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逆向思维在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培养探究

2020-12-23许纯敏

成才之路 2020年34期
关键词:逆向思维思维能力数学

摘 要:逆向思维能帮助人们克服定向僵化的思维模式,促使人们快速、高效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在数学解题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法、假设法、化归法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改变学生定向僵化的解题模式,让学生实现有效解题。文章以数学解题为研究对象,探讨运用逆向思维解答数学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逆向思维;思维能力;解题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34-0056-02

在数学学习中,部分学生习惯按照常规思维模式解答数学问题,解题思路不够开阔。实践证明,逆向思维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数学学科素养。本文以数学解题为研究对象,探讨运用逆向思维解答数学问题的策略。

一、逆向思维的含义

与常规思维不同,逆向思维是一种求异的思维。它对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者观点进行逆向思考,深入探索问题的相反面。逆向思维是一种创新的思维模式,能够打破传统固有思维的束缚,从常见的、常规的思维中脱颖而出,最终帮助人们克服定向僵化的思维模式,促使人们快速、高效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二、逆向思维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价值

1.帮助学生理清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较为抽象,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而学生不将概念内化,就无法真正运用数学概念解答数学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尝试运用逆向思维,从另一个角度思考概念,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这样学生就会更易理解和掌握概念内容,也能更好地将数学概念应用于解题之中。

2.树立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

小学阶段学生容易被一些小错误、小挫折打倒,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与动力。因此,在数学解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从多角度看待数学问题,走出固有的思维模式。这样不仅利于开拓学生的学习眼界,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解题信心,使其能够创新解题思维,从多角度探究数学问题,顺利找到问题答案。实践证明,教师在数学解题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对树立学生数学学习信心具有积极意义。

三、逆向思维在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1.利用分析法培养学生的数学逆向思维

部分学生习惯从常规角度解答、验证数学问题,而对于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常规思维会增加解题时间,也会增加错误率。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分析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结论来思考数学问题,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引导与启发,让学生结合已有的数学概念、公式及法则,联系问题涉及的知识点,由问题结论出发分析题干信息,从而由问题逆推出未知条件,进而寻找到正解的解题思路。

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有关问题为例:一根铁丝能围成一个长2分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分析:学生根据分析发现,这道题是求正方形的面积,那么,就可以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联想到正方形的边长,而正方形的边长是未知的。为此,学生可以利用逆向思维,根据题目中已知的长方形周长求出正方形的边长,再由正方形的边长求出正方形的面积。解答:2分米=20厘米,(20+4)×2 =24×2 =48(厘米),48÷4=12(厘米),12×12=144(平方厘米)。所以,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44平方厘米。反思:在这道例题中,学生要学会运用逆向思维,从问题出发,从问题中寻找解题条件。这样可以提升学生解题效率和准确率,让学生快速解答问题,进而帮助学生在此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逆向思维习惯。

2.利用假设法培养学生的数学逆向思维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假设,然后让学生对数学假设进行推理和验证, 简化数学问题的解题步骤,不断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与解题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并辅之鼓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敢于对数学问题进行假设,并根据假设逐步分析数学问题,帮助学生开辟新的解题路径。

例如,某养殖户的小猪和小鸡共有24只,小猪有4只脚,小鸡有2只脚,已知有54只脚。请问,小猪有几只?小鸡有几只?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假设的方法,对数学问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分析,并对问题进行假设。假设养殖户养的全部是小猪,24只小猪的脚总数应为96只,比题目中已知的54只脚多42只。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题目中的已知信息,运用逆向解题思维进行思考。学生发现多出的42只脚是将小鸡全部假设成小猪的,导致每只小鸡多出2只脚。根据这个思路,学生可以将多出的42只脚用来计算小鸡的数量,从而得到小鸡和小猪的正确数量。解答:(4×24-54)÷(4-2)=21(只),24-21=3(只),所以,得出一共有小鸡21只,小猪3只。反思:通过对数学问题的假设,学生可以得出相应的推理结果。而通过对假设问题的推理和反证,学生可以了解到事物变化的特征,然后根据事物的变化特征得到问题的解题路径,进而解答问题。

3.运用化归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数学问题千变万化,学生可以通过某种转化方式,将多变的数学问题归结为一类典型问题,寻找数学问题之间的关联,进而迅速解答问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逆向思维与化归法融合一起,引导学生基于数学问题,进行问题的逆向辩证思考,从而拓展学生的解题思维,深化学生对解题思路的认知。

以下面这道“和比问题”为例:甲、乙、丙三数的和是27,甲∶乙∶丙=2∶3∶4,请求出甲、乙、丙三数的值。分析:教学这道数学题时,教师可以运用化归法,让学生反向运用题目给出的数量关系,从后面的已知条件入手,推算出第一个未知条件,将题目中的比例问题化归为分数问题。学生可以将“甲∶乙∶丙=2∶3∶4”化归为“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解答问题,进而培养逆向思维能力。解答:分母为:2+3+4=9,甲、乙、丙三数占和的比例分别为:2/9、3/9、4/9,甲为27×2/9=6,乙为27×3/9=9,丙为27×4/9=12。 反思: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学生可以运用化归方法,从已知条件入手,结合逆向思维模式对问题展开分析,将题目化归为自己熟悉的知识点,从而得到问题的解题思路。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数学解题思维的关键时期,而逆向思维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适当的教学方法,如分析法、假设法、化归法,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对数学题目进行逆向思考,从而寻找到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夏妍.浅析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作用与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2).

[2]姜申群.小学数学解题中逆向思维的培养策略分析[J].教书育人,2020(01).

[3]唐飚.培养逆向思维 突破思维定式[J].小学教学参考,2019(36).

作者简介:许纯敏(1978-),女,福建诏安人,一级教师,从事数学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逆向思维思维能力数学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作用与培养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