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屏南县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2020-12-21林楠陈阳林永胜

福建农业科技 2020年8期
关键词:种质资源农作物调查

林楠 陈阳 林永胜

摘 要:为充分挖掘传统品种资源优势,全面了解屏南县本地农作物资源组成及分布情况,通过走访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屏南县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共收集到屏南县地方品种及野生种质资源123种,其中粮食作物资源2科5属17种,蔬菜资源13科29属55种,果树资源9科12属43种,经济作物4科4属6种,牧草绿肥1科2属2种,总计27科51属123种。海拔600 m以下的资源有2种,海拔600~800 m的资源有45种,海拔800~1000 m的资源有63种,海拔1000 m以上的资源有13种。结合屏南县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结果,对屏南县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进行讨论。

关键词:屏南县;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

中图分类号:S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2301(2020)08-0022-04

Abstract: In order to fully exploit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species resources and fully understand the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local crop resources in Pingnan County, the germplasm resources of crops in Pingnan County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by means of visiting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total of 123 local species and wild germplasm resources were collected in Pingnan County were collected, among which, there were 17 species of food crops in 5 genera of 2 families; 55 species of vegetables in 29 genera of 13 families; 43 species of fruit trees in 12 genera of 9 families; 6 species of cash crops in 4 genera of 4 families; 2 species of forage grass and green fertilizer in 2 genera of 1 family, a total of 123 species in 51 genera of 27 families. There were 2 species of resources below 600 m, 45 species of resources between 600-800 m, 63 species of resources between 800-1000 m, and 13 species of resources above 1000 m. Based on the survey results of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in Pingnan County, the protectio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in Pingnan County were then discussed.

Key words: Pingnan County; Grop; Germplasm resource; Investigate

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依山傍海,雨量充沛,植被类型多样,农作物资源丰富。屏南县属于福建省内陆山区县,地处26°44′~27°15′N、118°41′~119°17′E,全县大部分地区海拔在800 m以上,海拔1000 m以上山峰有265座;当地四季分明,年降水量1842 mm,平均气温13~18℃。屏南县土壤类型多样,有山地红壤、山地棕壤、山地黄壤和草甸土等。屏南县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境内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温性针叶林、暖性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暖性竹林、阔叶灌丛、草丛等[1]。屏南县高山峡谷遍布,有许多当地特色农作物及野生资源。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全面普查收集、保护与利用,对于保护资源多样性,促进种业科技创新,完善种质资源保护与研究利用体系,充分挖掘传统品种资源优势及传统名特优作物品种对提纯复壮、改良繁育具有重要意义。福建省分别于1956年和1979年开展过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2],但普查范围较小,登记的本地资源较少,难以对屏南县农作物资源进行系统的了解与分析。自2017年起,通过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摸底屏南县11个乡镇的120个村,走访了9个乡镇24个重点农业村,基本摸清了屏南县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存量与现状。本研究根据资源调查情况与收集到的种质资源数据,分析屏南县本地农作物资源在不同海拔、地区分布情况,并对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合理建议,旨在为进一步收集珍稀种质资源和研究地区种质资源遺传多样性奠定基础,并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1 调查研究方法

采用前期摸底、实地调查、专家座谈与农民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先通过查阅屏南县志,查询并联系国内相关专家资源圃了解情况,对农作物资源采集地进行标注,联系屏南县种子管理站及乡镇农技站人员进行前期摸底,举办多场专家座谈会,以了解种质资源情况。通过实地调查的形式,对标注为采集地的农业乡镇村进行本地资源现场采集,调查过程中对当地农民访谈及填写品种登记表;并聘请当地向导进入野外、深山地区调查收集野生资源。

2 结果与分析

2.1 屏南县本地农作物种质资源

将调查获得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比照《中国高等植物图鉴》[3]《中国资源植物》[4]《中国植物志》[5]《福建植物志》[6]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屏南县内本地粮食作物资源2科5属17种,蔬菜资源13科29属55种,果树资源9科12属43种,经济作物4科4属6种,牧草绿肥1科2属2种,总计27科51属123种;其中绝大多数为粮食、蔬菜和果树类资源,占总数的93.5%(表1)。

2.1.1 粮食作物资源组成 调查发现屏南县内本地粮食作物有17种,包括禾本科Gramineae(4属14种)、旋花科Convolvulaceae(1属3种)。禾本科最多为稻属Oryza(9种),具有粘性强的特点,除了食用口感好以外还可用来做年糕或酿制当地米酒;还有高粱属Sorghum(2种)、玉蜀黍属Zea(2种)、薏苡属Coix(1种)资源。旋花科番薯属Ipomoea(3种)各具特色,六十薯生长快,一般种植60 d后可收获,产量较高;本地红薯可煮熟食用也可生食,且口感好;碟薯适应性强耐旱耐寒,对病虫害具有一定抗性。

2.1.2 蔬菜种质资源组成 屏南县内本地蔬菜有55种,包括豆科Leguminosae(7属17种)、美人蕉科Cannaceae(1属2种)、姜科Zingiber(1属1种)、伞形科Apiaceae(1属1种)、茄科Solanaceae(2属3种)、天南星科Araceae(2属3种)、石蒜科Amaryllidaceae(1属1种)、百合科Liliaceae(1属1种)、葫芦科Cucurbitaceae(6属11种)、薯蓣科Dioscoreaceae(1属9种)、菊科Asteraceae(2属3种)、十字花科Brassicaceae Burnett(2属2种)、冬青科Aquifoliaceae(1属1种)。

屏南县的本地豆科资源丰富,有菜豆属Phaseolus(6种)、刀豆属Canavalia(1种)、大豆属Glycine(4种)、扁豆属Lablab(2种)、黎豆属Mucuna(1种)、豇豆属Vigna(2种)、山豆根属Euchresta(1种);葫芦科则包括葫芦属Lagenaria(2种)、丝瓜属Luffa(1种)、苦瓜属Momordica(1种)、南瓜属Cucurbita(3种)、黄瓜属Cucumis(2种)、冬瓜属Benincasa Savi(2种)。

薯蓣科薯蓣属Dioscorea(9种)均为山药类资源,叶片多为剑形叶或心形叶,块茎形状为长圆柱形、扁平形或脚状形,肉色有紫色和乳白色两种;由于屏南县属高山气候,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矿物质沉淀,使得本地山药肉质多为粉质且带黏性,品质极佳。

2.1.3 果树资源组成 屏南县内本地果树有43种,其中柿科Ebenaceae(1属6种)、蔷薇科Rosaceae(4属18种)、葡萄科Vitaceae(1属1种)、杨梅科Myricaceae(1属1种)、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1属10种)、鼠李科Rhamnaceae(1属1种)、无患子科Sapindaceae(1属1种)、木通科Lardizabalaceae(1属1种)、壳斗科Fagaceae(1属4种)。

果树资源主要为柿科和蔷薇科的本地梨、杏、桃属资源,大多是当地遗留下来的老品种,有些品种有上百年的历史,其中以梨属Pyrus(13种)最多;猕猴桃科猕猴桃属Actinidia(10种)均为野生猕猴桃资源,生长于野外且零星分布;壳斗科的栗属Castanea(4种)资源在当地广泛种植,品质好口感佳,部分栗子品种在当地市场上有贩卖。

2.1.4 其他资源组成 调查发现经济作物6种,其中豆科Leguminosae(1属1种)、荨麻科Urticaceae(1属1种)、唇形科Labiatae(1属2种)、山茶科Theaceae(1属2种)。本地牧草绿肥2种,为豆科Leguminosae(2属2种)。

唇形科紫苏属Perilla(2种),在当地常作物香料或驱蚊使用,兼具治疗风寒感冒等药用价值。山茶科山茶属Camellia(2种),为本地高山茶树品种,风味清香独特,品种都拥有上百年历史。

2.2 农作物种质资源在不同海拔分布情况

从调查统计结果(表2)可知,在屏南县收集的123种农作物资源中,海拔600 m以下的资源有粮食作物2种,在收集的资源中占比1.63%;海拔600~800 m的资源有45种,在收集的资源中占比36.59%,其中粮食作物4种、蔬菜类13种、果树类24种、经济作物2种、牧草绿肥2种;海拔800~1000 m的资源有63种,在收集的资源中占比51.22%,其中粮食作物11种、蔬菜类37种、果树类12种、经济作物3种;海拔1000 m以上的资源有13种,在收集的资源中占比10.57%,其中蔬菜类5种、果树类7种、经济作物1种。

调查分析表明,屏南县的农作物资源主要分布在海拔600~1160 m的高山,其中分布在海拔600~800 m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甘棠乡、代溪镇和屏城乡3个乡镇,以果树类资源最多,其中又以本地柿、梨、栗子及野生猕猴桃资源为特色[7];而海拔800~1000 m的资源则最为丰富,分布在甘棠乡、熙里乡、屏城乡、双溪镇、岭下乡和路下乡6个乡镇,以本地粮食和蔬菜资源为主,粮食主要种植有当地水稻、薯类,蔬菜类资源则以本地山药、芋头、豆类及瓜类资源为特色。海拔在1000 m以上的资源,集中在双溪镇和岭下乡两个乡镇,以高山果树资源和高山蔬菜資源为主。

3 讨论与结论

通过对屏南省种质资源开展调查与研究,共收集到地方品种及野生种质资源123份;其中,按作物类别分禾谷类作物14份、薯类作物3份、根菜类2份、芥菜类1份、绿叶蔬菜类4份、葱蒜类2份、茄果类3份、瓜类11份、豆类17份、薯芋类15份、核果类6份、仁果类17份、浆果类16份、坚果类4份、牧草绿肥2份、茶树品种2份、油料作物1份、其他经济作物3份。按种质资源品种性质分野生资源猕猴桃资源10份、特异资源3份、地方特异资源90份,国家优秀特异资源1份;调查行动中拍摄照片资源生境、标样1200余张。

屏南县由于其独特的高山地貌和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条件,境内横贯闽东大峡谷、有高山草甸和石灰岩地形等生长环境,孕育并保存了丰富多样性的农作物资源。通过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行动,大力保护和发展地方品种,既能保证粮食安全和菜篮子安全,解决当地就业问题,又能促进国家种业的进步发展。屏南县境内有白水洋、鸳鸯溪等旅游休闲胜地,本地果树类资源如桃、梨、柿、栗等既可食用,又具有观赏性,可考虑通过建立农业生态园区的方式[8],使农作物资源与旅游资源相整合[9]。屏南县粮食、蔬菜品种各有特色,如本地大米黏性强、口感好;屏南绿茄风味独特,是当地名菜;红芽芋则可做“芋头面”等。通过建立现代化的粮食、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大力推广饮食文化,辐射并带动周边区域发展[10]。对当地特有的具有优异农艺性状的品种,可加强保护与研究,采用新的栽培方式如品种间套种、砧木嫁接、不同基质栽培,或用老品种杂交选育新品种等方式,探索出地方农作物品种开发的新途径,提高品种产量与品质,实现“老品种新模式”。如屏南县代溪镇恩洋村,当地大量采用砧木嫁接种植数千亩“本地无核柿”,到收获季节常出现“满山红遍”的景象。又如在屏南县路下乡首次收集的本地山药资源“棒桩薯”,以其生存适应性强、耐热耐寒,抗病虫害等优点,口感糯而不粘口,营养价值高等特点,被中国农业农村部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专家评为“全国十大优异资源”之一,并在中国种业微信公众号和农民日报上刊登。建议由省级农业部门牵头,联合农业科研院所与大专院校积极立项,加大对地方优异农作物品种的研发力度,实现“产学研”一体,在对各优异品种进行鉴定评价与分析的基础上,向各地示范基地大力推廣种植。

参考文献:

[1]盖新敏.福建省宁德市种子植物区系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9,36(2):11-17,35.

[2]余文权.福建省农作物种植资源普查、收集与利用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

[3]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4]朱太平.中国资源植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福建植物志编委会.福建植物志[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7]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福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8]张发友.乡村振兴战略下屏南县旅游扶贫对策[J].乡村科技,2020(10):49-51.

[9]钟荣凤.基于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的屏南县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2020(2):63-67.

[10]叶生英.屏南县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9):94,117.

(责任编辑:林玲娜)

猜你喜欢

种质资源农作物调查
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方法探析
2017年浙江省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药剂推荐名单
绿肥作物紫云英研究进展
大白菜种质资源抗根肿病基因CRa和CRb的分子标记鉴定与分析
茄子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玉米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研究进展
趣味象声词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