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化录:埋首勤耕耘,开出幸福花

2020-12-23王碧薇

党建 2020年12期
关键词:星河群众

王碧薇

巍巍南太行,层层崖万丈。

踏着南太行山脚下这片神奇而肥沃的土地,往东南方向前出20公里,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颇具现代气息的小镇:一栋栋住宅楼鳞次栉比、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不见坑洼小路,亦不见黄沙漫天。这里,是在“逢旗必夺,逢冠必争”精神浸润下成长壮大起来的中原明珠、全国重点镇——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冀屯镇。从这里,走出了一位扎根基层22年、创造冀屯发展奇迹的领路人——冀屯镇党委书记赵化录。

念好冀屯“致富经”

1998年4月,赵化录走马上任冀屯镇党委书记,没等新官上任的“三把火”把办公室的椅子焐热,他便一头扎进田间地头,调查了解乡情民意、摸清冀屯的经济底子:这里是传统农业乡镇,经济基础差,群众靠天吃饭。

为了摆脱穷根子,赵化录向致富能手取经、向农业专家问策,几经试验,终于摸索出一条冀屯人民的致富路子——发展食用菌产业。如今,冀屯已经成长为全国最大的食用菌生产交易基地,“冀屯”品牌也早已名声在外。

找对了路子,赵化录的脚步却从未停歇。他要思考的,不再是如何把菌的产量拼上去,而是如何把质量搞上去、把规模扩起来。

2010年,乐于尝试新鲜事物的赵化录,在网上捕捉到一个重要信息:国内首家食用菌上市企业、广东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意在河南投资建厂。电脑屏幕前的他眼睛亮了,“星河要是能来冀屯,可好”!说干就干,马上就办,他把自己的QQ名改为“梦想成真”,并怀揣梦想四下广东,希望“和星河生物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然而,赵化录的“求爱”之路并不平坦,摆在面前的电力和土地产权两只“拦路虎”,着实令他头疼了好长时间。

这是一家高科技食用菌生产企业,对冷链要求极高、对电力需求极大,需要在厂区附近新建一座110 千伏变电站以供其用电,投资超2700万元。虽然心里对“求爱”结果没有底,但赵化录想,一定要让星河看到自己的诚意。于是,他几乎踏破了电力公司和管网公司的门槛,写报告、摆事实、讲道理……硬是用10个月时间让变电站落地冀屯。为了满足星河对厂区土地产权清晰的要求,赵化录又不知往市里、省里跑了多少趟,终于在12个月后,拿到了由省长亲自签发的红头文件,正式将厂区建设用地由农村集体土地变更为国有土地。

赵化录的良苦用心,最终收获了星河的“芳心”。2012年,投资11亿元的星河生物项目落户冀屯。

恋爱不易,两口子过日子更需用心经营。如何维持好“婚姻关系”,赵化录自有妙招,那就是他的“围墙论”:围墙内的事企业办,围墙外的事政府办。新乡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耀强说:“这些年,围墙外的事,只要找到赵书记,他一定说到做到。他亲商、扶商,又富商、清商,有这样的好书记,是我们的幸运。”如今的星河,日产金针菇300吨,在现代化的厂房里,一排排金针菇在机械化流水作业线上如白色的麦浪、如流动的银河,为800名村民带来了收入、为冀屯送来了财富、为现代农业吹响了号角。

随着冀屯与星河的“恋爱故事”慢慢传播开来,赵化录成了冀屯招商的一张活名片。几年前,由于厂区面临拆迁,为了给企业找新家,万丰食品厂总经理蔡永军可谓焦头烂额。一次聚会时,他道出了自己的苦恼,一位同为企业老板的朋友说:“去冀屯找赵书记吧,靠谱!”蔡永军听后一刻不肯耽误,很快找上赵化录的门,两人一拍即合,仅一个多月后,万丰新厂房的施工围栏便在冀屯立了起来,如今企业年销售额已破亿元大关。“围墙外有啥事我都麻烦赵书记,星期天去办公室找他,他也一定在。2016年我现金流出现问题,他跑了好几趟银行,帮我申请下600万元的贷款,助我渡过了难关。赵书记是雪中送炭、为民办事的好书记呐!”蔡永军说。

在赵化录的影响和带动下,先后已有20家企业入驻冀屯,其中亿元企业9家,落地资金超30亿元。如今,这里厂房遍地开花,装点了冀屯发展的成绩簿,也舒展了每个冀屯人的心。

走进冀屯人心坎里

“咱当干部的,为了群众,为了发展,啥苦都得吃,啥委屈都得能受。”这句话,不知被赵化录念叨过多少遍。让冀屯人过上好日子,是他最简单朴素的愿望。

2011年,规划占地2700亩的冀祥新区落成,位于采煤塌陷区的几个村子陆续迁来,村民们变身“城里人”,住上了企盼已久的楼房,还用上了电梯。然而,由于能源结构没有改变,“电梯拉煤球”的状况深深刺痛了赵化录。“给全镇通天然气!”几经考量,他作出了一个在别人看来比登天还难的决定。

把天然气从20公里外的辉县市区引到新区,需要横跨4个乡镇。显然,这超出了赵化录的职权范围。但是,“逢旗必夺,逢冠必争”,这是冀屯精神,也是赵化录的信念,这个硬骨头,必须啃下!说干就干,马上就办,他去市里做工作,去天然气公司“软磨硬泡”,面对200万元的“开户费”咬咬牙一口答应下来。随着项目的敲定,挨村挨户做工作、找施工队、盯工程进度……这些难事琐事,他又默默扛起,所有苦与累,都往肚子里咽。其间,因频繁胸闷心慌,他被家人硬拉着去医院做了检查,片子出来,3根心脏主动脉堵了2根。在家人和医生的反复催促下,他只好放下手头的工作,接受造影手术,在心脏里放了4个支架。然而,手术后仅10天,他的身影便再一次出现在天然气管道铺设现场。“放心不下呐,村民一天用不上气,我这心里就一天不踏实。”他说。

经过1年零3个月“马拉松式”的攻坚,2015年春节前夕,冀祥新区终于通上了天然气,“电梯拉煤球”的窘状成为历史。

在赵化录心中,群眾是一个整体,又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宪录村的李桂荣老人,便是他放不下的牵挂。李奶奶今年80岁,是一名有着55年党龄的老党员,但她无儿无女,老伴前些年也因病去世,因此只能独自一人生活,又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生活无保障,政策来兜底,现在,一年9000多元的补助金,令李奶奶吃穿不愁、后顾无忧。物质上没了负担,精神上的孤单却难以排解。一次上门走访中,赵化录敏锐地察觉到李奶奶的苦闷,于是他暗下决心,要做她的“好儿子”,给老人带去精神上的慰藉。从那时起,每年过年,赵化录都会带着揉好的面团和剁好的肉馅,来李奶奶家包一顿香喷喷的饺子。“赵书记擀皮可快,饺子包得可好!平时他恁忙,来不了也给我打个电话,问我身体好不好。去年国庆,还拉着我去镇里吃了碗国庆面哩。”李奶奶搓着染着红色指甲的手,嘴角眼角挂满了笑意。

如今,冀屯人不仅用上了清洁的天然气、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还基本完成了“厕所革命”,生活习惯随之一新。今年,覆盖全镇的暖气管道已经开始铺设,预计明年冬季,冀屯每家每户都将过上“暖冬”。

带好冀屯“三支队伍”

“党员干部走在前,各项工作都不难。”作为冀屯6万群众的大家长,通过22年的摸索,赵化录逐渐找到了自己带队伍、搞管理的“ 诀窍”——建好“三支队伍”,成了冀屯组织建设、党的建设的一块金字招牌。

赵化录说:“冀屯有现在的成绩,离不开一支懂党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村支书队伍,离不开一支‘一呼百应、说干就干的党员队伍,也离不开一支素质过硬、作用明显的村民代表队伍。”他还算了一笔效率账:“目前全镇有33个行政村,两委干部216人,党员1824人,村民代表1066人,3支队伍共有约3000人,把这3支队伍带好了,服务带动好6万群众就不难。”

凭着手把手、传帮带的耐心细致,赵化录把这“三支队伍”带得有声有色。

宋云天是清华大学水利专业的博士,毕业时,他主动放弃留校的机会,毅然选择报考选调生,到老百姓中间去,修好基层这门必修课。2019年底,他来到冀屯镇前姚村任第一书记。走出象牙塔的他,走马上任第一天便感受到了尴尬:不知道和群众说什么,不知道工作从哪着手。赵化录了解情况后,主动找到宋云天,授业解惑道:“要想得到群众的尊重,就要把自己变成群众,高高在上不行,文绉绉也不行。要学会走近群众,说群众话、听群众讲,和他们同吃同劳动。”

宋云天从赵化录的话语里悟出了门道,于是,他从村里的老人和小孩入手——帮老人打扫、帮孩子补课,很快赢得了全村群众的信任与称赞。后来,随着村集体土地入市、宅基地改革、举办第一届“向阳花海”文旅节等一项项工作的尘埃落定,宋云天几经风雨、几经淬炼,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名素质过硬、能力过硬的村第一书记。

在宪录村党支部书记苗海云心里,关于2016年“7·19”特大洪灾的记忆刻骨铭心。在那场战天斗地的大会战中,赵化录在大堤上守了五天六夜、干了五天六夜、泡了五天六夜。大家伙让他回去歇一歇,他断然拒绝:“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这时候不上啥时候上?”就这样,在赵化录的带领下,一支党员队伍在洪水面前筑起了一道红色堤坝,创造了大灾大难面前零伤亡的奇迹。走下“前线”,赵化录像一名浑身负伤的光荣战士。他全身脱了几层皮、胳膊上起满了水泡、脸被晒成了包公模样,一整个夏天都没有再穿短袖衬衫。“有赵书记带头,俺们党员干部心里踏实,知道干啥、知道咋干。他平时恁严肃又恁有激情,虽然怕他,但他真是个好老师呐。”苗海云感叹道。

如今,在赵化录的带领下,冀屯镇实现了每月召开一次村支两委会议、一季度召开一次党员村民代表大会,建立起了黨员量化积分管理体系,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选、育、管、奖”干部管理机制,一批懂党建、素质高、业务精、能独当一面的复合型党员干部成长起来,成为全镇域各项工作的骨干,并交出了村支部书记考评100%优秀、党员测评100%合格的优异成绩单。

描绘冀屯新蓝图

常常有人问赵化录,22年,工作既苦又累,你是咋坚持下来的?每次他都回答:“难了不会,会了不难,乡镇工作弄懂了就不难。有组织上的信任,有群众的支持,有队伍的协助,还有冀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成就感和责任感,我这个书记当得值!”

正如赵化录所说:“把职位当官位,越干越累;把职务当平台,越干越有劲。”乡镇干部处于基层,“千头万绪一根针”,每日披星戴月,有苦有累有委屈,但是,当回过头来,看到一条条路修通了,一栋栋楼立起来了,一个个项目落地了,内心的喜悦与满足又是无可比拟的。

22年间,组织上几次计划为赵化录调整岗位,但因放不下手头急难险重的任务、放不下冀屯人民的安危冷暖,他一次次选择了留下。在他心目中,自己作为基层党委书记,唯有抓好经济、服务好群众、整肃好队伍,方能实现来冀屯时的初心。

随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落幕和“十四五”时期的到来,赵化录打好了算盘、做好了规划:要让冀屯的各项发展再上新台阶!在他的设想里,“十四五”时期是冀屯走向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要用5年时间实现全镇GDP破百亿,成为河南10强乡镇、全国500强乡镇;提前完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民成为有盼头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文化旅游业,以改革创新为抓手,促进第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把冀屯建设成为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强的现代化乡镇。

蓝图已经绘就,实干方能兴邦。在冀屯,发展是永远的主旋律,创新是从未间断的乐章。“不管能力大小,干事的关键得有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只要有利于发展、有利于群众,咱党员干部就不能松劲儿。”赵化录说,“既然组织把这副重担交给了我,我就一定得把冀屯带强、把群众带富。”

巍巍南太行,埋首勤耕耘;扎根中原土,开出幸福花。

猜你喜欢

星河群众
纸 船
时光星河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星夜的巷子
一支笔的进化史
地球七巧板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各界群众参加陈忠实遗体告别仪式
不怕群众找我,就怕群众不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