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退耕还林理念探究杨树栽培技术及造林策略

2020-12-21施海新陈琪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退耕还林杨树栽培技术

施海新 陈琪

关键词退耕还林;杨树;栽培技术;造林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的生活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退耕还林理念,将绿化造林作为发展重点,逐渐提升林木资源的覆盖率,全面优化生态环境。杨树可以快速适应环境,在林业建设中占据重要位置,同时,也是绿化造林工作的落实重点。基于此,为了积极响应退耕还林理念,全面提高杨树栽培质量,对杨树栽培技术展开深入探究,并提出科学的造林策略。

1杨树栽培技术

1.1林地的选择

加强杨树栽培技术研究,可以有效提高杨树种植产量和质量。在栽培杨树的过程中,要保证林地选择的合理性。杨树对土壤养分及降水量要求非常严格,必须选择良好的生长和环境,促进杨树生长,满足其生长需求,有效保证杨树成活率。相关研究表明,杨树适合生长在1.0m厚度的土壤中。此外,杨树不耐盐碱,选择适应杨树生长林地时需综合性考虑诸多因素。

1.2苗木的选择

品种多是杨树的主要特点,且在不同地方生长的不同品种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不能随意选择杨树品种,要结合实际需要合理选择杨树苗木,保障杨树种植效益。通常情况下,2年生苗木最为适合,苗木高度不能低于3.5m。

1.3控制造林密度

杨树苗木成活率会受到造林密度的影响,科学合理的造林密度才能有效提高苗木成活率。在进行大径级的苗木培育时,要适当增加密度,以农林间作的方式种植,保证阳光可以照射到每株树木。植株行距可以选择两种规格,规格不同在间作时间方面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性。中小径级的木材在培育时,一般选择4m×4m的规格,以5年左右为轮伐期。在杨树栽培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密度过大的问题,过大的密度会对栽培效益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要合理控制造林密度。

2造林方法

2.1常规方法

种植杨树要深度栽种,提倡大株行距,80cm×80cm×70cm是比较常用的栽植穴尺寸,并将深度控制在70~80cm,保证苗木根系可以进入土壤深层,为苗木根系提供丰富的养分和水分,避免苗木根系出现干燥问题,使苗木具有较强的抗干旱能力。

2.2插干深栽造林

插干深栽造林在河滩或阶地的林地最为常用,同时,也广泛应用于北方地区。应用在比较深的地下水区域时,要使用铁杆打孔,树穴要挖到与设计好的水位平齐,然后在树穴中插入苗木。插干深栽造林法可以改善土壤通透性,强化储水作用,有效保证苗木成活率。

2.3平茬造林法

平茬造林法在干旱比较严重的造林地区应用频率较高,在无法准确把握常规造林成活率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该方法。平茬造林法需强行截干杨树苗木,且要合理把握平茬时间,平茬时间选择不合理会直接影响苗木成活率,使成活率逐渐降低。为了提高杨树苗木成活率,造林工作宜选择在春季和秋季进行,并在造林期间深挖树穴,将苗木根茎30cm以上位置截干,然后将苗根和苗干埋入树穴;采取合理的方式平衡树苗水分。虽然平茬造林法优势明显,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杨树苗木在生长过程中尚未形成稳固的基础,因而苗木很难成活,而成活率下降会影响杨树造林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加强注意提高苗木成活率。

3造林后的管理工作

间作种植是杨树种植的主要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杨树栽植的综合效益,具有重要的价值。为了保证杨树成活率和栽培效益,必须重视对苗木的抚育和管理工作。

3.1除草松土

除草松土可以针对性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升林木生长效果。一般来说,除草和松土工作适宜在夏季和冬季进行,为苗木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使杨树苗木对土壤养分及水分的需求得到满足。

3.2水肥管理

土壤翻耕需要在每年的夏季和冬季进行,通过土壤翻耕可以使深层次的土壤被翻到表面,为杨树生长提供肥沃的土壤。杨树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每年的浇灌频率为3~4次,相关工作人员要合理把握灌水时间,确保杨树在生长过程中可以获得充足的水分。施肥后要马上浇水,并清除杂草。灌防冻水宜在11月左右进行,保证杨树根系可以良好生长。苗木对肥料有一定的需求,以基肥和追肥为主,在同一时间进行基肥和苗木种植,在种植穴内混合肥料,并在杨树苗木的根系附近施加肥料,在杨树苗木树冠边缘附近挖掘施肥沟进行追肥。施肥后天气比较干旱时,需适当增加浇水量。

3.3整形和修枝

刚刚进入春季或秋季是整形和修枝的最佳时间,及时剪掉竞争枝,促进杨树生长。

3.4间伐

通过合理的间伐可以为杨树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提前获得小径材,主伐时收大径材。通过出售小径材为中期林木管护提供资金支持。增加母材产量不是间伐的主要目的,而是为了缩短小径材获取时间。如果片林密度比较大,或间伐后林木生长没有得到有效改善,说明不适合间伐。初植密度的中密度片林间伐时间需适当延长,一般在第6年开始间伐:而大径材要在第11年以后才能获得。中密度林分问伐获得经济效益会比较高,不间伐产生的效益较低,但直接培育大径材产生的栽培模式效益会更高一些。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无论应用哪种栽培模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以大径材作为培育的主要品种,增加收益。

4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自然绿色植被被嚴重破坏,严重影响自然环境。在林业科技不断进步的基础上,人工造林技术更加先进,为绿化造林工作提供了稳定的技术支持。在绿化造林中,最关键的树种就是杨树,种植范围广泛。全面研究杨树造林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杨树造林成活率,在绿化环境方面发挥杨树的重要作用,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猜你喜欢

退耕还林杨树栽培技术
跟踪导练(五)
高跟鞋
大姚县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威宁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估
杨树上为什么会有许多“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