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赣南石城县东华山地区锡多金属矿的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2020-12-22李志杰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24期
关键词:锡矿金属矿华山

李志杰

(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六四大队,江西 赣州 341000)

当前,已有较多学者开展了关于赣南石城县东华山地区锡多金属矿的成矿规律的探讨,但是存在分析准确性低的情况。近几年来,通过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在东华山区新发现12个锡多金属矿[1]。以此为基础,探讨该区锡多金属矿的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该区找矿提供了理论依据。

1 成矿地质背景

华夏造山带武夷地块变质基底杂岩西部为东华山地区的地质构造,成矿带属武夷隆起锡、铜、铅、锌、金矿、银矿、锂辉石矿床,本区构造多期活动,岩浆作用强,成矿条件较好。

1.1 地层特征

该地区主要划分为两个岩性段,第一个岩段(AnZ1)上部为白云质岩片,下段为云母片岩,除此之外,还包含石英岩、斜长石麻粒岩等。二段(AnZ2)为蓝灰色黑云母斜长石麻粒岩,含少量云母英片岩,该段中岩层变形较为强烈,是地壳平均丰度的9.5倍,是该区锡矿床中是一个重要的容矿层位。该区盖层为中生代河湖相火山岩系中的河湖相磨拉石组。

1.2 构造特征

该地区主要为断层构造发育,主要包含北东、北北西、北西以及东西四个方向。其中,北东向断层具有局部锡矿化特征;北西向则呈现出多期活动特征,早期为扭压作用,晚期为拉扭作用,区内普遍发育角砾岩和挤压片理,石英脉充填,矿化不明显;近东西向断裂早期为压扭作用,晚期为拉扭作用,挤压片理发育,有强烈的硅化作用,局部石英脉发育,有明显的锡矿化。

2 成矿模式及成矿规律

2.1 成矿模式

江坑里-东华山铜锡矿-东华山大柴房铜锡矿-海螺岭中型锡矿床,分布于该区域的北东向断层和次生断层,北东向断层控制着接触带-花岗岩。矿产类型多样:江坑里、海螺岭锡矿床位于燕山后期岩浆期的白云母蚀变上部。在江坑里的花岗岩西南接触带上发现了4个石英细脉带锡矿,在东华山隐伏岩体外接触带上发现了4个蚀变铜锡矿[2]。松岭次火山岩与海螺岭次火山岩接触带附近发现隐爆角砾岩-隐爆裂隙带锡矿床,松岭次火山岩分布区有黄玉石英斑岩(脉)锡矿,海螺岭岩体与元古代地层接触带中没有发现白云岩锡矿。

成矿分带特征明显,与之对应的岩浆-热液流体不断演化,岩顶附近的垂直分带-超岩浆流体具有W-Mo-SnCu-SnPb-Zn-Sb特征。

印支期的高(中)温岩浆热液型锡多金属矿床具有明显的与岩浆侵入有关的“多型性”。这类矿床的成矿地质是酸性富碱小花岗岩,晚期岩浆高演化形成;而松岭锡矿床和海螺岭次火山岩之间是次火山岩。结果表明,与该区锡多金属矿床同源岩浆侵入作用演化有关的成矿模式主要有两种:S型富酸碱花岗岩和次火山岩。

2.2 成矿规律

结果表明:

(1)矿床(点)的空间分布特征:矿点形成空间主要由东西向伸展构造,各向构造叠加位置常成为有利的矿床赋存区域。矿床类型主要有:黄玉白云岩型锡矿床、蚀变花岗岩型锡矿床、破碎蚀变岩型铜锡矿床和石英细脉带4型锡矿床。矿化分布特征为隐爆角状岩体、隐爆裂隙带型锡矿床和黄玉石英斑岩型锡矿床。

(2)矿床形成时间演化规律。在燕山运动时期,东华山地区位于西太平洋大陆边缘。因为太平洋板块俯冲到大陆上,强烈的岩浆和火山活动出现,随着印度板块的运动,使燕山期岩浆活动时代与区域锡多金属成矿喷发具有高度时空耦合。燕山期花岗岩成矿地质演化从北向南逐渐变化,金属元素含量呈上升趋势。江坑里花岗岩的铷矿化年龄为140Ma,成矿期为燕山早期的第三期,花岗岩的年龄为127Ma左右,具有较长的成矿历史。

3 找矿方向分析

3.1 找矿靶区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地区的找矿方向分析。东华山地区主要分布在江坑里-海螺岭-松岭钽锡矿田,新发现锡多金属矿床有12个,包括锡黄玉石英斑岩、含锡石英脉、含锡绢英岩等矿化类型,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3]。利用综合区内地质、物理化学和边远地区的多项找矿资料,结合矿床和矿床分布及找矿工程验证结果,圈定并划分东华山地区找矿靶区,共圈定3个找矿靶区,东华山大柴坊锡多金属找矿靶区1个,联布寮锡锌铅铜多金属找矿靶区1个,沙洲尾锡铅锌铜多金属找矿靶区1个。

第一,东华山大柴坊锡多金属找矿靶区位于东华山大柴坊-东坑一带,前震旦纪地层是由麻粒岩片岩和石英岩构成的一组古老的变质地层。

基底变质变形强烈,褶皱交织复杂,不同方向和不同阶段有多个压扭断裂,锡元素的背景值丰度高,为矿产的流体迁移以及岩浆侵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创造出有利的围岩地层。

这一地区处于1:5万水系沉积物中HS10-A1综合异常锡元素浓度的测量中心。Sn呈三级浓度带,平均浓度为157×10-6。

联布寮锡锌铅铜多金属找矿靶区。位于东部盐阜村一带,区内前震旦纪地层出露,该区北东向、近东西向和北西向的断层交汇处呈“X”型。该区位于HS01-1异常区,锌、铅、铜等多种金属元素富集。

沙洲尾锡锌铅铜多金属找矿靶区。紧邻联布寮靶区西面,锡元素含量高,出露前震旦系地层,断裂带北西向、北东向发育良好,断裂面积约为2km2。

3.2 找矿潜力分析

(1)矿床地质特征。区内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夏造山系武夷地块变质基底杂岩中西部,在前震旦系出露地层中,Sn丰度为16.3×10-1",W丰度为7.9×10-6",分别是地壳平均丰度的9.5倍和7.0倍,是成矿的部分物质来源。该地区岩浆活动较强,以锡、铜多金属资源为主的酸碱长石花岗岩是燕山期壳源花岗岩浆的主要来源。北东向闭合收缩斜褶皱和近东西向叠叠褶皱发育,韧性剪切与置换构造发育,北东、北西向断层交错,变形复杂而强烈,为该区的成矿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导矿、运矿和容矿空间。

(2)化探结果。1:5万化探水系沉积物调查表明,该地区存在铋、锡、钨、铍、钼、氟、铜、锌等多种元素富集异常。锡元素与氟元素具有高度相容性,为化探异常综合性分析提供了依据。

(3)矿化资料。综合赣南地区锡多金属矿成岩成矿年代数据,认为该区大规模的岩浆和成矿作用发生在板内岩石圈伸展的构造环境中。在燕山期花岗岩内外接触带,岩体及其交界处的断层区域,发现了30多处矿化点。这些矿化点形成原因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构造及其它成矿条件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其推动矿化点的形成,又受到其制约。早古生代晚期花岗岩为隐伏岩体,但现有的各种地球化学综合资料表明,其成矿性存在于一定深度。区域上松岭-东华山锡矿、雁北锡矿、天台山锡矿均位于武夷山锡铜稀土金属成矿带内。区域修形矿床主要分布在海拔-100cm至200m范围内,区内各类矿床(点)勘探程度普遍较浅。东华山矿化带海拔1000多米,脉岩型矿床仍具有1100m以上的找矿潜力。

总之,该研究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岩浆活动强烈,断裂构造发育,锡多金属地球化学异常区面积大,成矿(化探)点集成度高,找矿潜力大,以此通过上述过程完成此次分析。

4 结束语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赣南石城县东华地区锡多金属矿的成矿规律以及找矿方向进行了探讨,主要包含该地区的成矿地质与分布特征等。并且在分析过程中,建立了东华山地区锡多金属矿田的“一断多型”成矿模式,此模式中,有两个成矿亚系:深S型富酸碱花岗岩型和深浅次火山型。通过上述过程完成了本次探究,希望此次研究的成果能够为锡多金属矿的找矿上提供一定的帮助,以提高找矿准确性以及找矿效率。

猜你喜欢

锡矿金属矿华山
咏华山
高铁含锡矿氯化及还原-硫化焙烧试验研究
世界锡矿时空分布规律及成矿作用
湖南柴茅岭锡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河南宅延多金属矿磁异常区找矿前景
河南省栾川县深部探明超大型钼多金属矿
随王履登华山
峥嵘岁月:毛泽东在东华山
我国金属矿采矿技术的进展与未来展望
我国锡矿开发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