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在下肢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0-12-22赵俊红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34期
关键词:预见性下肢常规

赵俊红

(濮阳市油田总医院 手术麻醉科,河南 濮阳 457000)

下肢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多由高处坠落、车祸等暴力接触所致。随着近些年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每年因下肢骨折入院就诊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多。治疗下肢骨折的关键在于及时恢复局部解剖结构。外科手术在下肢骨折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外科学、解剖学和材料学的快速发展,骨科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也在不断提高[1]。但作为一种创伤性治疗方案,手术操作引发的生理、心理刺激是无法避免的,故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患者是十分必要的[2]。随着护理学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护理模式逐渐代替了传统护理在临床发挥了重要作用。预见性护理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条理性的新型护理模式[3]。本研究观察预见性护理在下肢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86例下肢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预见性护理组,各43例。常规护理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22~67岁,平均(43.71±4.26)岁;合并高血压11例,高脂血症12例,糖尿病4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ASA)麻醉分级Ⅰ级28例,Ⅱ级15例;小学8例,初中13例,高中15例,大专及以上7例。预见性护理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23~65岁,平均(43.59±4.34)岁;合并高血压10例,高脂血症9例,糖尿病4例;ASA麻醉分级Ⅰ级29例,Ⅱ级14例;小学7例,初中14例,高中14例,大专及以上8例。两组性别、年龄、合并症、ASA麻醉分级、受教育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②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下肢骨折;③单侧骨折;④新鲜骨折,骨折发生12 h内入院治疗;⑤认知、理解、沟通能力正常。(2)排除标准:①陈旧性骨折、病理性骨折、合并其他部位骨折、同一部位既往骨折史;②严重心脑血管疾病、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恶性肿瘤、严重感染;③凝血功能障碍、免疫功能障碍、精神障碍;④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⑤沟通障碍;⑥过敏性体质。

1.3 护理方法

1.3.1常规护理组 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如常规术前检查、术中配合、遵医嘱用药、生命体征监测等。

1.3.2预见性护理组 患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具体如下。(1)健康知识教育:在口头宣教的基础上通过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多媒体视频等方式一对一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告知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注意事项,及时解答患者疑问,鼓励患者和家属参与科室举办的术后康复知识讲座,由康复科和骨科医生面对面回答患者术后康复相关问题。(2)心理干预:入院后及时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医院、科室的相关情况和规定,向患者介绍医疗团队情况和手术治疗的成熟性,打消患者对陌生环境和手术治疗的恐惧感;关注患者心理情绪变化,聆听患者心理诉求,并尽量满足患者合理需求;通过听音乐、交谈等方式帮助患者转移心理压力;向患者展示术后顺利康复的相关案例,嘱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3)营造舒适的手术环境和病房环境: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通风,并在病房适当摆放绿植;术前将手术室温度、湿度调整至合适范围,术中加强对患者隐私的保护,减少不必要部位的暴露,加强术中保温措施,减少术中热量流失。(4)术后疼痛干预:搬运患者时动作轻柔,向患者解释疼痛发生的原因,合理使用镇痛药物,指导患者通过阅读、听音乐、观看影视节目等方式转移疼痛注意力。(5)饮食干预:结合患者饮食习惯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适量提高优质蛋白、维生素摄入量,注意营养均衡,少食过度油腻和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禁酒。(6)康复护理:结合患者康复情况为患者制定康复计划,卧床期对患者下肢进行按摩以及被动康复训练,当患者可以下床后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

1.4 观察指标

1.4.1心理状态 分别于护理前后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SAS评分越高患者焦虑越严重。SDS评分越高患者抑郁越严重。

1.4.2并发症 并发症包括术中低体温、术中寒战、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

1.4.3满意度 使用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干预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降低,预见性护理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分)

2.2 并发症常规护理组发生术中低体温3例,术中寒战1例,感染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预见性护理组发生术中低体温1例,感染1例。预见性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4.65%(2/43)]较常规护理组[18.60%(8/43)]低(χ2=4.074,P=0.044)。

2.3 护理满意度预见性护理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4.47±3.59)分]较常规护理组[(85.64±4.13)分]高(t=10.581,P<0.001)。

3 讨论

下肢骨折不仅会导致剧烈疼痛,还会直接影响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如不及时恢复骨折部位的解剖结构,还可导致感染、畸形愈合,从而大大降低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需要长期卧床静养,远期下肢功能恢复效果不理想,故临床仍推荐下肢骨折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4]。虽然随着近些年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骨科手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均有提高,但作为一种创伤性治疗手段,手术操作仍会引发患者产生较大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这些应激反应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理代谢,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进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术后康复[5]。

随着医学模式的快速转变,护理工作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落实医嘱。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保证手术顺利实施及加快患者术后康复是现阶段外科护理人员的工作重点[6]。本研究结果显示,预见性护理组干预后SAS评分和SDS评分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常规护理组低,且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这表明预见性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预见性护理是一种通过评估患者病情预判患者康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护理风险和并发症,并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规避风险以加快患者康复的全面性护理[7]。预见性护理可最大限度缓解患者围手术期不适,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故能有效加快患者术后康复[8]。

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下肢骨折患者的心理压力,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预见性下肢常规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常规之外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