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常世界的故事

2020-12-23彭懿

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 2020年24期
关键词:离家孤儿旅程

彭懿

《永远讲不完的故事》是德国作家米切尔·恩德创作的一部幻想小说。它最让人拍案叫绝的地方,就是小主人公巴斯蒂安从学校屋顶的储藏室(现实世界)进人幻想王国(幻想世界)的方式。不是穿过一扇门、一条隧道或是在一个什么车站坐上了一列什么特别列车,而是在书中人物的召唤下,发出一声呼喊,直接飞到了书中的故事里。返程则正好相反,一声呼喊,又从幻想王国直接回到了学校屋顶的储藏室里。

米切尔·恩德是一位寡作的作家,其创作态度严谨到了几近刻薄的程度。为了写好这本《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他可以说是绞尽了脑汁。例如,为了给小主人公巴斯蒂安寻找一个返回現实世界的出口,他竟夜不能寐。他事后回忆起来还是一身冷汗:“为了写《永远讲不完的故事》,我几乎把半条性命搭进去。这个故事险些把我送进精神病院。”

这绝对是一本激动人心的好书,男孩,当然还包括一部分女孩,必读。

“旧书店、书包、班上的孩子、垃圾箱……”在开头,巴斯蒂安还停留在我们熟悉的现实世界里,在一个离家不远的地方,也就是说,还“在家”。可不要小看了这个“在家”,这可是儿童文学里一个最重要的概念。

你没发现吗,经典的儿童文学都是这样开头的。先是在家,然后是离家和回家。佩里·诺德曼和梅维丝·雷默在《儿童文学的乐趣》里说:“这种‘在家——离家——回家的模式,是儿童文学最普遍的故事主线。”玛丽亚·尼古拉耶娃在《儿童文学中的人物修辞》中说:“儿童文学里典型的情节,我们可以称之为基本情节或主要情节,它们遵循这样的模式:在家——离家——冒险——回家。家给予安全,但是人物必须离家,因为家里不会发生惊心动魄的事情。离家是激动人心的,也是危险的,所以人物必须回家,通常是在发现宝藏、获得知识、成熟之后。

小主人公巴斯蒂安是“半个孤儿”,没有办法,儿童文学就是跳不出这个套路。俄罗斯著名民间文艺学家普罗普在《故事形态学》中,对一百个俄罗斯神奇故事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些故事的开头都是“一位家庭成员离家外出”。巴斯蒂安母亲的缺席,其实就是一种强化的离家外出。

孤儿也好,“半个孤儿”也好,都是为了唤起读者对主人公的同情,让他们认同他,然后情不自禁地走进故事里,追随着他,跟他一起填补失落的东西,走完一段长长的成长旅程。

有的儿童文学作品中,父母都健在,但因为他们忽视了子女的存在,从而导致孩子的性格出了问题。如果宽泛一点,这也可以算是一种“家庭成员离家外出”吧。

巴斯带安在现实生活中的境遇,可以说是足够惨。

他是一个典型的缺少爱的孩子。在家里,没有一点儿的温暖,死了妻子的父亲一蹶不振,对他漠不关心。在学校里,他这个留了一级的留级生更是被同学欺负和取笑的对象,对他来说,“上学像一个看不到尽头的漫长刑期”。除此之外,他在外貌和性格上也有不少缺陷,比如人长得又矮又胖,罗圈腿,还胆小怕事。第一次见到他的旧书店店主,用一句话就把他的面貌给概括出来了:“原来你是一个样样都不灵的孩子!”

是啊,世界上像他这样的倒霉蛋还真是不多。

这样一个孩子,不要说故事里面的他自己了,连故事之外的我们,都盼着他有一天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呢。

儿童文学的开头,小主人公不但要在家,而且还要过着这种平凡、单调甚至是不如意的生活。正因为巴斯蒂安过着这种狼狈不堪的生活,当他日后——不,应该说是这一天的午夜十二点离开家,闯进另外一个世界去改变自己的命运时,我们才会为他振臂欢呼。这是一种铺垫,让我们为英雄离家作好心理上的准备。

美国神话大师坎伯在《千面英雄》里说过一句非常著名的话:英雄从平凡的寻常世界,闯入一个神奇、令人惊叹的未知领域……

这个平凡世界,还有另外一种作用,可以与主人公后来进人的世界形成一种比照。好莱坞最负盛名的故事顾问克理斯多夫·佛格勒在《作家之路:从英雄的旅程学习说一个好故事》中说:“许多故事仅利用一趟旅程就把英雄和观众带往非常世界,故事从平凡世界开始,作为比较的基准。只有对照过平凡俗世的日常大小事,让人看出其中的不同,非常世界的故事才特别。”

猜你喜欢

离家孤儿旅程
旅程
寻找离家最近的THX认证影院
孤独温暖旅程
坐着小船,开启一段发现春天的旅程
离家的路
2016,无忧旅程再出发!
孤儿
孤儿也感到好幸福
孤儿在这里健康成长
儿童村·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