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结课策略
2020-12-21陈勇
陈勇
【摘要】一堂成功的课,不仅有良好的开端,更要有完美的结束,结课就是一堂课的回顾与升华。本文主要从课堂教学结课的意义、结课的原则、结课的方法三个方面来谈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结课。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结课
结课,就是在下课前对一堂课的总结。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一堂课来说至关重要,然而一堂课的结尾更是“画龙点睛”———归纳总结这堂课的精髓,为课程的拓展升华铺路搭桥,是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
一、美术课堂教学结课的意义
1.概括梳理,巩固新知。一堂课的教学,不可能使每一位学生都掌握全部内容,也不可能使每一位学生都把教学内容完全搞通弄懂,因而课的结尾应抓住关键,理清脉络,进行有针对性的巩固,强化所学知识,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2.承前启后,延伸课堂。美术课的结尾,一方面要为复习巩固课堂知识打上感叹号,另一方面要埋下伏笔,为探索下阶段将要学习的新知识服务,将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不断延伸。
3.领悟主题,唤起思维。很多教师在“终场”结课的设计十分精彩,引导学生总结一堂课的学习过程、思维方法,并将直接的知识目标与体验的过程结合起,帮助学生再次领悟一堂课的中心与主题,唤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再次跳跃。
二、美术课堂教学结课的原则
1.概括性原则。在欣赏与评论课上,由于过程是渐进的,学生得到的知识大多是模糊零散的,而结课就一定要注重对知识进行系统概括,归结整理,千万不能再次出现模糊零散的总结。
2.针对性原则。要做到紧扣教学目标,抓住教学重点,针对学生实际,要有利于学生回忆、检索和运用,切不要花架子,将无关的东西搬进课堂,反而扰乱学生的思维与总结。
3.系统性原则。结课应概括本单元或本课时的知识结核、目标内容、经验技法,形成系统的、有效的知识网络,帮助学生把零散孤立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梳理,使之对知识与技法的掌握更加牢固。特别是在一个单元的技法训练上,结课应把多种技法系统地呈现出来,帮助学生辨别和系统掌握。
三、美術课堂教学结课的方法
1.归纳总结课法。苏联教育家达尼洛夫和叶希波夫认为:“通过总结学生在课上所学习的主要事实和基本思想来结束一节课是很有好处的。”因为在他们看来,“一节课的结束工作做得认真、合理而灵活,就会使学生感到这一节课的完整性”。
归纳总结结课法是将一节课的中心内容、知识结构、技能方法,或以提纲、板书、鉴赏、讨论等形式加以概括总结的结束教学方式。其目的是强调要点,让学生对一节课的内容有一个完整、系统的印象,促进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总结的方式可以是教师或学生,也可以启发学生先总结,教师再加以补充修正。人教版五年级《美丽的纹样》,结课时就可以让学生来举例说明纹样的形状和骨架的样式,教师针对情况组织讨论,并加以补充修正,最后呈现的就是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2.练习巩固结课法。练习巩固结课是以教师精心设计的练习或训练形式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结束教学方式。很多美术课结课都是为了检测知识技能的掌握度,还有就是巩固美术知识和技能。当老师在巡回指导中发现个别学生在作业进程中的问题和面临的知识或技能困难时,而发现某一个学生的作业中又恰巧可以综合解决这些问题和面临的知识或技能困难时,老师就可以利用这最后的5分钟,让该同学即时表演有关技能技巧的操作,其他的学生在观赏中,既可解决自己面临的知识或技能的问题,又可以对已有知识技能的巩固和检测,而示范的同学也有收获,既树立了自信,又巩固了知识技能。
3.游戏结课法。通过游戏、活动、律动等轻松的方式,既检验、巩固知识与技能,又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如:江苏版五年级《面具》一课,看到学生基本制作完成后,可以组织一次游戏,让学生一个个戴着面具得意的模样,甚至毫无顾虑地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地展示,还不时评论着:“面具上带个眼镜就更有意思了!”“把鼻子做成动物的鼻子更有趣”。
4.悬念结课法。课的结尾,不要急于打上“句号”,有时要引出一个“问号”。针对本节课与下堂课的衔接,留下悬念、伏笔,于无疑处生疑,激发他们去思考、去创新,给学生留下思考、想象与探究的余地,使课的结尾成为学生课后的预习和下节课学习的触发点。如这样的一个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成角透视的绘画原理,从作业看,大家对成角透视关系也表现得十分准确……但是再一起来欣赏这两幅的作品,同样准确的透视表现,为什么这一张就不怎么美观?为什么呢?因为构图上少了点艺术性,这是我们下节课的内容———构图。”
5.展演结课法。通过再一次演示验证巩固本节课的目标内容,或展示作品当中的奇妙重点之处,引起学生再次进行总结梳理。在湘版一年级《小小食品店》结课时,可以举办食品博览会,让学生都来展示自己的“食品”,就这些“食品”的形状和颜色进行点评,将制作的方法融入点评之中,最后一起开个“食品店”,增强结课的趣味性。
6.评价结课法。评价结课既能深层次地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所学知识,又能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进行锻炼;在评价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反思。评价方式可采用学生自评、互评、集体论证、教师点评等方式。学生的作业各有千秋,假如作品多了,在有限的时间里,评价就如蜻蜓点水,给人一种“浅”或“乱”的感觉。这个时候,可以化“评”为“品”,设法把优秀的作业全都展示出来,让大家有秩序围着作品的欣赏,就仿佛在参加一次艺术展览,还可以轻声进行交流,“品”的格调也会由此产生。老师也可以充当解说引导员,或是欣赏者参与其中,做到真正地投入其中。
四、选择结课方式的考虑因素
1.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型等因素合理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课型,结课方式应有不同和侧重。如欣赏课的结课可侧重评与论,手工课的结课可侧重展与练。要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不能千篇一律,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反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
2.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合理选择。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认知结构和学习心理因互及生理特点上存在一定的差别,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不同年级特征和认知结构采取不同的结束方式。如低段的结课要注意趣味性,高段的结课则注意系统性和科学性。
3.根据教师的自身素质特点合理选择。在结课方式的选择,教师要注意发挥自身素质优势。如善于语言表达的,可以通过情境化的语言方式进行结课;如善于表演的,可表演迁移、游戏结课。要结合自身特点,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特长。
4.根据教学设备与环境合理选择。结课的选择,还要充分考虑学校的教学设备条件,教室里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城乡差异和现实状况。不能盲目地选择不符合实际的结课方式。
结课是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设计得好,能产生画龙点睛、巩固知识、启迪智慧的效果,是衡量一堂课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志。作为美术教师,要不断优化和创新结课策略,从而让美术学科的结课更加科学和完美,力争使每一节美术课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参考文献】
[1]张文全,阎桂芬.导入技能·结束技能[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李如密,孙元涛.新世纪教师教学艺术策略[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4]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