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0例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临床救治体会关键分析

2020-12-22梁建华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酸中毒插管呼吸衰竭

梁建华

(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山西 大同 037008)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是多器官功能损害疾病,病情复杂且凶险,发病初期会出现全身微循环障碍,尤其是肺部、脑部、心部微循环障碍,会导致病情迅速恶化,危及患者生命,故及时诊断并开展科学、正确的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救治成功的关键。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救治关键,现将具体情况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1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11例,女性7例,呼吸衰竭纠正时间在4~83 h之间,平均(25.19±4.15)h,住院时间在6~43 d之间,平均(14.12±2.43)d。

1.2 方法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有效改善患者通气功能,充分给氧。气管插管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及时插管能及时解除患儿通气功能障碍,降低呼吸道死腔,有助于湿化、给氧,有利于纠正低氧血症,促进患者复苏。喉镜直视下能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促进呼吸道通畅,避免患者突然窒息,且能通过气管给药,以达到更好的感染控制性效果哦。

感染控制:根据患者的血象检查结果、临床症状对感染类型进行推断,并选用适宜的抗生素,在尚不明确致病原前,可结合临床经验应用广谱抗生素,例如:氟喹诺酮类、半合成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当患者病情危急时,可加大药物应用剂量或使用突击量,主要通过静脉给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病情,若抗感染治疗2-3d后疗效不满意,可部分或全部更换抗感染药物,并根据检查结果及患者病情变化对药物种类、应用剂量进行调整。

对症治疗:若患者痰液堵塞且吸痰较困难,可应用气管内插管进行冲洗来排痰,选择大小适宜的器官进行插管,经口腔插入,通过气囊进行加压通气,经插管向气管注入药物冲洗,反复多次,同时进行吸痰、拍背,以改善患者呼吸状态。对于极度烦躁不配合治疗者,可适当应用镇静剂,稳定患者情绪。

人工辅助呼吸:人工辅助呼吸不仅能改善通气功能,降低肺内死腔,有助于气体交换,同时增加氧量供给。持续给氧能调节呼吸节律。

支持治疗:对伴有贫血、营养不良的患者,可少、多次输注血浆或新鲜血液,并给予患者足够的蛋白质与热量避免发生水电解质紊乱。

其他治疗:应用瑞吉丁、多巴胺、肝素、东莨菪碱等药物,该类药物具有舒张支气管的作用,能有效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此外还应充分给氧、纠正酸中毒、降压利尿,同时注意保护患者肾功能。

2 结 果

18例患者中有13(72.22%)例治愈,4(22.22%)例好转,1(5.56%)例死亡。

3 讨 论

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若不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会危及患者生命。重症肺炎时肺泡和毛细支气管受到损伤,进而出现换气、通气功能障碍,导致养分低压、呼吸衰竭、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会导致脑血流减慢、脑血管扩张,发生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进而会导致血管及神经细胞周围水分增加,发生脑水肿[1],进一步增加呼吸衰竭。呼吸衰竭患者多伴有二氧化碳分压增加,发生不同程度的酸中毒,进而诱发脑疝、脑水肿。

重症肺炎病情复杂,适当的选择抗感染药物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肺炎致病菌、药敏结果在短时间内难以明确,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及体检结果、X线检查、外周血象推断可能的致病菌,并积极实施治疗,尽早应用抗生素,其次抗生素应联合应用。纠正缺氧状态是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第二关键,可应用经鼻插管,设定气流量以及吸入氧浓度,及时、有效的给氧能有效纠正低氧血症,让已经塌陷的肺泡重新扩张,降低肺间质水肿发生率。积极开展对症治疗,纠正酸中毒、水电解质平衡以及缺氧,酸中毒、病毒感染以及缺氧会导致儿茶酚胺分泌量增加,导致非小动脉痉挛、代谢紊乱以及微循环障碍,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害,发生呼吸衰竭、循环衰竭、中毒性脑病。东莨菪碱是血管扩张剂,该药物能有效拮抗儿茶酚胺、乙酰胆碱、5羟色胺等物质对微小动脉产生的痉挛作用[2],能改善组织的血流灌注,进而改善通气功能,有效改善微循环。故对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应用东莨菪碱不仅能改善全身微循环,还能预防微循环障碍导致的恶性循环[3]。此外,在实施治疗期间,应注意观察患儿临床症状,避免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导致意识障碍、呼吸抑制,对此可应用呼吸兴奋剂,增加通气量[4]。为了提高患者身体抵抗力,对患者实施支持治疗也非常必要,给予患者足够的热量与蛋白质,多次输注血浆及新鲜血液,以提高机体对疾病的防御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研究发现,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病情危重,临床救治应高度重视,积极应用广谱抗生素药物、实施机械通气、纠正患者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实施对症治疗与营养支持,以改善患者通气功能、控制感染、提高患者身体免疫力,以提高临床救治成功率。

猜你喜欢

酸中毒插管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奶牛瘤胃酸中毒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FDA警告:降糖药SGLT-2抑制剂可能引起酮症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