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淄川区封山育林成效分析

2020-12-21张波程伟

农业与技术 2020年22期
关键词:淄川区封山育林

张波 程伟

摘 要:通过对封育小班面积实地核实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淄川区5a来封山育林成效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封育成效合格面积6709.25hm2,成效合格率为97.93%;封山育林成效明显、质量优良,各项质量指标均达到预期目标。

关键词:淄川区;封山育林;成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S7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1130024

封山育林是利用森林植被的自我更新能力,在自然条件适宜的区域,实行定期封山,通过禁止垦荒、放牧、砍柴等人为的破坏活动,以恢复森林植被的一种育林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育林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可分为全封、半封、轮封。通过封山育林可以保存并繁育许多乡土树种,有利于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更好地发挥森林多种效益。淄川区于2016年根据《封山育林技术规程》,结合淄川实际,依据不同的封山育林条件和封育目的,结合林地小班的位置、立地条件、植被覆盖状况及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实施封山育林。封育类型主要为灌木型、灌草型2种封育类型,实施封山面积6851.15hm2,涉及龙泉镇、昆仑镇、罗村镇、太河镇、西河镇、洪山镇、岭子镇、寨里镇8个镇,共94个封育区,104个村,839个小班。封育期满后,于2020年7—9月,组建调查组对封山育林工作进行了成效评价,结果显示,封育成效合格率为97.93%,封山育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区域概况

淄川区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中部,版图面积960km2。是典型的低山丘陵区,南高北低,东西高中间低,呈簸箕状。山区分布在区内西南部及东部,属泰沂山区北坡,多数山峰高度在海拔500m以上,其中黑石寨最高,海拔923m。属暖温带季风区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其大陆度64%。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热同季。土壤以石灰岩形成的褐土为主,有少量棕壤分布,有2个土类,4个亚土类,10个土属,35个土种。

2 封育规划

2.1 封育原则

2.1.1 生態优先原则

在不影响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前提下,充分保护封育区内各类天然的灌木、幼树、幼苗及草本,营造近自然的生长环境。

2.1.2 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原则

根据封育区地形、土壤厚度、植被种类,合理划分封育类型。

2.1.3 以封为主,封育结合的原则

封育期间适时对幼树幼苗进行抚育管护及病虫害防治。

2.2 封育对象

对远山、瘦山、瘠薄山、交通不便及立地条件较差、不适宜造林和造林难度大、成活率和保存率低的地段全面实施封山育林。主要包括荒山荒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其它无立木林地。

2.3 封育设计

2.3.1 封育方式

全封,即封育期间禁止除实施育林措施以外的一切人为活动的封育方式。

2.3.2 封育类型

灌木型或灌草型。

2.3.3 封育年限

4~5a。

2.3.4 封育区分布情况

淄川区封山育林区共92个,各镇个数差别大,其中太河镇封育区最多为37个,罗村镇最少2个(图1);封育区面积差别明显,太河镇最多,为2634.45hm2,罗村镇最少,仅有88.65hm2(图2)。

2.4 封育措施

2.4.1 封山育林碑

在封育区周边明显处,如主要山口、沟口、主要交通路口等设立固定封山育林碑,正面标明工程名称、封育区四至界限、建设年限、管护组织、管护人员、建设单位等内容。碑背面书写管护公约,内容主要为禁止放牧、割草、樵采,禁止放火烧山,禁止滥砍滥伐、乱采乱挖,禁止开山采石、采矿等。标牌最低标准为宽1.2m、高1m、厚0.15m以上,钢筋水泥预制板或砖混结构。

2.4.2 封山育林界桩

封育区无明显边界或无区分标志物时,要设立界桩以示界线。界桩一般设立在小班分界处、边界明显转弯处等位置,原则上每100m设立1处。可以就地利用碎石垒砌也可以埋置水泥预制品。垒砌的要粉刷涂白,预制的要喷写封山育林、封山禁牧、护林防火等宣传标语。界桩标准为宽0.3m、地面以上高0.8m、厚0.15m,钢筋水泥预制板。石垛标准为高度2m以上,粗度适宜。

2.4.3 实施封山禁牧

为确保封山育林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区政府配套出台了《淄川区封山禁牧管理办法》,明确了各部门及镇(街道、开发区)各自职责,对封山育林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标准。

2.4.4 加强巡护管理

对护林员实行网格化管理,划定管护区域、明确管护目标、实行绩效考核。

3 评价方法

3.1 核实小班面积

根据封山育林设计图表,封育区矢量数据,采用手机GPS定位与奥维地图相结合的方式,实地核查小班边界。利用奥维互动地图手机端及Arcgis矢量数据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核实小班面积。

3.2 覆盖度、郁闭度调查

覆盖度和郁闭度采用小班目测法、样地调查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株数调查采用样圆(方)调查法进行。

3.3 评价标准

以小班为单位进行成效合格评定,具体标准如下。

3.3.1 灌木型

评价指标:盖度。

评价标准:疏林地、迹地、造林失败地小班盖度≥30%的小班为有效封育小班;灌木林覆盖度提高10%以上。

3.3.2 灌草型

评价指标:盖度。

评价标准:符合灌木盖度达不到覆盖度提高10%以上标准,灌草盖度40%以上;或草本盖度增加20%以上条件之一的小班为有效封育小班。

4 评价结果

4.1 作业设计执行情况

《淄川区封山育林(2016—2020年)项目作业设计》设计面积6851.15hm2(灌草型4701.78hm2、灌木型2149.37hm2),839个小班。根据实地核实,封山育林依照作业设计实施,各项工作按照作业设计规定执行。

4.2 封育成效

从表1可以看出,淄川区总体封育成效合格面积6709.25hm2,成效合格率为97.93%。各镇封育成效合格率均在90%以上,其中,成效合格面积太河镇最大,为2592.75hm2,罗村镇最少,为81.53hm2,西河镇合格率最高,为99%,罗村镇最低,为91.97%。不合格面积为141.9hm2,其中,太河镇损失面积最大,为41.7hm2,龙泉镇损失面积最小,为3.36hm2,损失原因为小班内的部分地块因土地整理、矿山挖采、项目道路修建致使封育面积有所损失;小班内的部分地块因人为活动频繁、放牧、野生动物啃食等因素致使封育效果不佳、封育失败。从调查评价情况来看,本次封山育林成效质量优良,各项质量指标达到了预期目标。

5 效益评价

5.1 生态效益

通过实施封山育林,封育区原生物种得到保护,植被得到恢复,水土流失大大减少。通过封育形成的林分,为各种动物提供了良好栖息条件,生物种类资源个体总数有所增加[1,2],有效减少森林病虫害的发生。

5.2 社会效益

封山育林是省时省力,降低投资最好的绿化措施之一,淄川区的封山育林项目实施后的社会效益主要表现为加快了生态环境恢复进程,促进农作物增产,提高了村民收入;提高了山区人民的生活质量,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对保持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的作用十分显著,减少了封育区内的自然灾害,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保障作用[3]。

5.3 经济效益

淄川区封山育林的成效最明显的就是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封育区内的农民劳力通过直接参加工程建设的方式,增加了劳务收入。项目建成后,随着林草及植被盖度的提高,林下植物资源进一步丰富,给当地群众提供了丰富林下产品,增加了收入。同时随着生态环境质量的大幅度提高,促进了太河等山区镇旅游业的发展,优美的生态环境对吸引游客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带来投资机会。

6 结论与讨论

通过评价结果来看,淄川区采取的封山育林措施是有效的,通过封山育林来加快绿化步伐、恢复植被是可行的。调查中同时发现,存在对封山育林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在封育区内放牧、偷伐林木的情况;部门间规划不统一、利益冲突等情况。建议:做好宣传工作,保护封山育林成果;进一步完善落实管护制度,加强管理;部门间交流沟通实现多规合一,科学合理地对森林资源进行经营规划,实现封育区绿化得到提升,林草植被迅速恢复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万斌.安顺市双堡镇封山育林措施及成效[J].现代农业科技,2015(15):197-199.

[2]孙文娟.大黄山生态退化区封山育林成效研究[J].防护林科技,2020(03):43-45,50.

[3]阿那农.德钦县封山育林现状及成效分析[J].绿色科技,2019(07):79-81.

(责任编辑 周康)

收稿日期:2020-10-30

作者简介:张波(1975-),男,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營造林。

猜你喜欢

淄川区封山育林
新高考下的一轮复习备考所想、所思
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运用研究
淄川区城区行道树的结构特征分析
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运用
不同密度对侧柏人工林生物量影响分析
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封山育林模式与发展对策研究
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运用
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建设中作用浅析
淄川区农机局特殊年货送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