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工人”自嘲背后也有励志

2020-12-23针未尖

风流一代·青春 2020年12期
关键词:程序员精力段子

针未尖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最近,随着“打工人”这一网络模因(英文meme,有“文化的遗传因子”之义)突然走红,网上几乎处处可见这句颇为“无厘头”的顺口溜。一时间,不论是在流水线上辛苦劳动的产业工人,还是在格子间里低头伏案的都市白领,不同行业、不同收入水平的工薪收入者,纷纷在网上用起了“打工人”这个共同的自称。(2020年10月27日《中国青年报》)

“打工赚不了几个钱,但多打几份工可以让你没时间花钱。早安,打工人!”“没有困难的工作,只有勇敢的打工人!”……网友热传或自创的这些关于“打工人”的段子和表情包,是自嘲,也是自我激励,道出许多人的心声。

首先要承认,“打工人”段子和表情包流行背后,是年轻人对职场现实的吐槽,对高压环境的不满,对生活重担的调侃。想当初,刚入社会,年轻人普遍想“干一番事业”“拼一份前程”,然而,随着时间一步步推移,才发现现实总是残酷的。“干事业”“拼前程”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无论白领还是蓝领,无论上班族还是创业者,干事业的本质,都是打工——要赚钱养家糊口,要买房买车、还房贷车贷、结婚生子,等等,以及到了中年仍要面临被裁员等风险。“打工人”段子和表情包能成功跨越各行各业的职业身份形成一种共识,归根结底,大家都是“打工人”。

对职场现实的吐槽,对高压环境的不满,对生活重担的调侃,从某种意义上讲,表明不少年轻人在自我认知上实现了觉醒,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一方面,年轻人最终要学会务实地工作与生活,多务实、少务虚才是年轻人常态化的前进方向。有人说,年轻人至少要将70%的精力用于务实,最多将30%的精力用于务虚。多务实、少务虚的前提就是认清自己,构建一种实际的身份认同,不把时间与精力过多地浪费在不切实际的憧憬与幻想上。

另一方面,在自我认知上觉醒,认识到大家都是“打工人”,有助于消除“职业鄙视链”,至少可以减轻职业鄙视程度。正如网友所说:“长期以来,人们喜欢把职业分为三六九等。工资低下,待遇不好,干苦活、重活的群体才叫‘打工者;每天坐办公室、写代码、谈生意、开会议等群体才叫‘为梦想奋斗……金融从业者看不起程序员,程序员看不起门店导购……然而,突然走红的‘打工人,让高管、‘码农、建筑工,不分职位、薪水高低,没有谁比谁更高贵,这表明以前的职业偏见正在慢慢消散!”

“打工人”段子和表情包也透露出“打工人”在屈辱中的坚韧、在不甘中的奋斗、在平凡中的追求。比如,“老天爷不会辜负你每一滴汗水,它们都会体现在你老板的账户余额里。”“打工人,与生活负隅顽抗,与老板据理力争,与客户百般耐心沟通,与周一的闹钟搏斗,顽强不屈的意志天地可鉴。”这些段子传递出,虽然人在打工,却不卑不亢,透露出一种自嘲式的坚韧。相比于佛系、丧文化等词,它带有更积极的乐观主义色彩。

罗曼·罗兰曾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每一个平凡的“打工人”皆如此。除了对“打工人”的自嘲予以倾听、理解,我们也需要反思:工薪階层既是劳动人口结构的绝对主体,也是社会运转的中流砥柱,还需要怎样的保障与支持、关切和关怀,才不会穿着沉重的盔甲,朝着未来走去?

(编辑 邢多多1048572239@qq.com,西米绘图)

猜你喜欢

程序员精力段子
睡着了还能到处走动
2020年程序员依然很吃香
Excerpt from Three Days to See
家中段子手(二)
别把精力拿去掩盖缺点
程序员之子
“段子手”老李
漫画段子
加班
段子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