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杭路历史街区之微景观

2020-12-22林致远

建材与装饰 2020年35期
关键词:会馆福州景观设计

林致远

(福州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福建福州 350000)

0 引言

福州上下杭历史街区具有很深的文化积淀,是一座城市从历史和坊巷格局演变过程的关键步骤。上下杭的景观较好地保留了清末民初的街区风貌,其位置位于福州城市文化中轴线的南段、闽江的北岸,它与福州的朱紫坊、三坊七巷一起列为福州市的三大历史文化街区。

1 下杭路历史文化街区概述

福州下杭路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大庙山以南,从小桥头开始到西边至白马南路结束。下杭路历史文化街区是福州清末民初商人及当地百姓的商贸往来地,其中街区建有兴安会馆、南郡会馆等。如今的下杭路文化街区将被打造成一条商业文化休闲步行街,引入一些知名商铺,以恢复往日下杭街的商贾往来,热闹繁荣的景象。

图1 福州下杭路历史文化街区

2 下杭路历史文化街区设计分析及目标

在进行下杭街微景观设计的时候,前期我们也做了现场勘查及分析,现场条件也存在一些优势及不足点。优势是:①下杭路街区位于城市历史文化中轴的南段位置,具有良好天然地理优势;②下杭路街区是福州的三大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具有很深厚的文化积淀;③它在清末民初时候是福州的商业和航运贸易中心,较好地保留了当时的街区历史文化风貌;④建筑细部丰富,艺术价值较高;⑤建筑形象清晰,表现了福州当时建筑的特色。不足地方:①上下杭街区经历过衰落、破败,缺少景观的观赏性及参与性;②部分建筑由于年久失修,结构不稳,公众性较差;③缺少与历史故事相关的景观及细节设计,清末民初时期的历史风貌表达较弱。

下杭路历史文化街区的微景观设计旨在把其改造成充满活力的城市中心,寻找福州老街区价值的文化特色。①设计上传承和发展当时街区的城市文化脉络,将下杭路文化街区的微景观融合进现代人的生活中,打造具有历史人文特色的商业功能和空间;②打造具有特色的文保空间景观,让游客驻足、观赏、品味,感受福州历史文化的风貌;③通过增强加该区域周边文化街区和福州改造区景观的联系,对福州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其他历史文化区的保护和改造提供值得参考的技术、经验和建议。

图2 下杭路历史文化街区的微景观设计

3 下杭路历史文化街区微景观设计

此次下杭路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重点设计为文保景点及一些坊巷空间。微景观设计就是在街区坊巷有限的空间里,布置及提升改造整体街区及坊巷空间不足处,创造小尺度空间的景观价值点及提升空间文化品味和审美。按照业主单位要求微景观设计的空间节点主要是兴安会馆、罗氏绸缎庄、德发京果行、咸康叁号及中兴巷、圣君弄等历史文化景点空间。

兴安会馆,是原兴化府商帮所建。兴安会馆现有的场地上还保留着左侧的青石拱形仪门,右侧尚有空间可进行改造提升。首先对杂乱的场地进行整理,原有条石背后过于单调,缺乏背景及文化故事依托,设计中提取周边建筑轮廓形态打造属于会馆文化特色的格栅文化墙,不仅能作为背景,更是一个历史故事的展现及传达。其次在原有条石坐凳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增加文化符号,打造文化与功能相结合的街区休闲文化微景观空间。

图3 兴安会馆设计

下杭路上的罗氏绸缎庄这座建筑建于清末时期,建筑坐南朝北,总共有三进空间。绸缎庄现有的场地较为空旷,可利用绸缎庄的历史文化元素加以运用设计。对原有场地进行整理,在单一的场地铺装上设置与周边建筑匹配的青砖花池结合坐凳使用,在坐凳上镶嵌入绸缎庄的一些文化图案,同时在原来入口铺地上也可嵌入绸缎庄历史故事地刻图案,使其有更好的视觉角度观赏,这些节点增强了微景观及建筑在历史文化上的联动性,不仅能达到休闲的效果,同时更能增加市民及游客对于文保景点的了解和认识。

街区上的“德发”京果行文保建筑是坐北朝南,建筑正中是三层,左右各两层。设计在入口门窗两侧通过设置文化石坐凳以及地面故事主题雕刻对于原本比较苍白的场地进行文化的诉说,通过对德发京果行的了解,可提取历史故事里某个场景,以主题雕塑结合入口文化地刻的方式还原当时繁盛的京果行热闹景象,更有时代的代入感。

咸康参号的建筑风格,是双杭路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从总体风格上讲,它是属于中国传统的建筑模式,但从细节上看,房子的罗马柱、石拱门、走廊、玻璃窗,吸收了东南亚以及欧美的建筑元素。老建筑见证了历史的交替,据老人说道,咸康参号繁盛时期店家特意在商铺门口养了猴子杂耍以吸引客户。现阶段设计在入口两侧增加文化特色坐凳及主题地刻,石坐凳上设置具有时代场景的主题雕塑人物,增强空间感及互动性,其中主题雕塑人物结合一侧增加的猴子杂耍雕塑形成一个完整的时代故事场景,让过往的游客能感受并沉浸其中了解咸康参号当时历史繁盛时期的故事。

中兴巷、圣君弄、汤房巷在实际现场考察的时候发现了一些不足的地方,设计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重要区域的微景观设计。在中兴巷入口处取消原有形态不佳的竹子及风格不协调的种植箱,设计具有古朴青砖造型的种植池,相应绿植爬藤和仿古格栅造型相得益彰,此入口空间设计提升了街区的整体协调度及增添了街前屋边的一丝绿意,也把巷弄空间场景细节真切的表达传递给每个参观的游人。圣君弄的景观提升改造植入了观赏长廊的主题思路,在整个狭长的巷弄空间一侧布置一些历史老照片及老物件结合绿植点缀,增加了空间体验性及游客参与性,也为空间焕发了新的生命力。汤房巷的巷弄空间整体偏狭窄,景观从一些门庭处着手,打造一些民居入口节点,让绿意结合一些古朴的水钵置石成为整个空间的点睛之笔。

4 结束语

下杭路历史文化街区微景观设计按照“传承发展、城市名片、体验匠心”为主题,微景观设计上积极把福州上下杭街区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集商业、文化、旅游主题等体验功能为一体的特色文化街区,传承与发展福州闽商的百年繁华面貌,继而成为与朱紫坊、三坊七巷共同发展的福州旅游又一张“城市文化名片”。

猜你喜欢

会馆福州景观设计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一岩九饮会馆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千年闽商商会会馆 烟台福建会馆
逐梦福州 只为“她”
寻味福州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