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用原则下高校教学语言规范化建设研究

2020-12-21李春燕

李春燕

摘 要:教师的授课中,有一个关键点常常被忽视,即教学语言。人们普遍将视角放在了教学设计等方面,认为教学质量和这些方面息息相关。但其实教学语言也会极大地影响教学质量。教学语言作为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的一个重要工具,教师要依靠语言来给学生传递知识。其不同于一般的交际语言,所以更需要对其进行分析,探究语言规范化建设的策略。本文即在语用原则下探讨这一问题,立足高校,探究其教学语言的规范化建设。首先简述了语用原则,其次分析了语言规范化建设对于教学的影响,最后详述了建设策略。

关键词:高校教学语言;语用原则;规范化建设策略

教学语言规范化建设并不是一个新提出来的要求,其一直在被重视着。但是从现状来看,很多人所认为的教学语言规范就是要求用词准确,音量以及速度等适中,这显然并没有完全理解。这样的观念比较落伍,若长久下去,只会模糊教学语言的重要价值,导致教育效果下降。故继续重视这一问题,下文将进行具体分析。

一、语用原则概述

(一)语用原则概述

语用学的概念最早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提出的,对相关概念的研究则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自此之后随着对语用学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很多教育学者也认识到了其价值并且在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重要意义,随后对一些语用原则进行了总结,将其用在了语言教学领域。在这些语用原则中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对于语言教学的帮助是最有效的,这两种原则可以促进两者之间对话的顺利进行。合作原则最早的提出者是美国的哲学家,他认为在实际的对话中两者需要遵循一些原则来保障对话的顺利进行,并且通过对话达到某种目的或者是转变对话的方向。但是合作原则还是有一些缺陷的,于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另外的一个语言学家提出了礼貌原则,所谓的礼貌原则就是指在合作原则的基础上对表达的含义进行一部分的隐藏,使得表达的意思并没有那么直接,但是却可以让对方明白所说话语的意思。

(二)语用原则研究

语用原则在我国从八十年代开始研究,到现在越来越多地在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中得到实际应用。用印原则的内涵一般可以认为是,在进行交谈的过程中可以准确地将对方语境中的含义进行理解,然后做出得体并且正确的应对。我国的研究人员认为,语用能力包括了语用语言能力以及社交语用能力两个方面,其中语用语言能力就是在相互交谈的语境中可以正确使用词汇、语法以及情绪词;而社交语用能力则是在相互的交谈中可以尊重相互的文化习惯,使用正确的语言规则。因此从本质来讲,语用能力的使用是进行肢体交际的重要基础,而这个基础需要从语言表达以及语言理解的两个层面去进行判断;在进行交谈的过程中,语言的使用者需要将所处环境的文化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因素进行详细的了解,灵活对语言进行使用,这样才可以在交谈中规避一些问题,避免谈话出现尴尬因素情况。

二、语言规范化建设的必要性

虽然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大学数量有了极大的增长,但是在可喜之余也要认识到存在的一些问题。有部分高校只顾扩大规模,提升建设速度,但是却没有关注教育质量。存在师资队伍水平不一的问题。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非常重视教学语言,也为此在不断努力着,因为这是教师们的立身之本。但也应该看到,部分教师在此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基础的如普通话水平考试等都没有进行,就已经站上讲台开始授课,这就极容易出现教学语言不规范的情况,导致学生在课上听不懂某些内容,这样教学质量自然不好。故应该引起重视,强化对于高校教学语言规范化的建设。分析常见的语言不规范的情况,可知,主要有语音不规范、词汇使用不规范以及语法使用不规范这几种。而无论哪一种,都会给教学带来极大的影响,故需要加强重视。

三、建设策略研究

(一)重视基础

这部分主要指语言的基本运用方面的内容。有以下三点:1.普通话要标准。高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如果使用方言或者普通话不够标准,就可能导致学生听不懂教师讲的内容,降低学生的听课效率。2.对于教师而言,开展教学活动主要依靠口头语言,但是这种口头表达有自身的特点,其面对的是所有学生,即使时时刻刻都有人在看,师生之间还需要必要的情感交流,故教师还需要做好将有声以及无声语言相结合,提升知识传播效果。3.口头语和书面语相结合。前者灵活,自由松散,听者在听完之后,思维能得到缓冲,理解消化更容易;后者精密规范,信息容量大,但对于听者的理解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两者各有千秋,在教学中综合使用能提升教学效率。

(二)用语准确

教学语言不同于交际语言,它的要求更高。只保证用词正确以及语法无误,这只是教学语言准确性的起点。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共同借助教材完成一系列活动,所以在探讨准确性时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教学对象准确。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要使用不同的语言,考虑学生的年龄段、学习层次以及个性特点。此外不同的科目,教师所使用的语言也会有不同。第二,教学内容准确。即抓住教学中的关键点,根据这一重要基础来组织教学语言,对此教师需要做到:1.明确课程定位。既然在教学中使用语用原则,那么教师在教学之前就需要给学生灌输一种实际应用的理念,对整个教学的目的进行明確,让学生们对课程的定位有一个了解,只有这样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才会更具目的性。教师在选择教学语言时也有了依据。

(二)用语深刻

教师要对教材做好深入探究,获得深刻见解,并将其表达出来。例如在语言类教学中,利用语用原则,那么在教材的原则上需要遵循三个特征:首先素材要真实生动,真实生动的素材使得语用原则的使用更加地贴合实际,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会有一个对照的实例,提高他们语言学习的效率。其次需要语言文化并行,针对所学语言背后的文化进行学习,这对学生形成语言使用习惯是非常有效的,而语言使用习惯是语用原则的基础。最后教材的内容要突出实践性,高校的教学就是实践为目的的,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也需要以实践为基础,这样学生学到的语言才会更贴合实用性。此外要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语言最本质的特点应该是激活学生思维,对他们有极大的启发,同样以语言类科目的教学为例,使用语用原则在语言教学中的策略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将语言教学的内容和语用原则紧紧融合在一起,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语用能力进行培养,提高学生对于语言文化背景相关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们可以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以及相应的语言应用背景,进而增进学生们的交际能力。另外,教师不仅仅需要让学生们掌握语言的知识,而且还需要学生得到语言运用的能力。比如说组织学生们进行相互的交流,在课堂中使用情景教学法构建语言环境等等,让学生们在相互的交流中对语言进行实践,进而对语用原则的内涵进行准确的定位,得到实际的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们对语用能力的使用效果,进而提高学生们使用语言的交际能力,减少一些因为语言文化环境不同而造成的失误。这样既能让教学效果更好,也能让教师的教学语言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用语明了

教学语言是否取得良好的效果,要看传播对象是否理解了,教师是传播者,学生是传播对象,所以无论使用何种语言,如何会用,最终都是作用在学生身上,重点要让他们能理解。若一味地使用深刻的语言,而学生完全没有理解,那么这种深刻也只是一种“玄妙”。所以在规范教学语言中还要提出一点,即教学语言需明了。但是用语明了并不等于少说或者不说,而是如何让所说的话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例如在讲商务英语中的“合作原则”,依据合作原则,两者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所产生语句一般都会被认为是朝着某一个特定目标的,所以谈话的双方都会认为对方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并且具有相应含义的。这些概念性的内容一般都比较抽象,但是高校的学生正是思维灵活的时期,所以可以转变教学语言,加入一些活动。要帮助学生提高语用能力中合作原则的应用效果,就需要让学生们对语言的文化环境以及交际过程中需要的注意事项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在交谈的过程中将达成合作的目的作为主要的谈话方向。而且在一些语言的应用中,合作原则需要直来直去,不能有隐藏的含义,如果出现隐藏的含义会被对方认为这是不尊重人的表现。以此为基础,开展情境对话活动,这样既和客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却不显得疏远,并且为以后的合作也留下了一个契机。

这样的活动能让教学效果更好,而相比于教师来逐层分析概念,用具体的活动其实更能起到明了的效果,而且可以让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统一,这是教学语言规范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要求。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语言规范建设应该成为一项常态化的要求,尤其是在高校中,更要关注这一点。因为高校是给社会输送人才的主要场所。重视教学语言的规范化建设,能够很好地彰显教学语言的独特性,促使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俊. 语用学视域下高校辅导员语言艺术研究[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 028(003):153-156.

[2]谢晓敏.语用学原则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文存阅刊, 2018,000(0z2):127.

[3]彭宁.语用规则视角下跨文化语言言语行为语用失误研究[J].当代旅游,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