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爸爸犯罪入狱,我的人生还有希望吗?

2020-12-23云台

现代家长 2020年12期
关键词:家庭爸爸

云台

现在的高中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不在父母之下,这或许是好事。但是,如果孩子的理解能力跟不上,心中有错误的执念,又能引经据典,会让父母十分抓狂。小庄就是这样一个孩子……

摊上一个罪犯爸爸,我这辈子算完了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秦老师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全班同学观看电影《银河补习班》。影片讲述了学习成绩不佳又爱惹事的中学生马飞,在刑满释放的爸爸辅导下逆袭成为年级第一的故事。

第二天早自习,全班同学都按要求上交了一篇读后感。读到小庄的读后感时,秦老师不淡定了,因为作文本上只有一句话:“摊上一个罪犯爸爸,我这辈子算完了!”字写得很用力,笔笔戳破纸张。

“我真是大意,忘了小庄的爸爸还在服刑,在班里播放这个电影,好像是故意刺激他似的。”秦老师和我电话沟通时连连自责,“小庄也是后进生,跟马飞一样厌学、叛逆,不同的是,马飞的爸爸是被冤枉的,而且博学多才,而小庄的爸爸犯的是诈骗罪,入狱前对小庄不管不问,动辄打骂。我担心,我的粗心大意会让小庄破罐破摔,你能和他谈谈吗?”

作为学校的兼职心理老师,我责无旁贷。令我吃惊的是,小庄对与我谈话似乎早有准备,说起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来头头是道。

“人的命,天注定。”小庄用成年人的口吻说,“弗洛伊德早就说过,每个人的人格形成,童年经验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很多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回溯他们的童年,都可以找到病根儿。所以,老师您别费劲了,我这辈子不可能翻身了。我不是马飞那样的高智商学生,也没摊上一个意志坚强、博学多才的爸爸,人生没啥希望了。”

我问:“弗洛伊德的论断,你是从哪儿听说的?老师讲的吗?”

小庄挥了一下手,语气不屑地说:“哪儿啊,我自学的。这样的信息网上多得是,一搜一大堆。”

我笑道:“这是一个世纪前的理论了,或许不大适合当下的新形势。”

小庄审视我两眼,不慌不忙地拿出手机,点开两张截屏照片念道:“英国2018年的调查显示,童年受到过忽视、情感虐待的孩子,患肝炎、癌症的概率都远远高于普通人,自杀的概率更是普通人的12倍。我国2019年的调查显示,少年犯家庭中,有剧烈冲突的占51%,有一般冲突的占21%;而对照组家庭中,有剧烈冲突的只有11%,有一般冲突的有19%。在少年犯家庭中,家人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的占31%;而对照组达到76%。在少年犯家庭中,父母赌博的,城市占到25%,农村占到40%;而对照组只有15%……还需要我列举更多数据吗?”

我呆住了,心想,他的思维逻辑这么严密,又这么喜欢钻研,学习成绩怎么会不佳呢?他一定有什么心理障碍。

见我不说话,小庄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笑,意犹未尽地又点开一张截屏照片:“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2010年的一份报告估计,约有25%的成年人在儿童期遭受过言语虐待,15%遭受过身体虐待,10%遭受过性虐待,大约30%的人目睹了父母离婚,30%的人生活在滥用毒品或酒精的家庭环境中,5%的人在父母入狱的环境中长大。看看,伟大的父亲和母亲都对孩子做了什么!您不会说美国的数据不适合中国吧?”

再不接招儿,我这个心理咨询师就要被这个高二学生瞧不起了,于是我说:“你列举的数据都确凿无疑。我很欣赏你获取知识的意识和能力,你是做科研的料儿。先回答你最后一个问题。美国的这组数据是否适用于中国,我们暂且不论,但我同意它揭示的真相:理想的成长环境并不多见,没有多少家庭是完美的,也没有多少家长是完美的。所以,别总以为自己是最不走运的那一个。这个真相你同意吗?”

小庄愣住了,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命运不相信眼泪,把一手烂牌打好才算高手

谈话中我发现,小庄的自暴自弃,并非缺乏自信,而是存在认知偏差,而且在他看来,这种认知是有科学依据的。要想纠正他的认知偏差,必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更全面的数据和对数据的分析来反驳他。

我先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我认识一个男孩,他从小生活在父亲的棍棒之下。为了让儿子完成自己的梦想,父亲从小就让男孩学习钢琴。他每天长时间练琴,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像个奴隶。男孩也曾勇敢地反抗父亲,但父亲更绝,直接把一瓶毒药扔给他,说‘要么练琴,要么吃药。身处这样的原生家庭,似乎永无出头之日,但这个男孩却用自己的努力开启了自己的辉煌人生。这个男孩名叫郎朗。”

小庄笑了:“您这是抬杠。凡事都有例外,郎朗的成功是小概率事件,世上哪有那么多天才?”

我说:“我只想证明,原生家庭确实对每个人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但也要承认,原生家庭无法决定任何人的命运。”

我转而用数据说话:1938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医生兼研究员阿伦.博克开始了对幸福感的研究,这是历史上针对幸福感開展的持续时间最久的研究项目。阿伦及其助手跟随研究对象从青年到老年,最终发现,到了后半生,很少会有研究对象跟他们谈论童年出现的问题。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童年生活的质量对其人生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要小。就像老话所说,三十岁前看家庭,三十岁后看自己。

“人生很长,在我们的生命中,会出现许多积极的人或事,而积极事物产生的影响要比消极事物产生的影响更大。”我解释,“其实,每个人都是在与各种各样的缺陷与遗憾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正如电影《银河补习班》中的马飞,也曾厌学、自卑、叛逆,最后还不是战胜厄运,成了杰出人才?”

小庄伤感起来:“我可没有马飞那样运气好。他有一个好爸爸,我只有一个身体不好的妈妈和一个负债累累的家。这是命运,命运不相信眼泪。”

我问:“你听说过‘复原力这个词吗?”

小庄摇头。

我继续引用科研成果:1955年,心理学家埃米·维尔纳和露丝·史密斯发起了一项研究,研究的主题是早期逆境对人生的影响。他们的研究对象是698名婴儿。这些婴儿大多来自极端的问题家庭,父母长期生活在贫困中,受教育程度低,没有工作,部分家庭还面临着家庭成员酗酒和患有精神疾病等问题。698名婴儿中,三分之二在10岁时开始出现严重的行为问题或学习问题,18岁时,部分孩子开始出现犯罪行为或精神疾病。另外三分之一的孩子,即使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充满了高风险因素,最终仍成长为有能力、有爱心的成年人,找到了比父辈更好的工作,并组建了温馨的家庭。这个结果令研究人员意外,并促使他们改变了研究方向,把目光对准了这三分之一的孩子,开始了一项长达数十年的关于“复原力”研究。

“复原力的一个核心意思是,人类内心拥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促使自己在逆境中奋发图强,在厄运面前拒不低头,最后实现命运大逆转。”我解释,“就像打牌,你起到一把烂牌,于是说不玩了,人们只会笑你胆小,但如果你不放弃,把一把烂牌打好,同样有机会赢。这样的事难道你没碰到过吗?”

小庄迅速点头:“经常碰到,反败为胜的太多了。这种把烂牌打好的高手最让人服气。”

看得出,他已经认识到自己的认知存在严重偏差。下一步,是要帮他找到积极应对恶劣环境的方法。

如果逃避没用,自我拯救是最爷们儿的方式

小庄真诚地对我说:“老师,我不是怂包,我也想像马飞那样满血复活、逆袭成功,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做,一想到狱中的爸爸我就愤怒,一看到家里病恹恹的妈妈我就泄气!您能告诉我怎么拥有复原力吗?”

我给小庄以下三点建议:

1.分享秘密,抱团取暖

研究表明,有童年心理创伤的人,成年后生活幸福、事业有成,最普遍的经验是主动把秘密与别人分享。这是因为,人们在遭遇某个问题时往往会产生一种疏离感,觉得自己的问题与众不同,事实上,遭遇同样或类似问题的人很多很多,只是没有碰到罢了。主动与别人分享秘密,可以找到同病相怜的人,抱团取暖,至少能够驱散孤独感。

我对小庄说:“還记得前两年豆瓣网上的‘父母皆祸害小组吗?且不论他们的观点是否偏激,我赞成他们分享秘密,抱团取暖,共同与命运抗争的做法。”

小庄轻轻点头:“我知道班里有几个男生经常在家挨打,隔壁班还有一个自杀未遂的。”

我说:“如果你找不到可以倾诉的人,可以来找我。”

2.从受害者变成英雄

既然自己的家像一条风雨中的破船,为什么不奋起抗争,拯救自己的家呢?

有研究证实,当人有压力时,为别人做善事可以降低自己的心率和血压,照顾生病的亲友可以给自己带来积极的感受,并降低自己的抑郁风险。

其实这不是个例,在许多问题家庭中,都会有这样一个扮演“家庭英雄”角色的孩子。这些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同时也能在扮演英雄角色的过程中完成对自我的救赎。

“比如,”我举例,“为了让妈妈开心,可以经常在家讲讲笑话,可以努力学习,用好成绩让妈妈看到希望。再比如,在家多做家务,分担妈妈的负担。这种相依为命的感觉,也能让你体会到母爱。”

小庄羞愧地低下了头:“我以前的怂样,真不够爷们儿!”

3.换个环境,重启生活

童年创伤是既成事实,如果它对今天的生活仍构成了威胁,那么用某种方式与昨天告别,也是一种治愈创伤的好办法。

小庄急问:“如何告别?”

我说:“比如转学,到一个陌生的学校,一切从头再来,就像电脑重启一样。大家不了解你的家庭情况,你或许能够轻松一些,不用总背着‘罪犯儿子的心理负担。”

小庄为难地说:“这不是逃避吗?”

我说:“重启能给人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尽管有逃避之嫌,不那么光彩,却很实用。其实,比起物理空间的重启,更有效的是心理的重启。我们今天的谈话就是一次重启的机会,如果你受到了一些启发,可以继续思考下去,想通困扰你的问题,放下不愉快的过去,用宽容之心迎接明天的阳光。这是自我拯救,最爷们儿的方式!”

这次谈话的第二天,秦老师打来电话,兴奋地告诉我,小庄重写了一篇观后感,文中说他要与过去告别,做明天的英雄。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家庭爸爸
家庭“煮”夫
我和爸爸
恋练有词
爸爸
爸爸冷不冷
可怜的爸爸
反腐败——从家庭开始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浪漫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