to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enrollment, standard system construction, double tutor team construction, teaching resources construction, training mode reform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construction. In view of the related problem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kinetic energy and path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practice in commercial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gives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practice based on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process should include the steps of setting goals, formulating systems, looking for pilot sites, and reasonable evaluation.

Key words: modern apprenticeship; talent training mode; business vocational colleges; path

作者簡介:徐晓舟(1983-),男,四川成都人,讲师,管理学博士,从事教育管理、产业经济学研究;杨帆(1985-),女,四川成都人,实验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