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此东坡

2020-12-23盛川秀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密州太守林语堂

盛川秀

很多人写过东坡。

清代诗人王士祯称赞苏轼道:“汉魏以来,二千余年间,以诗名其家者众矣。顾所号为仙才者,惟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三人而已。”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评价他:“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美食家,是士大夫,是瑜伽术的修炼者。可是这些还不足以勾勒出苏东坡的全貌。”苏轼,他是天地间的凤毛麟角!

苏轼的才华与胆识,在少年时期便可见一斑。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苏轼与苏辙同赴全国贡举考试。试题对苏轼而言,自然小菜一碟,他大笔一挥,一篇洋洋洒洒的策论应运而生。主考官欧阳修对此赞不绝口,只是其中一个关于尧舜的“典故”他从未听闻,便在试后亲自上门请教。这下苏轼心虚了,原来,那根本不是什么“典故”,而是他为迎合题意改编的!不过,幸好这位文坛宗师宅心仁厚,不但没有批评,还对苏轼的创新开拓精神表示欣赏。而这种胆大轻妄的性格,不仅没有随年岁增大消逝,反而不论福祸地陪伴了苏轼一生。

可苏轼再怎么肆意妄为,依旧是有底线与原则的。从事业上说,苏轼是一个恪尽职守的、真正的好官。

熙宁十年(1077)七月,苏轼赴密州任太守。因为苏轼为人清廉正直而俸禄少,他常食不果腹。甚至有一次与同困苦的朋友跑到废弃的院子里采菊花吃,而后写下“求杞菊食之,扪腹而笑”的诗句,乐观主义者豁达之情尽显无遗。连太守都吃不饱,就更不用说百姓了。密州是贫困山区,迫于生计,许多人家将新生的婴儿弃于路边。苏轼便带领官兵“洒泪循城拾弃孩”,两年内,救活十余名弃婴!后来,苏轼被贬徐州,遭遇涝灾,也是刻骨铭心!那次的洪水来势凶猛,水火无情,就在徐州危在旦夕时,苏轼亲临现场,指挥精兵抗洪,阻止富家弃城逃亡,喊出“人在城在”的口号,又向上级请求禁军支援。终于,在洪水来临之际,筑起一道长堤,保住了徐州。而在安全的情况下,苏轼并没有高枕而眠,他又将洪水引入黄河,从根源上解决了问题。

这样一位敬业爱民的太守,怎能不受百姓爱戴?

苏轼,不仅为大家服务,对自己的小家也情深义重。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为悼念亡妻王弗而作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情至深处,直语贯出。来不及用辞藻装饰,语淡方显情深。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先声夺人,如一道闪电直击心扉。仿佛能想象,字里横亘的无际的荒凉,浸染在清辉下频频倾倒的浊酒杯中。深沉悲凉,啜饮一口,回味无穷,余韵动人心魄。“上穷碧落下黄泉”,苏轼心中的凄凉,抹去了生死界限,这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意境,格外动人。而苏轼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与其相差十岁,本是老夫少妻的般配,可是苏轼却总称王闰之“老妻”。细细想来,包含着“相濡以沫、相依为命”的愿望,是熟稔得不分彼此的亲昵,是唇齿一般的患难与共。

也正是有了这样的“贤内助”,苏轼才不用为家庭琐事操劳,才能安心去实现他的雄心壮志。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写道:“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是的,苏轼对于宋朝的重要性,不亚于李白对于唐朝,天地间,独此一人!

一人,才最值得追忆。

苏东坡在中华大地上留下了一个伟岸的灵魂,一个撼动人心的背影!

指导教师:杨亚萍

[【小编评】]

大名鼎鼎的苏大学士,从古至今,不知道多少贤能志士评价过。作者首先智慧地选取了清代诗人王士祯、林语堂的评价展现苏轼的人格魅力。接着小作者没有从苏轼的才学入手评价,而是另辟蹊径从他做官为人以及对两位夫人的深情的角度来为我们展现苏轼的人格魅力。所引用的“用典”事例、任密州知州时发生的事,说明作者极其了解苏轼的生平,故才能如此娴熟地信手拈来,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苏轼的敬仰之情。

(西西)

猜你喜欢

密州太守林语堂
林语堂的“半场演讲”
密州在哪
让子弹飞
坚硬与柔软
薛宣割黄绢断案
林语堂更衣见老友
林语堂妙论“好丈夫”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题铭砚洗
冒充太守,得认识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