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敷料用于烧伤创面清创的临床护理分析
2020-12-23邓肖静冷佳梅郭官秀
邓肖静,冷佳梅,刘 平,郭官秀*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广西 南宁 530021)
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具有隔绝微生物侵入的作用,可稳定机体内环境,是人体重要的生物保护屏障[1]。烧伤后出现体温降低、新陈代谢加剧、水分丧失等。需要在创面上覆盖一层敷料,充当体表屏障,促进创面愈合[2]。本文笔者探究新型敷料用于烧伤创面清创的临床护理,现在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102例烧伤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设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有51例。对照组男32例,女19例,年龄18~74岁,平均(42.92±5.81)岁。研究组男30例,女21例,年龄18~71岁,平均(41.72±4.58)岁。两组基本资料差异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烧伤创面清创时,选用新型敷料,主要包括薄层类合成敷料、泡沫型合成敷料以及喷雾型合成敷料,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换药护理。根据烧伤药物护理操作流程,规范进行,应用新型敷料中,选择聚维酮碘、灭菌注射用水对创面进行冲洗并消毒,用无菌纱布蘸拭,干纱布将伤口和周围皮肤蘸干。根据伤口和病情恢复情况,选择新型敷料,一般选择泡沫敷料,按照伤口形状,适当剪裁,全面覆盖伤口,边缘流出1~2 cm,根据创面渗液情况,2~4 d左右更换敷料。(2)清创护理。常规消毒后,用37~38℃生理盐水清洁创面,用纱布蘸干,创面涂抹水凝胶,厚度0.5 cm左右,痂皮厚的患者需用刀片在其上面画“井”字,方便涂抹水凝胶,再用水胶体敷料覆盖处理,纱布包扎,根据情况,每天换药。等到黑痂浮起来或者黄色腐肉溶解后,配合采用外科清创法,祛除腐肉与黑痂。由于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分离状况好,可用剪刀、刀片轻轻刮除,无需手术室清创。创面100%红色时,肉芽组织生长正常,不再应用水凝胶,改使用水胶体覆盖创面,根据渗液状况,加压包扎。(3)新型敷料护理。新型敷料覆盖后,外层应该使用棉垫、绷带、腹带适当包扎,每日观察创面,及时更换外层包裹纱布,以免感染。对于烧伤部位,每天通过烧伤治疗仪照射治疗,30 min/次,保持创面干燥状态,直到创面愈合。定时协助患者翻身,翻身时,注意防止敷料松动、移位,动作轻柔,以免敷料外渗。新型敷料暴露后,为病人提供一个良好环境,保持病房安静整洁,定时开窗,通风透气,紫外线消毒处理,以免交叉感染,保持室内温度28~32℃,湿度40%左右,肢体保持抬高状,伸直肢体,密切检查末梢循环状态,如果出现不适,立即告知医生,对症处理。(4)饮食护理。治疗期间,多吃低脂肪、高蛋白和高纤维的食物,调整营养结构,促进创面愈合。日常饮食中,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不得暴饮暴食,病情恢复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同时,采用科室自制的问卷表,调查护理满意度,总分值100,得分越高表示越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均数加减标准差(±s)和例(n)、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将相关数据录入SPSS 20.00软件中进行分析,予以T值和x2值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感染情况
研究组51例患者中2例感染,发生率为3.9%(2/51),对照组51例患者中8例感染,发生率为15.6%(8/51),数据分析,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满意度
通过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调查发现,研究组的评分为(92.58±5.13)分,明显要比对照组的(87.35±4.81)分,数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综合护理,是这些年才提出来的一种护理模式,将以人为本作为护理的基本理念,转变过去的被动护理,形成一种主动护理意识,核心在于护理程序,护理的各个方面都将护理程序作为框架,环环相扣,强调整体协调一致[3]。综合护理,将小组护理与责任制护理的优点进行综合,综合分析病人的情况和医院护理现状,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制定护理计划,指导护理工作有序进行[4]。烧伤患者在创面清创时,应用新型敷料,且配合给予综合护理,着眼于多个方面和角度,通过换药护理、清创护理、新型敷料护理和饮食护理等措施,积极配合临床治疗,防治并发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改善预后。本次研究显示,研究组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9%vs15.6%),而护理满意度评分比对照组高(92.58±5.13vs87.35±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烧伤创面清创时应用新型敷料,配合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