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在初中生学习心理问题调解中的应用分析
2020-12-23陈子霞
陈子霞
摘 要 结合初中生学习心理问题的表现及成因,分析微信在解决初中生学习心理问题方面的优势,提出应用微信解决初中生学习心理问题的策略,以期促进初中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关键词 微信;初中生;学习心理问题;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11-0027-02
1 前言
做好教育引导,助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发展,这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当前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更是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微信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社交软件,也是许多初中生沟通交流的平台。本次研究针对初中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尝试借助微信进行调解,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微信的社交属性和多样兼容的生活服务功能为解决初中生的心理问题提供了很多便利,值得教育工作者多做尝试。
2 初中生学习心理问题的表现及成因
适应性心理问题 初中生的学习心理问题中,有一部分是因进入新环境、升入新年级而产生的适应性心理问题,也可以说是暂时性的心理障碍。升入初中往往伴随着班级成员的变更、校园环境的变更、学习内容的变更等各个方面[1]。对于尚未成年的初中生而言,这样的变更并不是那么容易适应的。很多初中生在刚升入初一或者在初二、初三进行分班的时候,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应,其中一部分学生甚至会出现适应性的心理障碍。这类学生在学习上的表现是:没有自己的朋友圈,显得孤独或者特立独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意愿不高;在各个科目的学习上表现为跟不上节奏、反应迟钝、对学习进度节奏的把握不恰当等。
适应性心理问题的出现,其深层原因是学生的心理发育不成熟,对外部环境的变化缺乏成熟的心理认知,会因为环境、人际、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觉得无所适从或反应过度。
学业型心理问题 学业型心理问题是一种比较明显的针对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比如一些初中生存在厌学情绪,甚至可能从小学时期就对学习比较排斥;到了初中后,面对课业负担加重,这种厌学情况也会加重[2]。此外,还有一些学生表现为对教师的排斥,因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有排斥心理,连带着也将这种情绪带到教师身上。
究其原因,学业型心理问题的出现和学生不明白学习的意义,不理解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差,学习成绩不好,学习压力大,受教师或者家长批评较多等因素有关。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上网过多、玩游戏过多,痴迷于课外娱乐活动,导致价值理念、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受到不良诱导,从而对学习、对教师、对考试等产生排斥和厌倦。
3 微信在解決初中生学习心理问题方面的优势
功能多样性 微信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即时通信软件,而是拥有多种生活服务功能和社交功能的综合性软件。通过微信可以实现很多功能,比如构建学习群组进行互动学习、通过微信关注一些学习类型的公众号拓展教学资源、利用微信添加各种小程序、通过专业化的小程序软件来巩固学习知识等。多样性的功能为教师开展心理干预,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问题的诱因和短板、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了充分的便利条件[3]。
应用广泛性 微信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实用软件,很多初中生都有自己的微信号。在微信的基本操作上,教师和学生都已经非常熟悉,也就不存在实际操作上的障碍。借助微信,教师可以直接组建班级群,将各个学生拉入班级群里,借助群组内的活动营造良好氛围,并和学生开展有效互动。这种基于微信开展的心理干预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从而收到良好的干预效果。
沟通便捷性 畅通无阻的沟通对话是解决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对于一些存在明显厌学情绪,甚至排斥讨厌教师的学生,面对面的直接对话未必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但借助微信,以另外一种方式沟通,则可能有较好的效果。况且微信的社交功能是多样性的,学生既可以和教师互动,也可以和同学、家长、广大网友互动。这种顺畅的沟通有望把学生从固执的认知观念中解救出来,使其摆脱心理障碍的影响[4]。
4 应用微信解决初中生学习心理问题的策略
围绕微信做好学生心理问题调研 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充分的了解,师生之间不够熟悉,这是制约心理干预成效的第一个问题。因为教师要面向的学生群体人数众多,而很多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并不是那么明显,教师的精力很难顾及每个学生。借助微信,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更好的了解。教师可以和目标学生添加微信成为好友,因为很多微信动态是好友才能查看的。教师可以借助好友权限对一些学生的动态保持关注,特别是学习成绩不好、学习热情不高、不喜欢主动配合教学活动的学生,这类学生存在学习心理问题的概率较大。在添加好友的基础上,对学生动态进行观察,查阅学生的微信动态和微信相册,了解学生日常喜欢分享哪些链接内容,喜欢分享哪些朋友圈动态。用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评估[5]。
例如:一些学生总是分享社会负面新闻,那他们的认知里或许有一种对社会的愤青情绪,或对现状有某种不满;有些学生喜欢分享游戏、娱乐等方面的内容,或者分享来自抖音、快手等的低俗无聊的小视频,则可能是他们的课外生活被游戏、抖音等占据过多,导致对学习的热情降低、精力不足。诸如此类的问题,教师通过微信了解情况,才能在后续进行心理干预的时候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依托微信群、朋友圈营造良好氛围 对学习心理问题的干预,笔者认为通过氛围营造去诱导转化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初中生普遍有一定的叛逆心理,对于心理问题也会比较敏感,如果教师开门见山地和学生去做心理问题上的探讨,往往会导致他们的抵制和反感。通过微信群、朋友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分享正能量的新闻动态,引导学生的思维、观念、行为发生转变,则更具可行性。
在微信群,教师可以不定期地组织一些讨论,例如:如何看待抖音里低俗的直播表演?做直播打游戏月入上万,这是青年人的出路吗?新冠肺炎疫情下,很多人宅在家里开始自学各种专业知识,为自己充电,这是为什么?教师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初中生感兴趣或者有启发意义的话题,在群里发起讨论。教师也可以和班委会成员、课代表做好配合,发起讨论并组织学生响应,激活班组成员的讨论互动热情。在这样的基礎上,通过持续不断的话题讨论、群内投票活动、群新闻动态共享活动来营造良好氛围,能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关注学习,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新班级、新同学、新生活[6]。
除了在微信群组织活动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朋友圈分享关于各个科目的好的学习方法,分享来自知名教师的比较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公开课,分享正能量的青少年人物事迹,等等。教师要积极利用微信表达对学生的关怀和关注,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意识。
采用一对一微信互动消除心理障碍 一对一的沟通互动也是很有必要的。有时候,教师必须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来表示对学生的关注,这也是解开学生心结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和学生保持一定程度的沟通,比如在学生发表动态之后给予点赞评论,引出话题;或者专门向学生分享一些链接、视频、新闻,和学生交流一些生活话题、社会话题、学习话题方面的看法。通过一对一沟通,针对性地开解每个学生,培养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与依赖,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对激励学生学习有积极的作用。
笔者曾遇到这样一位学生,他对老师的排斥心理比较重,课堂上多次顶撞老师,被老师批评也毫不在意。对此,笔者在微信上和这名学生进行深谈,经过沟通,终于了解到这名学生小学时曾被老师辱骂,自尊心受到过很大的打击,所以到初中后本能地对老师没有好的印象和态度。针对这名学生的问题,笔者和他聊了很多关于师生之间关系的话题,终于让他明白自己对老师的认知其实是片面的。在初步解开这名学生的心结之后,笔者又和其他教师沟通,创造一些机会去和这名学生接触,让这名学生感受各位老师的关心和关怀,很好地消除了他的心理障碍。
依托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开展心理干预 其实在关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方面,可以找到的微信公众平台、小程序是比较多的,比如“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心理健康服务指导中心”“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学能提升”,此类公众号往往会分享大量关于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管理方面的文章、案例、教学方法等,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很好的资源平台。教师可以分享、推介此类公众号平台给学生,鼓励学生登录此类微信公众号去参加一些心理测试、心理健康调查,从而自主地做好心理干预。笔者知道有一些学生明白自己心理上存在问题,却不愿意和老师、家长、同学倾诉,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通过推荐鼓励学生关注心理健康类公众号和小程序,鼓励学生自我筛查和管理,或许能开辟一条新的心理干预路径。
5 结语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再加上他们的心理很脆弱敏感,导致其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依托微信强大的社交功能和综合性的生活服务功能,教师可以更好地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笔者相信,借助微信进行调解,教师一定可以较好地解决初中生学习心理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胡天霞.“互联网+”背景下家校共育的新趋势、新特点、新策略[J].学周刊,2020(13):185-186.
[2]张红英.如何利用微信开展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J].学周刊,2020(10):165-166.
[3]蒋亚群.对初中班主任基于微信开展互动德育教育的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2):30.
[4]王燕.初中班主任基于微信开展互动德育探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0):132-133.
[5]马奔,王康乐.初中班主任如何利用微信开展德育工作[J].当代教研论丛,2019(8):109.
[6]徐惠勇.基于“微信”的出声思维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使用[J].化学教与学,2019(2):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