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大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孙永安拥抱“夕阳”的生命守护者

2020-12-22

北广人物 2020年48期
关键词:永安阿尔茨海默夕阳

记者朱子

孙永安

博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神经科党支部书记兼科行政副主任。任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数学生命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ADC)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智慧医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BNA)认知障碍及相关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BNA 神经康复分会常委,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神经分子影像学组常委,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神经变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血管认知障碍分会委员。任《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委。

于2013 年——2014 年曾在耶鲁大学医学院进行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相关的基础研究,师从著名神经病学家Stephen M.Strittmatter。2017年——2018 年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担任神经科主任及西藏自治区首席医疗专家。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与痴呆,在研项目有国家重大慢病专项、国家自然基金,并主持部级课题两项。参加过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药物研究及多部医学作品的书写。是国家自然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评审专家。近5 年来,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包括J NEUROSCIENCE、STROKE 等 杂志在内的国内外期刊公开发表论著20 余篇。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

这首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叶芝诗歌的歌曲《当你老了》,经春晚、社会老龄化等诸多因素的助燃,近年来的公众热度居高不下,谁又能逃脱与衰老的劈面相逢?

有这么一群医生,他们一面在医学道路上跋涉、成长,一面以专业帮助不少因迟暮而引发多学科病症的病患。这群医生,以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多学科联动,直面解决这些复杂病症。这是他们的工作,同时也点滴渗透、延伸成了他们的生活——多年如一日,业余时间义务做医学普及、调研等公益事务。

或许,正是因为他们看了太多的人生“夕阳”场景,才更希望把古时“上医治未病”和当下倡导的“明日医疗”高效结合,尽快服务于民。

孙永安,就是这样的医生代表,承上启下,重任在肩。

多学科团队之“优”

多学科诊疗模式(简称MDT),是现代国际医疗领域广为推崇的领先诊疗模式。在打破学科之间壁垒的同时,可以有效推进学科建设,实现医生、科室和医院的共同提高。从根本上降低医疗费用,大大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孙永安所在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简称:北大医院)多年在该领域精耕细作,无论是教研还是临床,在国内都算得上是“领头羊”。优势在哪儿?孙永安言简意赅:“优势总体就是北大医院综合多学科全面发展优势。”

北大医院是口碑极佳的“老牌医院”,每个专业都很好,既有全国排名第一的一些临床专业,也有好多学科排名位列全国前十。这是综合影响力的专业排名,并非指临床、科研、教学等任何单独项。

临床是基本线

“对于北大这种老牌医院,临床是她的基本线,我们有一个很强大的临床团队,有大批很有经验的临床专家。”孙永安提到了“北京市的抢救大王”,刚去世的张树基教授,“他出现就是去救命的,圈内人很认可,他培养了大量的这种学生——一个团队,所以这就是最核心的。”

孙永安寥寥数语,不难解读出他对“最核心”的尊重与敬意。不计名利得失,一生战斗在一线,春泥护花培养后辈,这的确堪称医界的“最核心”,是真正的脊梁。

北大医院MDT(多学科诊疗模式)起步比较早,学科之间的配合、多学科团队,都非常出色,正是这种“优”给予了孙永安底气:“我们为什么有底气能收这么多其他专科医院都看不了的病人,虽然有些患者不是我专业的疾病,但是我们有一个随时可以调动的团队,其他专业的团队能过来及时帮我们解决问题。我一直觉得我们不单单是神经内科大夫,我们同时需要掌握消化、心血管、呼吸等基本临床技能。”

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必要与流程

病人到一定年龄,大概率会有多器官出现多种疾病,这种疾病之间互相影响,同时不同的药物对不同疾病之间也会有影响,所以尽量优先选择一个能治疗主病,又不会加剧其他病的最佳方案。

孙永安所在的病房收治的慢性病居多,占比80%——90%。比如,脑血管病、癫痫、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运动神经元病、多系统萎缩、帕金森病、痴呆等,都是慢性病。

如果一个患者合并多种疑难重症疾病,我们一般会预定一个时间,通过医院的专门协调部门,对需要解决的临床专科的专家们发出邀请,专家们会在约定时间之内过来,根据诉求,了解病人临床资料,结合化验影像学,提出一个适合病人的中肯意见。这个过程中,孙永安他们就是一个MDT 的模式——不同专家之间,四五个科室,一起讨论,最后汇总到孙永安这里,得出一个综合的对病人有利的整治方案。

医学本身就是多学科诊疗模式

MDT,应该说是一个医疗底色,因为只有儿童病才会大概率没有基础病,成人病患随着年龄的增长,基础病增多,多学科诊疗是必然。

孙永安提到了一个近年相对增多的现象,病人的焦虑心理,影响到了躯体功能。比如,有病人吃睡都不好,胸闷、消化不良、心慌、失眠、全身无力、手疼,上网查到一个运动神经元病,一看症状,自己都吻合,就以为得了这病。其实,是焦虑引起的“躯体化的症状”。再比如,病人头疼的会怀疑自己长了肿瘤,然后会反复求证,其实已经成了因为这个病导致的一个心理疾病了。

类似这种焦虑的患者,会辗转很多科室,做各种检查,却不一定接受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孙永安说:“其实,我可以判断90%甚至以上伴有三种以上症状的患者,病人并不是他担心的那个病,而就是一个焦虑状态。如果病人能接收神经心理专家的诊治,吃药就能改善,但是人的心理是很复杂的。所以我要通过一些证据先来证明,排除他认定的那个病,再进一步治疗。”

另外,还有很多头晕的患者,早期并不了解有一个疾病叫耳石症,一头晕天旋地转,任何药物效果都不好,其实通过手法复位就好了。近10 年来,通过讲课、培训等知识普及,孙永安欣慰地看到误诊率在断崖式下跌。

为患者家庭提供多种选择

一个病人的治疗方案取决于病情,孙永安说,“其实还会相对客观地为考虑患者家属的感受。”

比如,有些老人已经多器官衰竭了,肾脏也不好,心脏也不好,如果呼吸又不好,需要上呼吸机的时候,在追求医疗无缺憾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人文相关:“作为医生来讲,我们希望救治病人,希望救治成功每一位患者,但是也需要考虑患者的感受,充分说明各种预后,例如一些年老,合并多种并发症的患者,如果家庭不富裕,需要和患者家属交代清楚,因为上机一个月可能几十万就花掉了,家庭的经济条件是否能应付?这种决策不单单和医疗相关,还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患者的预后,患者家属的经济承担能力等等,这是我们没有办法帮病人做决定的,我们能做的,就是给家属提供相对客观具体的几种选择方案,由家属选择,不要误导人家。”

公益——医者仁心之“选”

在孙永安教授任职的相关专业委员会的社会职务中,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ADC)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是一个相对重要又醒目的坐标。在这里,孙永安几乎消耗了工作之外的大部分时间,执着于此,不得脱、不能脱也不想脱。多年下来,专业知识普及、公益推广模式、对应渠道、助力政策推进等方面,孙永安俨然已是医学专家之外的另一个领域的公益专家。因为他笃定地认为:相关医学的公益推广,至关重要,是未来全民健康和医学进阶的坚实底座。

孙永安说,“做公益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给老百姓讲科普没有求任何东西。”读博士时,孙永安导师的专业是阿尔茨海默病,老师会带着他去讲一些科普。一开始,老师讲课,学生做幻灯片,时间长了,学生也要讲了。工作以后资源多了,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基金会,包括自身的协会,这几年孙永安的公益推进有了全速气势。

“我们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是国内最早的从事阿尔茨海默病的,最初我是个委员,那时候跟着我们的前辈们做事,跟着跑腿,现在做副主委兼秘书长,就要更多地组织专家和活动,进行科普和义诊等。”

每年9 月21 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而每年9 月孙永安他们都会发起记忆主题相关的公益活动,通过大量媒体的报道,启动9 月甚至全年的认知相关的公益计划,例如每年9 月启动记忆行系列主题活动。与韩红基金会合作,设计并发放记忆包裹;拍摄医学短视频宣传科普;做线下义诊等现场活动;请一些有影响力的名人作代言宣传认知障碍相关疾病;与头条等新媒体合作,通过高科技手段定位,尽快找到走失的老人;与人口福利基金会合作,设计并发放黄手环;与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一起,设计问卷并作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存现状的调查及发布;应卫健委相关部门的邀请,与专家们一起,起草总结“阿尔茨海默病核心提示”……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是2002 年经民政部批准的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的全国性分支机构,系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ADI)在国内的唯一正式成员。协会成员大部分是认知领域的相关专家教授,没有专职的工作人员,大家都是利用自己业余的时间,做了大量的公益活动。孙永安作为协会的秘书长、副主任委员,几乎是手脚并用、连踢带打,什么都做。无任何商业目的,单纯科普,如此倾心用力,医者仁心已是本分,红尘素心更是活法儿。

援藏及未来,大医精诚之“守”

孙永安说,“其实行医每天都接触不同的人物,看到太多的病痛,但我是最不会诉说的一个人”。其实,这句话特别传神——滚滚红尘,横看成岭侧成峰,都是故事;把行医日常看成故事,是观察者的冷静视角;以自己的专业优势,全力以赴推动故事发展、演绎出相对好的结果,是主角设定。孙永安并非不会讲故事,而是在人间戏剧中,用专业行动力讲故事。

曾经想当警察的医生

孙永安学医最初属于“被动型”,父亲觉得当医生是荣耀。而血气方刚的孙永安自己想当警察,主持正义、实现英雄梦。最终,孙永安还是选择了学医,时间长了,习惯了,也喜欢了。

“学医跟很多职业不一样,不适合经常跳槽、换专业等,必须在这一条道上走到黑,而且你要不断积累。我现在就常和学生说,当医生无法走捷径,不需要你多么聪明,但是需要你很勤奋,需要你不断的积累,在北大医院这样的一个平台上,你每天进步一点点,几十年下来,你就是全国知名的专家。”孙永安就这样,本科、保研、博士,毕业后留在北大医院工作,经过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的培训,2006年任主治医师,2010 年任副主任医师,2019 年任主任医师。孙永安悠然自嘲:“这跨度也不小,年资也挺高的,现在是老大夫了……”

耶鲁与西藏,各有成长

其实,孙永安的讲述又跳过了自身经历中的“故事性”——

2013 年——2014 年,他在美国耶鲁大学做访问学者,深入研究让他在国际权威杂志J NEUROSCIENCE 发表了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

2017 年7 月——2018 年8 月,他作为第三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成员,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科担任科室主任。作为首席专家中的一员,孙永安参考北京大医院的发展方向,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规划。为西藏“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夯实了基础。

孙永安说:“我珍惜在西藏的每一天,努力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为当地的老百姓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为西藏的建设发展和西藏人民的健康做一些绵薄贡献,青春无悔!”在藏期间,不仅培养了学生,救治了患者,还带动了高原神经医学科研的发展。带领西藏自治区当地团队发表了6 篇以上的论著。

三个词形容自己

请孙永安用三个词形容自己,他首选了“踏实”。孙永安的确给人“静水深流”的稳,他说自己不聪明但勤奋,愿意一条道走到黑。

第二个词,他选了“善良”。孙永安言语中,不仅有病人的痛苦,还有病人家人的痛苦,更有老百姓的健康未来。

第三个词,他选了“坚守”。医生的处境、待遇,全社会有目共睹。然而,也正是在外界喧喧闹闹之时,有人“但诚一念守其中”,弥足珍贵。

【记者手记】

采写孙永安并不是因为去北大医院问诊,而是H 立方研究所(CUBIC H LAB)的推介——“他是病人特别信赖的好医生!”

H 立方研究所,是一个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的社会公益传播的品牌,他们说要“以人文精神观照医疗健康,做听得懂的健康科普,写看得见的人文医者,推用得到的医疗科技。致力于推动和提升个体、家庭和社会的健康与福祉。”

我问:“能做到吗?”

他们答:“作为个体的我们,每个人身后都有一个家庭,无数个家庭组成了我们的社会。帮助一个人就是帮助了一个家庭,让无数个人和家庭的健康因此而受益,就是我们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共同福祉。微光虽小,聚沙成塔。”

想一想,特别对。不用等我们老了,现在谁家里没有老人、孩子,平心而论:“不论是主观还是客观因素,您觉得看病难吗?”

愿我们一起努力,让老百姓懂更多医学常识,未病之时能有敏锐反应;让老百姓能了解更多医生,得病之时不致乱了方寸……

逐渐完善的明日医疗,一定会到来。

手机扫码关注《北广人物》公众号

猜你喜欢

永安阿尔茨海默夕阳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下)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上)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长安永安
这里的“夕阳”别样红
浪漫夕阳
夕阳的见面礼
永安桥 百年永安
竹乡永安
为让夕阳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