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
2020-12-23
话题
【国家网信办拟规定:平台未经用户同意不得强制关注账号】
国家网信办对《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进行修订,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不得批量注册、囤积或非法交易买卖公众账号;未经互联网用户知情同意,不得强制订阅关注其他用户公众账号。
@唧唧歪歪的倾城:希望落到实处。经常点了赞的被取消;没点赞的点赞了;还塞一堆账号关注我,每天都会清几个粉丝保持账号干净;还强塞我关注了别的账号。
@快乐的大脚鸭:支持这样的决定。说明国家已经开始重视了,对社交媒体的监管力度在逐步加大。平台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数据要有多大,用户要有多活跃,也要承担社会责任,让数据更安全透明,更便于管理。
@大头泡泡有脾气:非常非常赞同!快点通过吧!被各种平台强制订阅乱七八糟的账号,现在就连去饭店点个菜都要“被迫”关注个公众号,隔三岔五就要删除一波,很闹心。相关部门真该出手管管这种乱象了,希望各个平台落到实处,各地监管部门的监督工作做到底!
@我真的是好人呐:有些也不是真的愿意关注的,但不关注就没法用或者没法看,我能怎么办?我也很无奈。
话题
【两高一部首次准确界定碰瓷行为】
10月14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依法办理“碰瓷”违法犯罪案件的指导意见》的有关情况。《指导意见》中对“碰瓷”进行了定义:指行为人通过故意制造或者编造其被害假象,采取诈骗、敲诈勒索等方式非法索取财物的行为。这是首次对“碰瓷”行为作出准确界定,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指引。《指导意见》还对实施“碰瓷”构成的犯罪进行了梳理,分类予以明确。同时,还规定对实施“碰瓷”,尚不构成犯罪,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
@雄峙天东_: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把涉及公民经常遇到的问题,从“法”的角度进行了界定,这是对公民权利的保证和维护。
@铁头憨憨:支持立法,早该整治一下那些“碰瓷党”了。条文定义非常明确,易于具体司法操作。不过,基层执法者要严格执行,不能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去执法。
@暴风雨下:这类人,就怕放出来以后继续作案。应该有累进处罚制度。
@爱吃饼干的趣多多:支持此《指导意见》出台的同时,我们也要防范“碰瓷”—— 安装行车记录仪、开车时多留心观察、遇到碰瓷取证报警、严守交规不给人可乘之机等。碰瓷之人的可恶之处不仅仅在于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这种行为在一点点侵蚀着社会的公序良俗。
(感谢“唧唧歪歪的倾城”“雄峙天东_”等网友对此话题发出的评论)
“告别过去,好好生活。”
——张志超案13年后再审宣判无罪。被羁押15年后重获自由的张志超于10月20日领取约332万元的国家赔偿。据梨视频报道,张志超表示,现在还不太能够适应当今社会,但自己会努力学习一些技能,并称赔偿款用于还账后交给母亲。希望告别过去,好好生活。
“2020三季度GDP增长4.9%,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
——据媒体报道,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7227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7%。
“效果显著!”
——据央视新闻报道,过去50年来,全球大多数冰川快速消融。今年8月,中科院研究团队给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达古冰川盖上了一层500平方米的“被子”,试验人工手段减缓冰川消融。日前,经研究团队测量,“盖被子”区域的冰体消融速度明显减慢,在两个月内综合减少了1米的消融量。
“卫健委提示慎吃酵米面类食品。”
——10月1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提示,2010年至今近10年来,因酵米面中毒已致37人死亡,涉及14起,84人中毒。卫健委提示,夏秋季节制作发酵米面制品容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该菌能产生致命的米酵菌酸,高温煮沸不能破坏毒性,中毒后没有特效救治药物,病死率达50%以上。北方的臭子、酸汤子、格格豆,南方发酵后制作的汤圆、吊浆粑、河粉等最容易致病。
“明确了!城镇户籍子女可以继承农村宅基地使用权。”
——据人民网报道,自然资源部等七部门近日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3226号建议”作出答复。就其中提到的“关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问题”,答复明确: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可以依法由城镇户籍的子女继承并办理不动产登记。
“每个案件将有终身不变身份证号。”
——据《人民日报》报道,10月14日,全国基层检察院建设工作会议透露,最高检正在推进案件编号终身制,不管经历多少层级、多少环节,一号到底,让司法责任真正落到每一个经办检察院、每一个承办检察官,做到责任分明,可追、能溯,目的在于落实司法责任制,促进案结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