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AS理论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2020-12-23吴梅英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理论体系

吴梅英

(福建江夏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当前,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国家的一大战略目标,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基于创新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发展力量。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巨大“工厂”,它的使命与宗旨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变得越来越丰富,给高校带来很大的挑战。同时也是巨大的机遇。大学生作为一个民族的未来,应该更加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运而生。如何让学生能够在高校中学习到更全面、更综合的知识成为高校的必修课题。目前国内有关创新创业方面的教育包括对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缺乏经验,无法构建出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完整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结合CAS理论,从复杂适应性的角度出发,多角度研究当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运用动态变化的思维分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新的思路。构建基于CAS理论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有利于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有效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他们的自身核心竞争力,能够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潮流中更加从容。

一、相关文献回顾

1.CAS理论

美国学者霍兰最早在1994年提出CSA理论,他将CAS理论定义为每个主体的能力与形式不尽相同,这些相互作用的主体构成了一个系统。主体随着自身经验的积累来不断适应系统中的其他主体[1]。我国学者钱学森对CAS理论进行了更深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开发的复杂巨系统,指出CAS理论的核心是主体能够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地成长进化,系统复杂变化的前提就是主体们对于环境的适应性[2]。学者许宪国(2019)[3]指出,CAS理论的复杂适应系统具有随机性、独立性、层次性、适应性、并发性的特点,在个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产生新的行为或者能力。学者郝大江(2019)[4]表示,CAS理论具有流、非线性、多样性、聚集、内部模型、标识、积木块等七大特征,并通过这些特征可以分析学生的适应性。

2.CAS理论在教育体系中的应用

学者杨近(2014)[5]通过研究复杂适应性系统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上的应用,表示从CAS理论的视角出发,不仅能够更好把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动态变化,也能够依据CAS理论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上获得更多启示。学者熊新(2018)[6]将CAS理论模型应用到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构建了回声模型,以期通过CAS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为我国教育事业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建议。学者袁迎松(2019)[7]以常州某一机电学院作为试点,基于CAS理论构建了“一体两翼三维度”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型,旨在提高这一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基于CAS理论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要素分析

根据CAS理论,个体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但是并非单向的线性影响,而是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不同的学生即个体会因为环境的影响通过不同的方式锻炼创新能力,个体所接受到创新能力也不同,最后将吸收到的知识在现实中进行应用。这说明环境对于个体的影响是复杂的,非线性的。所以,我们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要素分为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外部要素主要包括国家政策、平台搭建两部分;内部因素可以分为教师水平、实践基地、课程体系三个部分。

1.国家政策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学者张佳(2019)[8]表示国家对创新创业的重视会激发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我国的创新创业体系经过不断的发展,创新活跃度越来越高,效果越来越显著,这都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创新创业最早提出是在2013年,至今国家已从物质、精神层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进行帮助与指导,不仅可以鼓励学生们努力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也为他们提供重要保障。制定适当的政策,有利于优秀人才更好地发展和对于优秀人才的发掘,国家创新创业相关政策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而言必不可少。

2.平台搭建

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以促进创新成果化,是创新创业体系发展的土壤。学者许瑾和李红伟(2019)[9]指出,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升能够依靠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构建来实现。搭建好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例如,大学生创新经验分享会、大学生实践平台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等,都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自身创新创业方面能力培养的重视。目前双创比赛,例如,“挑战杯”“互联网+”等,都受到了众多高校的重视。学生作为高校创新创业体系中较低层次的个体,他们会因为这些赛事进行聚集,与对创新创业一样感兴趣的同学组成创新创业小组参加比赛,邀请教师一起学习,形成更高一级的层次,达到“1+1>2”的效果。通过这些平台的搭建使得高校可以根据这些平台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教育资源的跨地区共享,构建高校间互相学习的平台,提高高校创新创业的氛围,刺激大学生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3.教师水平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水平普遍达不到国家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对于创新比赛积极性不高,自身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思维不足。学者詹新生(2018)[10]研究了教师水平对于创新创业的重要性,指出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因素,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创新创业方面的能者。对教师的要求不仅仅要着重于理论水平、教学水平的高低,也要看重其对创新的理解和应用。能够深入理解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要,积极地投入到培养创新人才的时代潮流中去。确保能够积极发挥教师在教育体系中教书育人的角色,使学生能从教师的授课中充分学习到有关创新创业方面的知识,从而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4.课程体系

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程度较高,日本、美国等国家将创新创业课程视为高校必修课。学者李江(2019)[11]通过对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最终得出近七成学生支持高校构建创新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近三成的学生认为自己对于创新创业方面的认知仍有不足,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需要改进。由此可知,高校学生对于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有较高需求。国内虽然有部分高校较为重视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以创新创业为主的课程体系,然而多数还是比较传统地采取自修、自选的模式,无法将创新创业教育覆盖到所有学生。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有利于高校课程的整体优化与简练,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5.实践基地

我国目前对于创新创业的认识与发展依然相对缓慢,大部分还是停留在理论传授阶段。高校没有将创新创业体系中的实践落实到位,没有对学生能力的应用和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实践基地是学校自主建设的场地,或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搭建的平台,有助于使学生的创新创业想法落地,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经验,培养学生们创新创业的能力。学者李洋、杨华民(2019)[12]提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构建是提供学生实操机会的一种手段,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基于CAS理论的高校创新创业体系模型构建

如上所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分为内、外部两个部分。国家政策和平台搭建作为外部宏观环境要素影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发展,关系到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与落实,最终影响创新创业成效。内部因素则与高校直接挂钩,分为教师水平、课程体系、实践基地三个部分,归根结底都会影响到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知识的吸收与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根据以上五个要素,构建的高校创新创业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CAS理论的高校创新创业体系模型

四、基于CAS理论高校创新创业体系构建途径

1.响应国家政策

国家对于创新创业方面的政策包括资金扶助与提供优惠条件,例如,为高校应届毕业生创业进行减免政策、为高校创业者进行创业指导与培训等。一方面,高校应及时将比较重要的创新创业相关政策归类梳理,发布在校内网,方便学生及时了解或查阅政策动向,也能增强高校整体的创新创业氛围。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政策,适宜安排相应的政策解读讲座,使学生清晰把握政策详细内容。另一方面,安排专业老师进行创新创业方面的指导,为学生答疑解惑,积极做好在校创新创业人才的信息收集工作,并进行跟踪,有利于充分落实国家的创新创业政策。

2.融入平台搭建

目前有关创新创业平台包括一些重要赛事或服务平台,例如,“互联网+”“挑战杯”都是比较知名且重量级的赛事。高校应提前做好创新创业比赛的准备工作,做好宣传,提前让学生和教师了解到比赛的流程与形式,提高高校的创新创业氛围。同时,在高校内以院级、校级层层递进的形式进行校内创新创业比赛,挖掘创新创业人才。鼓励高校教师与学生进行组队,在赛事中互相学习,学生不断汲取创新创业知识,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探讨中积累创新创业经验,不失为双赢举措。对于一些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依托于学校内的创新创业社团进行管理,通过他们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影响力,让学生能够积极地使用平台提高创新创业认识与创新创业能力。

3.提高教师水平

教师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关键的一环,教师创新创业素质与水平关系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第一,高校积极提供平台,安排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有关的培训与学习讲座,有助于教师学习到最新的有关创新创业方面的知识。第二,鼓励教师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创新创业比赛,互相吸取经验。第三,组织安排教师到企业参观学习,积极与企业进行交流,使理论知识与实践互补,相互学习。

4.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作为高校教育最常见的一种载体,课程体系的质量也决定着教育的质量。优化课程体系首先要从内容入手,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上增加与创新创业有关的课程,让学生们系统地学习到与创新创业有关的知识。其次,从课程体系的制度入手,增加有关于创新创业的学分,并完善大学生培养计划,单独增设创新创业内容,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认知。最后,在教师的授课形式上,多让学生进行思考,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有助于增加学生自我思考并参与到整个课程中来,在课堂上多进行互动,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与教师的互动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能力。

5.搭建实践基地

搭建实践基地的方向有两种。第一,高校自身有条件的可以创建大学生实践创新创业基地,结合国家政策对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行场地或者技术上的支持,例如,将在“互联网+”或创新创业比赛中表现优异的团队安排入住大学生实践创新创业基地,给予学生项目落地的机会,不断地对项目进行改进,也减少对于项目落地时间、空间、资金上的限制。第二,与企业进行合作,通过合作共同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高校与企业进行合作,对学生进行定期的指导与培训,使其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能力,企业也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适合自己企业的人才,最终实现双赢。

结语

CAS理论对于高校的创新创业培养机制还有待深入探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完善,才能研究出更适用于高校的创新创业培养机制。教师和学生应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加强对创新创业的认识与重视。只有不断地根据时代的变化,结合自身的优势,对模型构建才能产生新的想法,同时多思考影响到该模式的其它要素,并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模式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探寻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新体系,跟随国家步伐,响应国家号召,让高校、教师、学生都能在创新创业发展的阳光大道上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发展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理论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