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
2020-12-21牟其明
牟其明
摘 要:如何打造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其有效策略有哪些?概括起来主要有:教师精当巧妙的导入制造亮点;师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展示亮点;鼓励学生个性化表达显示亮点;关注“意外”,捕捉亮点。如此积极实践,不断反思,拓宽思路,优化教学策略,就一定能打造教学亮点,并逐步构建起有利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鲜活、灵动、高效的中学语文新课堂。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教学中的“亮点”,即教学过程中有光彩而引人注目的地方,它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集中反映,也往往是教学的创新点。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打造亮点,其主要策略又有哪些呢?
一、精当巧妙的导入制造亮点
在课堂教学伊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设计精当巧妙的导入,使学生兴趣激发、思维活跃、情绪高涨,产生强烈的求知拓智、怡情审美的欲望。语文教学常用的导入方式有:温故式(以旧带新)、故事式(铺陈渲染)、设疑式(问题导向)、音乐式(愉悦审美)、实物式(直观真实)、演练式(激发操作)等。
某中学语文老师在教学《人生境界》时的导入是:先投影一段文字:有一记者前往某山区碰到一个放羊娃。记者问:“你放羊为的是什么?”放羊娃答:“卖钱。”记者:“卖了钱干什么?”放羊娃:“娶媳妇。”记者:“娶了媳妇呢?”放羊娃:“生孩子。”记者:“有了孩子呢?”放羊娃:“放羊。”记者默然。
教师让学生读完这段文字后,发问:放羊娃的人生意义是什么?你认为你的人生意义是什么?
这则导语,体现了“故事式”和“设疑式”的特点。所讲故事在“古老”中不失新颖,强化了学生感知的态度,又油然而生一種水到渠成的思考;故事引发了他们对人生的联想,问题又催生了他们对人生意义的思索和探究。
二、声情并茂的朗读展示亮点
在语文课堂上,师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是一种美妙境界。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新的生命。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一定是充满活力、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学习。有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在教学一篇课文时,只教学生朗读。学生一遍读完后,问懂不懂,回答不懂,要求再读。第二遍读完后,问懂不懂,回答仍是不懂,于是就要求三读。这种做法虽不宜机械模仿,但其重视朗读教学所给我们的启示却不可低估。
所以,我们有不少课文就应该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完成对文本的解读、内化和体验。当然,语文课堂的亮点不仅体现在朗读的表达结果上,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在教师精心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各种有效策略,指导学生读得精彩、读得生动、读得入情,让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三、鼓励个性化的表达显示亮点
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他们面对语言文字,多角度、多层面地揣摩、推敲、咀嚼,让学生在鉴赏玩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体验美感,增强能力。
其次,要让学生的独特感受成为新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师应以欣赏的眼光、开放的思维、积极的心态,来倾听、理解学生的独特体验,燃起学生的思维情感之火,促使学生思维活跃、精神愉悦、情感升华。
再次,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学习中的质疑、批判意识最为可贵。一个学生只有敢于质疑、批判,才能显示出他的能力和个性风采。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用主动的、独创的思维方式对文本、对教师、对他人的看法和观点大胆质疑、争辩、批判,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亮出自己的观点,使课堂在学生的质疑思辨中精彩纷呈。
四、关注“意外”,捕捉亮点
课堂,常常是千变万化的,不经意间,学生往往会制造一个个的“意外”。这些“意外之举”,其中不乏可贵的、积极的、创新的生成因素,是课堂亮点之所在。教师必须用心倾听并及时调控、即时跟进,独辟蹊径,机智地、创造性地处理这些“意外”,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教学《石壕吏》,有学生提问:“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中究竟是谁在哭泣?教师即刻抓住这个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学生深入讨论。有的说,是儿媳妇在哭泣,因为一家人东奔西走,丈夫战死沙场,家庭破碎;有的说,是老妪在哭泣,因为她要离开家了,既担忧自己,又挂念家人;还有的说,是作者杜甫在哭泣,因为国家动荡不安,民不聊生,作为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诗人,他的内心十分痛苦……
针对学生的“意外”提问,教师的即刻关注,有效引导,激发了同学们思维的火花,提供了多元的解读,催生了创造性的表达。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要潜心实践,不断反思,拓宽思路,优化教学策略,积极打造教学亮点,努力构建有利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鲜活、灵动、高效的中学语文新课堂。
参考文献:
[1]刘文东.中学语文教学反思录[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3.
[2]钱建江.教读课文怎么教[J].中学语文教学,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