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天趣闻(下)

2020-12-21

奇闻怪事 2020年5期
关键词:太空服杨利伟黑猩猩

我国最早的航天动物实验

我国开始搞载人航天试验时,第一只实验动物是在耍猴人手里买的猴子,但是那只猴子太调皮,不好控制,最后不得不改用狗,到复杂实验时才用猴。训练狗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培养狗的定力,静坐几小时不动。后来发现母狗的耐受力好,而且便于安装粪便收集器,所以中国飞船上一律用母狗做动物实验。第一只上天的狗叫小豹,经过训练,可以做到打针不用固定,乖乖忍着疼痛,听口令静坐。航天归来的小豹成了功臣,钱学森到航空宇宙医学所开会都要问“小豹怎么样”。可是后来小豹出了意外,新来的大狗把它咬死了……

我国航天的一项文化传统

杨利伟是我国第一位飞天航天员,他在发射前夜还不知道自己被选中。凌晨3点,医生来敲门,第一个叫醒杨利伟。其他两名“备份”航天员立刻就知道答案了,拿出酒杯,在白开水里加了一滴葡萄酒,给杨利伟喝壮行酒,祝旗开得胜。临行前三人在宿舍门上签名留念,形成了中国航天一项文化传统——每一队航天员在出征前都要在宿舍门上留字。

我国第一次载入飞船发射

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之前,在主降落区之外,全球安排了七个备降区(其中一个在美国)。驻七国使馆都派人参加培训,发射时拿着开舱工具待命。外交部为此向七个国家发了照会,希望他们帮助降落,还给国内预备搜救队办好了去七個国家的手续,随时准备起飞,可谓全球总动员。最后一个检查飞船的工程师对杨利伟说:“给加加林(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地球人)关门的工程师,现在是俄罗斯航天博物馆馆长。”杨利伟在关门前挥手,说了声“馆长再见”。飞船返回落地的时候,杨利伟受到了中国历次航天飞行中唯一的伤害——咬破了自己的嘴唇,原因是飞船落地后有一次轻微弹跳。

“太空服之父”是个中国人

“太空服之父”名叫唐鑫源,是一位华人科学家。他发明的太空服在1967年被评为阿波罗登月成功的三大要素之一(火箭发动机设计、驾驶管控、太空服)。其代表成果为抗1500℃高温不燃烧的BETA纤维,以及高分子吸水材料,后来民用开发为纸尿裤。

年龄最大的太空飞行员

1962年2月20日,约翰·格伦乘坐友谊7号飞船升空。他驾驶水星飞船在260千米高的轨道上进行了3圈轨道飞行。1998年他又跟着发现号航天飞机第二次上天,那个时候他已经77岁高龄了,还坚持上去,一方面为航天医学研究太空环境对老年人影响提供最好的案例,另一方面他顺便修了修哈勃望远镜。因此,他创下了两次太空飞行间隔最长、年龄最大的宇航员纪录。

去了太空都会长高吗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个子能够再高一些。然而过了发育期之后,想要让个子长高,实在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有一个成年男子去了一次太空之后,竟然高了将近10厘米。这是怎么回事呢?日本宇航员金井宣茂(41岁)从2017年12月开始在国际空间站工作和生活。2018年1月9日,他在自己的推特上发文,惊讶地称:“在大约3周的时间内,我的身高增长了9厘米!” 但十几个小时后,他再次发文,承认自己闹了一场乌龙:“量错了,我只长高了2厘米。”

据介绍,去了太空的人基本都要“长高”几厘米。事实上这是微重力情况下骨架展开,没有重力压迫骨头伸长,尤其是腰椎展开。待在国际空间站上比较久的人甚至长高了5厘米左右,可是,当他们重新返回地面时,没过几个小时,就差不多和原来一样高了。

黑猩猩“宇航员”住养老院

在NASA的太空探索史上,有许多不为人知的黑猩猩“宇航员”,它们为进行太空飞行接受过残酷的训练,并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当它们的人类“同事”被视为太空英雄的时候,黑猩猩“宇航员”却被抛弃到了一边,即使从NASA“退休”,它们面临的仍然是狭窄的笼子和无尽的医学实验。

在被忽视了几十年后,它们的贡献才得到认可。2006年,美国政府斥资1500万美元建成了一家占地4000平方米的黑猩猩“养老院”,专供“退休”的黑猩猩“宇航员”颐养天年。

在这里,每个黑猩猩家庭都有专属的卧室,窗外就是如画的森林。游戏室中的地板上扔满了各式塑料玩具、蜡笔和粉笔,黑猩猩随时都可以拿起笔来信手涂鸦。在玩乐的同时,黑猩猩还可享用新鲜的水果、蔬菜、果汁和剛出炉的爆米花。除了食物,“退休”后的黑猩猩还可以看看电视,“养老院”还针对不同年龄层的黑猩猩提供不同的电视节目。

失重下的动物

除了作为“宇航员”的黑猩猩外,鸟类、昆虫和小型哺乳动物也常常被用来进行空间实验。

“喵星人”只有确定“下方”在哪里时,才能四脚着地。所以科学家把猫咪带上了航天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猫咪有15秒的时间处于失重状态,这时,小猫似乎找不着北了。同样找不着北的还有鸽子,当飞机俯冲失重时,它们便失去了感知上下的能力,甚至有些鸽子还头朝下颠倒着飞。20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里的鹌鹑,因为迷失方向而无法吃东西,只得被实施安乐死。

2010年,研究人员把黑脉金斑蝶的幼虫送上了国际空间站,观察它们是否能在失重的环境下孵化并羽化成蝶。结果,幼虫做到了。但是,这些蝴蝶却完全飞不起来,它们一次次地撞到器壁然后被弹开,并最终放弃了飞行。

宇航员放屁怎么办

宇航服是一个密闭的空间,那需要放屁的时候怎么办?

无须担心。首先,只有太空服是密封的,而太空服只在宇航员出舱时才穿。大部分时间里他们都穿着非密封的衣服待在太空舱、空间站或航天飞机里面,而这些空间里均装有空气净化的吸附装置。

再者,太空服里头盔部分和身体的其他部分是基本隔绝的,放的屁不会直接飘到宇航员的鼻子里。身体部分的空气循环是要经过一个过滤器的。除非宇航员当天吃坏了肚子,否则应该不会受到这些气味的困扰。

但放屁的真正问题不在于难闻,而在于其中的小分子可燃气体。肠道细菌会生成氢气和甲烷,在密闭空间里这两种气体有燃烧的危险且很难被吸附。决定气体生成的因素主要有食物、菌群组成和宇航员的生理状态。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是控制饮食。

在太空便秘怎么办

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宇航员的身体飘浮不定,再加上一些心理因素,排便就变得不太容易。如果再遭遇便秘,宇航员便会苦不堪言。在太空上厕所通常需要固定宇航员的下半身,让臀部和马桶边缘紧贴,利用“抽气导流”原理,引导排泄物和人体分离并导入集便袋。为了解决排便不畅的问题,甚至还有人发明了“采挖式太空马桶”,用类似肛门镜的设备把粪便“挖”出来。这样的如厕方式听上去都让人难受。

为什么宇航员容易出现肠道健康问题?这是因为在失重环境下和密闭的飞船内工作,同时还要承受太空中大量的辐射,宇航员的身心会受到各种影响,肠道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就有可能引起肠道菌群紊乱或者免疫力降低。所以,解决宇航员的便秘问题,还得从“肠”计议。给宇航员的肠道补充对人体有益的菌群,是解决便秘的方法之一。

猜你喜欢

太空服杨利伟黑猩猩
航天英雄杨利伟
被隔离的黑猩猩
太空服有多复杂
太空服有多复杂
航天英雄杨利伟
黑猩猩
穿好衣服 上太空
杨利伟坦承受伤也是航天科普
杨利伟坦承受伤也是航天科普
有趣的黑猩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