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无疆:一个脑瘫女孩的人生逆袭
2020-12-23阿航
◎文/阿航
在与命运抗争的36 年中,尽管脑瘫这个“对手”依然和胡婧形影相随,但是没有什么能阻挡她追求精彩的人生。
折翼——成了重度脑瘫儿
1984 年11 月,胡婧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出生仅三个月,胡婧就患上了淋巴系统脓肿,高烧不退。经过医治,高烧总算退了,但却损伤了大脑神经,胡婧成了重度脑瘫儿。医生直言不讳地说:“孩子长大后,生活不能自理,可能不认识自己的父母,不会说话,没有治愈的希望。”
“无论孩子以后变成什么样,她都是我们的孩子,做父母的怎么会嫌弃自己的孩子呢。”胡妈妈流着眼泪说。胡爸爸也倔强地说:“我就不信,我们这么好的孩子以后会不认识父母、不会说话、不会走路?我们会好好照顾她,我不但要让她会说话、会走路,还要让她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胡婧1 岁多时,胡爸爸买来录音机和儿歌磁带,天天放给女儿听。胡婧2 岁多时,胡爸爸买来故事画报,下班后就给女儿讲故事。功夫不负有心人,胡婧3 岁的某一天,终于开口说话了:“宝宝好。”而“宝宝好”三个字正是胡爸爸每天给胡婧讲故事时的开场白。
“女儿会说话了!女儿会说话了!”胡爸爸欣喜若狂,这让他看到了希望。随后,胡爸爸又买来学习汉语拼音的磁带和书本,让胡妈妈白天一遍一遍地放给女儿听。他晚上下班回来后,再拿着书本抽考女儿字母发音,并不厌其烦地一遍遍纠正。就这样,胡婧5 岁时,终于学会了汉语拼音,之后又通过拼音读物认识了很多汉字。
从出生到5 岁,胡婧一直不能站立,更不能独立行走。这怎么行?胡爸爸决心帮助女儿站起来。胡婧从出生后一直由妈妈抱着,甚至连爬都没爬过,双腿的肌肉都已萎缩、僵硬,比正常孩子的腿要细很多。为了女儿,胡爸爸和胡妈妈进行了分工:白天胡妈妈给胡婧按摩双腿肌肉,做双腿的拉伸屈曲动作。晚上,再换胡爸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胡婧的双腿渐渐变得粗壮、灵活、有力量了,可以在床上蹬腿爬了。
接着,胡爸爸开始教女儿练习站立。刚开始,胡婧的双腿像面条一样软,虽然有爸爸扶着,可她还是站不住。后来,胡爸爸用石膏制作了两只腿套,有了石膏腿套的强力支撑,胡婧的双腿想软也软不下去了。寒来暑往,冬去春来,几年时间过去,胡婧终于可以自己站立了。
会站了还不行,胡爸爸还要教女儿独立行走。这比学习站立更加困难,每次练习时,胡婧每挪一步都是一头汗水,胡爸爸胡妈妈更是全身衣服都湿透。每当胡婧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胡爸爸就给女儿鼓劲:“如果你能独立行走,就可以像其他小朋友那样,去你想去的任何地方,就不必整天待在家里,待在床上了。”胡婧听后,重新点燃了斗志。两年后,虽然走路姿势不是那么美观,但她基本上能自由行走了。
除了练习站立和行走,那几年时间里,胡婧自学了从小学到初中的全部课程,展露了她超强的自学能力。很多年以后,胡婧感恩地说:“我觉得我特别幸运,能够生长在这个家庭,我的父母非常理解我,并没有把我当成一个残疾孩子,而是对我充满了希望。”
胡婧翻译的作品及获奖证书
添翼——自学英语和翻译
2001 年,为了让女儿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胡爸爸托人从北京购置了一台电脑。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电脑不仅带领胡婧进入了一个浩瀚奇妙的新世界,键盘上26 个字母的奇妙组合也让她萌生了对英语的兴趣和热爱。
胡婧让爸爸买来了英文词典、全套《新概念英语》课本和多本英语语法书,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其他的时间都用来自学英语。除了看英语书,她还看英语新闻,听英文广播。通过三年废寝忘食的学习,胡婧已经能够熟练地背诵课本中任何一篇课文,她还同时掌握了6000 多个英语词汇,可以没有障碍地观看和收听英文频道的节目了。
为了提高英语水平,胡婧常逛英语学习论坛,在BBS 上用英语与网友交谈。有一名在北京任职的加拿大网友David,经常热心地为她答疑解惑,仔细修改她的英文习作。David 还把胡婧介绍给自己远在加拿大的姐姐Mary,让她在英语学习上助胡婧一臂之力。
互通一段时间的邮件后,胡婧和Mary 成为了知心朋友,她们通过电子邮件分享彼此生活的点滴。胡婧向Mary 讲述自己的困惑,Mary 鼓励她勇敢地拥抱生活,建议她做些与英语有关的工作,比如翻译。
为了检验胡婧的英语具体达到了怎样的水平,Mary 从国外一所知名大学的英语网站上下载了一份英语专业八级的模拟考卷。不算听力、作文和翻译题,胡婧竟然考了80 分的高分,已经达到了英语专业八级的水平,完全可以从事翻译这一职业。
不久后,Mary 给胡婧邮寄来了两本英文小册子,说是加拿大一家国际翻译公司的业务内容,让胡婧将其翻译成中文。胡婧认真翻译了两个月。很快,Mary 发来邮件,说翻译公司很满意,并支付给胡婧1200 美元的翻译费。这件事对胡婧产生了巨大影响,她突然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对社会产生价值,她终于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她被加拿大那家国际翻译公司聘为中国区翻译,那一年,胡婧21 岁。凭借出色的翻译业绩,胡婧连续三年被公司评为“十佳译者”。但胡婧不甘于只做一名出色的翻译,她有更远大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2008 年,胡婧注册成立了自己的“翻译工作室”,算是正式走上了职业翻译的道路。出色的翻译能力让天南海北的客户通过网络找到她,渐渐地,胡婧的翻译工作室声名鹊起,从新疆一家小翻译公司到渐渐在全国拥有多家机构。
在努力工作的同时,胡婧也在发奋地学习着。2011 年,胡婧荣获了有着“中国翻译界奥斯卡”之称的第23 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汉译英组优秀奖。2016 年,胡婧参加了英国皇家特许语言家学会高级翻译文凭考试,并获得了英国皇家特许语言家学会高级翻译文凭。
胡婧参加CATTI 优秀考生暨杰出译者访谈论坛
飞翔——做翻译世界里的超人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每个人成功的背后都有着数倍于其他人的努力和付出。由于重度脑瘫,胡婧只能用下巴或脚趾头打字。为了翻译一部文稿,胡婧长年累月地坐在电脑前,平均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
在翻译27 万字的《数学家的艺术生活》时,胡婧发现书中的内容已超出了她的理解范畴,涉及大量数学、哲学、人类学、物理学、音乐、美术、摄影等知识。面对挑战,胡婧没有轻易服输,在出版社编辑做出会有专业老师进行审校的保证后,她毅然接受了这个艰巨的翻译任务。随后的几个月,胡婧全身心地投入到翻译工作中,吃饭和睡觉时都在思索着书中的词句。有时候她躺在床上想到了更好的表达时,便挣扎着起床,用下巴敲击键盘,将其记录在平板电脑里。
对于翻译工作,胡婧摸索出了自己的模式:先上网找出国内外中英文平行文本,进行快速阅读和学习,掌握专业表述,形成自己的词汇库;遇到文本理解性问题时,或发邮件向作者进行详细询问,或请教外国友人;遇到词句篇章、长短句这样最难攻克的问题时,她就反复推敲反复读,直到拿准吃透再开始翻译。每有不甚满意之处,胡婧都会在脑海里思考良久,哪怕书稿已付梓、稿酬已收取,她也要拿出一个更恰当的表述出来。胡婧说:“我从来不觉得翻译有多辛苦,相反,翻译对我而言是一次心灵之旅,我很享受。”
自踏入翻译行业以来,胡婧相继翻译了《莱西回家》《梦想,在路上——带着脑瘫去生活》《世界边缘的桥梁》《数学家的艺术生活》《一名生态学家的孕育之旅》5 部英译汉著作,共计200 多万字。另有1 部12 万字的汉译英著作,属于少数民族文化社科类研究成果,已在国外出版。不论是翻译质量还是数量,胡婧都做得很出色。
2019 年11 月9 日,胡婧因卓越的翻译才能受邀出席中国外文局翻译专业资格考评中心举办的CATTI 优秀考生暨杰出译者访谈论坛。那天,她穿着红色衬衫,化着淡妆,站在讲坛上侃侃而谈,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注目。会上,专家评委给予胡婧很高的评价,称她是“新疆最优秀的专业翻译”,并鼓励她再攀翻译高峰,为跨文化交流贡献力量。
在忙碌的翻译工作之余,胡婧还热心公益事业。她建了一个微信群,每天在线两个小时,给初、高中生免费辅导英语。2020 年5 月,胡婧又和几个喜爱中国历史文化的英国朋友创立了微信公众号“PEA中英双语历史文化趣谈”,用中英双语讲述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让喜爱中国文化的西方人士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自卑到自信,从自学英语到成为高级翻译,胡婧在对抗命运的阻力时,投入了巨大的努力、动力和能力。而在与命运抗争的36 年中,尽管脑瘫这个“对手”依然和她形影相随,但是没有什么能阻挡她追求精彩的人生。正如胡婧所说:“这一路坎坷让我懂得,永远不要放弃梦想。只有经历过重重磨难,才可能品味梦想成真的甘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