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支气管哮喘病人护理》教学设计与反思
2020-12-23鹿素云
鹿素云
摘 要:职业教育要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笔者所教授的是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教师在中职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为学生建立高效优质的信息技术环境。学生平时爱玩智能手机,利用蓝墨云班课教学手段,把玩手机变成学生学习的好帮手,推动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网上做题、师生实时互动,让学习变得更加容易,多点调动,告别课堂的枯燥与乏味。
关键词:中职护理 内科护理教学与反思 教学设计 蓝墨云班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7(a)-0141-03
Teaching Design and Reflection of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Asthma" in 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
LU Suyun
(Fuxin Health School,Fuxin,Liaoning Province,123000 China)
Abstract: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development mode and the adjustment of economic structure, and embody the idea of lifelong education. What we teach is 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nurs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and constantly enrich the classroom teaching, Establish an efficient and high-qual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 Students usually like to play with smart phones. By using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blue ink cloud class, they can make mobile phones a good helper for students to learn, promote students' pre class preview, do online exercises after class, and make real-tim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so that learning becomes easier, more mobilization, farewell to the boring and boring classroom.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nursing; Internal nursing teaching and reflection; Teaching design; Blue ink cloud class
在內科护理学《支气管哮喘病人护理》的教学设计中,笔者尝试将蓝墨云班课运用到教学中,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观察对比支气管形态进行比较,通过玩游戏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结合支气管哮喘发作视频观察,学生对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好奇心,完成理论知识讲解;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融入课堂共同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会有哪些症状,用关键字总结症状,化繁为简,让学生对重点知识记忆深刻;利用蓝墨云班课做课后题,让学习变得更加容易,多点调动,告别课堂的枯燥与乏味。
导入情景:王女士,25岁,今日与家人在公园赏花时突感胸闷、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周身大汗,焦虑不安,急来院就诊,初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医嘱:吸氧,沙丁胺醇吸入。工作任务:(1)如何正确实施氧疗。(2)如何指导病人应用支气管舒张剂。(3)如何指导病人控制哮喘发作的因素及发作时紧急自我处理方法。
什么是支气管哮喘呢,为什么赏花就能引起发病?为啥要吸入沙丁胺醇?带着这些问题,笔者主要从几个方面来进行这次课的设计和讲解,分别为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1 教学分析
该节内容选自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十二五”规划教材内科护理学第二章第三节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内科护理学为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临床护理的主要学科,又是护士资格考试和专业对口升学的主要课程。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临床症状突出,也是临床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种疾病,也是护士资格考试的主要疾病。
根据教学大纲、学生性格特点和岗位能力标准要求,将该课的三维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2 教学设计
当智能手机走进学生的生活,学生上课玩手机是教师不能回避的问题,应巧用蓝墨云班课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究、感悟、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笔者的教法及学法如下。
3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阶段,笔者利用蓝墨云班课布置课前任务:支气管哮喘的预习,预习的内容为支气管的解剖结构、正常肺部呼吸音是什么?已选定参演小短剧角色扮演的学生背剧本。
为了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在课堂实施阶段,笔者将90min的教学内容设定为7个教学环节。
(1)观图形找差异,导入新课。导语:同学们,新课之前来做一个游戏,请同学们看看这两张图片有哪些不同之处?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找出正常气管与支气管、支气管横切图的区别,与学生互动,提高学生兴趣,学生观察、思考问题,学生对做游戏非常感兴趣,吸引学生们注意力,顺利导入此课。
(2)动画视频,巧解定义。讲解支气管哮喘定义之前,播放视频,让学生观看支气管哮喘形成过程,发现支气管的变化,进而总结定义:“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和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和加重,多数病人可自行缓解或治疗后缓解。
(3)图文并茂,分析哮喘发作的诱因。带着问题思考;结合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为何形成的是呼气性呼吸困难,直观感知支气管哮喘发生机制及呼吸困难的类型及特点,以加深印象;动画视频更形象生动,能抓住学生的兴趣。
(4)角色扮演,评估哮喘。此环节由课前背过剧本的学生出演,学生一饰演患者,学生二饰演护士,主要内容是支气管哮喘患者评估过程,让学生带着角色出演,学生能感同身受,对于整个疾病有更直观的认识,然后分组听诊、讨论,结合观看的短剧讨论支气管哮喘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
(5)肺部听诊,呼吸音现。播放肺部听诊音频,加深支气管哮喘患者肺部听诊特点并展示影像学资料及辅助检查结果,利用关键字总结法,精简症状加强记忆,完成教学目标,升华主题。
(6)引导思考、合理用药。结合症状,设置问题,对于支气管哮喘出现的这些症状根据症状的特点,用关键字总结: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伴双肺哮鸣音。观看多媒体课件总结治疗要点如下。
①脱离变应原:防治哮喘最有效的方法。②药物治疗:控制性药物及 缓解性药物。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控制哮喘发作最有效的药物。③示范定量雾化吸入器(MDI)使用,总结口诀:开瓶盖,摇一匀;深呼气,双唇包住咬口;经口吸气,同时按压喷药(喷吸同步);屏气10s,缓慢呼气;要想再吸,间隔3min。歌谣好记易懂。
(7)明确重点、巩固哮喘,接轨护考:最后利用板书梳理该节课的内容,并强调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得重要性。①复习支气管哮喘症状,提出问题:支气管哮喘发病的诱因有哪些?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该怎么处理?如何进行定量雾化吸入?②并利用蓝墨云班课布置课后作业,在线上给予学生指导,掌握学生做题情况。
4 教学反思
4.1 优点
(1)信息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用蓝墨云班课给学生课前推送笔者自己制作的微课、PPT等教学资源,推动学生的课前预习;在课堂上开展了更多、更有效的课堂参与式活动。(2)课堂活动形式多样,使教学游戏化,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可以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 ;放学后依然有没有学懂得学生可以使用这款软件巩固自己的学习,让学习变得更加容易;(3)与老师实时进行互动,增进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记忆,实现随时随地的移动学习,教师有利于测试和批改作业,互动更方便。(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2 缺点
(1)活动参与人员受限。(2)讨论后学生分享时间不足。(3)学生参与受网络的影响。(4)中职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如果掌握不好,反而会增加学生玩智能手机的机会。
4.3 总结
理清层次,多点调动,以期完成启发式、形象化的教学,告别课堂的枯燥与乏味,让学习变得更加容易,我们也是在初步尝试,逐步探索之中。
5 结语
利用蓝墨云班课在内科护理教学中,能够课前准备充分,为新课的导入做重要铺垫;对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课堂上能够有效互动,活跃课堂氛围,避免学生学习的枯燥乏味,使教与学都会感到轻松愉快,学生注意力能够有效保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内外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山少男.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碎片化学习模式在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以《网络媒体应用》课程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137-139.
[2] 吴富旺,上官国莲,钟希琼,等.蓝墨云班课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5):265-269.
[3] 张颜.蓝墨云班课在高职《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8):253-254.
[4] 饶亭,董雷,杨莉.蓝墨云班课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视界,2020(5):67-68.
[5] 刘金鑫.西醫医学汉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9.
[6] 何航道.多学科融合背景下的生物化学教学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