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朗读训练的策略
2020-12-23周友萍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基础阅读能力,使学生在后续学习中能顺利理解课文。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需要让学生成为阅读教学的主体,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本文重点分析了在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朗读训练的意义及方式,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阅读教学;朗读训练;小学语文;四年级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48-0066-02
引 言
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教师应积极开展阅读训练。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朗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使学生深入掌握文章内容[1]。因此,阅读训练的效果与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存在密切联系,教师需要加强朗读训练,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四年级处于小学中学段,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及认知能力有所提升,且对周围事物存在较强的好奇心。开展朗读训练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蕴含的感情,使其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一、开展朗读训练的意义
朗读课文,能使学生感知作者描写的情景,使学生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这是教师无法用语言完全讲述出来的,只有通过听觉及视觉的共同作用,才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课文中的词句带来的感官刺激[2]。朗读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能够将课文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小学四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教师只需稍加指导,就能让学生深入阅读学习中。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开展朗读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首先,朗读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较强的语言能力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文章中隐含的情感。由于汉语的构成十分复杂,对于小学生来说,熟练掌握汉语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开展朗读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汉语语言知识,从而达到深层记忆的目的,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3]。其次,朗读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课文内容。小学生天性爱玩,难以在课堂上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教师采用朗读课文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较好地集中注意力,使学生不断思考文章内容,找到其中的问题。因此,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朗读训练十分重要,它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能够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及深层含义。
二、朗读训练在四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激发学生潜能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朗读训练符合学生爱模仿的特性。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也具备较高的代入能力。朗读训练可以帮助学生融入课文,使其更好地感受文章情感,从而提高其阅读能力[4]。教师应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为目的,采取适宜的手段,让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教师应确保学生享受阅读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分层次理解文章的含义,从而提高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为今后的阅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需要注意方式
开展朗读训练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教师需要深入理解课文,深入掌控课文学习的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重点,使学生朗读时合理控制语速及语调,并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提出建议。
其次,在处理课文每段之间的关系时,学生由于缺乏相关学习经验,对这一内容的处理容易出現失误。此时,教师应先进行范读,并引导学生画出文章中的重点语句,帮助学生逐渐熟悉这些语句。教师采用遵循渐进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了解文章重点语句和段落的基础上进行全文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运用情景教学法,营造教学气氛
开展朗读训练时,教师需要从课文感情、朗读的速度和语调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5]。在训练过程中,教师需要划分课文内容,让学生根据主线及分线来把握课文,同时提醒学生注意朗读过程中的感情、语速及语调。例如,在教学《夜莺的歌声》时,当读到战争结束后的场面时,教师应提醒学生使用低沉的语气进行朗读,并用积极乐观的态度朗读作者表达不会屈服、永远抱有希望的段落。这样学生能够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内涵,更加深入地感受文章蕴含的丰富情感。
4.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习
单纯的课文朗读较为枯燥,教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朗读的趣味性。若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不能很好地把握课文内容,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有效学习[6]。例如,在教学古诗词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抑扬顿挫。教师应先进行正确的朗读示范,向学生展示如何正确朗读古诗词,从而表达出充沛的情感。此外,教师应灵活地选择朗读方式,提高朗读的乐趣,以免学生因朗读训练较为枯燥而失去耐心。因此,教师应开展一些趣味活动,以提高朗读训练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朗读接龙的方式,让学生一人读一句,或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从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在开展朗读训练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整体架构,从而使学生有层次地理解并朗读课文内容,使学生感受课文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同时,经过朗读训练,学生应学会通过语气及语调表达这种感情。学生如果不能深入感知课文内容,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示范教学,通过多样化的朗读训练活动,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朗读活动,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朗读训练的技巧
1.注意层次性
整篇文章是由词语、句子及段落组成的。因此,在朗读训练中,教师需要分为如下四个部分进行。
(1)词语理解
词语作为文章的基本构成部分,需要学生理解其含义,才能懂得文章的内涵。了解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也是朗读训练的主要目的。朗读训练中,教师应从词语评价入手,通过文中的重点词语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如让学生思考某一词语能否替换为其他词语,或者哪个词语更能表达作者的情感。例如,在学习《颐和园》一课时,读到“一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划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能否将“划”字替换为其他字,或者哪个字更能表现画舫游湖的画面。这样能使学生深入感受这句话中的动态描写,从而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昆明湖的静的,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段落理解
学生熟练掌握文章的基础词语知识后,要将朗读作为表达方式,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并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阅读整篇文章。段落是整篇文章的重要构成部分,朗读段落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整篇文章的内容。在进行段落理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朗读训练。第一,分角色朗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主要角色,然后进行朗读。分角色朗读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朗读训练。第二,表演朗讀。教师可以以课文为基础,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将课文改编为短小的剧本,并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出来。这种朗读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感情。第三,配乐阅读。在学生朗读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课文相符的音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感情。上述朗读方式各有所长,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朗读方式,丰富朗读训练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进行朗读训练。
(3)全文理解
影响学生阅读效果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学生未能深入走进文本,缺乏对文章内容的深切感受。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为文章的作者,使学生深入感受文本。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精美的课件,使学生直观地看到桂林山水的美景。这样,学生在朗读时能够将自己代入桂林山水情境中,观赏桂林美景。在这种训练下,学生能够更好地在朗读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情感,为今后的阅读奠定扎实的基础。
2.掌握文章核心内容
在进行课文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学习重点,从而提高朗读训练的有效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教师应确定文章的情感点,使学生在朗读文章时把握整体的感情基调。每篇课文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找到文章中的情感点,使学生更细致地感受作者的情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例如,在教学《猫》时,在朗读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想象猫的形象,帮助学生感受老舍先生对猫的感情。这样,学生在朗读整篇文章时,可以更好地表现作者对猫的喜爱。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形象点,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开展朗读训练,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更加准确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深入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同时,学生只有生动地朗读出作者的内心情感或文章描绘的景色和人物,才能更好地学习课文知识。这一过程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及阅读能力,为其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任雁.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J].中国校外教育,2020(10):67-68.
罗婷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J].课程教育研究,2020(14):88-89.
陈雪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语言表达训练[J].课程教育研究,2020(08):95-96.
郭晓丽,李旭红.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阅读训练[J].课程教育研究,2020(03):90-91.
向朝俊.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情感培养[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四).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302-303.
谢忠凤,柯恒波.浅议小学语文经典课文朗读指导[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5(01):66-68.
作者简介:周友萍(1989.9—),女,安徽芜湖人,本科学历,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初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