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古莸繁育与栽培技术

2020-12-23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蒙古整地种子

(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蒙古莸(Caryopteris mongholica Bunge),别名蒙莸、白沙蒿、山狼毒、白蒿、蓝花茶、依曼额布热一宝塔等,蒙古人称之为“道嘎日嘎那”,为马鞭草科莸亚科莸属落叶小灌木,主要分布于我国的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甘肃等省区和蒙古高原的东部,现为我国三级保护稀有树种。蒙古莸是一种野生观花植物,具有繁殖容易、生长迅速、花色艳丽、花期较长等特点。其花、枝、叶,可分泌芳香气味,从中可提取花油,亦可入药,极具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适合西北干旱、高寒冷凉地区栽植。我所于2006年引种后,曾在吕梁市离石区的王家沟流域大局村进行试种,并获得成功,从而为荒漠化治理和园林绿化提供了一种优良树种,对保护国家珍稀植物也有着重要意义。经过我们的引种观察,总结了其育苗与栽培技术。

1 植物学特征

蒙古莸,一般高1-2 m。常自基部即分枝,嫩枝呈圆柱形,紫褐色,其上长有毛,但老枝其毛会逐渐脱落。叶片较厚,呈线状披针形或线状长圆形,全缘,很少有稀齿;长0.8-4 cm,宽2-7 mm,深绿色,稍被细毛,背面密生灰白色绒毛;叶柄长约3 mm。聚伞花序,腋生,无苞片和小苞片;花萼钟状,长约3 mm,其外密生灰白色绒毛,深5裂,裂片阔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约1.5 mm;花冠蓝紫色,长约1 cm,外被短毛,5裂,下唇中裂片较长大,边缘流苏状;花冠管长约5 mm,管内喉部有细长柔毛;雄蕊4枚,几等长,与花柱均伸出花冠管外;子房长圆形,无毛,柱头2裂。蒴果,椭圆状球形,无毛,果瓣具翅。一般花果期为8-10月。

2 生态学特性

蒙古莸一般生长于海拔1 100-1 250 m的干旱坡地、荒野沙丘及干旱碱质土壤上。据引种观察及查阅相关文献,该树种喜光,极耐旱、耐寒,萌蘖性强,耐沙埋,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疏松渗透性良好的沙壤土生长最佳。能够在年降水量200 mm以下地区自然生长,冬季能耐-35℃低温,夏季能耐40℃高温。

3 开发利用价值

3.1 饲草价值

蒙古莸属碳氮型牧草。据测定,枝叶含粗蛋白15.6%,粗脂肪3.68%,粗纤维24.47%,无氮浸出物45.6%,粗灰粉6.3%,钙14.6%,磷0.22%。其粗蛋白、粗脂肪含量远高于谷草(4.10%,1.6%)及玉米秸秆(4.72%,1.31%)。山羊、绵羊仅采食其花,牧马在冬春季少量采食其一年生枝条。在隆冬季节,牲畜可啃食其枝稍度荒,为优良的“木本饲料植物”。

3.2 观赏价值

蒙古莸的花大而美丽,花序较长,呈蓝紫色,一般花期正值夏秋季,可填补观花植物缺乏期间的不足。由于生长旺盛,抗逆性强,可作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街道的主要绿化树种,栽植于街道两旁和公园绿地,可作为观赏佳品。亦可作为绿篱、花镜、雕像的背景或组字构成图案,若与地被菊、小叶黄杨、叉枝圆柏等叶色浓绿的低矮植物搭配或成片栽植,其观赏性更加独特。

3.3 医药与工业价值

蒙古莸的花、枝、叶,味甘性温,可用作蒙药,具有祛寒燥湿、健胃消食、壮身强体、活血止咳之功效。煮水当茶喝,可治疗腹胀与消化不良。其叶、枝、花、种子含芳香油,可作为工业开发原料。

3.4 生态价值

从蒙古莸的自然分布可以看出,它是风沙区、黄土高原干旱地区的一种耐旱、耐寒、耐瘠薄、抗逆性极强的灌木资源,可用于立地条件极差区域营造水土保持林或薪炭林,恢复生态植被,控制水土流失。

4 种子育苗技术

4.1 种子采集与处理

一般9月下旬蒙古莸种子成熟,要在散落地面之前进行采集。采集时,可以直接将花果部分采摘收集起来。将收集的花果部分,置于阴凉处自然风干,直至种子易从其中抖落。对不能抖落的花果部分,轻轻敲打或碾压,使其中的种子脱落。将脱落的种子进行筛选,过孔径5 mm筛除去大于种子的粗大杂物,过孔径1 mm筛除去小于种子的细小杂物,并用吹风的方式去除发育不良的空瘪种子和轻质杂物。

4.2 苗圃地选择

蒙古莸属阳性树种,对土壤要求不严,故育苗地宜选择在避风向阳、浇灌方便的地块。

4.3 苗床整地

蒙古莸播种当年就能开花结果,故当年就能出圃。苗圃地要提前施足底肥,肥料以羊粪等有机肥为主,深耕细耙,耕深25-30 cm,并清除土中的草根、石块等杂物,做到土松土细,畦面平整。

4.4 播种方法

一般春季播种,种子为前一年9月份采收的种子。播种前2-3 d,用温水喷洒种子并翻动,促使种子充分吸水膨胀,以种子不粘手为宜。播种方法:一是撒播。将3 m的畦面一分为二,把表层土刮集部分至中线,撒播种子后再把中间的土恢复原位;二是条播。条播前浇一次底墒水,隔1-2 d即可播种,播幅宽20 cm,覆土厚度1.0-1.5 cm,播后浇水一次。一般播种量1 kg/666.7 m2。

4.5 苗期管理

蒙古莸种子很小,千粒重仅12 g,种子出苗时顶土力弱,土壤粘重、板结、龟裂等情况,都会造成出苗不整齐或缺苗断垄。播种育苗时,应根据土壤湿度和气候条件,适时适量浇水或用喷壶喷水,以保持土壤湿润。出苗期适宜温度为15-28℃,要特别注意干旱高温造成“闪芽”。出苗后要适当控制浇水次数,每隔6-7 d浇一次水,使土壤见干见湿,促使根系发达、植株粗壮、基部木质化。六对真叶时进入高生长期,要注意中耕除草。7月中旬,幼苗可长高至40-50 cm,并开始开花,此时应减少浇水次数,以提高种子饱满度,促进枝条分蘖、增加冠幅和木质化。越冬时部分嫩枝可能出现抽稍,在翌年开春栽植时,可剪除抽稍部分并对树冠进行整形。幼苗期的主要害虫为小地老虎,容易为害幼茎,要采用人工捕捉或拌毒饵诱杀方法灭虫。

5 无性繁殖技术

5.1 扦插繁殖

蒙古莸扦插繁殖方法:在4月中旬,截取刚萌动的一年生枝条20 cm,扦插深度15 cm,边采集插穗边扦插,并适量浇水,其成活率可达70%以上。

5.2 压条繁殖

选取3 a生以上蒙古莸健壮植株,首先,沿其周围挖一条15-20 cm深的沟,把土粪撒入沟内,厚度约为5 cm;然后,从母树上选取离地面近距离发育良好的一年生枝条,将准备使其生根的部位去除叶片,纵割3-5道,并涂上ABT生根粉1号1 000 mg/kg的溶液;最后,将处理生根枝条弯曲至沟里,其深度一般为10 cm左右,填土固定,并将沟填平培实。压条时,先端要露出地面,必要时可将其绑在支柱上使之向上生长。压条埋土后,要充分浇水,待秋季落叶时,将已生根的蒙古莸幼株与母体剪断分离,即形成压条苗。据试验观察,压条繁殖生根率可达83.2%。

6 栽培技术

6.1 整地规格

春季栽植前一年整地,秋季栽植春季整地。坡度小于15°时采用水平沟整地,规格为沟宽、沟深均为30 cm;坡度大于15°时采用鱼鳞坑整地,规格为坑深30-40 cm,长径35-40 cm,短径25-30 cm。

6.2 苗木处理

栽培苗木选用1-2 a生裸根苗或容器苗。裸根苗栽植前修剪根系,根幅不小于20 cm,最好随起苗随栽植。栽植距离远时,起苗后根部蘸泥浆,用保水透气材料打捆包装,运输时不要重压、日晒并喷水保持湿润,到达地点后立即栽植或假植。

6.3 栽植密度

防护林株行距1-2 m×1-3 m,每穴1-2株,111-666株/667 m2;景观林株距以10-20 cm为宜,行距1-2 m;绿蓠采用双行栽植,行距25-30 cm,株距15-20cm。

6.4 栽后管理

一般栽植后要注意浇水、松土除草和防治病虫害,对风景林要注意平茬修枝。据试验,裸根苗移栽成活率达81%。

猜你喜欢

蒙古整地种子
《蒙古秘史》中的奶食文化研究
小议农业机械化整地技术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桃种子
简析利用农业机械进行秋整地的技术
蒙古靴
蒙古正式废除死刑
可怜的种子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