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个少建议、多陪伴的家长

2020-12-21王艳玲

分忧 2020年12期
关键词:果果炒菜陪伴

王艳玲

妻子对女儿特别细致,事事都帮女儿服务周到。女儿年龄小的时候,很乐意有个事事周全的妈妈。

随着年龄的增长,九岁半的果果开始有了自己的主意。对爱提建议的唠叨妈妈时常不满。她向我倾诉妈妈太唠叨,总是告诉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给了她很多压力。她和妈妈的相处,经常不太愉快。

然而妻子总觉得孩子小,在生活、学习方面需要家长多多提出建议。这样把孩子包围得密不透风,然而孩子并不领情。 “毕竟我有近四十年的生活经验了。”当我反对她的意见时,她总是这样回答。

我深知妻子非常爱果果:女儿提出的购物或旅行要求,多数能及时满足。但是,让孩子不愉快的爱,不是高质量的爱。

大约一个月前的傍晚,我刚回到家,就听到厨房里特别热闹。

有菜带着水珠入热油锅的声音,还有妻子大喊:“小心点,果果。”紧接着是女儿紧张却故作镇定:“没事的。”

原来果果在学习炒菜,看上去小姑娘挺开心的。我赶紧去凑热闹,妻子满面春风,看到我,使劲夸女儿:“咱家闺女是长大了。会炒菜了,知道体贴妈妈喽。”果果抿着嘴巴,很是矜持。她端着刚出锅的鸡蛋炒西红柿,让我们品尝。

我边吃边冲果果竖起大拇指,有些含混不清地说:“味道……恒(很)好。”大拇指在她面前晃了很久。女儿第一次炒菜,当然得不遗余力地夸。果果带着三分不好意思,三分对我的嘲笑,四分成就感。更是乐不可支,小脸红扑扑的,已经合不拢嘴。

妻子笑眯眯地说:“闺女,听我的没错吧,妈妈就知道你肯定能炒好。” 她夹起一口菜,边吃边说:“我们闺女太棒了,果果啊,你可以把这件事写成作文啊,对吧?我记得你们这学期让写……”

听到这话,果果的笑容减弱,有些僵住了。我连忙给妻子使眼色,示意她别说扫兴的话。但妻子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对了,是:我学会了什么。你可以写我学会了炒菜。”她望向果果,等待果果的答案。果果无奈地说:“那篇在放假前已经写了。现在是假期,我想好好享受假期,不写作文可以吗?”

妻子没想到自己这样好的主意被拒绝了,她停顿一下,说:“那我们明天再学习做别的菜,这个暑假过完了,你也成大厨了。想想就开心啊。”

我看到果果面色完全转阴,赶紧援助,摸摸果果的脑袋说:“小孩子,想学就学,随她吧。”妻子完全没听出我的言外之意,继续说:“等过年的时候,你给姥姥露一手,到时候,咱们亲戚都知道你才九岁多,就会炒很多菜,都会大吃一惊的。姥姥肯定为你高兴。”

她说得兴高采烈,语调很是昂扬。反观果果呢,冷漠地看了妈妈一眼,转身就回自己房间。就在一瞬间,房门已经紧闭。

妻子询问的目光望过来,她还不知怎么回事呢。我叹口气,对妻子说:“请你以后少给孩子提建议。果果快十岁了,不是那个你说啥就是啥的小宝宝了。她有自己的主意了。说话就说此刻的事情,别老是展望未来,什么明天继续吧,写作文吧,给姥姥炒菜吧……安排这些,谁听了都觉得累。就这样,她还会想学做菜?”

妻子有些为难地说:“我一说话,哪管它什么此刻,还是未来啊。”“那就选择少说,就不会让果果觉得你唠叨,少给孩子提建议,你觉得对孩子有意义的意见,孩子未必觉得好。”我诚恳地说。妻子为了良好的亲子关系,点点头,表示不反对。她示意我去看看果果。我轻轻敲门,果果语气沉闷地说:“进来吧。”

推开门,我看到小姑娘撅着嘴巴,红着眼圈。听到我的安慰,泪珠子顺着脸颊往下冲。她已经泣不成声:“妈妈太烦了,唠叨个没完……我本来有兴趣炒菜,也被她……给说得索然无趣了。”

我赶紧表态:“我跟妈妈谈过了,她以后尽量不唠叨你。” 她抽泣很久,才终于止住哭声:“我听到了。妈妈说那么多,让我觉得有压力,很烦,也给人感觉她懂得非常多,我却什么都不懂,在智力上碾压我。”

这就是孩子的感受,很多事情,孩子心里清楚着呢,可不能把孩子当成什么都不懂的一张白纸。

两天后,在小区玩耍的女儿扶着右膝盖回来了,边进门边哭,膝盖上全是血。检查之后,我连忙给她做简单的包扎。妻子搂着果果的肩膀,无比心疼,也跟着流泪。包扎之后,果果不那么害怕了,深吸一口气,说:“吓死我了。”

妻子看她不哭了,问:“你怎么摔的?”果果犹豫一下,说:“我们玩游戏来,追着追着,就……”话还没说完,就被妻子打断了:“你这孩子,我说多少遍了,玩的时候注意安全,不要乱跑,你看,摔了吧?”妻子瞪着眼睛,皱着眉头。

果果立即耷拉着脑袋,朝一边挪了挪屁股,和妻子保持距离,不再说话。妻子的话如同豌豆射手的子弹,打向果果:“有了这次教训,以后可得长长记性!”

果果垂着头,保持原状,也没有出声。

一旁的我心急如焚,不好当面指出妻子的问题,只好让妻子离开:“碘伏用光了,你去买一瓶吧。”妻子顿了顿,我不停挤眼睛,她似乎明白我的意图。转头看了女儿一眼,发现不对劲,这才离开了。

果果还是无精打采的样子,我知道孩子心情不好,我没有急着追问,而是耐心地等女儿心情平复后才问:“还疼吗?”女儿抬起头来,勉强一笑说:“疼,但是妈妈唠叨得我更难受。”话刚说完,就已经泪流满面,一瘸一拐地回自己房间了。

我快速给妻子发微信,告诉她:孩子受伤了,本来就需要陪伴和安慰,你却一味指责,你这是落井下石?火上浇油?伤口上撒盐?

我把《无条件养育》上的这句话也发给她——儿童心理学家阿里西亚·雷伯曼建议道:“当孩子非常悲伤时,父母只要一言不发地留在孩子身边就是对孩子感受的尊重。拥抱和爱抚所表达的感觉要比语言更好。此时无声胜有声。”

妻子看完后,小心翼翼地来到女儿房间,说:“妈妈以后努力改变,尽量少给你提建议,是妈妈太急躁了。对不起。”随后,妻子没有食言,默默地坐在一旁陪着女儿。

第二天下午,果果和两个好朋友在书房玩乐高,她们和果果是同班同学,住在同一小区,关系很亲密。

我和妻子在客厅品茶,突然,妻子放下茶杯,示意书房里有异常。我留心一下,听到争吵声,但是由于故意压低了声音,具体说什么也听不到。妻子坐不住了,正要起身时,只见两个女孩快步走过来,匆匆向我们道别。送走她们后,来到书房,看到果果正默默流泪。

我和妻子一言不发,坐在女儿身边。妻子试探着问:“妈妈可以抱抱你吗?”果果垂着泪,点点头。妻子张开双臂,将果果拥入怀中。果果在妻子怀里,悲伤地放声大哭。妻子轻轻地抚摸她的后背,仍然沉默着。

不多时,果果不再哭了,她擦干眼泪,说明了原因,原来是另外两个女孩互动比较多,果果感觉被冷落了,和她们吵了起来。

迟疑了一下,本喜欢长篇大论的妻子克制住了自己,只说了:“是这样啊。那你一定心里很难过。”她眉头微蹙,有些担忧。

果果听了觉得妈妈很理解她,语调反而变得轻松:“其实有时候,我也会和其中一位朋友玩得比较嗨,让另一个朋友觉得失落。我一会儿就去找她们,她们都是我的好朋友。”

妻子听了微笑起来,对女儿能自己想通问题感到非常高兴。果果感激地对妈妈说:“谢谢你,妈妈。谢谢你没有唠叨我,而是这么体谅我。”

妻子摸摸果果的脑袋,“以前,是妈妈做得不好,说得太多,没有注意到你的感受。从今往后,媽妈会努力改变。”自从这件事之后,妻子和果果的关系变得和孩子小时候一样亲密。

孩子长大了,需要有自己的空间。作为家长不要遇事就提各种建议,要多观察孩子的状态,多做有价值的陪伴。必须提建议,也要看孩子状态,是否喜欢听,不喜欢就及时打住;有时候,可以让孩子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

妻子乐意改变自己,积极朝着高质量陪伴方向努力,如今能做到多陪伴,少建议,用心感受孩子的情绪,因为她体会到:陪伴,也是一种教育。

责编/昱青

猜你喜欢

果果炒菜陪伴
陪伴
朱丽仙:用爱陪伴,一路成长
“陪伴”等十二则
排排坐
陪伴
好奇怪哦
第一次炒菜
炒菜放盐时间有讲究
以为是跑路费
逗逗的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