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优势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研究
2020-12-22许照成侯经川
许照成,侯经川
(华东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上海 200062)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竞争愈演愈烈,企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更加严峻,如何在市场中取胜并保持竞争力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支持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创新,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中国制造2025》提出,“加快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切实提高制造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能取得长久发展,就必须要具备较强的竞争能力。因此,培育和提升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当前所要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985 年迈克尔·波特[1]在《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将企业竞争力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量化概念而提出。此后,企业竞争力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美国《产业竞争力总统委员会报告》中指出[2],企业竞争力是指“在自由良好的市场条件下,企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提供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同时又能提高本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美国哈佛大学史宾斯教授(Spence)等[3]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一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可贸易的能力。胡大立[4]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在有限的市场资源配置中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和环境,并不断提升自身要素,从而取得相对竞争优势,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能力”。金碚[5]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更具有优势的能力,是一个企业在竞争性市场中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总的来说,人们对企业竞争力内涵的理解大体是一致的,即企业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反映企业在市场中与竞争对手进行角逐中持续的相比较的能力。此外,与企业竞争力密切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企业竞争优势。企业竞争优势是对企业在市场上综合表现的一种定性描述,而企业竞争力正是对竞争优势的定量表示,二者无本质差异。
企业知识基础观认为[6],知识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和超额企业绩效的决定性因素,知识才是企业最具有战略重要性的资源,竞争优势本质上反映企业知识优势,但它却忽视了知识优势转化为竞争力的作用过程。企业的知识优势本身不是竞争力,只有经过一定方式转化成具有差异化的物质产品或人才产品,被市场接受并产出经济绩效或者发挥价值,才能产生竞争力。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企业也缺乏相关理论指导,并不清楚如何才能有效地培育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探究知识优势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问题,不仅对于丰富企业竞争力研究成果,提升知识投入和产出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企业灵活应对全球化市场竞争,实现长久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回顾
1.1 知识优势
1.1.1 概念内涵
现有文献对知识优势内涵的理解作了不同解释。Rodriguez-Montes 等[7]通过对医院各个部门知识存量的测度,认为组织的知识优势来源于其知识存量。Ruggles 等[8]将知识优势界定为基于知识的竞争优势,认为知识优势存在于个人、组织、战略和经济四个不同层面。易敏利等[9]认为知识优势通过品牌、技术诀窍、专利的培养使企业形成基于知识优势的竞争优势。李久平等[10]认为知识优势来源于知识链在知识流动过程中的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包括知识存量优势和知识流量优势,是二者的集成。李其玮等[11]认为知识优势是优于对手的、可持续的、更能带来利润或效益的优势知识与技能,主要来源于在产学研合作下知识生产形成的专有性知识优势和在产业链整合下知识协同形成的成本领先知识优势,以及在市场与客户导向下知识战略形成的利益领先知识优势。
从现有研究来看,有关知识优势内涵的界定还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众说纷纭。我们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认为知识优势是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由知识生产形成的具有独特的、难以转移的、差异化的知识产品所具有的优势。反过来,如果企业拥有的知识相对竞争对手企业反而不足,甚至处于易于被模仿、转移等不利地位,就只能算是知识劣势。同样地,如果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与竞争对手无太大差异性,那也只能算是知识等势。
1.1.2 形成因素
现有文献对知识优势形成的形成因素作了许多研究,如包括持续创新[12]、资源特质,特别是人力资源素质,内部运作体系的复杂性,以及应用技术的领先程度和创新能力[13]、知识存量和知识扩展[14]、组织间知识交流[15]、知识流动和动态能力[16]。例如,张江甫等[16]引入动态能力理论,构建了企业知识流动、动态能力与知识优势的交互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知识流动、动态能力与知识优势的交互关系。
还有一些文献侧重于不同研究视角。第一,从技术层面、管理层面、组织层面、行业层面及经济层面研究了实体经济知识流动与知识优势的关系[17];第二,从“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创造”的过程视角对知识链、知识优势形成过程加以描述[18];第三,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了知识优势的形成因素,包括知识因素、过程能力因素、社会资本、利益因素和外部环境等[19]。
从现有研究来看,有关知识优势的形成因素研究虽然是从不同角度展开的,但只是聚焦于具体某一或几个行业企业。与此同时,无论是在行业层面、组织层面,还是在技术层面都还莫衷一是,认识较片面,症结在于均未能直入知识优势形成的内在本质。
1.2 企业竞争力
竞争力作为一种刻画经济主体外在市场表现的方式,一直都备受关注[20-22]。竞争力研究最早可追溯到斯密(Smith)[23]1776 年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1817 年李嘉图(Ricardo)[24]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1960 年斯蒂芬·海默(Stephen Hymer)[25]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论文中首次提到“企业竞争力”这个概念,但对其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始于波特(Porter)[1]1985 年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波特从不同层面对竞争优势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为竞争力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围绕企业竞争力的来源问题,逐步形成了以Mason、Bain、Porter 为代表的外生论和以Wernerfelt、Prahalad 和Hamel、Grant 为代表的内生论两大学派。其中,以Grant[6]为代表的企业知识理论认为,企业是知识的整合机构,知识是导致企业竞争差异性的根源,对企业的基本特征和行为作了全新的诠释。
时至今日,对于竞争力的内涵和本质仍然存在很大争议。从博弈论的视角来看,竞争力可由经济主体在博弈均衡状态所能赢得的比较利益分配份额来度量,包括经济主体与其贸易伙伴之间的合作性竞争能力(即经济“合争力”)和经济主体与其同行之间的非合作性竞争能力(即经济“分争力”)两个方面。其中,“合争力”(即“合争”中的利益分配份额)由定价权力决定,定价权越大、相对价格越高的交易方得利越多;“分争力”(即“分争”中的利益分配份额)由市场份额决定,市场份额越高、相对成本越低的同行竞争者所占市场规模越大,得利越多[21]。显然,企业竞争力就是企业在市场环境中最大化赢得竞争、博取经济利润的能力,可由企业在博弈均衡状态所能赢得的比较利益分配份额来度量。
1.3 知识优势与企业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研究最早来自P rahalad 等[26]在1990 年提出的,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各种技术流的积累性学识。知识优势是企业竞争力形成和培育的根源,对于企业获取长期竞争优势,实现长久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近年来,企业竞争力中的知识要素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集中体现在知识与企业竞争力或竞争优势的关系方面[27-29]。例如,Kim 等[28]认为知识是跨国企业竞争力重要的增强因素之一,同时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不仅影响本地投资子公司,还将影响跨国公司本身的竞争力。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知识对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并作了丰富研究,主要集中在外部知识获取、知识整合、知识创新及共享行为等知识管理方面[30-32]。例如,Mandi 等[31]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方法,对知识管理过程与可持续竞争优势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Bloodgood[32]根据知识的独特性、知识来源和企业互补性的存在,提出了相关知识、无关知识和错误知识的知识获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效应。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识是如何影响企业竞争力,但很少关注企业形成知识优势的内在作用机制,更不用说知识优势如何转化为企业竞争力了。有鉴于此,我们试图揭示知识优势的形成机制以及知识优势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转化机理问题,不仅为进一步提高知识优势转化效率提供理论指导,而且也为培育和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决策参考。
2 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模型
2.1 理论模型构建
企业本质上是一个知识集合体和整合机构,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获取的关键,也是企业形成和培育竞争力最重要的关键性资源[6]。具有优势的知识(即知识优势)对企业竞争力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是形成和培育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前提。既然知识优势对企业竞争力形成如此重要,那么就需要搞清楚知识优势形成过程及其转化为企业竞争力的内在作用机理。
从知识运动过程来看,企业不断循环往复地进行知识的获取、吸收、应用、创新、积累和积淀,输出具有优势的知识,产出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获利就越多,逐渐体现企业竞争力。具体而言,企业从外部获取的知识经过消化、吸收后内化于企业,再投入到企业再生产过程中,产出具有一定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经过知识积累和积淀过程,形成较高市场份额和品牌忠诚度,进入市场并赢得市场份额后才能体现竞争力。这一过程是企业知识内化和外化的循环往复过程,就形成了知识链(Knowledge Chain)。“知识链(Knowledge Chain)”包括内部知晓(Internal Awareness)、内部响应(Internal Responsiveness)、外部知晓(External Awareness)和外部响应(External Responsiveness)4个阶段[33]。
事实上,知识(包括质量和数量)本身无法产生竞争力,知识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力的具体过程也不是凭空自然发生的。知识只有通过企业再生产过程,积累积淀成为知识优势,产出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影响定价权力和市场份额,进而将知识与竞争力连通起来才能形成企业竞争力,分别对应于外部的五种市场力量。其中,定价权力体现于产业链上下游的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和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市场份额体现于现有竞争者竞争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能力和替代品替代能力。
据此,我们可以构建知识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模型,如图1 所示。该机理模型主要包括知识优势的形成机制和知识优势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两部分。
图1 知识优势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模型
2.2 知识优势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分析
2.2.1 知识优势的形成机制
总的来说,企业经过反复循环的“知识链”环节,逐渐形成知识优势,对培育和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决定性作用。知识优势形成过程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知识内化、知识生产和知识外化三个阶段,对应于知识运动的三大环节,即知识获取与吸收、应用与创新、积累与积淀;第二部分是知识转化的四个环节,包括内部知晓、内部响应、外部知晓和外部响应的“知识链”环节。这两部分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共同构成知识优势的形成过程。具体而言,由内部知晓到内部响应属于知识内化过程,对应于知识获取与吸收;由内部知晓到外部知晓属于知识生产过程,对应于知识应用于创新;由外部知晓到外部响应属于知识外化过程,对应于知识积累与积淀。
第一步:内部知晓
内部知晓是企业从外部获取的各类知识在企业内部扩散、内化的过程。这也是知识内化的第一步,体现了企业对外部知识的感知过程。企业从外部获取的新知识,在企业内部通过培训、言传身教等形式,形成不同主题的学习团队,由员工学习模仿、消化、吸收,变成企业内部知识,这是知识内化的关键步骤。内部知晓是知识优势形成的基础环节,也是知识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力的基本前提。
第二步:内部响应
内部响应是建立在内部知晓基础上,通过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将各类知识转化为有形产品或无形服务,再根据外部市场需求进行动态调整的过程。这是知识内化的第二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体现了知识的经济价值。企业员工对外部吸收的知识进行内化以后,通过知识生产活动,产出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外部产品和服务。内部响应是企业对外部获取知识的一种反馈,也是对外部知识再改进、再创新,实现知识增值,产出较强竞争力产品。这是知识优势形成的主要环节,也是知识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第三步:外部知晓
外部知晓是通过品牌宣传或产品推广将产品或服务应用推向外部市场,也是一个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这是知识外化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知识经过应用与创新过程,产出不同的产品或服务,通过不同方式进入外部市场,让外部市场得以知晓。外部知晓是企业与外部市场进行互动、交流,形成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从而赢得市场竞争地位。这是知识优势形成的重要环节,也是知识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力的主要环节。
第四步:外部响应
外部响应是外部市场在感知到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推广应用信息后,做出相应反馈的过程。这是知识外化的核心步骤,体现了市场份额、品牌知名度、顾客忠诚度、口碑等,反映了知识的经济价值。外部响应是外部市场对企业产品的价值回馈,是建立在外部市场知晓的基础之上。这是知识优势形成的主要环节,也是知识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以上四个知识链环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与企业再生产各环节结合起来,是知识优势形成的内在作用过程。每一种知识转化阶段都是一个自我超越的过程,共同加快了组织知识创新的速度。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的转化和创新是一个动态的、螺旋上升过程,当隐性知识完成一次知识螺旋运动、转化为新的较高水平企业知识后,新的隐性知识螺旋运动又开始了[34]。
2.2.2 知识优势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
企业能否在市场中获利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而相对知识水平(包括知识质量和知识数量)是促进企业获利的根本路径。然而,知识本身没有价值,唯有与其他生产要素,特别是人力要素结合起来,通过企业再生产过程才能发挥作用。企业将外部获取的知识在企业内部扩散、吸收和内化,根据外部市场需求应用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产出有用的产品,进而影响定价权力和市场份额,最终体现企业竞争力。
企业要想在市场中获取竞争优势,就必须要对产品定价拥有主动权(即定价权力),使得产品价格更加利于自己,而这些本质上又取决于企业知识优势。企业在再生产过程中经过不断反复的知识链过程,累积形成知识优势,产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进而获利也越多,企业竞争力就越强。同等条件下,企业在市场中产品优势越明显,更易于取得较高定价权力,企业获利也就越多。对上游供应商而言,企业定价权力越大,出价越低,获利就越高;对下游购买者而言,企业定价权力越大,产品出售价格越高,获利就越高。
企业产品市场份额(或市场占有率)体现了其在产业中的优势地位,反映企业的竞争地位和获利能力。产品市场份额越大,企业获利越高,竞争力就越强。企业要想提升竞争力,还应在行业中取得市场份额优势,拥有更多的市场话语权。企业通过长期的自主创新,累积的知识优势逐渐转化为较高的市场份额和品牌认同,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不断提升,企业获利就越多。同行企业之间竞争通常属于零和博弈,共同瓜分同一市场份额,即一方拥有的市场份额越大,另一方拥有的市场份额就越小。
综上所述,企业竞争力是在知识内化、知识生产和知识外化彼此交互作用下,知识优势逐渐转化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影响定价权力和市场份额,最终形成企业竞争力。其中,知识内化是由内部知晓到内部响应实现的,本质是知识内化为竞争力过程;知识生产是企业由内部响应到外部知晓实现的,本质是知识形成竞争力的关键过程;知识外化是由外部知晓到外部响应实现的,本质也是知识外化为竞争力过程。企业的知识活动过程只有与再生产过程相结合,逐步形成知识优势,才能产出满足市场需求、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在行业中赢得主动定价权力和市场份额,最终形成企业竞争力。
3 案例实证分析——以华为企业为例
3.1 华为企业概述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成立于1987 年,是一家为运营商客户、企业客户、消费者提供有竞争力的ICT 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的民营科技公司。华为成立至今仅30 年,仅凭纯内生式增长,能够从两万元起家的小企业,经过30 年的发展历程,逐步赶超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级品牌企业,是一个由做大实现规模效应走向做强实现品牌效应的成功典范。华为能够实现从无到有,并且走在全球市场前列,成功实现逆袭,主要得益于矢志不渝地坚持走持续知识创新之路。毫无疑问,知识创新无疑是华为企业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法宝。
3.2 具体发展历程
结合华为的发展实际,华为企业总体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初步发展、快速发展、高速发展三大发展阶段,分别呈现不同的阶段特征,如表1 所示。华为过去30 年员工数量和销售收入的演变历程,比较清晰地勾勒出华为竞争力快速提升的发展轨迹,如图2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1995 年之前销售收入和员工数量的涨幅均比较小,基本趋于平缓状态。1995 年至2010 年之间,华为销售收入和员工数量都出现了大幅度快速增长趋势,竞争力也在逐步增强。2010 年之后,华为迎来了第二轮大幅度增长态势。
表1 华为企业具体发展历程
图2 华为1987—2019 年的销售收入和员工数量
3.3 华为企业竞争力作用机理分析
结合华为具体发展历程,华为企业知识优势转化为竞争力的过程大体可以划分为“初步发展时期-较弱竞争力形成阶段”“快速发展时期-较强竞争力形成阶段”“高速发展时期-核心竞争力形成阶段”三个发展阶段。每个发展阶段都体现了知识优势对企业竞争力的转化结果,反映了企业竞争力形成的作用机理。例如,华为从一开始不具有或者具有较弱竞争力,发展到具有一定竞争力,再到很强竞争力,甚至具有行业垄断地位。
3.3.1 初步发展时期(1987—1995)——较弱竞争力形成阶段
华为在成立之初,就决定走自主创新之路,但在当时落后的技术情况下,只能通过购买、组装技术等方式获取技术秘密。华为早期第一款产品就是完全模仿别人的,同时,采取“搭积木”方法,在内部技术平台上对不同产品需求的技术进行组合、改装,快速培育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为了解决当时人才严重匮乏的现状,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积极寻求与高校和企业合作,以超群的个人魅力和感召力吸引并留住了郭平、郑宝用、聂建林、李一男等一批对走自主研发之路具有非常关键作用的技术人才。
华为前期主要是通过学习模仿外部先进企业的产品、技术成果等,汲取先进企业成功的技术开发维护经验、创新思路和失败教训,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完善和内化,进一步开发,属于模仿性竞争阶段。在模仿性竞争过程中,首先,华为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对不同渠道搜集的知识进行甄选,在充分借鉴、仿造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消化、学习并吸收先进企业的核心技术、管理经验等新知识,将其与现有知识进行有机融合,属于内部知晓过程,是知识内化为竞争力的第一步。其次,华为将这些新知识应用于新产品生产流程或管理过程之中,更加有助于员工理解、改进,并进一步完善获取的新知识,更新自身知识,生产同质化产品,缩小与先进企业的差距,属于内部响应过程,是知识内化为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再次,华为通过低成本研发,低价格撕开市场缺口,充分理解客户需求,为顾客提供解决方案。同时,华为采取分类规划营销方向,实现点对点精准销售等营销策略,将自有产品推出市场,属于外部知晓过程,也是知识外化为竞争力的第一步。
华为选择从低端产品组装开始逐步转向自主研发,采取“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和有效的营销策略。最后,外部市场在感知到华为产品推广信息后,选择购买、二次宣传等,逐步积淀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认知度、忠诚度等。同时,华为将生产运行环节中创新转化得到的知识通过产品手册、技术标准、专利、管理制度等形式积累下来,投入到下一次再生产过程,属于外部响应过程,也是知识外化为竞争力的重点环节。例如,1992 年,华为努力改进和重组HJD48 小型模拟空分式用户交换机,市场销售额首次突破1 亿元[35]21。同时,1993 年首次出版C&C08 技术手册。这一时期,华为成功实现了从起步探索到开始发展并初具规模的转型,在通讯行业市场中初步站稳脚跟。员工数量由早期1987 年的14人逐渐增加至1994 年1 000 人[35]37,销售收入相应地也逐渐增加到1994 年的8 亿元,也具备了一定竞争力,但这时华为还只是价格接受者,无法获得超额利润。
3.3.2 快速发展时期(1995—2010)——较强竞争力形成阶段
为了获取超额利润,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地位,华为通过内外部知晓和响应的知识链活动过程,对引进的产品技术和管理经验等知识进行再改进、再创新和集成创新,同时还在组织结构、供应链、人力资源体系、研发体系等方面进行管理变革和制度创新[36],就逐渐由模仿性竞争阶段转入差异性竞争阶段。华为在差异性竞争过程中,通用性知识经过获取、吸收、应用、创新等知识转化过程,不断转化成为市场上难以被竞争对手仿制和替代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逐步积淀具有优势的竞争性知识。
1994 年华为第一款自主研发的C&C08 交换机满足了乡镇市场需求,并在1995 年实现了销售收入15亿的业绩,迅速抢占了中国农村市场。但该项交换机平台技术推出的C&C08 语音系统被多家竞争对手抄袭,使得华为不仅要快速研发,而且要更加懂得保护知识产权[35]169。华为便于1995 年专门成立知识产权部门,制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立研发公共技术平台,发展自主专利技术体系[35]170。另外,华为先后还制定了《华为基本法》和引入IPD(集成产品开发)体系,建立规范化的管理机制和流程化的管理体系,推进管理变革和制度创新[35]113,168,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逐步引领华为走上可持续的管理转型之路。这一阶段体现了知识应用与创新的内部响应过程,也是知识内化为竞争力的核心步骤。专利是华为产出具有竞争性、差异化产品根本基础,实现了企业的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根据2010 年年报,华为专利数量由1995年仅有的6 项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到2009 年底累计申请专利达42 543 件,其中,中国专利29 011 件,国际专利7 144 件,国外专利6 388 件。这一阶段,华为的专利产权实现了高速发展,并且初具规模,尤其在LTE/EPC 领域的基本专利数持续全球领先。但专利产生有别于产品开发,不仅要求具有很高的自主创新能力,而且还是一个长期的、持续不断的积累过程,体现了外部响应,是知识外化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华为在差异性竞争阶段,逐步转向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研发,重视满足客户需求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华为在自主研发上,长期坚持对外合作,最大程度地使用现有成熟技术,通过购买授权、合作技术、联合开发等方式与领先企业实现合作[35]200-201。华为一直坚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鼓励知识创新,推动科技发展,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供有力保障。这一阶段,华为在国内市场确立了领先市场地位,开始逐步拓展国际市场。华为开拓海外市场,为了让客户接受自己产品,实行“先卖祖国,再卖华为,最后卖产品”。华为邀请顾客观摩华为以展现华为实力,为其提供廉价且实用的产品,帮助客户解决资金问题,提升顾客信任感。华为构建了高、中、低等不同层面的市场服务体系,快速响应顾客需求;还通过差异化和精准服务,进一步强化国外主流运营商对华为技术的认同,快速并成功获得了国外市场,实现了由国内农村市场向新兴国家市场的成功转型。这一时期,华为员工数量由1995 年的800 人左右快速增长至2009 年的95 000人,销售收入从15亿元快速增加至1 466亿元。华为的企业竞争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加快了华为赶超世界领先企业的速度,成功实现了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的跨越式发展。
3.3.3 高速发展时期(2010—至今)——核心竞争力形成阶段
华为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知识优势不断形成,核心竞争力也得到持续提升,已在国际电信设备行业中占有一席地位,并赢得竞争对手的尊重,就逐渐由差异性竞争阶段转入寡占性竞争阶段。为进一步提升国际地位,由优秀迈向卓越,华为借助互联网思维优化核心业务,优化管理和业务流程,提升企业运行效率。在拓展国际化业务过程中,华为将获取和吸收的新知识应用于具体的国际业务流程中,产出新的差异化产品。部分新知识通过一定方式重组和处理后,进行了改进和再创新,以更加系统化、制度化的形式被固化下来。
华为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聚焦ICT 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加强技术创新和经营质量管理,实现行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整个行业发展。同时,华为坚持与客户一起不断探索和创新,努力打造“世界级智能终端品牌”[37],逐渐由“投资驱动”转向“价值驱动”。2010 年,华为成立国际咨询委员会。2011 年,华为重新进行业务架构调整和布局,确立了运营商网络BG、企业业务BG 和消费者业务BG 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云-管-端”业务,致力于提供ICT 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持续提升客户体验[38]。华为产品和服务也在不断发生升级,使得全球用户对华为产品的认可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市场规模和品牌影响力得到了快速增长。根据华为年报显示,华为全球品牌知名度从2012 年25%提升至2019 年93%。这一时期,华为员工数量由2010 年的110 000 人左右增长至2019 年的196 000人左右;销售收入从2010 年的1 825 亿元提升至2019 年8 588 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年以20%的增速稳步上升。其中,2013 年销售收入超过爱立信,2015 年销售收入领先于思科,成为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商。
至此,华为在市场和整体收入上已经远远超过爱立信、诺基亚、中兴,通信设备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成为全球领先的ICT 解决方案供应商。即使在美国市场被封锁的情况下,华为在国内和全球市场上也仍然保持着领先地位,成为5G 技术的行业领先者和标准制定者。2019 年5 月16 日,美国将华为列入“实体名单”,华为海思备胎芯片在一夜之间也全部“转正”,同时正式推出基于微内核的物联网鸿蒙操作系统。
华为的发展历程,很好地诠释了知识优势对企业竞争力的内在转化过程。知识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力分别经历知识的获取和吸收的知识内化、应用和创新的知识生产以及积累和积淀的知识外化过程,对应于内部知晓、内部响应、外部知晓和外部响应四个环节,逐步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动态转化过程。企业竞争力正是通过这样的知识转化过程,不断促进企业的动态转型升级,进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4 结果讨论与研究启示
4.1 研究结论
在知识经济时代、“互联网+”背景下,以知识为核心的科学技术无疑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作为经济系统的微观单元,企业所具有的知识优势对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已经非常突出。于是,探究知识优势对企业竞争力的内在机理问题,对企业竞争力培育和企业长久可持续发展变得越发重要。
本文在回顾知识优势、企业竞争力以及知识与竞争力关系相关理论基础上,建构了知识优势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模型,揭示了知识优势形成机制及其转化成企业竞争力的内在规律,进一步选取华为企业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知识在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分别经历“内部知晓-内部响应-外部知晓-外部响应”知识链环节,对应于“知识获取与吸收-知识内化”“知识应用与创新-知识生产”“知识积累与积淀-知识外化”三个部分,逐渐形成知识优势。(2)知识活动过程只有与企业再生产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产出满足市场需求、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在行业中赢得主动定价权力和市场份额,最终形成企业竞争力。
4.2 研究贡献
本文主要具有以下研究贡献:
(1)从博弈论视角,探究了企业竞争力概念内涵,丰富了企业竞争力相关研究成果,对企业竞争力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不仅补充和完善了现有研究文献的不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为企业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提质增效和做大做强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2)探究了知识优势对企业竞争力的内在作用机理。现有研究更多关注知识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很少关注知识优势对企业竞争力的内在转化规律。本文从企业再生产过程和知识运动过程出发,构建了知识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力理论模型,揭示了企业竞争力形成的内在机理问题,为企业竞争力培育提供理论指导。
(3)选取代表性的华为企业,全面剖析和分析企业竞争力形成的作用机理,对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培育和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借鉴,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4.3 管理启示
本文研究结论对管理实践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
(1)企业应拓宽知识获取途径,坚持知识“拿来主义”思想,以购买授权、技术重组、战略合作等方式,充分借鉴先进企业的技术成果和管理经验。注重搜集外部市场信息,积极参加行业研讨会,向市场和行业专家学习。对获取的知识进行分类,选择合适的知识学习方法,鼓励员工勇于创新和学习新知,提高知识消化和吸收能力。
(2)企业要注重外部市场和内部研发的联动,有利于促进企业不断进行创新升级。企业将获取和吸收的知识,投入企业再生产中,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产品售后部门通过定期回访、问卷调研等形式,将用户对产品的反馈信息和新市场需求,转入研发部门,更新和完善企业知识库。知识创新只有与外部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目标,才能持久和深入。
(3)企业应完善知识的积累与积淀机制,为企业动态演化升级提供有力支撑。通过专利、技术库等形式,不断将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新知识积累下来,以保持市场竞争中所必需的知识产权能力。积极开展有效的品牌传播活动,提升企业品牌在行业、客户、媒体等方面的影响力,完成企业的品牌积淀过程。
4.4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本文研究目前还存在一定不足,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体现在:
(1)本研究探讨了知识优势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问题,并选取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企业案例进行实证分析,但由于案例本身和资料的局限性,案例分析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2)本文只选取一家具有代表性的制造业企业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不具有很强的普适性。未来也可以选取更多的其他行业企业案例进行实证分析,以更好地检验研究结论的通用性。
(3)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知识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力的理论模型,对知识优势的形成机制和知识优势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问题还有待进行一步深入分析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